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培训室。
众学生看着潘林在黑板上所写的奥数题,陷入了沉思,纷纷皱起眉头。
“老潘居然给我们整个这么硬的“菜”。”
实验级理科(1)班的周浩紧锁着眉头,望着黑板上的题,不由的感慨一声。
“确实硬,但我看得都有些懵。”
实验级理科(2)班的黎海涛也附和地点了点头,目光紧紧盯着黑板上的奥数题,发散着思维,想找到解题的思路。
奈何黎海涛想得都挠头发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老潘这是要给我们上强度了......”实验级理科(5)班的赵泽明也被潘林所出的题给难住了,然后推了推黑框眼镜:“不过也不至于一上来就给我们上强度这么大的题呀!”
赵泽明认为潘林出的题难度太大了,就算要给参加竞赛的学生上强度,但也要一点一点来,不能一下子就整个强度超标的题。
不光是赵泽明觉得题目难度过大,实验级所有来参加竞赛培训的学生都觉得题目难度太大了。
以他们目前的水平,还做不了黑板上的奥数题。
实验级的学生思索了一会,依旧没人能找到黑板上的奥数题的解题方法,便有人举手出声道:
“潘老师,您出的这道题难度太大了,我们都做不了。”
站在讲台的潘林和善的笑着,目光落在举手反应题难度太大的实验级学生身上,他乐呵的回复:
“这道题的难度不算很大呀,而且不是有学生能做的吗!”
说罢,潘林神情轻松的指了指坐在教室右边空间的普通级学生——林栎。
实验级的学生顺着潘林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就见到林栎此刻正在低着头,挥动着笔在草稿纸上求证黑板上的奥数题。
见林栎真的在做黑板上的奥数题,实验级的学生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假的吧,难度这么大的奥数题,他也能做!?”实验级理科(2)班的黎海涛看着林栎认真做题的模样,仿佛见鬼了一般。
靠近林栎位置的实验级学生不相信林栎能做黑板上的奥数题,立马就移动身子,靠向林栎,想验证一下真假。
结果下一秒就有一长串求证计算公式映入那名验证真假的实验级学生的眼里:
“如果b>a,那么d=|a-b|=b-ab,那么e=|b-c|=c-b
如果d=|a-b|a/2,这意味着序列中的下一项将会小于a/2,以此类推......”
……
“什么情况,他真的在做黑板上的奥数题?”
验证林栎是否真的在求证黑板上的奥数题的那名实验级学生回来后,实验级的其他学生立马就询问。
“他确实是在求证黑板上的奥数题......”验证真假的学生点了点头,接着继续有些不可思议的道:“而且,我看了一下他的求证过程......全都是对的!”
霎时间,实验级学生集体神情复杂。
“果然,能考到737的人,没一个是简单的...!”实验级理科(1)班的周浩神情复杂的看了一眼专注解题的林栎,叹服了一声。
“确实不能小瞧考试能考737的人......”实验级理科(2)班的黎海涛这次正视林栎了,收回了之前的小视。
……
讲台上,潘林全程目睹着实验级学生见到林栎能解他们不会的奥数题时的神情变化,也是笑脸不断。
虽然潘林也被林栎能解黑板上的奥数题给惊讶了一下,但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潘林,很快就淡然了下来。
随之潘林就用十分慈祥的目光,看着正在解题的林栎。
对于林栎的这出乎他预料的表情,潘林表示非常满意:
“好,甚好!”
……
正在专注于求证“序列中必有一项为0”问题的林栎,可不知道他已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的思绪全在草稿纸的计算上:
“......如果第n项小于第n-1项,那么第n+1项等于第n-1项减去第n项......这意味着第n+1项将会小于第n项......因此,根据归纳法,可以得出结论:序列中必有一项为0。”
“总算是求证出来了。”
林栎看着草稿纸上的一长串求证过程,显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讲台上的潘林见林栎停笔后,便开口:“将黑板上的题给求证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还在欣赏自己所写的求证过程的林栎,听到这话很自然的就举起了手。
只是让林栎没想到的是,当他抬头想看看一共有多少也求证出来时,结果发现整个教室里,就他一个人举起了手。
而且,其他同学的目光也全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霎时间,他就成了整个教室里“最靓的仔”!
……
突然被全教室的人盯着,林栎都有些不自在,赶紧将举起来的手给放下。
“既然只有林栎一个同学将黑板上的题给求证出来了,那就由林栎来给同学们讲讲怎么黑板上的题的求证思路。”
潘林轻咳一声,转移了教室里学生的注意,然后笑着请林栎上台讲解他的求证思路。
听到要上台讲题,林栎心情一紧,长舒了一口气,镇定了下来,然后才缓缓走出座位,上了讲台。
从潘林手中接过粉笔后,林栎扭头看了一眼下方的“无数”双紧盯着他的眼睛,赶紧稳定要抖的腿,接着开口道:
“首先,我们观察序列的性质。由于序列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差的绝对值,我们知道序列中的每一项都是非负的。另外,由于a
随着林栎的开口,所有人的目光也从林栎身上转移到奥数题上,开始认真听林栎所讲的求证思路。
潘林站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林栎所讲的求证思路,时不时的点头:“不错,不但能够做出来,还能将自己的做题思路给表达出来......”
天才有很多,但能将自己的做题思路清晰表达出来的天才却不多。
像林栎这样,能够将自己的做题思路清晰表达出来,教会其他同学的学生,无疑是老师们最喜欢的那一类学生。
……
“......因此,根据归纳法,可以得出结论:序列中必有一项为0。”
将求证的最后一个步骤写出来后,林栎习惯的补充道:“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基本就是这样,听懂了没?”
讲台下的学生听到林栎问“听懂了没”,集体愣了一下。
潘林见林栎这么熟悉讲题流程,也乐呵了,然后对那些愣神不回复的学生道:“林同学问你们呢,听懂了没?”
“......听懂了。”其他学生纷纷回过神来,点头。
见其他学生都听懂了,潘林笑着从林栎手中接过粉笔,然后让林栎回到座位。
林栎回到座位后,潘林并没有再讲一遍黑板上的奥数题,显然他很满意林栎刚才的讲题。
随后潘林看了一眼手表,发现时间到了,便将来上课时带过来的那沓试卷发了下来,吩咐学生们拿回去做,接着就宣布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