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
顺天府,京城皇宫,乾清宫暖阁。
“……吩咐下去,今天晚上炮声别停,每隔半个时辰就放一次,直至明日卯时。
记住,一次四十九门,齐放四十九声,多一声杀,少一声杀。
另外从明年开始,将每年十月一日定为国祭日,凡我大明后世子孙,年年都要在这一日率文武百官祭拜,并依今日之礼响炮送魂。
将此事归为皇明祖训并定为永例,后世子孙不得更改,否则逐出族谱,天下共诛之。”
“遵旨!”
“工部。”
“臣在!”
“城建赶制的如何了。”
“回陛下,目前各区城垣上毁坏的城垛已经用陛下赐下的大明皇家水泥重新加固拓建,并按照陛下的指示将城垣加宽加高。
另外,各区损坏的城门也已经重新组装赶制,外城城防方面基本已经修葺完毕,目前正在重新规划各区的民宅与外城外围卫城的修建。
其中卫城的修建进展尚可,臣已按照陛下的指示在京城四周规划好了地段与城基轮廓,不日即可开工。
按目前规划好的轮廓,最外围的卫城预计可容纳百万户以上的臣民。
至于各区因战乱毁坏的民宅,因此战京城内人口损失太大,许多家宅已经无主,追查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所以……”
“你就直说吧,查到哪一步了。”
看着前方那个人还是那个人,但气势已经完全不同了的年轻帝王,时任大明工部尚书,以严于律己,公正严苛著称并名留青史的刘遵宪有些莫名胆寒的低头道。
“臣还在追寻那些无主之户的下落。”
朱伟光脸一沉,“户部。”
刘遵宪身旁,户部尚书李待问满头大汗的站了出来。
“陛下。”
“怎么回事?这都打完快两个月了,还没统计出来?”
李待问脸一苦,无奈跪地道:“回陛下问,臣已经加急了,只是此次守城战伤亡太过惨烈,许多人不仅面目全非,有一些甚至已经尸骨无存,或者与别人混合在了一起,区别起来太过困难。
臣已经特许将这类人统一处理了,奈何伤亡人数太多,目前正在加紧统计。”
朱伟光闻言,没再多说什么,“做好之后尽快汇报给朕,朕要亲自过目,兵部。”
李待问身侧,因为原兵部尚书杨嗣昌的谋逆导致兵部尚书一位空缺,被朱伟光在战后直接起复为兵部尚书接替杨嗣昌。
本因崇祯元年替朱伟光本尊朱由检整顿京营,从而得罪当朝权贵赋闲在家。
前阵子盘点时,因为名列殉国名单被朱伟光本尊直接召回,但还没来得及安排就被朱伟光夺舍。
原历史上,明年,也就是崇祯十二年时会被朱由检起复为南京兵部尚书。
并在崇祯十七年明灭亡国时建议朱由检本尊效永乐旧事让太子去南京监国。
结果朱由检既当又立,最终导致国破家亡后,跟着投缳殉国的现任兵部尚书李邦华拱手站了出来。
“陛下!”
“将士们的伤亡统计出来了吗?抚恤金额是多少?”
“回陛下问,伤亡已经统计完毕,此战北军阵亡六万三千一百三十六人。
南军阵亡十三万七千九百八十一人,东军阵亡七万九千一百二十一人。
西军阵亡十六万七千九百一十三人,中军在守城时,分别支援于北门、东门,故而总计阵亡四万七千三百六十九人,
因最后仙人之力的滋养,各军目前无伤员。
至于而此次所需支付的阵亡抚恤金额,兵部正在核算,预计大概在两千万两左右。
而杀敌赏格,按照陛下之前允诺的,恐怕要超过五千万两,甚至可能破万万。”
“快点核算,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朕可以饿着肚子过年,但朕的将士们不能饿着肚子过年,你也是统过兵练过军的,难道不清楚大战之后必须大赐这个规矩吗?
这都拖了两个月了,再拖下去,你给朕去向那些等着领晌过年的将士解释?
还有,军器局与兵仗局不是划分给你兵部了么,告诉毕懋康跟宋应星那俩棒槌。
这几天先缓一缓兵器的制造,赶紧把朕的军大衣跟毛衣毛裤赶制出来,没看天气越来越冷,朕的将士还在受冻吗?
一天天的干什么吃的,一点轻重缓急都分不出来?
你们就是给朕这么办事的?”
李邦华一脸冷汗的跪了下来,“臣有罪,是臣的疏忽,请陛下责罚!”
“起来吧,念在京城战事初定,事情繁乱,朕就饶你这一回,下不为例,对了,五军都督府的兵额招募的怎样了?”
李邦华定了定神,肃声道:“回陛下问,目前孙承宗孙督师的北军、卢象升卢督师的东军、张庆臻张督师的中军已经补额完毕,正在各大校场整训备练。
唯有孙传庭孙督师的西军,秦老将军的南军因缺额较大,目前还在招收兵额,不过差额也不大了,预计半月之内即可招收完毕。”
“告诉他们,这段时间辛苦了,先在京城好好过个年,不用急着开赴离京,等明年再说,正好蒙元那群狗鞑子送来不少牛羊畜牧赔罪,大家今年一起乐呵乐呵。”
“臣遵旨!”
“入列吧,刘遵宪、李待问你们两个也起来吧,回去督促的点,没干完的事赶过年之前给朕办完,否则别怪朕到时候大过年的折腾你们。”
“……”
说着,不理脸皮抽搐的刘遵宪与李待问,朱伟光转头看向了一旁低着头当鹌鹑,历史上以刚正不阿,忠心敢谏,结果崇祯十四年被周延儒坑死在自己刑部大牢里的刑部尚书刘之凤。
“刑部?”
心头一哆嗦,刘之凤强打着心神站了出来。
“臣在!”
“朕记得朕把东南西北中五城的兵马司从兵部交割给了你刑部,对吧?”
“是的。”
“怎么样,建好了么?”
刘之凤沉默。
朱伟光眉头微皱。
“怎么,有问题?”
顿了顿,刘之凤一咬牙,跪地开口道;“陛下,邢名稽查之事非同寻常。
不仅需要过硬的身手,还需要一定的侦讯追捕手段,尤其是追凶查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冤假错案。
而之前守城时,兵部上下,及原五城兵马司的役卒捕快已经全部参与守城。
现在兵马司内除了少数活下来的老人外,大多都是刚征召的新人,体力尚可,能力却极其不足,根本无法胜任缉捕追凶之事。
而眼下京城百废待兴,鸡鸣狗盗之徒层出不穷,如果有歹人为非作歹,以目前五城兵马司内的能力,恐怕会有暗事发生。
所以,为防祸事再临,臣斗胆请陛下恩准,从锦衣卫、东厂、西厂征调一批专职于缉凶查案的得力干将入职五城兵马司,充任捕头或指挥使以维持京城治安。”
瞬间,朱伟光笑了。
看着眼前这个历史上以忠心敢谏的大臣,心中暗自点头。
还算不错,是个分得清大是大非的体面人,没有因为排斥厂卫就硬顶着打肿脸充胖子,可堪一用。
“准了。”
“谢陛下。”
刘之凤脸色复杂的叩首谢恩,朱伟光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岔开了话题。
“那些降卒呢?处理完了没。”
“回陛下问,已经按照陛下的指示系数处理。”
“一伍杀三人?”
“略有浮动,建奴、蒙鞑基本上已经被斩杀干净,很少有残存下来的。
倒是叛军中有不少本分求生的将士,微臣查清楚后就没过多为难。
其中一部分被逼无奈的臣交割给了各军都督充作各军的基层将官。
少数沾了杀孽的,则被充作劳奴分别处以十年、二十年、无期等刑期添为奴工交割给了工部。”
“嗯,事办的还行,起来吧。”
“谢陛下。”
“礼部天官何在?”
“臣林欲楫见过陛下。”
打量着眼前这个跟王铎有利益牵扯,明亡后中规中矩,在南明隆武年间当了个文渊阁大学士的礼部天官,朱伟光脸上的表情淡了些。
“林爱卿,朕旬月前交给你们的仙种在各地宣传的如何了?”
“回陛下问,臣已经派人在北五省各地(按明制: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统称北五省)择区试种并宣传仙种。
因有神迹在前,故而收效尚可。
目前北直隶、陕西、山西、河南因为刚刚经历过战事,一些地方毁坏严重,人力、物力缺乏,所以试种面积不是太大。
唯有山东为祸尚浅,靠近海域的莱州府、登州府、青州府等地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甚至出现了一种难求的局面。”
“山东的黄河改道呢,进展的如何了?”
“臣已亲自去山东的黄河故道查验过,若换做以前,弊大于利,但如今有仙人赐予的大明神泥加持,反而利大于弊。
黄河改道的危险来源于黄河之水的凶猛与无情,一旦决堤,泽国数万里。
可眼下有大明神泥加持,大大加强了河堤的坚固,这最大的隐患消除,剩下的也就是一些财物、良田损失,以及可能存在的人为破坏等人祸。
相比于让山东全省脱离贫瘠旱地重回昔年汉唐时期的膏腴之地,这点代价还是可以承受的。”
“很好,林欲楫,朕不管你以前干过什么,只要你给朕把这件事办好了,朕不仅既往不咎,还让你衣锦还乡。
还有刘遵宪,你们俩要是把这事儿办好了,朕给你们俩个世袭罔替的伯爵当当,可要是办砸了……”
林欲楫、刘遵宪两人一凛,“陛下放心,若有差错,臣等提头来见!”
“嗯,未来青徐之地若能重新成为北地幽燕之地的粮备之处,你们二人为首功。
到时候,朕亲自为你等刻字立碑,让你们名垂青史。”
“谢陛下!”
一顿鞭子加大棒后,朱伟光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吏部天官,历史上以刚正清廉著称的吏部尚书商周祚。
“吏部,九边重镇定了没,留哪几个。”
后人总说大明九边重镇九边重镇的,让很多人误以为大明只有九个军镇,其实不然。
真正的大明末期,边地的兵镇不止九个,嘉靖二十一年后,随着大明北地防务加重,明朝又在九边重镇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镇。
那所谓的九边重镇,只是这诸多军镇中实力比较强,或者说比较核心的九大军事基地要塞。
在这些大镇四周,还有很多边镇存在,这些边镇驻扎着数千到数万人不等的军队,以一种以点带面,众星拱月的方式盘踞大明北地各处,防备蒙古与满清。
“回陛下问,臣以为,值此时局动荡之际,多变不如不变,就以昔年的九边重镇为主,留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偏头(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也称榆林镇)、宁夏、固原(也称陕西镇)、甘肃九镇,余者皆废,不知陛下……”
“行,就这九个了,其它全部裁撤,就地解散为县、村、军堡等民地,另外派相应官员管理。”
“臣遵旨!”
确定了截留的军镇后,看着眼前这群低着头战战兢兢的大臣,朱伟光语气一沉。
“你们都是朕大浪淘沙,用大代价换来的心腹重臣,所以朕这里的一些话也就不瞒你们了。
朕打算在未来五年之内倾尽朕所有,将北五省打造成不输于南地的膏腴之地。
所以,未来五年,不,十年,二十年之内,我们都会过得很苦,甚至于你们这一代,朕这一生都会过得很苦。
这没办法,前人把清福享尽了,留下的苦楚只能我们这些后人来背。
所以,告诉你们各自手底下的人,都动起来,未来几年别再想像以前那样悠闲。
受得了就给朕好好干,未来大明崛起于日月之巅时,朕不会亏待你们。
要是受不了,就趁早给朕请辞归乡,趁着大战刚刚结束,大家都有功劳在身,以前的那些事朕就既往不咎,许你们一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别免得以后出了叉子大家都不好看。
一会儿散朝后,把这些话给朕带回去,告诉你们手底下那些人,包括你们自己。
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赶紧上奏请辞。”
“臣等谢陛下隆恩。”
“张彝宪。”
“奴婢在!”
“开始吧。”
“是,陛下!”
朱伟光身旁,通过背刺王德化成功升任司礼监太监兼东厂提督的张彝宪按耐住心中第一次正式登台亮相的振奋,取出了怀中早就准备好的圣旨。
“北军大都督孙承宗听旨!”
“臣孙承宗听旨!”
“卿忠贞体国,据敌于国门之外,功盖四方,于大明有再造之功,朕今日特封卿为护国公,北军大都督,平辽总督,全权总督辽东一应事宜,并择日选女进宫为太子妃,钦此。”
“臣孙承宗领旨谢恩,吾皇万岁!”
“北军左都督阎应元听旨!”
“臣阎应元听旨!”
“卿临危不乱,御敌有方,时值国朝动荡,卿以一己白身为国死战不退,力保京门不失,于大明有守护之功,朕今日特封卿为江阴伯,北军左都督,山海关总兵,望卿再接再厉,不坠前威,御敌于千里之外,护国于山海之中,钦此。”
“臣阎应元叩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北军右都督史可法听旨!”
“臣史可法听旨!”
“卿一心为国,忠勇无双,于危难之际力挽于社稷倾倒,上阵杀敌十数日,全身批疮数十处,却依旧奋勇当先,力保京门不失,朕今日特封卿为忠靖伯,望卿能如前些时日那般为大明尽忠报国,平靖天下,钦此。”
“臣史可法领旨谢恩!”
“南军大都督秦良玉秦老将军上前听旨!”
“臣秦良玉听旨!”
“将军虽是一介女子,但骁勇善战,忠心为国,亦如唐之郭子仪,宋之岳武穆,朕每每想来,都自愧何德何能居然有卿如此忠贞之士,今朕特封将军为大明柱国公,还望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