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菜不算多,但是却也色香味俱全,原本就是商城找来的厨子,甚至和宫里的御厨都有几分关系,厨艺自是不必多说。
再加上朱瞻基弄来的一些后世的调味料,在商城的那些厨子把这些调味料的作用摸透后,这些厨子做出来的菜更是再上了一层楼。
不过相应的,因为这些调味料来自后世,数量上毕竟也是有所限制的,所以菜价也是格外的高。
一盘普普通通的素菜,加了那些调味料,最便宜的也得一两银子往上了,如此商城三楼的那些餐馆的生意,依旧是每日爆火。
于谦家里也算是官宦世家,其祖上还当过杭州路的大总管,虽然其父隐居不仕,但家中自然也不可能算是什么贫困,在应天城他其实也是去过朱瞻基的那个商城的,甚至还办理了一个青铜会员。
只不过他的消费不是很多,对于商城的三楼美食,他也只是听说过,主要是生意太火爆,一般只有白银级别的会员才有资格提前预定到,其他时候想要去,排队都很难排上。
“请!”朱瞻基等到于谦坐下,也没说什么其他的话,而是拿起一旁的酒壶,亲自给于谦倒了一杯酒。
于谦见此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吃完端起酒杯就喝。
“怎么样?这些饭菜可还和你胃口?”朱瞻基在一旁看着,见他吃的豪爽,就笑着问了句。
“草民早就听闻过殿下商城的美食,只是一直无缘吃上一回,今日也算是沾了殿下的光,终算是得偿所愿,商城的美食也果然不叫人失望,如此美食,怕是山珍海味也是比不上,又怎会不和胃口。”于谦感慨了一下。
说完,他又喝了一杯酒,笑道:“可惜,如此美味,于谦怕是以后就再无机会享受了!”
“你怎么会觉得你没机会了?”朱瞻基说着话,顺手又给于谦把酒满上,然后笑道:“以你的智慧,也应当能够想明白我的来意,而且我既然能来,自然也能带你出去,只是时间上可能晚上一些,毕竟我爷爷这才把你打进诏狱,我也不好立即就把你带出去,不过你放心,也就是几天时间罢了。”
于谦闻言稍稍沉默,他只认为是朱瞻基说的很轻松,但是实际上,污蔑一个亲王会是什么下场,他还是清楚的。
他默默地吃菜喝酒,朱瞻基见此也不多言,对待于谦这种人,显然也是需要耐心的,毕竟人家刘备也曾三顾茅庐了不是,虽然朱瞻基不至于效仿,但是如果真能彻底收服于谦,朱瞻基也不介意放下些皇太孙的架子。
而且老爷子把于谦关在诏狱里的意思,不就是给他创造“三顾茅庐”的机会吗?
“于谦其实一直有一事不解,还想请殿下解惑。”桌上的饭菜吃的差不多了,这时于谦方才放下碗筷,认真的问道。
“你是想问我为何如此看中你?在我爷爷面前更是提出付出两百万两银子也要保住你?”朱瞻基笑了下反问道。
于谦闻言点头,些确实是他到现在都想不通的,他虽然自认能力出众,名气也有一些,但是这些东西可不至于让眼前的太孙殿下付出如此代价不说,还屈尊纡贵的亲自来诏狱里看他。
“你知道应梦贤臣吗?”朱瞻基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然后张开便道:“传说古代的皇帝,日思夜想能有个辅佐他的能人,然后这个能人就出现了,史记有记载武丁梦说,西汉时期的邓通就是汉文帝的应梦贤臣。我虽然还不是皇帝,不过做个梦应该也不会很奇怪吧?”
于谦:“………”
虽然知道你在忽悠人,但是………
不得不说这种个古人相提并论的话,对于于谦来说还是十分受用的。
朱瞻基见他不再问这个问题,就笑了下,又道:“其实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事迹,只是以前无缘一见罢了,昨日你在国子监与人争论时,说是报纸已废,我便觉得你是个人才,于是就让人去寻你,倒是没想到我派去的人没找到你,反倒是让我二叔把你抓住了。”
朱瞻基说着笑了一下,他其实也觉得有些时候,缘分这东西就很奇妙,历史上自家那位二叔造反的时候,可是被眼前的这位骂的有够惨的。
也有道是风水轮流转,现在朱高煦将于谦抓住,也算是为历史上的自己报了这些仇了吧?
“殿下抬爱,于谦微末本事,倒是不值得殿下如此费心的!”于谦闻言,神色平静,几句话下来,两人倒也算是聊开了。
谦虚了一句,于谦又笑道:“其实说起来,于谦对殿下也是仰慕已久,早先便听说殿下自幼便与陛下随军,对军政之事多有见解,特别是上一次殿下于报纸上刊登的那篇《论北伐瓦剌十胜十必战》,更是让于谦感想颇多,恨不得也立即弃笔从戎,上一番战场,与那瓦剌蛮子厮杀一回的好!”
于谦表情认真,朱瞻基看得出来这货并没有说谎,这货是真的想上战场,同时他心里微微有些恍然,也算是知道于谦为什么对他的态度要比其他人好上不少的原因了。
感情以前还真就读过他写的那篇《北伐瓦剌十胜十必战》的策论,如此的话再想想这货和文天祥一般的一些民族情怀,倒也不难理解,说起来,这家伙绝对也算是个鹰派人物了。
这其实也算是大明文臣一贯的作风了,包括嘴上嚷嚷着抗拒北伐的夏原吉也好,还是杨士奇为首的三杨,其实都是支持北伐的人!
大明后期搞得和大宋一样成了以文御武的局面,这些武将有时候其实也怪不得别人,除了土木堡之变带来的影响外,主要是大明的文人本身相比起大宋时的文人,牛逼的不是一点两点。
宋朝文官统兵成功的可谓是屈指可数,最成功的的可能是余玠,章楶算是一个,虞允文算是一个,韩琦,范仲淹勉强也算,还有李纲,宗泽,其余如辛弃疾,文天祥,名气虽大,但是要么不得志,要么不会打仗,宋朝的文官领兵,总体失败远多于成功。
而明朝统兵著名的文官则是数不胜数,正统年间的王骥,成化到弘治年间的王越,以及大名鼎鼎的王守仁,有明一朝三位进爵的文官,可以说都是因为战功。
除了这几位进爵的文官,其余统兵的著名文官更是数不胜数,三边总制曾铣,抗倭名将邢玠,与戚继光并称的谭纶,三边总督石茂华乃至明末的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统统是文官出身。
所以有时候也不要怪人家文官管的太宽,因为人家那是真有本事管。
而不像是宋朝那般,完全就是赵匡胤吃了唐朝的教训,为了抑制武将而强行以文御武,让外行管理内行!
明朝是因为文官本事太大,再加上土木堡之变的影响,被动的让文官插手了过来。
甚至说起来明朝的灭亡,和以文御武也并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更多的原因都是吏治军政上的腐败,导致军队没什么战力,但是即使如此,如果不是吴某人把清兵放了进来,明朝依旧是能够把满清死死压制住的。
朱瞻基心里想着,看向于谦,想了想道:“其实你如果想要上战场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殿下的意思是?”于谦闻言微微一愣,下意识的反问道。
“还记得之前我在朝堂上说过的话吗?”朱瞻基笑着道。
于谦沉默了一下,仔细回想,发现朱瞻基说的话挺多的,于是更沉默了。
朱瞻基:“………”
好吧,又是个没按套路来的。
他有些无语,只能顿了一下,就自己道:“我说只要你以后愿意跟着我,我自然会让你吃香的喝辣的,所以只要跟着我,你如果想上战场,自然也是有机会的。”
“不过………”朱瞻基说着,话语微微一顿,然后看向于谦,问道:“你真的只想做个将军吗?或者说,你对你的未来有什么打算?准确的来说就是志向,你有什么志向吗?”
“志向?”于谦闻言陷入了沉思。
志向他自然是有的,就像是他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自己的座位之旁,不就是在提醒自己,将来要做个文天祥一般的人吗?
只是……
原本他是可以肯定的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朱瞻基的话后,他反倒一时间有些不那么坚定了起来。
“你要不要听听我的志向?”朱瞻基见他没说话,笑了一下,问道。
“殿下的志向?”于谦微微一愣,随即点头,认真道:“于谦洗耳恭听!”
“不用这么严肃。”朱瞻基随意的摆了下手,笑道:“咱们就随便聊聊,就当是朋友之间的絮叨就行。”
于谦点头,朱瞻基见此,这才笑道:“其实我的志向很简单,那就是希望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礼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