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不是大神 作品

第174章 ,丞相,你还好吗?

【第九十四位:满身血腥的孤勇者——大唐阎应元:张巡。】

张巡,唐朝蒲州河东人,平民出身,无家世,无背景。

开元末年,公元741年,张巡得中进士,并以‘太子通事舍人’之职外任‘清河县令’。

因其施政有方,所以任满后就被改任‘真源县’县令。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掀起的安史之乱爆发,并于数月后攻陷东都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当时由于大唐王朝承平日久,而安禄山又早有反意,所以在安禄山起势后,一些州县的太守、县令直接望风而降,导致安禄山初期一路势如破竹,连下东部大半地区,兵锋直逼后世安徽一代。

直至到了安徽亳州市,才被当时在真源县当县令的张巡挡住。

后来唐玄宗‘李隆基’反应过来,下令各地起兵平乱,吴王‘李祗’奉旨率单父尉‘贾贲’、阆州刺史‘璇之子’等人开始平乱。

张巡趁势率军与吴王麾下的贾贲汇合,并率兵一战击溃燕军大将‘令狐潮’,收回被燕军攻陷的雍丘。

次年,令狐潮率军一万五千余叛军重返雍丘,当时负责镇守雍丘城的贾贲率城内三千守军出战,因兵力悬殊,不敌战死。

时任其麾下将校的张巡侥幸从战场中退回后,被残存的将士拥护为主将。

而后,张巡率残军与城中臣民仗着城高墙阔,多次与燕军展开厮杀,前后累计伤杀近万余,逼得燕军大将令狐潮不得不围攻月余后无奈退兵。

战后,张巡被吴王‘李祗’升任‘巡院经略’。

同年三月,令狐潮再次率领四万燕军来到雍丘城。

而这时的雍丘城内只有两千守军。

面对令狐潮的四万叛军,张巡先以出其不意之计率军夜袭,一举冲溃令狐潮的四万大军。

而后又在次日用火烧、落石、投石机等各种方式坚守雍丘两月,前后历战三百余次。

打得令狐潮损兵折将,无奈撤兵。

但令狐潮不服,撤了没多久再次率数万大军来到了雍丘,但这次这货学乖了,没打,而是直接围住了的雍丘城,准备拖死张巡。

结果被张巡找机会抢了给他们补给的燕军运粮船,最后气的令狐潮下令强攻。

结果又被张巡用草人连番戏耍,最终用五百铁骑夜袭军营,一战凿传大军,逼得他不得不再次停火。

事后,张巡又用‘诈降、突袭、将计就计、攻敌不备’等计接连打退燕军数次围攻。

并在击退令狐潮后,还屡次搂草打兔子,在其他燕军路过时,时不时突袭一下搞点武器装备或者粮草军饷。

打得安禄山的叛军不得不绕道走。

而张巡本人也在这种固点打援的方式下逐渐名扬四方。

可惜,当时的大唐烽烟四起,皇帝更是逃到了川蜀,各地唐将面对燕军拧成一股绳的攻击,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力量。

最终在同年末,山东各地大面积被安禄山攻陷后,张巡无奈放弃雍丘,率马三百匹、将士三千余人移师向东孤守睢阳。

至德二年,安禄山暴毙,其子‘安庆绪’继位,而后安庆绪派兵十数万围攻睢阳。

当时负责镇守睢阳的张巡率军抵御,前后接战二十余次,从年初一直坚守到当年七月,最终在缺粮缺水的情况下,带着千余饿的骨瘦嶙峋的残兵活活饿死在了睢阳。

因此人与后世明末清初时‘江阴三杰’的故事如出一辙,且在坐困愁城时,宁愿杀妻食肉,也不愿举城投降。

故而此人被后世一些历史爱好者称之为:满身血腥的孤勇者,大唐阎应元——张巡。

“陛下,臣尽力了……”

【第九十五位:大唐诸葛亮——武侯转世:韦皋。】

韦皋,大唐京兆府万年县人,出身于‘京兆韦氏鹛城公房’。

这也是一个世家子弟,而且其身后的京兆韦氏还是个传承了千年的豪门古族。

其立门之祖‘韦孟’是为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楚王‘刘交’麾下的王傅,也就是教授学识的老师。

后来韦孟因为刘交荒盈无道弃官迁居山东后,这个家族就在孔孟之乡生根发芽。

最终在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等朝的演变起伏下,成了一个拥有十二大支脉、数万族人的超级大家族。

其中名人无数,包括且不限于良臣猛将、皇亲国戚等等,在各朝各代都是盘根错节的超级大势力。

而韦皋本人出身的‘鹛城公房’,就是这十二大支脉其中之一。

其立脉之祖是北周的车骑大将军‘韦元礼’,后来因为辅佐杨坚建立隋朝有功,被杨坚封成了‘鹛城公’,他的后代也因此自称为‘鹛城公房’一脉。

隋灭唐兴,几番动荡后,到了韦皋这一代,鹛城公房已经成了盘踞一方的大族。

大历初年,韦皋在家世的衬托下,被唐代宗‘李豫’恩荫成了华州参军,并前后升任‘府监察御史、营田判官、殿中侍御史’等职。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李适’逃亡,凤翔兵马使‘李楚琳’起兵叛变,归附叛军首领‘朱泚’。

当时在凤翔军中任判官的韦皋见主官叛变,临危不乱,先以跟随对方叛变为缓兵之计,后用鸿门宴一举坑杀所有叛军头领。

事后,韦皋被唐德宗升任‘御史大夫、陇州刺史’,并命其人组建‘奉义军’征讨叛军。

之后,韦皋率领麾下奉义军伙同‘浑瑊’一起死守奉天。

并在成功守住奉天后,被唐德宗升任为‘左金吾卫大将军’随驾侍从。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韦皋累官迁任‘检校户部尚书’,接替张延赏出任成都尹镇守川蜀。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吐蕃发兵十万入侵西川,并试图拉拢盟国‘南诏’一起入川。

当时负责镇守四川的韦皋收到消息后,先用反间计使得南诏与吐蕃反目成仇。

而后又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联合当时盘踞于四川西部边陲的各满足部落一起围攻吐蕃,一举击退吐蕃的十万大军,伤杀万余。

次年,韦皋又伙同‘两爨蛮’反攻吐蕃,阵斩二千余人,生擒吐蕃笼官四十五人及吐蕃大将‘乞臧遮遮、悉多杨朱、论东柴’,一举收复因内乱而被吐蕃抢走的巂州。

并在战后斩杀叛唐投靠吐蕃的东蛮王‘梦冲’,一举收服川西诸多蛮族,在西山修筑‘龙溪城’,为唐庭一举平定了西南边患。

贞元八年,公元793年,韦皋奉诏率兵出征吐蕃,杀数千吐蕃军、俘三万余、活捉吐蕃首领‘论乞髯汤没藏悉诺硉’,一举铲除吐蕃堡栅五十余处。

战后,韦皋因功晋封‘检校右仆射’,封‘扶风县伯’。

次年,韦皋招降‘女、诃陵、南水、白狗、逋阻、弱水、清远、咄霸’等八部西蛮酋长,打通了后世云南一代。

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唐廷加授其人为统押诸蛮、西山八国、以及云南地区的‘安抚使’。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唐德宗再次任命韦皋出兵吐蕃。

同年八月,韦皋奉命出征,率麾下集结的十数万大军大举进攻吐蕃。

一战击穿吐蕃十六万大军,攻克城邑七座、军镇五处,俘获民户三千,生擒六千余,斩首万余。

战后,韦皋被升任为‘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进封‘南康郡王’。

因此人与千年前三国时期的名臣诸葛亮一起经略了川蜀,为后世华夏容纳川蜀各地奠定了强有力的文化基础。

所以后世的一些历史爱好者将其称之为:大唐诸葛亮,武侯转世——韦皋。

“丞相,你还好吗?”

【第九十六位:一个举家报国的异族反贼——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复姓仆固,字怀恩,大唐金微都督府人,铁勒族九大姓之一‘仆固部’后嗣,武将世家出身。

其先祖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左武卫大将军‘歌滥拔延’,贞观二十年李绩灭亡‘薛延陀’汗国后,此人率部降唐,然后就以唐朝番将的身份一直延续了下来。

虽然职位不高,但也不低,在当时算得上一个武将世家。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时任朔方军左武锋使的仆固怀恩才在当时时任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带领下出人头地。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仆固怀恩伙同唐将‘李光弼’在常山大破叛军‘史思明’,并在次年率‘回纥兵’伙同郭子仪收复两京。

战后,此人因功封‘丰国公、朔方行营节度、大宁郡王’等职。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其人领兵再次为唐夺回失陷的洛阳,全歼史朝义叛军8万余人,一举平定河北。

而在此期间,此人曾为了从回纥借兵助唐,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回纥,征战中更是全家亲族四十六口死于战场。

可谓满门忠烈。

可惜,后来因为李唐皇帝对武将们的猜疑,最终在广德元年因为宦官‘骆奉先’的诬告而被迫起兵反唐。

并在永泰元年抑郁而终,当时消息传开,唐代宗李豫还为其感叹‘怀恩不是反贼,只是被左右所误导了’。

因此人一生为大唐尽心竭力南征北战无数,全家子侄叔伯四十六口尽皆为唐战死。

最终却在晚年被逼反叛,含恨而终,所以后世一些历史爱好者将其称之为:一个举家报国的异族反贼——仆固怀恩。

“臣以至诚待陛下,陛下何以如此待臣啊!”

【第九十七位:大唐的忠实铁粉——不该被历史以往的晚唐荣耀:张议潮。】

张议潮,大唐沙州敦煌人,归义军组建者,其父为‘封常清’贴身校尉‘张千一’,封常清被冤杀后,张千一带着封常清最后的遗书潜逃回敦煌,并改名‘张谦逸’蛰伏了下来。

当时,由于中原正在打内战,盘踞西北的吐蕃趁机入侵河西,当年的敦煌因为孤悬在外,敦煌唐朝守将们孤军抵抗了吐蕃十数年后无奈投降。

而后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张议潮出生了。

由于当时的敦煌是唐朝降城,里面居住着大量汉人,导致被吐蕃攻占后大肆虐杀欺凌。

最终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年仅十七岁的张议潮以一首‘无名歌’伙同敦煌各名门望族悍然起义复唐。

并在‘索氏、张氏、李氏’等豪族帮忙下,于大中二年在沙洲率众驱逐了吐蕃守军,夺回了被吐蕃窃据数十年的吐蕃。

恰巧当时吐蕃内部不稳,君臣之间正在搞内讧,所以张议潮率众夺取沙州后,一边遣使赴京师告捷,一边率军相继攻取光复四周被吐蕃窃据的原唐属地‘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等州。

也就是后世的‘甘肃安西、新疆哈密、新疆吐鲁番、甘肃张掖、甘肃酒泉、甘肃兰州、青海乐都、甘肃和政、甘肃岷县、青海贵德’等城市。

而在成功光复了这些地方后,张议潮正式向长安派出使团称臣,唐庭收到消息,在沙州置‘归义军’。

命其本人为节度使,统领‘沙、甘、肃、鄯、伊、西、河、兰、岷、廓’十一州,封其为‘南阳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实封三百户。

而他本人也在归义军的建立与唐庭正式的任命后,彻底独立为一番节度使,替唐朝坐镇西北。

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张议潮为彻底收服故土,命其侄‘张淮深’率蕃汉大军共计七千人东征。

并经过三年血战,在唐懿宗咸通二年收复凉州,至此,沉沦吐蕃百余年的‘河湟故地’全部收复。

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唐朝任命张议潮兼任‘凉州节度使’,统领凉、洮、西、鄯、河、临六州,治所在凉州。

当时,由于唐朝国力衰微,已经陷入了无休止的宦官、大臣内斗中,除了任命一些官方职称外,基本上对于地方割据武装都处于半放养状态。

所以,在张议潮一跃成为大西北名副其实的王后,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军事、政治、内务,最终经过数年的经营,将当时的大西北经营的固若金汤。

不仅多次击退吐蕃,还反攻吐蕃腹地千余里,伤杀吐蕃无数,打得吐蕃国运不振,最终没几年自动崩溃消亡。

因为此人在唐朝颓废,已经积重难返,即将崩溃时以一己之力平定西域,并在最后率军入京拱卫京都,给当时已经支离破碎的大唐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大唐有了数十年的回光返照,更为大唐消灭了宿敌吐蕃。

所以此人被后世一些历史爱好者称之为:大唐的忠实铁粉,不该被历史以往的晚唐荣耀——张议潮。

“将士们,大唐还在等着我们,陛下还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放弃,我们要为大唐,为陛下守住这一片土地,随我杀!”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