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九门丧彪 作品
第906章 意外发现,张伟的小舅子
一大早,消防与刑侦联合勘察小组便再次抵达现场。消防火灾调查专家张队长,身着厚重的防火服,背着专业检测设备,神情凝重地踏入废墟。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隐藏线索的角落。“这次勘察,我们要更加细致,哪怕是最微小的痕迹,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张队长对身边的队员们说道。
他们首先来到最初确定的一处着火点。这里的地面被大火灼烧得漆黑一片,残砖碎瓦堆积如山。张队长蹲下身子,用手中的小刷子轻轻拂去表面的灰烬,仔细观察地面上的燃烧痕迹。“你们看,这处着火点的燃烧痕迹呈现出不规则的圆形,边缘有明显的卷曲,这表明助燃剂在此处迅速扩散并燃烧。”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检测仪器对灰烬进行采样分析。仪器发出轻微的蜂鸣声,数据显示,此处柴油的残留量比初次勘察时预估的还要高,这意味着纵火者在此处使用了大量柴油作为助燃剂,火势起始便异常猛烈。
刑侦支队的痕迹专家赵警官则在一旁专注地检查着周边的墙壁。墙壁上的烟熏痕迹犹如一幅诡异的画卷,记录着火灾发生时的惨烈场景。赵警官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移动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这些烟熏痕迹的颜色和厚度变化,能反映出火势的蔓延方向和强度。从这里可以看出,火势是从着火点向上和四周迅速蔓延的,而且在某些部位,烟熏痕迹有中断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有物体阻挡了火势,或者是在火灾过程中有人员活动。” 赵警官一边记录,一边向身边的警员解释。
随后,勘察小组来到了发现被绳索捆绑尸体的区域。法医陈法医再次对尸体残留的痕迹进行复查。尸体的手腕和脚踝处,被绳索勒过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陈法医小心翼翼地提取了绳索残留的纤维,准备进行更细致的成分分析。“这些纤维的材质比较特殊,不是普通的绳索纤维。通过进一步检测,或许能找到绳索的来源,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 陈法医说道。
在废墟的另一侧,负责调查周边环境的警员们也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仔细检查着周围的地面,寻找是否有可疑的脚印或车辆痕迹。尽管经过大火的焚烧和初次勘察时人员的踩踏,地面情况变得十分复杂,但警员们并未气馁。他们借助专业的照明设备和痕迹增强剂,努力分辨着每一个细微的痕迹。“大家注意,这里有一处疑似脚印的痕迹,但不太清晰。我们先拍照记录下来,回去后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处理,看看能否还原出脚印的特征。” 一名警员喊道。
此时,张队长和赵警官来到了另一处着火点。这处着火点位于房屋的角落,周围的杂物较多。张队长拿起一根铁棍,小心地拨开杂物,试图寻找更多与纵火相关的证据。突然,他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个金属容器的残骸。“这个很可能是装汽油的容器,大家看,容器表面有明显的灼烧痕迹,而且从形状和材质判断,与我们之前在现场发现的汽油残留情况相符。” 张队长说道。赵警官则对容器残骸进行了指纹和痕迹检测,但由于大火的破坏,未能提取到有效的指纹信息。
在对整个现场进行了数小时的细致复查后,勘察小组稍作休息,在现场附近的临时指挥部召开了简短的讨论会议。“目前来看,虽然没有发现直接指向凶手的关键线索,但通过二次勘察,我们对火灾发生的过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助燃剂的使用情况、火势的蔓延方向以及尸体上的痕迹等,都为我们下一步的调查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 张队长总结道。
李明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虽然进展艰难,但每一个发现都可能是案件侦破的关键。我们接下来要对采集到的物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之前的调查线索,重新梳理案件脉络。”
在刑侦支队的办公区,负责调查张伟人际关系的警员们正为案件侦破努力搜寻着每一条可能的线索。窗外的天空阴沉沉的,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可屋内的气氛却因一条意外发现的线索陡然紧张起来。
“李队,你看这个!”警员小王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份调查报告递到李明面前。“我们在调查张伟的人际关系时,发现他的小舅子梁本超在两天前,突然买了一辆价值40来万的新款奔驰轿车。可据我们了解,梁本超一直是个无业游民,之前经济状况很一般,根本没能力买这么贵的车。”
李明接过报告,眉头紧锁,仔细翻看。“这确实很可疑。一个无业游民,哪来这么一大笔钱?马上对梁本超展开全面调查,从他的资金来源、近期行踪,到与张伟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联系,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警员们迅速行动起来。通过银行系统查询,他们发现梁本超的账户在购车前几天,突然收到一笔40万的转账,转账方是一个名为“昌盛贸易公司”的账户。但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个所谓的“昌盛贸易公司”注册信息模糊,地址是一个废弃的写字楼,电话也无法接通,显然是个空壳公司。
“看来这笔钱来路不正。”李明分析道,“我们得弄清楚这个空壳公司背后是谁在操控,和梁本超又是什么关系。”
警员们顺着这条线索继续深挖。他们走访了梁本超的邻居和朋友,从邻居口中得知,最近一段时间,梁本超经常和几个陌生的男子来往,那些人看着不像正经做生意的,行为鬼鬼祟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