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簪花蛤蟆

老大媳妇正在河边洗衣服,旁人都忍不住问东问西,自从上次老二媳妇故意说出自家也开始卖豆浆,有不少人都好奇是不是也跟老三一样赚钱,今天正好有个机会,不能白白浪费。

李寡妇抱着盆,轻微扭动着胯骨,往河边来,根据她的观察,这样的走路姿势最能吸引男人,在家练习了很多遍,因为没有镜子,并不知道走出来的效果,全凭想象。

走在路上有不少人侧目,李寡妇心里美滋滋,目的这不就达到了,连下巴也抬了起来,感叹自己太聪明,还怕找不到一个男人,走好了第一步,剩下的就好办了。

头上簪了那支发簪,自从嫁给那个死鬼丈夫就没有过什么像样的首饰,手时不时去扶,很多年没有往头上戴东西,一时不适应,总觉得多了些什么。

还怕这个斥了三文钱巨资的发簪不小心丢掉,再者想让人注意的小心思也能满足,真是一举多得。

觉得自己真是美极了的李寡妇,娉婷袅娜地来到河边,环顾一周,有利地形已经被占据,终于看到一个距离老大媳妇还算近的位置,应该能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径直往那边走去。

“哎~看那边~谁来了~”

一位婶子极有穿透力的声音回荡在众人耳边。

众人纷纷侧目,还以为是经常在村口晃悠的那个人,小时候发高热烧坏了脑子,眼前的人走路脚先着地,胯骨却没有跟着一起,随后是一个夸张的幅度扭了过来,微撅着屁股,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正常人。

李寡妇自然觉得是昨天的练习很有效果,下巴抬得更高。

刚准备放下抱着的盆,那位婶子丢开自己的衣服,走到近前,围着李寡妇转了几圈,“你的腿受伤了,怎么不在家好好歇着。”

李寡妇心中疑惑,我的腿明明好好的,这婶子是不是眼睛有问题。

“哦~知道了,是不是把胯骨扭伤了,看你走路姿势怪怪的,没事儿,我前两天也扭伤了,我家男人三下两下就给正过来,手法都学会了。”

说着就用那平时干了很多粗活,似是老虎钳子的手,一把钳住李寡妇的胯骨。

“婶子,我好着呢,你别~”

“我又不收你钱。”

咔嚓一下,李寡妇浑身一抖,到嘴边的惨叫,化成了往里抽气的声音,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好点没?”婶子关切问道。

李寡妇现在根本说不出话,连路也走不了,保持着刚才的姿势一动不动。

婶子见着这样的情况,怕是要坏事,心里咯噔一下,怪自己手太快,声音放低,带着一丝不安,“要……要是没好,我再给你来一下~”

李寡妇赶忙摆摆手,婶子像一只即将被老鹰捉到拼命奔逃的兔子,眼花一下,不见了人。

脚还没有收回来,手先上了头,摸到一个凉凉金属质感的小东西,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刚才那样大的动作还好没有弄丢。

用手把另一只脚掰了回来,站直身体,似乎没有刚才那么痛了,却也并不好受,原地扭了几下,很大程度减轻了痛感,往前迈步,有一种艰涩的感觉。

应该过几天就会好,只有刚才的动作能让自己不那么难受,撅起屁股,左右晃胯,在河边洗衣服的人都不忍直视,怕忍不住笑出声,让别人难堪,纷纷把脸转过去或者低下头。

李寡妇走到河边,看了一下自己现在的姿势,刷地一下闭上眼睛,悄悄抬起下巴,手扶上发簪,睁开一条缝,马上闭得更紧,扭过头,眼睛直视地面,怕一个不小心瞥见河里的倒影,头也不回地走到刚才放盆的地方,缓慢蹲下,开始干活。

上次老二媳妇说卖豆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个情况,支楞起耳朵。

“哎~”旁边的人用胳膊碰了碰老大媳妇,“你们家也开始卖豆浆了~”

老大媳妇笑了笑,“你这消息够灵通的。”

仔细听着她们闲聊,原来这豆浆谁卖谁挣钱,虽然没有明说赚了多少钱,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发家致富的气息。

看她那意思,今天老二一家去了镇上,老大在田里,明天就是老二在田里,他婆娘又揣了崽,这样不是更加方便自己行事。

摸了摸自己的胯骨,盼着赶快好起来,不然这样像个站起来的簪花蛤蟆,搁村口的傻子也瞧不上。

老三本想着明天再来问新式豆腐的情况,不过今天正好不着急,送完豆腐,没有直接离开,在两个酒楼里小坐一下,看看豆腐卖得怎么样。

没想到一会儿功夫竟然全都卖光,还有不少客人指明第二天还要吃,两位掌柜让赶紧多做一些送来。

这么好的消息不得庆祝一下,赶忙去了肉铺,割了两斤最新鲜的排骨,想起来上次妮儿说过,白米饭配肉好吃,又去了粮店,买了两斤,跟这两家的掌柜都混了个脸熟,牵着驴,脚步轻快地往家走。

感叹妮儿的点子层出不穷,真真是家里的小福星,随便弄点什么东西出来,都可以给家里赚不少钱,之间那些人说妮儿是什么倒霉蛋,呸~谁家的倒霉蛋是这样的,忍不住在心里为妮儿平反。

急着回去告诉她们这个好消息,再把那些土坯抓紧做起来,住上新房子,一定要过得比之前好得多,让那些说妮儿不好的人都闭嘴。

嘴里哼上小曲儿,摸了几下驴的脖子,一人一驴对视一眼,驴也忍不住随着叫了几声,声音传得远远的。

妮儿在家给娘打下手,耳边隐隐约约传来爹跑调的歌声,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谁知竟越来越清晰,平时没见爹这样高兴,是发生了什么事,实在好奇,跑出屋子。

一人一驴,一唱一和,跑上前接过手里的肉,一看竟是排骨,前两天刚吃过,今天又吃,价格不便宜,村子里的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次,什么喜事需要这样庆祝,“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连驴都这样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