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入眼
岁姐儿虽说也是个落落大方的,但到底是初登王公贵胄的宅门,多多少少是有拘谨,见丹华郡主拉着自家堂姐说话,嘴角边弯着浅浅的笑,规规矩矩站到旁边。
卫姮又怎么会让堂妹不自在呢。
等丹华郡主同自己说完,卫姮笑道:“知晓你忙,今日要不我们三人耍些文静些的乐子?六妹妹,来见过丹华郡主。”
朝岁姐儿招招手,丹华郡主也就顺势从卫姮肩膀上抬头,看向岁姐儿。
“岁晚见过郡主,郡主万福金安。”
岁姐儿走近些, 按规矩礼数给丹华郡主行礼。
手里的绢子不动声色揪紧了些,把心里头的紧张都传到绢子上,娇嫩的小脸神色则微微含笑,是小姑娘的内敛、含蓄。
丹华郡主和同卫姮嘻嘻哈哈,但在外人面前可没有那么多的随和了。
明艳芙蓉面上的笑收起,英气的眉眼瞬间有了煌煌郡主威仪,距离拉开、君臣尊卑有如天堑。
“起来吧。”
淡淡发话,再无刚才的热情。
岁姐儿是个心细如发的,自然能察觉到郡主对她和对二姐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并没有感到一丝的失落。
丹华郡主与堂姐情同姐妹,而她,不过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若非二姐姐,她莫说能见郡主,就连王府外墙的墙根都不能靠近呢。
岁姐儿又微微屈膝少许,准备起身时,发现二姐姐的手,正暗里捏着丹华郡主的手臂。
丹华郡主便道:“行行行,我注意点,我注意点。”
何意?
正当岁姐儿不解时,丹华郡主就笑盈盈地道:“六妹妹是吧,你既是卫二的妹妹,本郡主也唤你一声六妹妹了。”
“来,不用害怕,抬头让本郡主认认脸。”
明白了。
刚才二姐姐是怕郡主吓着她,而提醒郡主呢。
心里暖流淌过,卫岁晚是愈发的规矩了。
脸儿抬起,不过视线依旧是微微下垂,不敢与郡主直视。
丹华郡主对卫岁晚其实也是有一些好奇。
卫二这人,是个冷面冷心冷情的,她那一大家子的姐姐妹妹们,可没有几个老实、省心的。
去岁临近新岁那几日,还闹出一桩大事,勇毅侯府被赶出去的大房,又有一个庶女兴风作浪,最后,把自己搭上一顶小轿子送进老昌王的后宅。
面上说好听点,是侧妃娘娘。
其实呢,不过是老昌王养在后宅里的乐子罢了。
眼前这个三房的六妹妹,能让卫二把她领出来玩耍,可见这位六妹妹是很讨卫二欢赆啊。
能讨卫二欢心,可不容易啊。
带着一丝挑剔、审视的意味,丹华郡主看向岁姐儿。
这姑娘……
丹华郡主看了岁姐儿一眼,又看了看卫姮一眼,像发现了什么稀罕,惊讶道:“卫二,你堂妹的眉眼跟你有点像啊。”
同样是颇为英气的眉宇,瞧着就不是那等子扭扭捏捏的。
卫姮还真没有发现。
闻言, 不禁细量着岁姐儿的眉眼。
好像还真有一点相似啊。
卫姮笑道:“我妹妹自然是像我,性子也是极好的。”
“那可太好了,性子好就不会时常同你一样气我。”丹华郡主是给足了卫姮的面子,卫二都夸妹妹 ,她也喊了一声六妹妹,见面礼得给好才成。
抬手摸到发髻,将一支掐金丝燕子衔珠的发簪取下来,“ 此物乃我十岁生辰时,母妃所赐,今日我便赠予六妹妹,愿六妹妹吉祥如意,好运连连。 ”
这般珍贵,岁姐儿不敢收,连忙看向堂姐卫姮。
卫姮也觉过于贵重了些,道:“郡主,此簪乃王妃对郡主的企盼,又怎能轻易赠出呢?还…… ”
“啰唆。”
丹华郡主横了卫姮一眼,“你何时变得畏首畏尾了?我既是敢赠,自是与母妃说过。六妹妹过来,莫理你姐姐。”
再说,她可以生气了。
卫姮闻言,便笑道:“还是郡主思虑周全啊,六妹妹,我们就不必与郡主客套。”
有岁姐儿在,卫姮没像以前那样打趣丹华郡主。
岁姐儿自是又是行礼,又是感谢,丹华郡主皆一一受了,三人这才一道前往老王妃院里请安。
如花似玉的姑娘们走到一处,那可真真是格外吸睛。
丹华郡主同张扬明艳似骄阳,卫姮则是清冷淡漠皎皎如寒月,而岁姐儿呢,别看是三人中身量最矮的,一身淡鹅黄衣裳如似点点星火,看似微弱,实则顽强不灭。
荣王妃站在假山之上的凉亭里,望着三个有说有笑的姑娘们,身后有门房婆子跪着回话。
所说蓦然是适才三人所说的话儿。
“原先我还担心华儿会被孤女所骗,如今倒是放心了,确实是个知礼有分寸的贵女。”
从孤女到贵女,可见荣王妃对卫姮的认可。
身边伺候的嬷嬷笑道:“老娘娘向来会
识人,卫二姑娘能深得老娘娘喜爱,又允许她与郡主结伴为姐妹,想来卫二姑娘不差。”
话虽如此,但当母亲的心里总是不放心,总想着自己掌掌眼才成。
“今天随卫二姑娘前来的卫六姑娘是三房嫡女,其母荆氏是勇毅侯府老夫人的娘家侄女,其父官职虽低,却也是个有能力的……”
六姑娘卫岁晚的底细随着嬷嬷的娓娓道来,荣王妃尽数了然。
听完后,荣王妃又笑道:“所以,我才说卫二姑娘很有分寸。华儿不喜庶出,她便只领了嫡出的妹妹来王府。”
大房还有位庶出的五姑娘,同样深受卫二姑娘喜欢,但她从不曾领到华儿面前。
如此便是对了。
这是把华儿的禁忌、不喜皆放在心里头呢。
荣王妃想了下,吩咐身边的嬷嬷,“卫二姑娘的锦匣子里再添一对玉镯,卫六姑娘的锦匣里多添一根金钗”。
女儿视卫二姑娘为姐妹,那卫二姑娘也算是她的半个女儿,自然是要拣好的送。
“是,娘娘。”
嬷嬷笑着应下,是一点都不意外王妃的大方。
王妃两子一女,郡主为幼,是王妃的心尖尖,四岁时被两个庶出的女儿推到深井里,得亏是夏日,手脚灵活的小郡主在井里扑通几下,福大命大自个漂浮在水上,这才捡回一条命。
打从那儿起,王妃再不敢让王府里的庶出子女靠近郡主,而郡主吃过几次亏后,也远离王府里庶出姐妹。
卫二姑娘如此有分寸,喜郡主所喜,厌郡主所厌,王妃自然是喜欢,更就自然对卫二姑娘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