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专家组来了
梁梦欣等人都是第一次过来,哪里想到码头的设施会搞得这么好。
他们都是媒体记者,从来都是到处跑,去过的码头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个,可从没见过如此漂亮的码头设施。
史豪和女朋友吴阿玉面面相觑。
吴阿玉说:“阿豪,这码头怎么搞得跟豪华酒店似的。”
史豪低声说:“胡家有钱呗,豪横。”
吴阿玉想了想,问:“不是说胡家已经没落了吗”
“怎么说来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
“说的也是。”
胡江山请这几人去了休息室,随便享用饮料咖啡茶点,然后就和丁靖一起迎接方晓雅去了。
梁梦欣和魏建鹏自然又是一阵感叹。
史豪和吴阿玉居然在这里找到了度假的感觉,不虚此行。
“港岛都市报”的直播间仍然是开着的,采访远胡江山之后,人数稍微减了一些,但是人气仍然很高,仍然没掉到两万人以下。
当直播间的网民们看到码头指挥中心的内部的时候,一个个全都惊呆了。
“哇,这是什么地方这也太好了!”
“这是不是酒店里啊”
“不是吧,他们不是还在码头吗”
“刚才看位置应该是码头里的设施,弄得真好,像富豪的游艇码头。”
“胡江山真不一般啊,真是个富哥。”
“天啊,他长得帅,有才华,又有钱,简直就是三有青年啊。”
“我承认,我爱上他了!”
“这是什么世道,胡江山成香饽饽了。”
“话说胡江山结婚了吗”
“我说你们也别犯痴了,胡江山跟陈一菲搞一起去了。”
“我不信,那是谣言,陈一菲不可能看得上他。”
“怎么不可能有这条件的能有几个人,我如果是陈一菲也得看上胡江山。”
“乱了,真是乱了,胡江山是个什么人你们都不知道吗”
“对啊,他可不是什么好人。”
一时间,直播间里对胡江山的风评几乎打成了平手,甚至说他好的还稍稍占了一些优势。
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其中确实有不少女生,单纯觉得胡江山的颜值高,有钱,嘴皮子又挺溜,才对他一直以来的不利印象有所改观。
至于胡江山的人品到底是什么样的,她们可不怎么关心,反正那些小鲜肉男明星多半也好不到哪儿去。
胡江山并不知道自己的口碑居然在一个直播间里完成了逆转。
当然,一次直播的影响毕竟有限,这些网民来自各个地方,都很分散,就算有一两万人对胡江山的影响也起不到本质作用。
胡江山也压根不关心这些,他现在一心只想把手头的事情解决了。
此时,胡江山和丁靖刚走出指挥中心,丁靖就接到了方晓雅的电话。
“喂,方工,您什么时候到”
“啊今天到不了了”
“这样啊,那行,我跟胡先生说一声,那您先去酒店休息吧。”
丁靖挂了电话,对胡江山说:“胡先生,方工今天没办法来腾龙岛了,要明天才能来。”
胡江山有些诧异。
丁靖解释了几句,原来方晓雅也需要等一支专家组,然后要明天一起过来。
据丁靖说,这支专家组是几所大学的专家组成的,特意过来观摩火箭原型机的组装过程,并且给出一些专业建议。
胡江山听后,微微皱了下眉头,马上恢复了。
其实胡江山在前世就相当反感那些在大学里的所谓的航天专家,虽然胡江山也在大学里任教过,但跟大部分人都不是一路的。
那些航天专家,或者说学者都高傲得很,让他们教学可以,但他们一直呆在象牙塔里,本身的知识水准跟实际应用脱节严重,偏偏却喜欢到处指指点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那些意见价值十分有限。
前世的时候,胡江山还跟不少这类型的学者发生过争论,都搞得很不愉快,结果就是不欢而散。
不过后来胡江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敢跟他争论的专家教授和学者们也就越来越少了,只敢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星空荣耀一家商业航天公司也有这些专家学者过来掺和,胡江山也并不意外,因为这些人特别喜欢到处指导,甚至还是收费的,也就是顾问金。
星空荣耀可能并不想找这些人来,但是通常都是这些大学主动去联系的,要求观摩学习,但是真到了现场就会忍不住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也正常,这些专家学者的名头都很响亮,不露露脸,表现一下自己的博学多才,专业能力过硬,他们是忍不了的,不做点儿什么会被憋死。
胡江山听完之后,说:“明白了,那明天再迎接他们过来吧。”
丁靖说:“又得接待专家组,麻烦胡先生了。”
胡江山乐了:“我这边倒无所谓,无非是多接待几个人,麻烦的应该是你们星空荣耀。”
丁靖有些意外,没想到胡江山会这么说。
“胡先生,看来你很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啊。”
“我毕竟要入行,所以提前打听过一些行业内的事情。”
丁靖叹了口气:“我们也不想跟那些人打交道,但有时候就是躲不过去,他们主动要来,我们也只能接待着,得给他们面子嘛,大家如果撕破了脸确实不好。”
胡江山连说理解。
第二天,清晨,明港酒店。
方晓雅洗漱完,换了一身清爽的衣服,便出门打算去吃早餐了。
昨天方晓雅和几个同事就从帝都飞到了港岛,一路奔波,颇有些疲惫,不过经过一晚上的休整,也算是恢复了。
方晓雅心情不错,毕竟火箭原型机安全抵达腾龙岛了,昨天晚上得到消息,火箭从码头转运到航天发射场的过程也很顺利。
如此一来,后续的工作就好做了。
方晓雅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小曲儿,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起来。
如果被同事们看到,肯定会惊讶方晓雅表现出来的欢快状态,这跟平日里的方晓雅完全不同,她在公司的时候可是非常严肃的。
方晓雅在酒店电梯间等电梯的时候,正好碰到了陶聪。
前面提到过,陶聪也是星空荣耀的核心高管,技术型的,这次也跟方晓雅一起过来了。
另外刘超也来了。
火箭原型机的组装和调试工作非常重要,该来的核心人员自然都要来。
方晓雅和陶聪打了招呼。
陶聪笑着说:“方工,看来你昨天休息得不错呀,活力满满了。”
方晓雅看了一眼陶聪:“还行吧,你看起来睡眠不足,眼睛还是红着的。”
陶聪叹了口气:“没法子啊,昨天十一点才回房间。”
方晓雅笑了:“跟他们吃饭吃这么晚啊”
这时,电梯来了,两人走了进去。
虽然电梯里没别人,陶聪还是低声说:“方工,你是不知道那几个教授是真会玩儿啊,喝酒是没说的,喝完了还要去唱歌,唱完歌还想去兰桂坊逛夜市,好在当时太晚了,没去成,要不然我真的晕倒在半路上。”
方晓雅真想给陶聪点个赞,真是太不容易了。
陶聪说:“不过我昨天晚上没喝多少,刘总倒是挺卖力的,跟他们把酒言欢,聊得相当投机。”
所谓的刘总,当然是说的刘超了。
方晓雅不置可否,说:“刘总擅长这个,有他在你也能轻松点儿。”
“确实,多亏有刘总,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搞定这帮老……”
陶聪没把话说出来,虽然知道那些人听不到,但还是得谨言慎行,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不成了愣头青了嘛。
两人口中的“那些人”,其实就是专家组,一共来了五个人,都是几所九八五大学的航天学者,挂着教授头衔的那类。
但话说回来了,陶聪感谢刘超是真心的。
昨天接待专家组的人,刘超确实是主力,无论是喝酒,还是陪唱歌,刘超身先士卒,不惶多让。
当然,大家都知道,刘超这么积极其实也是有私心的,无非是想扩展大学的人脉,但这也无可厚非,人之常情。
刘超可算不上什么天才,虽然专业能力也很强,但是在科研天赋上相比方晓雅还是差很多。
刘超是个聪明人,思维活络,自然会主动去扩展人脉,而方晓雅却完全不需要考虑这种事儿,研发成果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来,她不需要扩展人脉,一点儿都不夸张,人脉会自动朝方晓雅身上靠拢。
片刻之后,方晓雅和陶聪走出了电梯。
正好看到了刘超,他正在走廊边上跟两个专家组的成员站在走廊聊天。
那两个专家一个名叫姚峻峰,另一个叫冯圣杰,都是在大学航天圈子里赫赫有名的人物,教授头衔那是必须的。
方晓雅和陶聪对望了一眼,犹豫要不要过去打招呼,却被刘超先一步看到了。
“方工,陶总。”
没办法,方陶两人就只能过去打招呼了。
姚峻峰和冯圣杰免不了要多打量方晓雅几眼。
方晓雅名气很大,之前就被称为天才少女,所以只要是航天行业内的人都听说过“方晓雅”这个名字。
昨天方晓雅只是跟专家组见了一面,寒暄了一两句,便回了房间,专家们当然对她的态度颇有微词了,但是却又毫无办法。
方晓雅确实有才华,那是公认的,压根就不靠他们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吃饭,更不需要巴结他们。
说句不好听的,方晓雅做出来的成绩,搞出来的科研成果是他们这些专家难以企及的。
这些专家不是说完全没有成果,但大部分时候确实只会纸上谈兵,也就是之后几年流行的ppt科研。
虽然姚冯两人已经见过方晓雅了,但是今天再看到她,还是会感叹她真的太年轻了,看起来也就二十岁出头的样子。
年轻也就算了,能力还这么强,真不愧有天才之称。
冯圣杰笑着说:“既然大家碰到了,那就一起坐吧。”
刘超看了方晓雅一眼,很担心她“耍性子”拒绝专家老爷的要求。
好在方晓雅的情商没那么低,还是点头同意了。
于是众人走进了酒店餐厅,找了一张比较大的桌子,各自挑了一些吃的喝的,坐了下来。
方晓雅话不多,时不时会看一眼手机屏幕,并不关心其他人聊什么。
这是方晓雅的风格,公司里的人都习惯了。
刘超担心两位专家心里不舒服,一个劲儿地给方晓雅使眼色,然而后者压根就没注意到,就算注意到了,也会装没看见。
这时,冯圣杰出声说道:“我之前听说港岛还有发射场,还不太相信,以为是乌龙,没想到是真的。”
刘超连忙说:“别说是您了,我当时也不相信,后来看过后,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姚峻峰喝了口咖啡,看了刘超一眼:“你们有没有考察清楚光是设施条件好可不行,发射场的仪器设备有没有看过”
“看过了,还可以,姚老师,这个航天发射场还做过发射实验,成功了。”
冯圣杰眉毛一挑:“呦,发射成功了,那确实还行,有点儿实力。”
姚峻峰摇了摇头:“光是发射火箭也没办法体现实力来,还要看发射场的团队是不是成熟,火箭维护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冯圣杰点点头:“确实,火箭组装和维护都需要成熟的团队,要组建这样的团队可不是简单的事儿。”
很明显,无论是姚峻峰,还是冯圣杰,都在怀疑腾龙岛航天发射场的技术实力是不是达到了要求,尤其是能不能把火箭组装好,进行合格合理的系统测试。
其实他们两人的怀疑并不是毫无道理,火箭维护的专业团队需要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只有在相关航天专业大学毕业生云集的城市物色和招聘。
港岛在这方面可没有先例,更谈不上经验,很难说能有多么出色的人才加入到腾龙岛航天发射场。
刘超一时无语,陶聪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茬。
这时,冯圣杰问方晓雅:“方工,你觉得呢”
方晓雅淡淡地说:“我们考察过腾龙岛发射场,我认为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