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心灵大帝
显圣三境:无色、无空、无想!
心灵大帝!
这便是李平安推演而出的一条心灵之道,他已经修改过,借此契合三部曲世界观。
睡眠、入定、胎息、坐忘、显圣、心灵大帝!
对应的便是轮海、道宫、四极、化龙、仙台,以及荒天帝开辟的第六秘境,每个人的第六秘境都是不同的,同理每个人最终修成的心灵大帝也是不同的。
秘境法修身躯,心灵法修心灵。
李平安满意的点了点头。
“嗯,路刚刚开辟,就让叶凡好好修炼一下,看下有没有漏洞,去北斗再找一批学生试试水,就可以传播出去了。”
“无色、无空、无想!心灵大帝!”
赵灵儿知晓了李平安推演出来的东西,神情也有些震动。
她修炼了造化、元始、鸿蒙三条大道之王,可以说仙界天意的继承人,仙界太子的身份,对星河法掌控不可不深。
而就算如她,也完全参悟不出这等法门。
哦不,这已经不是法门了,而是一条完整的修炼体系,可以路尽至高!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门言无色无空,这里的‘色’指的是物质现象,‘空’则指万物的空性,即一切事物都不具有独立、恒常的自性,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灭而灭。”
“故‘无色无空’超越了物质和精神,是彻底的觉悟和解脱。”
赵灵儿精通佛道,神情惊叹,“心灵显圣之后,不再凝聚法则,凝聚大道,而是勘破色空想,虚空界也好,物质界也好,对显圣而言再无区分,何需回顾虚空,再临物质。”
“无想,连思维运转,尘世因缘,世间万物,因果轮回也不再受限。”
一个人思想也勘破,那还有什么能奈何得了。
“任何的心灵都是绝对的自我独立,便是超脱,这就是夫君推演出来的道吗”赵灵儿眼神发光,感受到了李平安智慧,深邃的思想,由衷的心折。
“那心灵大帝,又是什么”
赵灵儿能理解无色无空无想,却参悟不出这一层境界,并非是她心灵境界差,她修心也是达到了莽荒大世界心力第六个境界‘心之世界’。
一念间心灵造物,心力覆盖整个大宇宙不在话下。
只是心灵大帝,与显圣的内涵内核似乎不符,无色无空无想,已是阐述心灵包容之大,勘破世间一切,大帝之境却意犹未尽。
“难不成是心灵圆满”
赵灵儿猜测道,修炼莽荒心力之法,最后的关卡便是心灵上的绝对圆满,只有如此方能承载终极永恒之道。
心灵是心灵,道是道,二者不能混同,前者境界再高,若没有道之支撑,发挥的力量实际上有限的很。
像普通世界中老子、庄周,古代等先贤他们的心灵境界可能很高,可能也是心灵圆满,但要是真打起来,一个壮汉可能要其性命,这便是心灵的局限。
入定、胎息、坐忘等有无边伟力,不是因为其心灵多么超凡影响现实,而是世界观支撑精神力作用,故此才有伟力显化。
李平安微微一笑,“心灵大帝,也只是我的一个设想,这条道我只是推演出来,还没有验证,要一步步来。”
创法劫都没来。
不过这可能也跟心灵法太过隐秘有关,没放出心灵映照虚空,李平安创出心灵法,自然对其掌握自若,心灵之力不显化出来,那天地是完全感应不到的。
“心灵大帝便是勘破色空想,从虚无显化真身,思想影响宇宙,把宇宙当成身体,己心为他心,可以视之为真正的天心,让宇宙为其所用,做下种种不可思议之事。”
李平安成就道藏天仙,便有这种意思,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心灵大帝之境,便是心灵从无到有,真正自我独立,物质界虚空界因缘界,都只是表象,跳出三界,方能证道。
跟大帝合道天心不同,心灵大帝有人证道在前,也能直接成帝,是心灵的绝对至高点,心灵影响宇宙,甚至有着让大宇宙再去衍生出一个宇宙的伟力,如同子嗣。
李平安能推演出后续,到那时候或许这片世界就能脱离古史成真,九天十地化作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三次元宇宙,一个个万界宇宙诞生。
不过这是不知道多久后面的事了。
眼下叶凡连运动中进入深度睡眠,神睡意不睡,步睡心不睡,都做不到。
“法已传出,静待种子发芽即可。”
李平安与两女走下泰山,他念头一动,地球上许多古籍、真迹就发生改变,一段段冥想法凭空而出,以他的境界改天换地若等闲,何况一点时空上的小手段。
告诉叶凡的一些古代历史,到了此刻都变为真实,只不过秘境法再强,太过强悍,心灵法衰弱难入其门,无人修行罢了。
“末法时代会有不同,睡眠、入定、胎息……胎息之境,已可从异次元捕获灵气,就是从古昆仑山、泰山等秘境中汲取力量。”
“再进一步坐忘,从冥冥中星球运转中的大力中汲取其力,哪怕毫无修行资源也可一步步修炼下去。”
李平安微微一笑,不知道遮天地球上的人能不能发现他留下的小惊喜。
些许法则已经被他悄然改变。
老子、释迦牟尼、炎黄二帝,地球上沉寂的四位准帝九重天第一时间有所感应,遥望泰山。
“我似乎见到了一尊天仙。”老子说道,一步踏出。
“如是我闻,无色无空,无想亦无相。”
释迦牟尼双手合十,“见过世尊。”
虚空恒宇尸身成道的炎帝、黄帝踏步而来,“不知洪荒古星上,何时多了道友三人这样的大人物。”
老子、释迦牟尼、炎黄二帝神情惊讶,走到近前了,也感受不到李平安、清衍静、赵灵儿一丝一毫的气息,若非对方改天换地留下的一丝印迹,他们根本察觉不到。
“大罗天上九重天,应是天仙降凡尘。”老子轻叹,语气释然。
世人苦求无数载,直到此刻方知世间有仙。
而释迦牟尼口称世尊,则更为简单,无色无空无想,觉悟的气息,他还在李平安身上见到了轮回,那诸天万界尽在其中,生生世世,不断轮回。
此界佛门,从仙古起源仙僧王、六道轮回仙王、无终仙王等就在研究轮回,阿弥陀佛大帝亦是继承了部分遗泽,而眼前真正的轮回之主在眼前,不称世尊称何。
炎帝、黄帝亦是震动无比,洪荒古星上现仙,是因为这一世仙路要开了吗。
成仙路
莫非其实就是仙人走过的路,沿着这条路就可以进入仙界吗,如此简单
至少他们此刻看出来,进入仙界和成仙完全是两码事,仙人的伟岸不是天尊古皇大帝能想象的。
超越一切,超脱世俗,无所不能,方可称仙!
黄帝为虚空尸身成道,秉承大道,天生近虚空,默默注视李平安周身,一层层虚空隔开这个世界,他只能勉强看到一枚细小的微粒。
而那枚微粒,便是一个大宇宙,天地乾坤,无垠星空,内有恒河沙数生灵,祈祷朝拜着,有修士,有圣人,有大帝。
晶体神国!
这就是仙!
原来如此,‘仙’不在此界。
是我们在仙的身体内。
仙就是无穷无尽的宇宙化身,是一切,是所有,宇宙生灭是仙人的一次呼吸。
黄帝彻底顿悟了,什么天心印记,什么大帝,相对于真正的仙而言,或许是连微生物、细菌都不如的生物。
“见过四位道友。”
李平安向着他们微微颔首,态度平和,没有因为实力而蔑视他们。
他曾学道德经,曾阅佛经,曾听炎帝、黄帝的故事,在华夏文明中成长起来,蔑视他们就是蔑视自己。
“不敢当。”
“不知仙人临凡所为何事,可有用的上吾四人的地方。”
老子、释迦牟尼、炎帝、黄帝四人行了一礼,李平安平和以待因为文明,他们礼敬的则是‘仙’的存在,是凡人求道的精神支柱。
没有仙,就没有神话、太古、荒古时代的精彩。
而黄帝更是如此,他在李平安身上看到的是无穷微粒,无穷的宇宙,若那些真实不虚,眼前的仙人是当之无愧,支撑世界存续的造物主。
“我名李平安,你们亦可唤我一声太平仙尊。”
李平安微微一笑,“我临此界,自当是为了济世传道,普渡众生,开万世太平。”
太平仙尊!
仙尊来了,就有太平。
老子、释迦牟尼、炎帝、黄帝听到神情一肃,看看这就是仙人,超脱世俗的存在,仍然心怀天下苍生。
生命禁区中那些所谓至尊,又如何能与仙尊相比,就他们也妄想成仙,境界差太远了。
“不知二位仙尊之名。”
他们望向清衍静、赵灵儿。
“太辰、太黎。”两人念头一动,脱口而出。
这两个称呼也是有来历,辰为星,清衍静修炼群星布阵之道,赵灵儿身怀娲皇传承,而女娲正有一则传说,化身黎山老母。
前有太平,后有太辰、太黎,自然合适。
“见过二位仙尊。”四尊内心顿时放下,听名字就知道,这二位和太平仙尊一样,定是心怀天下苍生之辈。
清衍静、赵灵儿微微颔首,她们的修为都是半步金仙大能,有资格号称仙尊。
“太平仙尊欲要传道,且让吾等助您一臂之力!”
老子、释迦牟尼、炎帝、黄帝行礼过后,便立刻迫不及待的提到,古今多少帝与皇,皆尽求仙不得,此刻仙就在眼前,欲要传道,这等大机缘岂容错过。
“我有一法已传洪荒众生,尔等可察,若有心维持一二即可,无需太过在意。”
李平安挥了挥手,“我道乃修心,无天赋资质,无血脉体质,无资源环境所需,此道前期入门难,中期步步难行,成道更是难如登天。”
心灵大道说的好,成就的有几人,又不是无龙心法那种挖矿神器。
遮天世界在李平安看来,有能耐修成的并不多,催眠、入定、胎息、坐忘、显圣每境都要刷下一大把,大部分修士到了道宫、四极都不一定有‘入定’心境。
何为入定便是以强大的精神意志和心灵力量,驱除心魔,晴空万里,杂念不生。
常定更是如八地菩萨,心灵永不退转,始终如一。
这般心灵境界又岂是等凡。
大帝的心境都不能永不退转,始终如一,不然黑暗动乱怎么来的,生死面前有大恐怖,自斩一刀,化作禁区。
这倒不是大帝心境不如常定,而是三部曲世界较为特殊。
更有甚者自斩一刀,又岂不知是不是自己本心所想,若所想为不惜一切代价活着,那未尝不也是一种‘定’。
“我等代洪荒众生,多谢仙尊传道。”
老子、释迦牟尼、炎帝、黄帝又行了一礼,他们都是修为通天彻低之辈,此刻心念一动,就发现了李平安改变地球,留下的诸多冥想法。
这也是李平安有意为之,他若不乐意,这地球除了可能的尸骸仙帝,基本没人能发现。
“嗯,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己了,成仙之道重要的是坚定己心,莫要怀疑。”
李平安言罢,就带着清衍静、赵灵儿离去,只留下四尊。
“坚定己心……”
四尊若有所悟。
他们皆是成道者尸身再活一世,准帝九重天的修为有些配不上他们的身份地位,另类成道也不为过,然而实际上他们境界却已久久未动。
这中原因不言而喻。
李平安这番话点醒了他们。
继承因果,摈弃因果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自己这颗心,怎么想,怎么修行的。
释迦牟尼遥望荧惑,鳄祖出世的一幕,眼神了然,“看来那位圣体就是世尊选中的传道者。”
睡眠、入定、胎息……
以老子、释迦牟尼、炎帝、黄帝的修为,自然能看到火星上发生的事情,叶凡修炼水晶冥想法后的成果。
“世尊果然是为普渡众生而来。”释迦牟尼双手合十礼赞道,第一步睡眠,便是引导众生向善,失眠易怒,若人人睡的好,岂非就少了一些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