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沧凌 作品

第288章 主导乱局的推手

大军之中。

杨广正统领兵马,向辽东城而去。

按照群臣商议出来的计划,大军将在辽东城暂时驻扎,等整顿之后,杨广将率领主力回师大隋。

但是,大隋并不会直接放弃辽东城,而是会留下一路兵马镇守于此。

辽东城作为辽东重镇,重要性毋庸置疑。

此前杨广便是被辽东城挡住了一个多月时间,若非单进奇兵突现,直接攻破辽东城,他们也不知要在此耽误多久。

所以,就算杨广当真退兵,也不能将辽东城拱手让人。现在已经不是他刚登基,局势不稳,需要收归兵权的时候了。

说到底,如今的杨广对于拿下高句丽已经有执念了。

上次他御驾亲征,进攻吐谷浑,过程十分顺利,成功将这一方外族彻底覆灭,将吐谷浑疆土纳入掌控之中。

那时候,杨广是志得意满,他相信自己是真命天子,他一定会立下更多的功绩,他会成为古往今来千古一帝。

所以,当杨广得到消息,高句丽竟敢犯境,残杀大隋百姓时,杨广甚至懒得验证,便是统领兵马杀来。

相较于上一次,杨广还更进一步,他直接将元帅的头衔都挂在自己身上。

先前,是韩擒虎挂帅,此番亲征高句丽,他不仅是大隋天子,也是大军主帅。如果能够拿下高句丽,无疑能让他威名更盛。

可杨广万万没想到,此番亲征高句丽,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非但没有彰显出他的英明神武,甚至是起到了反面效果。

对于杨广这等固执又迷之自信的人来说,他自然想要将场子找回来。

若非杨素叛乱的消息传来,杨广肯定不会就此退去。等到平定反贼,局势稳定,他定要卷土重来,将高句丽拿下。

这就是杨广的决心。

大军疾行,因为造反的是杨素,杨广心中也多了几分紧迫感。

他当然知道,这员老将的威名有多盛。正因如此,他才会心生不满,直接打发杨素去营建洛阳,远离了核心层。

只是他不曾料到,杨素会如此决断,他竟然起兵造反,这到底是为什么?

就算现在的杨素,只负责营建洛阳,但他之前的官职与爵位,杨广并没有削除,真要说起来,他已经够宽厚了。

杨广不由得长出一口气,将心中不甘宣泄出来,他目光远远看去,已经看到了辽东城的轮廓,心情有些复杂。

他原以为,辽东城只是开始,如今看来,辽东城竟是唯一的战果。

就在此刻,后方有快马疾驰而来,拱手道:

“陛下,不好了,后军被高句丽之敌偷袭,损失不小。”

听得此言,杨广愣了愣神,随即眉头紧锁,冷声说道:

“敌军怎么知道我军撤离,他们怎敢出城,宇文成都怎么样了?”

对于后方兵马,杨广并非没有考虑,他让宇文成都负责断后之事。

可眼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卒无奈答道:

“宇文将军在发现异常,便是第一时间赶来支援,奈何敌军突然杀出,后军全无防备,就算敌军撤离,损失亦是极大。”

杨广顿时明白过来,他咬紧牙关,面露不忿之色。这高句丽真是太放肆了,等他重振兵马,定要让他亡国灭种!

但现在,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既然杨广决定回师,那就只能撤退,如果又调转方向,跑去和高句丽死磕,只会适得其反,浪费更多时间。

就这样,杨广沉声道:

“传令后军,让他们严加防范,不要再给敌军可乘之机了。”

士卒连忙领命而去。

——

与此同时,消息也在军中传出。

不少人得知消息,都显得颇为诧异,显然他们不曾料到,高句丽一方竟然如此胆大妄为,主动追击他们。

就算被高句丽一方发现隋军撤退,难道他们就没有半分顾虑,不担心这是陷阱吗?

众人也就暗自议论,不敢声张。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尽快撤军,回师中原剿贼。

而单进,则是和罗艺、罗成父子在一起。

罗艺神色威严,作为一名老将,他的经验极其丰富,哪怕只是外面了解到的些许消息,他同样有着自己的判断。

在此并没有外人,罗艺朗声道:

“这红幔幔乃是谨慎之辈,却敢如此兵行险招,突袭我大隋后军,此事多少有些不同寻常。”

在罗艺提醒之下,罗成倒是反应极快,他略微有些惊讶的说道:

“爹,你的意思是,那红幔幔是得到消息,知道我军是真的撤了?”

罗艺倒也没有遮遮掩掩,他是北平王,而罗成是他唯二的儿子,长子姜松对他深恶痛绝,未来王位多半是给罗成的。

如果想要担负起北平府的职责,罗成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成长。

这时,罗艺也看到旁边面露思索之色的单进,笑着问道:

“看来贤侄也有些想法。”

单进确实想到了很多东西,毕竟前几天红幔幔才被他击败,连猩猩胆都凉了,按理来说,正该是草木皆兵的时候才对。

但红幔幔非但没有疑神疑鬼,反而直接追出来突袭,确实显得不同寻常。

如果非要解释,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也就是红幔幔提前得到消息。

而且,不只是隋军撤退的消息,甚至他已经知道,隋军到底是为何撤退,这绝对不是陷阱,而是他突袭的好机会。

也只有这样,红幔幔才能下定决心,并且在后军全无防备的情况下,出其不意,取得大胜。

要真是这样的话,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并且,单进考虑到的不止于此,他隐约感觉到,这一战从杨广出兵开始,整个过程都显得不对劲。

似乎背后有推手。

有人想要大隋与高句丽开战,甚至希望他们两败俱伤。

这个时候,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单进目光变得凌厉,他微微抬头,接着看向罗艺,正色说道:

“恐怕高句丽一方,已经在我们之前,就得到了杨素叛乱的消息了。”

罗艺微有惊讶,又很快反应过来,单进天赋异禀,又屡次随军征战,成长得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他同样是这样想的。

如果不是这样,高句丽一方,岂敢这般胆大妄为?

若是在他人面前,罗艺当然不会说这么多,但单进显然不一样。

且不说他自身和单进的交情,他的两个儿子,罗成和姜松都和单进交谊匪浅,再加上他的侄子秦琼,更是与单进莫逆之交。

如此关系,注定罗家与单进是脱不开的。罗艺并不确定,日后天下会发生什么变故,但他必须有所戒备。

短暂唏嘘之后,罗艺继续说道:

“大隋虽然国力昌盛,但近日以来,却是纷纷扰扰,局势不定,真乃多事之秋。

此番回师之后,贤侄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凡事还是要以自保为先。”

面对罗艺的提醒,单进很快点了点头。他自然不是鲁莽之辈,哪怕当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他也不会召集露头。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不管做什么事情,还是稳妥些好。

只不过,对于如今的单进来说,他计划的第一步,是怎么名正言顺的回到岭南。

反正,他已经让罗成找人,将书信送往岭南,只能看接下来如何变化了。

虽然二人没有继续谈论,但单进已经猜到,这后面可能是什么人搞鬼了。

恐怕,也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了。

杨广针对他们,他们也是设局针对杨广,想要让天下大乱。

或许他们的行径,对单进有利,但他可不会领情。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定要让这些世家大族,付出应有代价。

联系高句丽,鼓动杨素,当真好算计!

——

远在洛阳城。

杨素原本疲惫的脸上,再度焕发神采。当初他被杨广冷遇,丢到洛阳城来,他显得颇为落寞,已经做好了养老的打算。

只是杨素不曾想到,自己竟然还有机会。有着世家的支持,他很快组织了一支精锐,作为他起兵的根基。

除此之外,杨素就不得不感谢杨广了。

正因为杨广营建洛阳,召集了百万民夫在此。他们原本就受杨素调遣,而今杨素起兵,以兵马裹挟民夫。

一时间,杨素麾下兵马不计其数,声势何其惊人。自他动手那一刻开始,大军便是以洛阳为中心,朝四面八方而去。

杨素可不是庸碌之辈,虽然他年纪已经大了,无法像年轻时一样冲锋陷阵,但他的经验和兵法,只会比之前更强。

所以杨素明白,如今杨素征讨高句丽,他想要掌握主动权,就必须以雷霆之势,抢占先机,不能拖到杨广归来。

就算杨广在高句丽受阻,却不能否认其麾下皆是精兵悍将。同时,杨广乃是天下之主,拥有大义之名。

等到杨广归来,那将是一场硬仗,绝对不能懈怠。

此前,杨素没想过也不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临九五之位。

当杨玄感将消息告知他,并且没有退路后,杨素就想明白了。如果注定是死路一条,倒不如殊死一搏,搏一个前程。

与其任人宰割,还不如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以他的名望和能力,再加上世家的配合,未必没有机会。

是以在起兵之后,杨素找回了曾经的感觉,他要让杨广知道,他当初的作为,到底有多错误。

这一切,都是杨广逼的。

而在杨素身边,站着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他转过身,缓缓问道:

“玄邃,如今我大军已经席卷中原之地,你觉得本王接下来该怎么做?”

被称作玄邃的男子,没有犹豫太久,便是认真的说道:

“王爷兵势其疾如风,再加上兵强马壮,能够在短时间拿下中原,并无问题。

但关中之地,有险关防守,想要突破潼关,直捣大兴,并非易事。若是杨广归来,以天子之名振臂一呼,必然群起响应。

所以在卑职看来,如今也无需过分扩张,只要以洛阳为中心,将中原各郡县拿下,再取洛口等粮仓,方可稳固根基。

到时候,王爷可将杨广拒于中原之外,断绝他与关中的联系。如此不说破敌,却足以稳住局势,与之拖延。”

听到这里,杨素缓缓点头,眼中浮现一抹异色,而男子并没有停下,他继续分析着:

“当今天下,百姓苦杨广久已,今有王爷兴兵讨伐昏君,只要稳住局势拖延下去,定会其他义军兴兵,以为策应。

等到天下皆乱,群雄并起,纵然杨广有滔天本事,也都无济于事了。”

“说得好!”

对于男子所言,杨素颇为认同,他同样如此觉得,以他一方之力,能够稳住局面,守住洛阳以及周边地区,已经不容易了。

说到底,杨广乃是天下之主,如今大隋又是国力昌盛,想要对抗朝廷,哪有这么简单?

所以他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拖,只是拖延时间,等到其他地方也乱起来,那杨素的机会就来了。

当今天下,对杨广有意见的可不止他一家,只是之前没人敢这样做罢了。

既然杨素已经起兵,肯定有其他人蠢蠢欲动。当他们发现,朝廷也没有这么强大时,必然也会聚众而起。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要杨广能够痛改前非,休养生息就足够了。

只不过,以杨素对杨广的了解,他的判断与单进一般无二。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广最大的特点就是刚愎自用。

此前当太子的时候,杨广憋得太狠了,他现在完全不想隐忍。

所以,就算杨广要征讨杨素,也不代表他会停下其他动作。

毕竟讨贼与开河并不冲突。

对于面前男子的分析,杨素很是满意,他很看好这个年轻人。

男子名为李密,本是杨玄感的谋士,便是在一日议事后,杨素发现了李密的才华,就将他留在身边,以做参谋。

事实证明,杨素的眼光确实不俗,虽然李密还很年轻,但他的见识与才学不容小觑,甚至能给杨素些惊喜。

念及此处,杨素缓缓抬头,沉声道:

“那就抓紧时间吧,恐怕要不了多久,陛下就要杀到中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