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人心

第577章 人心

如今有了她每年一千银的供养,五十岁的长辈们每年有几两养老的银子, 省着点花,亦能衣食无忧。本文免费搜索: 看书地

就像远伯、远伯母, 若每年能得几两碎银,再不必天寒地冻上山砍柴禾, 掏个数百文便能买回一年冬季所用柴禾。

想了下,又道: “不过,姮事先说清,但凡给族中长辈的银子,谁若生了私心贪瞒,我勇毅侯府定将以偷盗、侵占的罪名唯他是问。”

一千白银给族里供养年过五十的长者同读书的儿郎、女郎,便是卫宗源三兄弟也是拿得颇为费力。

毕竟,各自有偌大的家需要养着,三兄弟又皆是清官,靠着一点俸禄,几间铺子的收成,外加圣上的恩赏,日子过得尚且还可以。

可每年拿出一千白银,捉襟见肘,有心而无力。

卫姮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女郎,竟说拿便拿,着实把族中长辈们都惊到了。

老族长率先道:“姮丫头不可,你尚未婚配,又有幼弟、庶妹需得照顾,而兰哥儿虽为世子,但还未入朝为官,并无俸?,更有寡母需你待俸,一家子全靠着你,姮丫头,我知你是个心善的好孩儿,但切莫逞强啊。”

一千银,不是小数目啊。

虽听长子说姮姐儿经商有方,然,再怎么厉害,一年能挣多少呢?

不可,万万不可。

其他长辈们也纷纷道:“好孩子,你有心意族里领了,切不可为难自己啊。”

“是啊,姮丫头,族中叔伯皆在,哪里需要你一个小姑娘出银子供养族里呢?便是拿着你给的银子,也是烫手。”

“你父亲生前已为族里置办祭田两百亩,又开垦茶山,托你父亲的福,族中已承情侯府很多了,你啊,多攒些嫁妆给自己,不必再为族里操心。”

多数长辈还是不愿让卫姮出一千白银。

自知晓卢氏在侯府苛待卫姮两姐弟,其母章氏又任由儿女被人薄待,受过勇毅侯恩惠的族人大多心生愧疚。

原想着卢氏素有贤名,又住进侯府,想来会照顾好姐弟两人。

再加上当年族里人在章氏面前受了排头,说什么如今侯爷战死,族里突然来人,莫不是想霸占侯府家业,趁机谋夺爵位,气得当时去上京的族人差点晕厥过去。

回到族里后,便把章氏代卢氏转达的话儿告诉族人们,此后,族中再无人去上京照看两姐弟,全是卢氏、卫宗耀偶尔写回族里的书信,得知两姐弟的近况。

不过是说姮姐儿边关长大,野性难驯,不服管教,粗言粗语不堪入耳。

又说兰哥儿桀骜不驯,多次顶撞章氏,使得章氏一气之下住进郊外的庄子。

着实是让族里的长辈们惊到,而那卢氏乃范阳世家贵女,亦素有贤名,谁都没有怀疑信中所说全是卢氏凭空捏造。

三年啊,整整三年,兰哥儿好歹进了书院,逃离卢氏的苛待,可姮姐儿是日日夜夜受到卢氏的薄待、指责、苛待、打压、 取笑。

甚至连府里的下人都敢欺负她。

可族里却无一人知道。

如此,他们有何颜面再受姮姐儿的恩惠。

心存歉意的长辈们自然是不要卫姮的五千银,但也有长辈们很是高兴的。

尤其是家里供养了读书郎的长辈,那可太愿了。

读书是最最费银钱。

从启蒙到赶考,哪怕是考个童生,也得大几十两。

再要往上考,从县学到府学,一年比一年的花销大,上百银都是需要的。

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户,靠着卖苦力,跑山货,倾全家之力供一人读书,日子过得苦巴巴的不说,妯娌之间还为此闹过不少矛盾。

以后有了姮姐儿这笔银子,何须再愁银子的事呢?

“老族长,既姮姐儿有心,咱们又何必拒绝呢?以后族里的儿郎们有了出息,不也能帮衬着兰哥儿吗?”

“那可不仅仅是帮了兰哥儿啊,还能给姮姐儿撑腰呢。日后姮姐儿在婆家受了委屈,快马加鞭给族里捎个口信,全族的儿郎出动,定要让姮姐儿婆家知道娘家人的厉害。”

媳妇在婆家受了委屈,确实有喊娘家人过去撑腰的。

“老族长是不是还有别的担心啊?比如说,有时候姮姐儿手里紧,银子不及时,那也不碍事,有就给,没有咱不逼着要。”

“是啊,有就给,没有或是姮姐儿自个缺了、短了,咱们族里一起凑凑,也能为姮姐儿渡过难关。”

年年一千银钱,确实也难。

须知天有不测之风云,眼前风光虽好,可以后的日子谁又知晓是好?还是坏呢?

远的不是,就拿大二房的长子卫宗耀来说吧,上京为官,官职虽低,可好歹是天子脚下的京官,娶的又是世家女,日子眼见过越来越好,结果呢——

眨眼富贵如云烟,忙忙碌碌数十年,到头来是一场空。

所以啊,也不能真要姮姐儿年年送一千白银。

卫姮眼前拿出一千白银倒也很轻松,加之她从卢氏床底下翻出的六万银票,拿出其中一万银票,都能供养族中十年。

见族中长辈们如此推辞,并体贴自己,卫姮心里头是感激了。

笑道:“姮多谢族长爷爷,诸位长辈体谅。这样吧,姮若年年风调雨顺,一千银子按时每年十二月初送到族里。”

“若当年侯府困难,收支锐减,姮提前告诉族里,来年收入好时再补上。”

老族长还想再拒绝,老夫人做主道:“好了,你们都少说几句,我这孙女素来有主见,且,脚踏实地,从不大放厥词,她既是说了,那定是能办成,诸位也不要再拂了她的好意。”

“姐儿是个心善的,念着三年前扶棺回上京,诸位叔伯对她的帮助、厚爱,如今日子好起来便想着要帮衬着族里,一大家子,你帮帮我,我帮帮你,也是应当的。”

“不过,我也将丑话说在前头啊,银子到了族里必须得办好正事,可不能让那些偷奸猾耍的占了去,寒了其他族人的心。”

有了老夫人的发话,老族长也没有再推辞了。

族里也确实需要一些银钱才成,他家三子每年每人会捎五百银,可总是不够。

尤其前年大旱,邻乡许多村户卖儿卖女方活下来,也就是渠县卫氏,靠着一年一年供养到族里的银子,齐心合力共渡难关。

没有再推荐辞的老族长道: “姮姐儿,我代表全族谢谢你了。”

“银子你放心,此乃救命、救急的银子,谁若起了异心,谁便是族里的罪人,族里把将他全家赶出渠县,从此与我卫氏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