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崇祯十二年二月初一,顺天府,京城以南,南军临时校场。
“……凡我军将士,当进退有度,令出如一,上奉大明,下侍陛下,为国为君,百死无悔!
是以,凡入我军者,临阵叛逃者——斩!
遇战畏惧不前者——斩!
临战溃逃者——斩!
不听号令者——斩!
军中无故喧哗者,士卒仗五,伍长仗十,队率二十,哨长四十,总长五十,营校仗百,战时皆斩……”
“母亲,母亲!!”
点将台上,满头白发的秦良玉正在警训士兵,一道身影从营门外突然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顿时脸一黑,看着逐渐临近的身影,正准备挥手将来人拉下去打屁股,却被对方接下来的话直接堵了回来。
“母亲,宫里来人了,已到大营之外,还请母亲大人速速前去迎接!”
“?!”
下一刻,伴随着来人的吆喝,一群头戴尖帽,脚踏白皮靴,身穿褐色衣,腰间系小绦的秀衣汉子拥护着一名身穿大红袍的白胖中年人从营门外涌了进来。
顿时,秦良玉脸色一变,眼神闪烁间,再顾不得计较自家儿子的军规条令,赶忙下台迎了上去。
“南军总督秦良玉见过王公公,不知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公公勿怪!”
一直藏在朱伟光身边替朱伟光暗中监察百官,因此深知秦良玉对朱伟光有多重要的王承恩见状,眼神一凝,连忙堆起笑脸扶了过去。
“柱国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咱家此次来之前皇爷特地嘱咐过,让您老人家站着接旨。”
“接旨?”
“嗯。”
将眼前人从地面掺起后,王承恩脸色一正,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明黄布卷。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上元节之日,倭奴、番人入境骚扰我大明东南边境。
今命大明柱国公、新五军都督南军总督秦良玉即刻率南军十万精锐与大明勇卫伯、南军左参军秦佐明。
大明勇烈伯、南军右参军秦祚明入川镇守重庆府、成都府,以防贼祸蔓延西逃。
其子大明忠勇侯、南军左都督马祥麟;兄侄大明威通侯,南军右都督秦翼明,则率剩余十万大军南下入顺德府、济南府、东昌府等地待命。
令出既定,不得有误,钦此!”
话落,被王承恩扶起,得知有圣旨后本能的弯腰做迎接状的秦良玉眼神一跳。
制曰?
制旨?
(明朝的圣旨一共有五种,其中最正规的是诏书,也就是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的圣旨。
这种圣旨是经过内阁等大臣奏定,皇帝批准,由翰林官撰拟,然后颁行天下的正式诏书。
具有无法否认的权威性,大体你们可以理解为咱们现代那些以朝廷名义颁布的法律法规。
至于为什么开头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不是电视剧里那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那是因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后世的影视剧为了阅读语感特意弄出来的断点句,历史上的圣旨据传并不是这种格式。
相传在古代,圣旨开头的这句话翻译过来的就是:‘奉了上天命令并承载着上天运道的皇帝说:’这么一整句。
现代影视剧中的那种格式,只是后人的一种阅读感观简化,也就是为了让观众听起来押韵一些而私下里暗改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圣旨规格制度。
至于明朝的圣旨规格,除了最正规的诏书外,最坑的是‘制书’,也就是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这种开头的圣旨。
这种圣旨一般是由皇帝亲自草拟的私人圣旨。
说白了,就是没有公众认知意义的私人命令,换算到后世,跟那些不被法律承认的私人合同是一类产物。
而不被公众统一承认,或者说不具备法律效益的私人合同有什么隐患,大家应该能猜到。
换算到制诏也一样。
这种没有大臣作背,仅代表了皇帝一个人意志的圣旨的隐患有多大,相信大家能猜的出来。
好一点的,替皇帝办完事后被事后清算,将将落个尸骨无存,要是当朝皇帝强硬一些,保不住还能保条命。
要是差一点,或者遇到个软柿子皇帝,直接完事后被皇帝扔出去当替死鬼,落个满门抄斩夷灭十族那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制诏是这个时代最坑的圣旨,且没有之一,因为你接了以后会死,不接现在就死,事办砸了会死,事办好了也会死,反正左右是个死,唯一的区别恐怕也就是以什么姿势死罢了。)
所以,在听到皇帝给自己下了个制诏后,深知个中门道的秦良玉心沉入了谷底,不过她也没表现出来,只是略微顿了顿,就一脸严肃的接了过来。
“臣秦良玉遵旨,敬恭安!”
“圣恭安!”
他面前,负责来宣旨,且一辈子都在跟圣旨打交道,所以同样知道里面门道,正暗中发愁如果秦良玉不应(按照明朝,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的特殊政治国情,皇帝私人签发的制诏大臣是可以,或者说有能力顶回去不受的,忘了在哪儿看过那么一篇文章,说的就是明代大臣跟老朱家的皇帝相互顶牛踢皮球卡圣旨的事)该怎么说合对方别扫陛下威严的王承恩心头一松,抬手对着北方摇了摇后,将手里的明黄色布卷恭恭敬敬的交给了他面前的秦良玉。
“公爷,小侯爷,事不宜迟,还请两位抓紧时间集结大军准备上路吧。
大军路上所需的一应军资,小侯爷您那边的军资皇爷已经吩咐镇海大将军准备妥当。
至于公爷您这边的,皇爷已经派了专人去与沿途各地官府接洽了。”
正看着手里这封不具备‘法律’效应的中旨心中喜忧参半的秦良玉一怔,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僵硬。
她面前,常年靠察言观色过活的王承恩见状,瞬间猜到了眼前老人的心思,不由一笑。
“公爷勿忧,他们去之前,皇爷已经特地嘱咐过他们,此次行军他们只负责跟各地官府交涉军饷物资,以及入川后大军一切用度,其它跟行军打仗有关的事宜,他们一概不许过问,看到那位了吗?”
说着,王承恩指了指他身后不远处一名虎背熊腰国字脸的中年大汉。
“不日前陛下已经将锦衣卫南镇抚司衙门从锦衣卫中独立了出来,改成了与锦衣卫同级的锦衣监察司,专司锦衣卫内部法纪。
而那人就是锦衣监察司麾下的十二监察使之一,寅虎使徐虎,此人是锦衣监察司指挥使李若珪手下头号干将,以铁面无私,不近人情著称。
其身后带着的寅虎卫也是刚从军伍中抽调的军中健儿,忠诚可靠,杀伐果断。
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专门在军中负责监督沿途那群替大军要晌的人。
如果那群人中有任何一人敢做分外之事,他,以及他身后那群崽子就有权对他们先斩后奏。
若是公爷不信,大可进京与皇爷当面询问。”
被王承恩说的一愣一愣的秦良玉一惊,赶忙从远处收回了目光,“臣不敢,公公的话臣自然是信得过的,既如此,那臣这就点兵聚将,准备出征了!”
“甚善,将军请!”
对着眼前人点了点头,秦良玉转身走回了点将台。
而在她挎刀重新站在点将台上的那一刻,她身上那自见到王承恩后就若有若无的卑躬屈膝瞬间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勇往无前的杀伐锐气。
“军鼓手何在!”
“卑职在!”
“传本督军令,擂鼓,聚将,准备出征!!”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