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八 作品

第756章 元宵节野菜宴

安小暖带着刘氏和孩子们在庄子里开开心心地玩了一天,就连夜里都没回去,直接在庄子中那座二进院住下了。

等第二天清晨吃过早饭后,一行人才大包小包回宝山府过元宵节。

是的,大包小包。

昨天上山,安小暖等人收获可不小。

除了走地鸡的鸡蛋,竟还有雷笋和蕨菜。

许是去年的冬天不太冷,过年时甚至都没有下雪,而年后,气温回升得也很快,山里竟早早冒出了雷笋和蕨菜,这可真是让人惊喜。

六个人一起出门,原本计划每个人捡一背篓鸡蛋就下山,当是玩耍了。

可谁知,最后鸡蛋只捡了两背篓,其余的四个背篓,全部用来装雷笋和蕨菜了。

下山时,又在田野间发现了不少荠菜。

刘氏最喜欢吃荠菜馅的饺子,于是,一行人把满满的背篓送回院子后,又拿了两个空背篓折返回来,挖了两背篓的荠菜。

庄子里的背篓都是有用途的,安小暖也没将背篓直接带走,而是寻来不少麻布袋,把雷笋和野菜都装到袋子里。

鸡蛋也拿了两篮。

自家庄子养的鸡下的蛋,总要比外头买的新鲜。

前前后后装了好多东西呢,离开时单独用了一辆马车来拉。

回到城里的家,看着那水灵灵的蕨菜和荠菜,全家人十分愉快就决定了,元宵节吃野菜宴!

刘氏最先开口:“纯荠菜馅的饺子要包一些,荠菜瘦肉馅的馄饨也不能少。”

三丫补充:“还有荠菜鸡蛋馅的包子,可香了!”

福宝咽了咽口水:“饺子馄饨和包子都有了,那荠菜豆腐羹也不能少啊!”

大宝则道:“蕨菜可以用来炒鸡蛋,这鸡蛋和蕨菜都是我们亲自上山带回来的,想必味道会更美味一些。”

二宝:“我们从杏花村回来的时候,不是还带了野猪腊肉吗?咱们做一道腊肉炒蕨菜怎么样?”

“好啊!”

安小暖眼睛一亮,点头道:“野猪腊肉本就好吃,这蕨菜又如此水灵,搭配起来味道肯定不错。

对了,我再做一道凉拌蕨菜,清爽又开胃。”

“还可以做蕨菜糯米糍。”

这时,童静秋突然凑过来,加入了群聊。

“蕨菜糯米糍?”

这玩意儿安小暖没吃过,也不知道怎么做。

“没错,蕨菜糯米糍也挺好吃的,而且做法简单。”

童静秋见安小暖好奇,便笑道:“把蕨菜切碎,加点瘦肉沫和香菇,炒熟了再调味。

取点糯米粉加温水揉成团,包入馅料,最后上锅蒸熟就可以吃了。”

“确实不难。”

刘氏听完蕨菜糯米糍的做法,点头道:“今天是元宵节,怎么都要做汤圆的,不如就做一锅甜口的,一锅咸口的,大家伙儿都尝尝。”

“行,那就这么办吧。”

安小暖拍了下手掌,便把今日的菜单给定了。

虽说都是一些饺子包子小炒菜,但众人都没有意见,毕竟这段时间天天大鱼大肉的,也腻了。

由于做包子饺子这些东西比较费时,大家伙儿休息了一会儿后,便集体动了起来。

洗野菜的洗野菜,揉面的揉面,剁肉馅的剁肉馅,各有各的任务。

等一切准备就绪,又围坐到圆桌旁。

先把包子给包了,然后才是饺子和馄饨,最后做蕨菜糯米糍和汤圆。

孩子多,家里热闹,就连干活儿都变得有趣多了。

大家伙儿说说笑笑,不是这个嫌弃那个包的包子丑,就是那个嫌弃这个包的饺子会漏。

三丫:“福宝哥,你包的包子跟你一样,胖嘟嘟的,这得蒸多久才熟啊!”

福宝反驳:“包子就是要包得大一点,皮薄馅厚的,这才过瘾咧!

包得太小,一口就吃没了,有什么意思?”

大宝:“季容川,注意着点,包子口都被你捏成面疙瘩了。”

二宝梗着脖子道:“面疙瘩怎么了?我就喜欢吃面疙瘩!”

福宝:“大宝哥,你这包子也没好看到哪里去。”

除了孩子们互相嫌弃外,阿大也挺难的。

刘氏:“阿大,你手劲儿太大了,饺子都给你捏变形咯。”

童静秋:“阿大,你手劲儿太小了,饺子口都没捏好,待会儿一下水就得散。”

安小暖:“阿大,饺子馅要多放点,这饺子就得饱满一些才好看。 ”

大宝:“阿大,你饺子馅怎么都包到饺子皮外面来了?”

二宝:“阿大,你要不还是去看火吧,包饺子这活儿不适合你。”

福宝:“赞同。”

三丫:“去吧去吧。”

被所有人嫌弃到不配再碰饺子皮的阿大:“……”

——我是按照大家的指导来做的呀,没错呀!

别看这顿饭没有大鱼大肉,但做起来却相当耗时。

先不说前期的准备工作和蒸包子的时间,光是饺子,就分了汤饺和蒸饺还有煎饺三种做法。

馄饨呢,也分汤馄饨和炸馄饨。

而汤饺跟汤馄饨的汤底,还是用骨头熬的。

没办法,人多了,口味就多了。

有人想吃香脆的,有人想吃原汁原味的,还有人想往汤里加油泼辣子。

有的呢,更是什么口味的都想来一点。

好在做饭的过程中时不时能吃一个包子和几个饺子填一填肚子,否则等东西全部做好端上桌,大家伙儿肚子都要饿瘪了。

真正坐下来吃上饭,已经是未时中了。

看着满桌的美食,大家伙儿食指大动。

刘氏吃完一个荠菜馅饺子,笑道:“刚过完年就能吃上这一口,还是头一次。”

三丫夹了一个炸馄饨放到嘴里,嘎嘣脆。

她满脸满足,赶紧又夹了一个炸馄饨:“这炸馄饨真香啊,我能一口气吃一盘!”

二宝正吃着煎饺,瞥了三丫一眼:“也不怕吃出火气来,到时候烂嘴巴。”

福宝好笑,忍不住提醒二宝:“二宝,你要不要看看你自己在吃什么?”

“就是!”

三丫瞪了二宝一眼:“煎饺也容易上火。”

二宝看了看自己碗里堆成小山的煎饺,颇为尴尬:“我体寒,不怕上火。”

大宝听言,嘴角微微抽搐:“让你多读书你总不听,体寒的人也容易上火。”

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