不早八的方糖 作品

第504章 左派莽夫范文澜?又见太太的客厅!

第504章 左派莽夫范文澜又见太太的客厅!

范文澜不仅在史学上有所造诣,同时还在国学上颇有研究,算得上民国排得上号的国学大师。

并且为津门南开大学编撰过《正史考略》《群经概论》《诸子略》等各个文科教材。

当然,如今范文澜最为出名的,还当属在课堂上讲布尔什维克主义思想的事迹。

那是在三年前,在南开大学的课堂之上。

因为此事,范文澜险些被津门警备司令部逮捕,好在有校长张伯苓协助,这才得以脱困。

去岁九月份,范文澜还被阎锡山派兵查抄住宅,搜出了诸多红色类型的杂志书籍,并被逮捕,好在有学界诸人营救,才得以脱困。

总而言之,这位先生无可争议的,就是如今北大最为偏左的教授。

他甚至还跟迅哥儿有些交际。

却见范文澜站在包国维面前,身材消瘦的像是一根竹竿,长衫在他身上都显得松松垮垮。

可脸上,范文澜却是眉飞色舞的模样,显然对于包国维适才的演讲,十分的认同。

“去年年末的时候,我与豫才先生在北平与左联的代表们会谈,他可是对你赞不绝口,并且让我好好照拂于你。

今日一见,秉文你之风采,可比传言里头要盛上好几分啊!”

范文澜情难自禁,包国维却是注意到他话语里面的用词,他略有些迟疑地说道。

“芸台先生说左联”

包国维看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学生注意过来,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终于知道,这位先生为什么一直会被查了。

这似乎是有些太过于明目张胆了。

左联没那么敏感,可在如今局势之下,也不是能明目张胆活动的组织。

在沪市的时候,包国维还是参加了一些左联的活动,几乎都是秘密进行。

“这个啊”范文澜压低了声音,挠了挠头。“秉文你是自己人,倒是不必担心这些吧”

包国维一脸无语。

什么自己人,我可没加入左联,也是公开的中立,怎么就成自己人了

虽说,此次演讲之后,自己不参与政治以及中立的言论,恐怕是没有几个人相信了

或许是迅哥儿的原因,又或许是包国维的演讲内容。

范文澜对于包国维十分亲近,自顾自地感慨说道。

“说起来,我从前也是太炎先生的忠实读者,他在《国粹学报》上的各类文章,可让儿时的我受益匪浅,有时间定然要去南方,拜访一番太炎先生。

秉文你作为太炎先生的弟子,也算是青出于蓝啊.”

若是有平日里范文澜的学生和同事在场,一定会为他今日的反应给惊讶到。

因为这位先生是出了名的吝啬赞美之词,能够一次性说出这么多夸赞,足以说明包国维在其心中的地位。

不过,赞美之余,范文澜还不忘记提醒说道。

“秉文,你此番演说虽不错,所用历史知识与当下实际相互结合,让学生们感同身受之余,还学到了不少史学方面的理论,甚至还激发起了学生们的热情。

在这一点上,我不如你啊!”

范文澜十分感慨,自己拼尽全力,想要在北平传播布尔什维克思想,却处处碰壁。

可包国维仅仅用一个演说,就让所有学生们都生起了相关想法。

最为关键的是,包国维完全没有提到过相关于布尔什维克的字眼,却处处在说着关于布尔什维克的思想。

如此的境界,乃是范文澜一直想要达到的。

包国维谦虚地说道:“先生谬赞了,我不过是懂得学生们的心理罢了。”

“学生们的心理”范文澜挑了挑眉毛。

所谓心理学,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奇的玩意儿。

大学中连学术都没有研究明白,谁会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更加高效热爱呢

包国维笑着说道:“学生们就是如此,面对一个全新的理论,抑或是反直觉的理论。

你强行将东西塞给他们,不仅仅不会让他们接受,反倒是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纵使你给他们的知识和思想再好,他们也很难接受的。”

范文澜顿时眼前一亮,他拉住包国维问道:“所以秉文你的意思是”

包国维继续说道:“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才是最好的学习办法!”

“引导”

范文澜陷入了沉思,却好像接触到了一个特别的领域。

包国维笑了笑,拍了拍这位先生的肩膀,随后告辞说道。

“下次再与芸台先生畅谈,今日我有些累了,且先告辞。”

站在这里,与这位先生聊这些话题,太过于危险了。

他包国维是头铁,可不是莽夫,这两个相差还是很大的。

见包国维要走,范文澜不免提醒说道。

“秉文,我观你今日之演说,必将在北方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中不少影响,必将会朝着你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你损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必将对你恨之入骨,在此事之上,我是过来人,秉文你要慎之又慎!”

包国维停下脚步,有些没绷住,以这位先生的遭遇来说,他才是要小心的那个吧

不过范文澜先生说得真诚,包国维可以感觉到对方话语里头的善意,转过头来拱拱手说道。

“秉文会谨记的,今后有机会,还要与先生请教一番历史学方面。”

“请教说不上。”范文澜满面春光。“今后你我都是在北大,人生难得一知己,在马克思历史学方面,我还有诸多事情想要与你讨论呢!”

包国维脸上一抽,当即告辞,要快点远离这个“危险分子”。

这位先生的思想无疑是坚定的,可就是有些太虎了。

“秉文去哪里了”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头,徐志摩与林徽因、梁思成三个人,本来想要凑上去找包国维的。

可学生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想要问问题,有的想要找包国维签名,有的想要跟包国维握手的。

最后,北大校长蒋梦麟了不闹出乱子,让北大教务人员有序驱赶学生们,连同着徐志摩等人,也一并驱赶了出去。

随着人流,徐志摩想要喊一喊校长蒋梦麟不成,想要叫上包国维也不成,只能无奈随着学生的人潮出了礼堂。

出来以后,也找不到包国维的身影,本来还想拉着他聚一聚的三人,顿时急得团团转。

“看起来,秉文是打算回去了,我听说他到了北大之后,几乎就待在学校安排的四合院里头不出门,据说是要准备一本《宏观经济学》的教材。”林徽因想了想说道。

“秉文这小子又要写教材”徐志摩有些惊讶。

不过想到对方叫做包国维也是不奇怪了。

“真是让人期待啊”他发出感慨,却又惆怅说道。“只不过,他今日这一演讲实在是令人担忧,怕是会惹来不少乱子吧”

徐志摩有些无奈,就怕这小子又遭到什么不测。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梁思成在一旁笑着说道。“秉文对于历史的研究很有意思,我现在明白,他为什么能够写出《枪炮、病菌与钢铁》还有《菊与刀》了。

他与我们思考的角度完全不一样。至于影响方面,我想以秉文现在的地位,不论是张学良还是常凯申都不会动他吧

况且,他可没有直接说让学生们去参加,而是告诉了他们一个正确的方向。

至于这个方向,到底指的是哪个势力,那便是凭借他们自己的判断了。”

“可是.”徐志摩欲言又止,终究是叹了一口气。

他连自家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实在也是无暇顾及包国维了。

几人找了许久,朝着校外走去,想着去包国维住所找他,一定能够逮住对方。

到半路的时候,却见到回头的包国维。

见到三人,包国维十分抱歉地挠挠脑袋,拱拱手说道。

“抱歉抱歉,我将三位老友给忘记了,适才走得实在有些着急,学生们又太多了。”

林徽因捂着嘴说道:“你倒是十分风光,让学生好一番激动,却险些让我们给学生们挤得昏头了。”

林徽因说是开玩笑,包国维却是越发不好意思,连连致歉。

人这事情又多,就容易忘记事情,很明显三人来看自己,便是有事情的。

6=9+

包国维心头想着演说,学生群体,还有回去写书的事宜,倒是将几人给忘记了。

可徐志摩与梁思成却是二话不说,上来就将包国维给架起来。

“你小子,快与我们走一趟!”徐志摩咬牙说道。

“去哪这是闹得哪一出”

包国维哭笑不得,任由他们架着。

梁思成笑着说道:“城东的一个文学沙龙,秉文你便随我们走一趟吧,许久未见,我们这些在沪市的好友,也该聚一聚了。”

“莫要废话,你小子罪大恶极,且跟我去沙龙上多喝几杯,若少于五杯,今日之事绝对了不了。”

“诶诶有话好好说。”

包国维嘴里骂着,可却没有怎么使劲挣脱,要不然以这两个人文弱书生的力气,说什么也制不住他。

林徽因则是在后头,看着三人打打闹闹,脸上露出由衷地笑。

几人叫了两辆黄包车,便说说笑笑朝着城东而去。

好友相聚,这是为数不多,忘记烦恼的时刻。

黄包车经梁思成的指引,朝着城东北总布胡同而去。

没过多久,包国维便是在街角看到一个四合院。

将身边几人一生经历事迹铭记在心的包国维,自然知道这栋四合院是什么。

这栋四合院不仅仅是对几人,也在民国文学史上意义非凡,见证了许多如今文化界重要的理论思想诞生。

而它的主人,正是在黄包车上的夫妻两人,林徽因和梁思成。

在后来,这里也因为谢婉莹的一番酸言酸语,被称作“太太的客厅”。

实际上,这里是北平城内,以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为心中的文化圈子,涉及到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

三人喜欢聚会,在沪市的时候便是时常举办,如今到了北平,自然是不能免俗。

看到这处四合院,包国维不免生出了一些期待。

能不能认识自己还没见过的民国知名人物

林徽因垫脚看了看屋内,笑着招呼几人说道:“他们已经开始了,今日我备了许多卤煮,还温了几罐黄酒,不快些,可都没有了。”

一说到这个,徐志摩当即有些懊恼,指着包国维说道。

“你啊你啊,若是让我错过了卤煮配黄酒,定然要你赔我。”

包国维则是一幅财大气粗的样子,摊开手,意思是你尽管来,我不差钱。

这给徐志摩气得,他可是为了赚些钱四处奔波,唯有包国维躺着就来钱,实在是让忍不了。

“你你你,若是来北平这些日子,不好好请上咱们一顿,我便写文章骂你。”

“行了行了,槱森你与秉文对骂,还不是自讨苦吃么”梁思成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着摇头。

说说笑笑之间,几个人就到了正房的客厅之中。

此刻,客厅里头已经坐下了男男女女四人,一名妙龄女子手里头正拿着一本手抄本小说朗诵着。

她的身材娇小,面容也十分青涩,可念诵起小说来,声音却别有一番韵味。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子卤煮香味,火盆上黄酒的酒香也渐渐升腾,搭配上所念诵的小说,可谓是市井与高雅相结合,浪漫与现实交相呼应。

见到几人,却有一名青年男子笑着说道:“槱森兄,思成兄,可是让我们好等啊!你们不是说去寻秉文么他是否来了”

话音刚落,几人便注意到在后头的包国维,四个人当即默契起身。

“秉文”

青年男子不由得惊呼。

“你们好。”

包国维笑着拱拱手,却发现这二男二女里头,还有一位熟人。

简单客套一番,八个人便当即围着火炉坐下,一边喝下几口黄酒,缓解一下身上刺骨的寒意,林徽因一边为几人介绍起来。

包国维的名头自然不必多说,只要说出这个名字,如今国内基本上没有不认识的。

林徽因怕包国维不认识,将原先在屋内的四人都介绍了一遍。

首先是适才说话的男青年。

林徽因笑着为包国维介绍说道。

“这位先生是咱们北大的西语教授,朱光潜先生。”

朱光潜

听到这个名字,包国维挑了挑眉毛。

从前北大要邀请自己来,据说还经历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

听说这位先生还在其中,做了不少努力。

如今竟然在“太太的客厅”里头,打了一个照面。

后续几人也自然不简单,包国维听了几人名讳后,就觉得此次“太太的客厅”来得物超所值。

男有金岳霖。

女有适才的萧红。

还有在杭城有一面之缘的庐隐。

本次文化沙龙,还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