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不是大神 作品

第160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第六十五位:生不逢时的领导者——历史的遗憾:窦建德。】

窦建德,隋末贝州漳南县农人。

此人自幼重诺,年轻时,每当有同乡长辈去世却因家贫而无力安葬时,窦建德都会放下农活主动送去办理丧事所需要的财物,因此在乡间极受乡亲们的爱戴。

大业七年,即公元611年,隋朝征兵讨伐高句丽,窦建德被当地隋官选中,成为‘二百人长’随军出征。

结果正好遇到山东大闹饥荒,窦建德不愿为隋廷卖命,便率领麾下因灾而潜逃的数百流民潜入‘高鸡泊’当了草寇。

事后,其全家老小遭到牵连,被郡官杀光,窦建德本人则率领麾下两百余人投奔当时在清河郡造反的‘高士达’,并在其人麾下慢慢发展壮大。

因其轻财重义,常拿自己的财物接济他人,所以短短数年时间,其人麾下的队伍就从两百天发展到了万余,并在当时清河郡一代闯下了极大的盛名。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涿州通守‘郭绚’奉命率万余隋军讨伐其主高士达。

窦建德得知消息后,伙同高士达以苦肉计诈败‘郭绚’,不仅歼灭、收降了郭绚麾下的万余兵马,还一举抢得千余战马。

结果战后高士达居功自傲,在同年与隋朝太仆卿‘杨义臣’对战中,因轻敌冒进被杨义臣斩杀。

危急时刻,窦建德率百余残兵以退为进,等杨义臣离开后返回清河郡,以‘收敛战死将士尸体、为高士达举行葬礼、善待隋朝投降官员’等一系列政治手段在清河郡死灰复燃,并彻底坐大,成为一个拥兵十数万,坐地数千里的割据军阀。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窦建德在河间正式裂土称王,并开始效隋廷委任自己的官吏。

消息传开,隋廷派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率三万大军征讨。

窦建德得知消息,亲率千余敢死队,以‘示敌以弱’之计一战攻灭薛世雄。

战后,薛世雄仅余百余人逃走,麾下三万大军伤杀万余,其余两万余人系数投降。

同年,隋炀帝被杀,河间郡丞‘王琮’带领官吏向百姓宣告噩耗,窦建德得知消息后,不顾自己反贼的身份派使者进城哀悼。

王琮见到使者,乘机托求投降,窦建德应予,并率军后退三十里办好酒席等待。

随后,王琮带着河间全体官吏负荆请降,窦建德亲自为他们松绑并款待对方。

酒宴中,其麾下一些跟随他早年在‘高鸡泊’落草为寇的将领因为昔年被王琮讨绞过,唆使他将王琮烹杀报仇。

却被他以‘各为其主,奉命行事’拒绝,并在之后不仅明令全军不得向隋朝已经投降的官员报复,还将王琮升任为瀛州刺史,让其统御一方。

而在安抚好王琮等一众降官后,窦建德将‘乐寿’更名为‘金城宫’,开始发展自己的地盘。

唐高祖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窦建德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计灭上谷郡匪贼‘魏刀儿’,吞其麾下十数万部众。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宇文化及’在魏县僭越称帝,消息传开,窦建德以‘宇文化及篡位弑帝,大逆不道’为由率军讨伐。

并一战击溃宇文化及,相继攻破其都城‘魏县’、‘聊城’。

战后,窦建德在‘聊城’面见杨广之妻‘萧皇后’,言自称臣,并在事后主动拘捕弑杀杨广的‘宇文化及、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等人,将这批人系数斩首示众。

并将得到的隋廷宫女、嫔妃、以及投降他的隋廷文武官员、骁果军降卒系数遣散。

还任命隋朝的黄门侍郎‘裴矩’为尚书左仆射,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其他隋朝降官也按照才能专长授予官职,其中一些不想受降的隋官则被他分发食物礼送出境。

随后,窦建德在攻下洺州后,还主动与王世充结为友好,并派使者到洛阳朝拜‘皇泰主杨侗’。

后来王世充废除杨侗自立为帝,窦建德又跟对方绝交,开始设置天子的旌旗仪仗,并追封‘隋炀帝’为闵帝,封齐王杨暕的儿子杨政道为‘郧公’。

并在嫁到突厥的隋朝义城公主派人迎接萧后时,亲自率领千余骠骑护送萧后前往突厥,还将宇文化及的首级献给义城公主。

同年九月,窦建德率军南下相州,河北大使淮安王‘李神通’无力抵抗,率军撤退黎阳。

窦建德乘胜追击,一战相继攻陷‘相州、卫州、黎阳、滑州’等地。

战后,唐朝左武卫大将军‘徐世勣’、唐高祖皇妹‘同安长公主’、‘李神通’一起被俘。

武德三年,公元620,已经投降的徐世勣撇下其父突然逃回唐廷,其麾下官吏纷纷上书让其杀质震慑,却被窦建德以‘徐世勣本就是唐廷臣子,现如今主动逃回唐庭,乃忠义之士’为由反驳。

并在事后将之前一起投降的‘同安长公主’与‘李神通’安排在了客馆居住,以宾客的礼仪对待他们。

唐高祖李渊得知消息后,特意派使跟其人缔结和好,并赎回了‘同安长公主’。

同年九月,窦建德率军围攻幽州,以诱敌深入之计战败罗艺,同年十一月,因为乱政而众叛亲离的王世充派兵求救,其人听取中书舍人刘斌的分析,以‘合纵连横’之计联合王世充试图围攻李世民。

结果在准备听取麾下谋士‘凌敬’的‘绕道渡河北上,攻占怀州河阳,然后再率领大队人马跨越太行山开进上党,夺取河东’之计开拔时。

前来求救的王世充使者‘长孙安世’为了保其主王世充的命,用大批金银珠宝利诱其人麾下诸将,用‘凌敬不过是个书生,怎能轻信’为由,唆使其人放弃凌敬的奇袭之意,转头率军与李世民正面强攻。

结果临战被其麾下诸将联手出卖给了李世民,在他率军与李世民正面冲阵时,其麾下被李世民提前收买的战将故意放水,让其人被李世民一枪刺中落马,因此兵败被俘。

战后,其盟友‘王世充’开城投降,而其麾下被他信任有加的左仆射‘齐善行’、右仆射‘裴矩’、行台‘曹旦’,以及其人妻子则携带其麾下全体官员进献山东各地,主动向唐朝投降,成了唐朝的高官勋贵。

七月,其人被李世民押到长安斩首,享年四十有九。

讲真,跟历朝历代末期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比起来,这人算是最仁善自律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有机会在出身与谋略上跟后世明太祖朱元璋相提并论的农民皇帝。

不管是清河郡的灯下黑,还是攻占清河后对隋朝旧族的以礼待人,都彰显了此人拥有一定的政治认知。

可惜,他生错了时代。

在那个门阀横行,世家充盈的年代,他这种出生底层的农民皇帝是绝对没有资格凌驾于当代士族头上的。

就算他再怎么礼贤下士,再怎么平易近人,也得不到那些士族出身的官宦认可。

这一点,从他战败后期麾下大臣集体投降就能看出来。

而他麾下那些跟随他一起出生入死的亲信兄弟又是一些目光短浅的厮杀汉,没见过什么世面,被人用金银财宝一引诱就集体叛变。

最终导致其人在极盛时功败垂成。

后世一些历史爱好者曾做过这么一种假设,如果把他放在宋末、明末,此人或许会成为朱元璋那般名垂青史,被后世追捧的一代民族枭雄。

最起码不会让汉民那么惨。

可惜,生不逢时啊。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