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邺笑着道:“有陛下在,臣自然是一万个放心,不过大长和地形复杂,道路难行,很多地方骑兵无法大规模展开,您带来的飞骑军和龙武军恐怕没办法发挥全部实力。”
“要想快速解决战斗,需要大军压境,陛下是否考虑募兵?以四川目前的实力,三个月招募五万大军不成问题。”
张存敬附和道:“陈大将军所言不假,四川目前有六十九万六千多户,两百九十余万人口,仅成都就有九万户,三十余万人口,三个月别说五万,十万兵马都可以招募,而且财政和后勤上都没有问题。”
李侃沉默一会,摇头道:“不必募兵,实在不行就调各州城防军参战,对付一些杂兵应该没问题。”
陈邺急忙说道:“陛下放心,城防军平日也有训练,实力与野战部队只是稍稍差一点而已,相比大长和的兵马已经算是精锐了。”
李侃微微颔首,“朕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早就按您吩咐的准备好了,在隔壁偏殿!”
“好,那就去偏殿再说。”
几人移步偏殿,殿内正中间放着一个两张台球桌大小的桌子,上面是大长和与四川交界的沙盘。
殿内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型四川地图,另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大长和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各个势力的范围。
李侃站在大长和地图前,仔细打量了一番,缓缓开口:“这是什么时候绘制的地图?”
“回陛下,这是两个月前绘制的地图,最近各个势力的控制范围又有了些变化,上面并未标注出来,最新地图目前还在绘制中。”
李侃颔首道:“那你先介绍一下最新局势。”
陈邺急忙上前一步,拿着杆子指向地图。
“根据一周前亲军府传回的情报,丽水节度的安西、金宝、摩零和丽水四城,剑川节度全境,永昌节度拓南城以北,会川都督建昌府以南,羊苴咩城,弄栋节度的弄栋城目前在王建的掌控之中。”
“拓东节度的东川郡、暴蛮部、磨弥殿部和石城郡在李茂贞的掌控中。”
“郑买嗣目前只掌控银生节度利润城以北,通海都督、拓东节度石城郡以南。”
“我们目前占据的只有会川都督建昌府以北,拓东节度卢鹿部以北。”
“李继密目前率兵一万屯兵在建昌府,刘知俊率兵一万驻扎在乌蒙部。”
李侃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开口问道:“王建与那几个义子的关系如何?”
陈邺想了想,又指着地图介绍道:“王建半个月前进驻羊苴咩城,身边除了其家眷,还有王宗弼、王宗范、王宗黯等人在侧。”
“王宗范正率领一万兵马进攻金生城,王宗弼统率两万大军向俗富郡进军,此二人对于王建倒是称得上忠心耿耿。”
“王宗黯领着五千兵马屯驻在永昌府,他与王建之间看似和睦,实则离心离德。”
“王宗翰驻扎在剑川的松外城,麾下拥有一万兵马,王宗佶安营于会川都督府,所领兵马多达一万五千人,这两人明面上对王建毕恭毕敬,实际上早已不再听从王建的调令指挥了。”
“至于其他几位义子,近些年来不是惨遭杀害,便是不幸战死沙场,又或者已然远走高飞,有关他们的具体消息实在寥寥无几。”
李侃凝视着眼前的大长和地图,沉默许久之后方才缓缓开口:“就当前局势而言,最为明智之举应当是自东向西逐步推进,率先攻克拓东。”
陈邺目不转睛地盯着地图,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不解地问道:“陛下,臣心中有所不明,我们为何不选择先行夺取会川都督府?”
“拓东往北是李茂贞,往南有郑买嗣,形势可谓错综复杂,想要在短时间内将其拿下怕是困难重重!”
李侃缓缓摇头,“会川这个地方位置颇为尴尬,正好处在剑川和拓东两者之间,如果我们贸然对其发动进攻,那就等同于直接向王建宣战,这样一来极有可能面临来自东边李茂贞部队的袭击。”
陈邺听着李侃的话,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附和道:“的确如此!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虽说这几年王建跟李茂贞一直不太对付,但真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也未必就不会选择联手。”
李侃皱起眉头,开始在殿内来回踱步,似乎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过了好一会儿,他停下脚步,开口问道:“王建这个人向来生性多疑,对王宗翰和王宗佶心里打的那些小算盘,想必是心知肚明,倘若我们此时去攻打李茂贞,依你之见,王建会派遣何人率领军队前来支援?”
陈邺闻言,赶忙走到地图前仔细端详起来。
经过一番观察和思索,他突然眼睛一亮,像是领悟到了什么似的大声说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会川是王宗翰和王宗佶的势力范围。”
“王建正忙着跟郑买嗣争夺弄栋节度,分身乏术,要增援李茂贞的话,能够派出的也就只有王宗翰或者王宗佶所统领的兵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