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两个宝宝的确是想睡觉,很快就睡着了。
苏田田看了看时间,说道:“差不多五点了,我们也该出发去思琪农庄了,客人们估计五点后开始陆续到。”
刘景泽说:“那背上孩子走吧,再不去,爸爸就会打电话来催了。”
结果,任正煜说:“我要背BB仔。”
任正煊说:“那我背BB女吧,等下帮我拍张照片。”
看着两个保姆帮助他们背上了孩子,苏田田说:“有他们在,我不用背孩子不用抱孩子了。”
众人起身,一同前往思琪农庄。到达农庄时,赖乐诗一下车,就被农庄里张灯结彩的新年布置吸引住,到处都是红彤彤的灯笼和寓意吉祥的装饰。她兴奋地拉着苏田田的手:“田田阿姨,这里好漂亮呀,像过年的样子。”
苏田田微笑着说:“是呀,我听说每年这个时候农庄都会布置得格外喜庆,农庄春节不休市,很多人趁这个机会聚聚,迎接新年,生意特别好,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大家都忙。”
从走进农庄大门口,不少在农庄工作的人看到刘景泽和苏田田,纷纷在他们路过时打招呼:“小刘总、刘太太下午好。”刘景泽一一点头回应。
苏田田拉着诗诗的手说:“诗诗,等下有很多客人要来,我可能不能时时陪着你。”
赖乐诗一点也不生气,懂事地说:“田田阿姨,我知道你忙的,弟弟满月时也是这样。我不用你陪,有许叔叔和阿鹏他们会陪我,晚一点,一一叔叔也会过来。”
苏田田笑着摸了摸赖乐诗的头,夸赞道:“诗诗真是个乖孩子。”
这时,刘景泽说:“诗诗、许副总,我叫一个人陪着你们,直到一一过来吧,为了迎接春节,养殖园和种植园那边这十天晚上都是开放的,布置得不错,有动物看,也可以看花摘水果,你们可以看看。”
赖乐诗一听,眼睛发亮:“真的,好,可以喂小兔子吧,还有我记得有驴子,有鹦鹉。”
苏田田说:“还有其他动物,我发一份宣传资料给你看。”
刘景泽指了指刚才就来到众人面前的蓝全聪,说:“他叫蓝全聪,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跟他说。”
蓝全聪彬彬有礼:“赖小姐,许副总,下午好,我叫蓝全聪,你们可以叫我阿聪,有什么事请直接吩咐我。”
蓝全聪和云随洋这一年来经常跟着刘景泽,对思琪农庄的事也熟悉了,所以招呼客人工作能胜任。
看着他们一行人向养殖园走去,刘景泽说:“田田,爸爸他们在办公室,我们快点过去吧,岳父岳母他们也到了。”
果然,苏谨元一家人都到了。
众人见面,不敢大声打招呼,谁叫今天满月的两个宝宝睡着了呢?
看到任正煜背着BB仔,任正煊背着BB女,刘亮杰笑了,放低声音说:“你们两兄弟那么喜欢孩子吗?等下你们的爸爸到了,不怕他们以此为理由催婚?”
任正煊扯了扯嘴角,笑得很勉强:“姑丈,求放过,你明明知道快过年了,是催婚高峰期。”
任正煜可不怕:“我最小,催婚轮不到我,煊哥你惨了,表哥比你大不够一个月,去年这个时间,他还没有女朋友,今年这个时间,他儿女成双,表嫂在怀,大伯父大伯娘肯定心里十分焦急,这个春节,你……,不说了。”
说着说着,发现任正煊黑脸了,任正煜机智地闭嘴。
求被堂弟落井下石的任正煊的心理面积……
好一句今年儿女成双,表嫂在怀。刘景泽真是忍着不笑,任正煜这个小表弟最爱说大实话,任正煊这个表弟真的不太想结婚。
桑逸梅仔细地看了看外孙和外孙女,睡得香甜,于是说:“怕放下会吵醒他们,那辛苦两位表叔暂时背着他们,累的话,换人背。”
任正煊点了点头。
任正煜大大方方地说:“不累,我喜欢背棠棠和小逸。”
刘亮杰站起来说:“谨元、逸梅,我们出去迎接客人吧,景泽,你奶奶和契爷在那个走廊看金鱼,你去叫叫他们,田田,你照顾好孩子,累的话回休息室或者办公室休息。”
刘景泽应了一声:“好。”走出办公室去找路婆婆和刘照生,其他人向宴客厅走去。
不多时,客人们开始陆续抵达。最先到的是苏家的亲戚们,不过他们基本都认识刘家父子,毕竟有些多年前是同村的,有些在苏田田和苏志浩的婚礼上见过。
大家相互寒暄着,恭喜声此起彼伏。
“恭喜谨元恭喜亲家老爷,龙凤胎,我们苏家以前没有人生过龙凤胎呢。”一个五六十岁的男人边说话边将一个红包递给苏谨元。
“我老婆上次去亲家老爷家看田田和两个宝宝,说有一个宝宝特别像爸爸,谁不知道我们苏家大姑爷是个大帅哥,宝宝肯定很可爱。”另一个五六十岁的男人说话,站在他身边的老年女人边将一个红包递给苏谨元。
苏谨元说:“二哥,二嫂,三哥,三嫂,欢迎欢迎,谢谢你们那么远过来,亮哥,这是我的二位堂哥堂嫂,他们从宗德市过来的。”
被称为二哥的人,连忙伸出手跟刘亮杰握手:“亲家老爷,你好你好,我是田田的二伯父,上次志浩结婚时,见过你的。”
刘亮杰跟那位二哥握手,又跟那位三哥握手,说:“你好你好,请进去坐。”
苏谨元并没有收他们的红包,而是将红包退回并加上一个小袋子的回礼。(这回礼当地风俗,就是一个10元的小红包,一对桔子)。
站在一边的苏志浩连忙说:“二伯父、二伯娘、三伯父、三伯娘请跟我来。”
被叫做二伯娘的人说:“志浩,田田和两个宝宝呢?”
苏志浩说:“他们在里面坐着,你们请跟我来。”
摆100桌酒席,那预计来的客人是900多人(一桌坐10人,能坐下1000人,不过按这里的风俗,多预备两三桌,客人多了,也有座位坐)。
几个又几个的客人到来,众人忙着迎接招待,然后有人带他们入席,有些人就先去看一下两个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