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0章达克迪蒙的第三选择(4k)
【月神】瑟琳娜。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羽蛇神】克里斯蒂娜。
这就是迪蒙家族如今拥有的两尊真正的神明。
至于【蛇神】妮克丝,那是属于【自由之都】的神。而【智慧之神】厄耳伽妮,则是属于圣玛丽安学院的神。
尽管达克与厄耳伽妮之间有着比【羽蛇神】克里斯蒂娜还要深厚的实际关系,但事实如此,厄耳伽妮并不是完全属于迪蒙的神。
可以依赖的,可以借助其力量的神,与完全属于自己的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总之,有了这两尊神明,迪蒙才有了第三选择。
就利益而言,迪蒙家族与尤尼克王国深度绑定,背离王国,迁往宙斯国度,等于是舍弃自己的基本盘,完全得不偿失。
就道义而言,迪蒙家族更是不可能做第二个选择。因此从得知宙斯要建国开始,这个选择就不在家族的选项范围之内。
别说家族旁支的想法。
迪蒙家族从【女武神】崛起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是彻头彻尾的一言堂。
亚尔薇特虽然看起来是那副模样,但在制定决策时从来说一不二,果断的匪夷所思。
她的选择就是家族的选择。
至于与王国继续深度绑定的第一选择。老实说。
家族原本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虽然不至于“共存亡”,但至少能“共患难”。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之中,一个古老家族的存续往往比一个国家的存在时间更久,这就是因为人类天然将家族置于国家之上。
这种想法是根深蒂固的,并不因个人观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亚尔薇特同样受此熏陶,有着相近的观念。所谓的家国大义,先有家而后有国。
这个世界的人类,对于国家的认同感非常的缺失。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人类文明与精神娱乐的发展也才刚刚起步,很多人都还没有学会享受。
所以“全民决斗”的突然出现,才会对他们形成这么大的冲击。
当“只有一个国家”的事实被打破,他们自然会往更安全,更富足的国家搬迁。
这其实与现代城市间人口的流动,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因为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所谓的国与国之间,和城与城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他们太习惯“一个国家”的世界了,还没明曰过术“两个国家”与“一个国家”之间的区别。
回到正题。
迪蒙家族的“收缩”战略,若是仔细探究的话,就会发现这其实就是在与国家“脱钩”。
将如大树的枝叶一般铺散在整个国家之中的势力收缩回中心,才能在关键时刻更快的与国家“解绑”。因此,家族其实早就在做着与国家“解绑”的准备。不过这种准备的开端,并不是为了背离国家,也不是为了“两头下注”,而单纯是为了能在最恶劣的情况之下能够“保全自己”。
但随着【天后】赫拉加入战场,伊丽莎明确成了赫拉的【神选者】,迪蒙家族的收缩战略就忽然变得更加果断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赫拉的介入,会自然改变王国的政体结构。
这与宙斯将要建造的国度没什么不同。
一个有天神压在顶上的国家,是不可能允许,像是迪蒙家族这种庞然大物存在的。
一旦伊丽莎掌权,就算其本人不愿意,源自于赫拉的意志也会驱使她对国内的大势力下手。
当然,并不止针对迪蒙家族。
这个国家不需要有第二个能与王室抗衡的势力。
迪蒙家族正是预见于此,才会飞快剪除枝丫,让自己不再显得过于庞大。
但家族底蕴已成,就算没了枝丫也是撑天巨木,所以第一选择注定无法持续下去。
然后在排除第一选择和第二选择之后,才有了第三选择。
什么是“第三选择”?
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自己建国”。
…….
脱离尤尼克王国,在王国边境之外,自己建造一个小国,从而彻底与王国独立开来,就是“第三选择”。这个选择实际执行起来会非常艰难。
但如果迪蒙家族不想被打散重组的话,这就是唯一选择。
如今宙斯将要建国,就算伊丽莎登基,【天后】赫拉介入,在明面上也不可能与宙斯太过对立,所以他们必定不会禁止国民迁移。
但这个“窗口”也不可能一直维持。
一旦宙斯的国家成功建立,且获得一定规模的人口,尤尼克王国为了维持自身存续,肯定是要关闭“窗口”,禁止国民离境的。
因此这段时间,就是迪蒙家族脱离王国的唯一机会。
至于为何脱离王国,自己建国,能被王国允许?同样是大势力,难道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就不一样了?
那自然是不一样的。 赫拉并非是不讲道理的天神。剪除国内大势力,是弛的职权所在。但对付国外势力,就是“国际纠纷”了。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袖是不会出手的。同样的道理。
一旦伊丽莎登基,目前还位于王国边境线上的圣玛丽安学院,也有必要挪动位置,转移到边境之外。
唯一的例外是“自由之都”。
自由之都是魔导联盟的根基所在,而魔导联盟是因【魔导神道】而存在,它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象征,王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它有更多容忍。
而且自由之都在实际上与王国政体也没有交割,是站在类似于“附属国”的立场上。
之后它也会继续充当尤尼克王国与黑土,与宙斯国度之间的缓冲带,成为多国之间的自由交易区。
另一方面。
迪蒙家族的建国,自然与宙斯的建国是完全不同的。他们与其说是“建国”,不如说是“建城”。
以一城为国,就位于王国边境之外,黑土之上,与自由之都比邻而居。
也就是“魔导之城”。
虽然【魔导之城】的初建并无类似意义,但现在有必要赋予它类似意义了。
【魔导之城】的存在本身,最重要的不能对王国的发展形成阻碍。
所以它注定只能是一个位于边境之外的小国,且最好是没有人口基础的,与圣玛丽安学院类似的独立势力。
这就是迪蒙家族,如今对那座城市的未来定位。是国而非国,立场中立而无威胁。
最好也能与圣玛丽安学院一样,能够自由转移位置。而这也并非完全不能做到。
圣玛丽安学院的自由转移能力是基于学院本身而存在
【魔导之城】则可以通过将城池主体建立在【魔导天国】之中,在现界只留下可以舍弃的外壳,来变相达成。
另外,就是将【魔导之城】转化为【月神】或是【羽蛇神】的人间神国。
迪蒙家族想要迁离王国,自然也需要一个正当理由。而神明建立神国,就是一个再正当不过的理由。毕竟你宙斯能建,别的神明自然也能建。
而且不仅仅是宙斯,【农业女神】德墨忒尔,也已经开始建国。
尽管袍将要建造的是植物王国,会以树人之类的植物人为主体国民,但像那样的环境,肯定会对精灵族之类的种族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而根据情报显示傣,确实有精灵族已经归顺于德墨忒尔之下,植物王国的建立已经在进行中
所以,综合各方面的考量,现在脱离尤尼克王国而独立,就是最好的机会。
当然脱离王国,独立建国,也需要背负相应代价。其中最重要的代价就是“情报系统”的收缩。
既然已经独立,迪蒙家族的情报部门自然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扎根在王国境内。
因此,情报系统不仅要收缩,还要重建。
好消息是迪蒙迪蒙已经在行政之外,建立了另一套情报系统。
这套新的情报系统将以商业会社为载体。
主要根植在全民决斗社、魔导决斗社和连锁快餐店上
最后。
以上还都处于“预案”阶段。
今日会议的主体,主要就是讨论这个“预案”。从昨日凌晨,王室宣布国王病逝,到今日聚集所有人讨论这个“预案”的实现可能性,以及如何实现,亚尔薇特的行动非常之果断而迅速。
基本上,从昨日离开王宫之后,她就开始……或者在离开王宫之前,她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件事了。
达克目前还未询问,但可以想见她应该是在王宫之中,“看见”了需要这么做的理由,以及获得了能够这样做的筹码。
达克一边思索着各种可能,一边听着一众女仆长持续讨论。
这场会议似乎是从今天早上便已经开始,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天。
亚尔薇特作为“主人”,说话次数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仔细吟听。
而负责主持会议的则是克莱尔 凯特。
另外,【白羊宫】的奥莉主要担当“会议记录员”,只在极少的时候会说上两句。
但她每一次开口都直指核心,显然不止是在记录。【双鱼宫】的珍妮丝和【天秤宫】的丽芙兰,是说话最多的两人。
【双鱼宫】负责外交,【天秤宫】则负责律法,两人在这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天蝎宫】的克丽丝会在必要时候提供情报。【金牛宫】的桃瑞斯和【巨蟹宫】的坎瑟嗓门最大。【狮子宫】特里娜比较容易激动。
【双子宫】的塔若丝虽然看似体型单薄,但言辞异常犀利。
塔若丝年近三十,但面相偏幼,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上都窝在实验室里,黑眼圈比熊猫还浓,是女仆军团之中的头号宅女。
她皮肤苍白,嘴唇失色,一副贫血模样,身体单薄的仿佛风吹就倒,据说有一小部分的吸血鬼血统,所以也“见不得光”。 【双子宫】在家族内部负责的是开发与研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研部门”,另外她们也负责工程建造,无论是【魔导天国】还是【魔导之城】的初期建造,都离不开【双子宫】女仆的努力。
所以这一次的“独立建国预案”,她也是关键。
舍弃已有根基,独立建国,是比背离王国,投靠宙斯,还要更加艰难的选项。
但当达克加入进来时,“独立建国预案”显然已经成为“前提”。
她们已经不是在讨论是否要独立出去建国,而是在讨论如何独立出去建国。
达克察觉到自己可能是错失了某个非常关键的情报,但他只是在心里预留了这样一个念头,而并未提出。
女仆们基本上对于“独立建国”已经没有异议,甚至有好几个都显得非常兴奋。
达克不禁感叹,她们对于“国家”真是毫无忠诚心。
不过站在这些女仆长的立场去看,她们之中有大半都是被亚尔薇特捡来的,在被捡来之前遭遇的都是苦难,也难怪对“国家”缺少忠诚。
另外“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也有原因。
尤尼克王国作为当前唯一的一个人类王国,在过去也确实没啥必要对民众进行相关教育,因为他们并没有别的选择。
而当现在有了第二选择之后,再想进行爱国教育,却已经来不及了。
达克对于尤尼克王国……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忠诚心
毕竟他爱的国不是这个国。
自达克加入一个小时之后,亚尔薇特才拍手叫停了讨论。
但这并不是说会议就到此为止,而是到时间吃饭了。晚餐直接在会议室内进行,是专门等到达克到来之后才开始准备。
女仆长们各自歇息喝茶,等到上菜结束,重新关门,才继续交谈。
在会议暂停之前,她们正进行到“人口”问题的探讨上。
一个国家就算再小,也是需要“国民”作为根基。
达克建造【魔导之城】的初衷,其实是想要有一个专门研究魔导的超大型实验室,另外也是作为【魔导天国】的外在掩饰。
但随着计划变更,这个思路显然已经跟不上现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