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港岛各大媒体突然爆出猛料:
-《大牙湾核电站选址存疑,港岛市民已经站在了火山口》
-《法国核电技术曾发生泄漏事故,港岛是否重蹈覆辙?》
-《柴骏川资历不足,核电项目恐成“面子工程”》
以这些为头版头条的报道,一份份出现在了港岛街头。
看着这些惊悚的标题,哪怕是不关注核电的人,此刻都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挪不开目光。
“给我一份《华侨日报》”
“给我一份《星岛日报》”
“给我一份《南华早报》”
......
学生、工人、白领、不同的声音逐一响起,被叫到名字的这些报纸,无一例外全都是倾向于英国,且对殖民国家唱赞歌的报纸。
其中尤以《南华早报》为甚。
报纸的内容,极具煽动性。
开篇便进行了“核威慑”,详细叙述发生在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这也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前,全球最大的核事故。
一度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担忧。
此刻《南华早报》旧事重谈,意思不言而喻。
而在《华侨日报》中,直接以地图的形式,直观展现了大牙湾距离港岛的距离。
声称,一旦发生核泄漏危机,将影响港岛五百万人口,以此进行恐吓。
《星岛日报》虽然语气较为温和,但是却直接引用了英美多名专家对于中国建造核电站的种种不看好的评论。
这些专家意见极其一致,认为中国目前并不满足建立核电站的条件。
在建造以及后期的维护上,可能无法达到国际标准等等说辞。
话里话外,全都是对于中国官方的不信任。
舆论瞬间被点燃,港岛市民对核电的恐惧被放大,甚至有人上街抗议。
仅仅在一天之间,九龙新界等靠近内地的地界,就出现了成群的抗议人群。
港督希利站在星岛日报的楼顶,看着不远处聚集的人群,嘴角带着嘲讽。
“这一幕,各位是否觉得似曾相识?”
希利看向身边,淡淡道:“在赴港之前我就看过邵维鼎的经历,遍数种种事件,当年他在全港掀起的百万劳工上街抗议,可以说是其人生与事业的转折点。”
“不但将唯一对他有威胁的李家诚彻底摁了下去,还让钟士元这个华人议员的死,震慑住了整个港岛,以至于无人敢再对他加以钳制。”
他的身边除了星岛日报的社长总编等人之外,还有中华电力的最大股东家族执掌人——米高·嘉道理。
此刻听见希利的话,众人都沉默无言,面有紧色。
“可现在......”希利轻飘飘道:“就让我们看看,易地而处的邵维鼎又该如何应对。”
........
“反击,必须反击。”
金门大厦内,一众鼎峰高管齐聚一堂。
在他们面前,躺着一摞报纸。
看着这些报纸,就连一向沉稳内敛的袁天帆,此时都忍不住了。
“大牙湾核电站,是我们鼎峰未来发展的关键,它保证了往后四十年我们都可以不用担心的电力需求。”
“停止建设核电站,不仅是对于内地政府的打击,对于我们也是一种不可挽回的危机。”
他的话,代表了鼎峰内部相当一部分人的意见。
但大家也都很默契,没有再说话,只是将目光看向在老板椅上端坐的人。
“反击肯定是要反击的。”
面对舆论风暴,邵维鼎并未有任何慌乱,他转过身来。
首先第一个看向的就是方莉。
“方莉你安排一下,马上对外宣布,我们即将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
“阿川,你去联络法国法马通、美国西屋、英国地平线,让他们三方派出专家来港。”
“以签订合同为筹码,我要他们为我们站台,澄清技术安全性。”
邵维鼎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安排:“阿帆,你去联络英美两国的银行,申请一笔核电建造贷款。”
“这么一大笔生意,我相信英美会有很多银行抢着给我们贷款。”
发布会只是第一步,要想解决希利,从正面对抗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必须从侧面,也就是用英美两国本土的影响力,对希利施加压力。
对整个撒切尔政府施加压力。
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背后掌控者始终是这些大资本家。
就算是政客,也得买这些给他们捐献竞选献金势力的面子。
至于民众的恐慌和不信任......其实大部分都是基于对真实情况的不了解,对二手信息的错判导致的。
而要澄清谣言的最好方式,便是将所有都公之于众。
前世,大牙湾真正动土都得87年。
那个时间段,正好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的第二年,可以说正是港岛市民最为恐慌的时机。
人群抗议的规模,比这还要大。
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就是展露实力,通过电视、报纸向市民普及核电知识,消除恐慌。
作为邵氏少公子,港岛的大部分舆论力量,都掌握在他手上。
除了《朝阳日报》《明报》之外。
还有两大电视台,tvb、亚视。
再加上本就亲近内地的媒体,诸如《文汇报》《大公报》这样的媒体。
港岛三分之二的舆论,都站在他这边。
论媒体的掌控力,比之前世还要强出三分。
英国人,想在港岛这块土地上,和他搞舆论战。
真是不知道大小王。
另外最重要的,他有钱。
他也不像李家诚那样,要赚尽港岛的一分一厘。
虽然他不会直接给港岛人发钱,但是却真能带来切身实际的好处。
仅仅过了两天,英美法三方便将他们的核电专家派过来,邵维鼎立刻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他当着几百名全世界各地的媒体面前,站在聚光灯下,公开了柴骏川的履历。
“我知道,大家对于大牙湾核电站项目充满顾虑。”
“认为,为什么要在家门口,建一座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火山’。”
邵维鼎这是回港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媒体镜头之下。
来的媒体非常多,港岛本地的、湾岛省的、内地的、南洋各国的,甚至就连日韩等地的媒体都坐飞机赶了过来。
“但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核电站并不是一座活火山,而是死火山。”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二十二个国家与地区拥有或正在建设核电站。”
“这些地区名单中,英法美不用多说,就算是与我们不远距离的日本与韩国,都各有一座核电站。”
“除非发生地震、海啸等不可预测的自然危机,核电站总体上还是处于稳定状态。”
“而核电站,带来的直接收益,却是不可估量的.......”
这场新闻发布会,不仅规模极大,而且还是现场直播。
tvb与亚视,甚至于羊城卫视都来派了人过来,进行直播。
此刻全港、全澳,全粤,乃至于很多海外华人,都在关注着这场直播。
新界,围村。
这座抗议建设核电站最凶的村子,此刻没几个人。
大部分年轻人,都跑到交界处抗议去了。
村里,仅剩的几个人,正聚在一起看电视。
当直播画面出现。
邵维鼎的话,一字不差的落入了他们这几个留守人员的耳中。
其中一人脸色骤变:
“快,快让阿全阿胜他们回来,先别抗议了,邵先生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