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怎么反过来了

钱夫子没想到。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痴

自己解决了苏北平原的瘟疫问题,即将也要解决积水问题。

这反倒成为了这两人肆无忌惮的倚仗。

事情办好了,大家都有功劳。

他自然是功劳最大的那个。

事情办砸了,那自然大家都难辞其咎。

可这不包括,这两人贪污腐败的事情,要跟他沾上关系!

钱夫子面无表情地说道:“既然你们办不好,那便不要办了。”

“剩下的事情,我都会处理完。”

“我这边向朝廷上奏,让人把你们调回去。”

钱夫子这一上奏,这两个趁机敛财的人肯定要被处理。

然而施文勋两人似乎并不担心。

赵大人叹了一口气,劝道:“钱大人何必如此?”

“我们都是绑在一条船上的,大家高高兴兴把事情处理了不就好了?”

“十文钱一碗药,百姓们给得起,效果也有,大家都没说什么。”

“你又何苦在这里惺惺作态,要置朝廷的脸面于不顾?”

钱夫子站起来,衣袖一挥。

“话不投机半句多。”

“你们既然敢做这些,想来也是知道后果的。”

“告辞!”

见钱夫子拂袖离开,施文勋和赵大人对视一眼。

“这......真的不用担心?”赵大人有些不确定。

施文勋老神在在地说:“担心什么?”

“我们做事有理有据,不是他空口白牙能污蔑的。”

“这些钱,我收了是要还给那些给我们补足了原料的商户们,又不是我们自己想要拿的。”

“倒是钱大人的反应着实奇怪。”

“还说他是为民请命的好官,结果就想着强行征用百姓们的东西。”

要不是他们两个是一伙的,施文勋一番话,说得赵大人都要信了。

“那这事如何处理,得施大人你来出面。”

“需要用到我的地方,届时告诉我怎么做便是。”

赵大人见自己同僚这么淡定,于是自己也不担心了。

诚然,他们做的不对。

但这个世界,也不是每件事情都有对错之分的。

钱大人这反应太过,甚至连商量都不跟他们商量。

施文勋笑眯眯地说:“这件事自然有要赵大人你帮大忙的地方。”

......

钱夫子与两人当场谈崩。

他回去之后,立马就上奏朝廷这事,要求朝廷严惩二人。

朝廷诸公收到这封奏疏的时候,大家的反应都不大一样。

马英伟义愤填膺说道:“真是岂有此理!”

“朝廷派去赈灾的钦差,居然是如此蠹虫。”

“我们应该立刻派人去把他们二人抓回治罪!”

马英伟说完,看了一眼罗镜文和沈华粱。

这两人都还在看奏疏,暂时没有给出反应。

再看向石有为。

石有为低垂着眼皮,过了一阵会儿,才沉吟道:“这只是钱大人的一面之词,咱们也不好随便听信。”

“毕竟就前两天,我们才收到了钱大人送来的捷报,说是苏北平原的瘟疫己解大半。”

“这其中,施大人也是功不可没。”

“这才两天时间,钱大人又突然改变口吻,实在有些反常。”

“还是派人去调查清楚,再召他们三人回来问话,届时才能避免冤枉了任何一个人。”

马英伟收回眼神,等着别人发表意见。

石有为说完后,罗镜文便也开了口。

他也是一脸思索的样子。

“石大人说得对。”

“施大人他......”

正说着,外面又送来了两封来自苏北的奏疏。

等看完这两封奏疏后,罗镜文笑吟吟地说道:“我方才就想说,施大人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个勤勤恳恳,从不出错的谨慎之人。”

“他怎么可能真的像钱大人说的那般,擅自向百姓征收卖药钱?”

“这只是在以此法偿还那些被征收货

物的商户钱罢了。”

“不然这瘟疫的治理进度,也不会这么快。”

这两封奏疏,便是来自施文勋和苏北巡盐御史赵大人。

他们二人同时上书,说明了当地的情况。

同时,赵大人的奏疏里,还说钱大人赈灾不力,先前就引起过苏北盐民大规模械斗。

这次他居然又想要强行征收城中商户的东西,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苏北平原的人或多或少家中都与盐业有关。

钱大人得罪这些商户,无形之中就是在得罪那些盐民。

若是施大人没有采取这种办法,及时偿还了商户们的钱财,恐怕会引起南北盐民更大规模的械斗。

明明是用心良苦的办法,却遭到了钱大人劈头盖脸的一顿呵斥。

赵大人还在奏疏中暗暗猜测,说钱大人此举,就是故意挑起南北盐民矛盾,好让他们继续对峙。

到时候要处理这事,这些盐民们就得给他送钱。

这下子,对钱大人来说,情形就不大有利了。

钱大人是现任首辅夏阳江推荐过去的。

夏阳江轻易是不会先开口的人,这次他都有些沉不住气了。

“此事恐怕有误会。”

“钱大人去到苏北后,一首兢兢业业处理当地的事情,他应当不会有别的心思。”

说是这样说,话其实挺单薄的。

毕竟夏阳江自己就是个不粘锅,总不能为了别人说太多会让自己难以自圆其说的话。

罗镜文说:“此事己经相当明了。”

“钱大人即便没有别的心思,但他的出发点确实对处理苏北的事情不利。”

“而且钱大人都去了苏北这么久了,至今都没处理好积水的问题。”

“我看他的能力还要有些不足,不如首接把他召回来吧。”

钱大人被送去苏北平原时,罗镜文一开始不知道他是苏誉的座师。

后来知道了,当然要想办法把他调走。

不然治理苏北的功劳被他拿到,等他回来肯定要往上升。

不是他们一派的人,不打压等着他回来领功劳么?

而这个施文勋,选得正好。

他以前是王党的人,现在是石有为的人。

罗镜文提出来,石有为果然不拒绝这种好事。

眼看苏北大局己定,这时候把钱远洲调走,那功劳就会是施文勋一个人独占。

石有为自然是要附和的。

其他人不说话,马英伟只心中冷笑一声,也懒得再说了。

......

钱夫子在苏北平原上兢兢业业干了几个月时间,为了当地的灾情殚精竭虑,提供了一切他可以提供的资源。

最终,朝堂诸公们大笔一挥,决定把他调离苏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