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后一支烟 作品

第228章 重大决定

能让王月琴如此有恃无恐,无非就是两个因素,一个是病人及病人家属对医院决定的反对情绪,二一個则是她自以为团结到铁板一块的护理团队。

结果,病人及病人家属被张祎一句警察就要过来抓人给吓得迅速溃散,而她的护理团队在近万块奖金补偿面前也瞬间迷失了方向。

本来打算以不畏强权挺身而出只为了维护大伙利益的英雄形象而出镜的王月琴,在这一刻,居然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对立者,大反派。

可悲,可叹。

可喜,可贺。

黄维亚向张祎抛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张祎则回应了一个会意赞许的笑容。

没错,黄大主任之所以没跟王月琴提及补偿奖金的事情,根本不是什么没得机会说,而是遵照张祎的事先授意,故意之为。

……

回到实验室,正准备开电脑查收邮件,朱领导的秘书柯文杰打来了电话。

柯文杰告诉张祎说,朱领导已经把附院接收外国病人的事情汇报给了李书记,得到了李书记的大加赞赏。

还跟张祎说,李书记为此事专门指示市物价局给附院批复了一个自主收费的文件,估计最迟明天就可以下发到附院。

这下,张祎彻底放下心来。

电脑启动,拨号上网。

三分钟后,张祎终于打开了邮箱,预感灵验,特里教授果然又发来了一封邮件。

邮件说,那四位肝硬化病人已经登上了飞往华国的航班,预计华国时间周二上午落地帝都,逗留一日,周三便将飞抵彭州。

特里教授在邮件中还告诉张祎说,这四位肝硬化病人将由一位名叫琳达的华裔姑娘带领行程,周二落地华国帝都后,会主动联系张祎。

邮件的附件,则是一张银行汇款凭证的影印件,影印件很清晰,尤其是金额,一个6后面跟了5个0,非常醒目。

这是张祎唯一做错的事,上一世没有过涉外经济往来的经验,因而忽略了国内的外汇管理办法,好几天前便把附院的软妹币账户发给了特里教授。

不过问题也不大,财务科单科长刚才在会上说,这笔钱丢不掉,也不会被退回去,只需要附院抓紧时间补办一个对外账户即可。

一旁,陶彩蝶拿着只计算器,屏住了呼吸,神色紧张地噼里啪啦摁了一通,随即发出了一声惊叫。

“老大,这个月咱们要是真能做到四十万刀的收入,那我的奖金岂不要过十万块了?”

张祎白了陶彩蝶一眼,没吭声,继续给特里教授回邮件。

医院对临床科室的奖励制度是扣除科室所有成本,包括房屋折旧,装修折旧,以及设备折旧,得出来的纯利润,百分之五十返还给科室当做奖金。

这规矩,显然不适合他的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就打四十万刀的月收入来计算,不过才收治二十七个病人,即便本着发扬国际友谊的精神,给予这些鬼佬病人加量不加价的待遇,一个病人的细胞成本也就五千软妹币。

再加上杂七杂八其他费用,包括借消化内科病区的百分之十,总成本也到不了百分之二十。

八成纯利润,那就是三十二万刀,一半当奖金,岂不得让全院医护集体罹患红眼病么?

陶彩蝶也觉得月入十万太离谱,于是悻悻收起了计算器。

刚要滚蛋,却被张祎给叫住了。

“小淘气,老大要跟你说件要紧事。”

陶彩蝶看到张祎一脸严肃,连忙端正了坐姿。

“就咱们科的未来发展,你觉得是不是该报个英语学习班呢?”

陶彩蝶一脸不屑回应道:“学那玩意还用得着花钱报班吗?老大你听好了哈,薅啊油,发唉英,三克油,俺的油?标准不标准?流利不流利?”

张祎没出声,似笑非笑注视着陶彩蝶。

陶彩蝶扮了个鬼脸,随即撅着一张小嘴向张祎伸出了巴掌。

张祎叹了口气,掏出钱夹,抽出了三张百元钞,拍在了陶彩蝶的手上。

这时,电脑音箱发出了提示音:“您有新的邮件请注意查收……”

张祎下意识拍了下脑门,刚才给特里教授回了邮件,居然忘记断网了,这么一会儿,肯定浪费了好几块。

邮件还是特里教授发来的,他在上一封邮件里忘记了一件事,新一批病人,数量大概在五个左右,正在办理签证手续,预计下周初将抵达彭州。

……

大洋彼岸。

克里夫兰。

凯斯西大学医学院。

经过多日思考,方凯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

回国!

卡普兰教授对方凯的这个决定很惊愕,很不理解。

他给方凯开出的待遇并不低,远超其他博士后,单是科研津贴,每周就达到了一千五百刀,再加上其他各项补助,方凯的月收入绝对在八千刀以上。

假以时日,等他拿到临床行医资质之时,待遇方面至少还能翻一番。

可回了他的华国,会有哪所大学能给他如此优渥的报酬呢?又有哪所医学院能拥有这边的科研条件呢?

面对恩师不厌其烦的劝说,方凯却始终不为所动。

“卡普兰教授,原谅我吧,做出这项决定我无比艰难,我不愿离开你,离开凯斯西,但我想我很难拿到漂亮国医师协会颁发的行医执照,也就不可能再追随你继续从事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所以,回到我自己的国家,才是延续我科研生命的唯一选择。”

卡普兰教授深表遗憾,却也只能尊重方凯的选择。

自由是这个国家的信仰,同时也是也是刻在每一个公民骨髓中的追求,他无权干涉方凯的选择。

这天晚上,方凯同卡普兰教授谈了很久,说了很多,唯一没提及的一件事情,便是他已经得到了来自生物谷的一家资本的风险投资。

不多,也就一千五百万刀。

换算成软妹币一亿两千万,足够他回到国内一展宏图。

还有一个秘密更不能说。

他在验证Cell杂志六月刊首论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更加优化的细胞培养方案,新方案可以节约将近百分之十的培养成本,非常适合商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