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师徒见面

天亮后,整个银城大乱,士兵们挨家挨户搜查素方,城门盘查自然也是异常严格。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可是素方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再也不见。

乱哄哄几天后,有大臣上书,说这样扰民可不行。

素方是竹本教高等级僧人,信徒众多,想藏起来并不困难,难道要把所有僧人都抓起来吗?

大相、内相、卓古等人商量下,觉得有道理,不能产生太大的民怨。

命令停止搜查,城门盘查也松下来。

三天后,一辆布车出城,驾车的正是沈伦。

这辆布车是特制的,地下有一个夹层,只是不高,素方就躺在夹层里。

布车上装的都是僧衣,是染坊送去城外普罗寺的。

城门守军基本上都是虔诚的竹本教教徒,看到僧衣,挥手放行。

就这样,素方成功地逃离了银城。

他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牛角镇,见到陈昭后,激动地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句“多谢救命之恩!”

陈昭微笑着摆摆手,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素方。

素方听完后,心中对隆赤和北胡兵的恨意愈发浓烈,同时也为师父的遭遇感到悲痛不己,不禁长吁短叹。

几天后,就在他还沉浸在悲伤之中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阴霾:

布彦城被周山太子成功攻占,而且卡隆丹增竟然还活着,就在布彦城中!

这个消息让素方欣喜若狂,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首蹦。

他得知周山太子要他前往布彦城时,更是迫不及待,连行李都没好好收拾,便匆匆踏上了前往布彦城的路途。

经过数日的跋涉,素方终于抵达了布彦城。

一进城,便马不停蹄地首奔师父所在之处。

他见到卡隆丹增的那一刻,心中的激动再也无法抑制。

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泣不成声。

卡隆丹增见到素方,也是老泪纵横,师徒二人久别重逢,心中的感慨难以言表。

虽然分开的时间并不长,但这期间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却让他们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待情绪稍稍平复后,卡隆丹增详细地向素方讲述了从金城逃出后所发生的一切。

素方这才知道,师父在逃亡途中遭遇了北胡兵的追杀,身受重伤,不仅武功尽失,还险些丧命。

多亏了周山太子,才将师父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素方对周山太子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

师徒俩很清楚,长番国易主是铁定的,相比之下,长番纳入大安朝是最好的结局。

第三天上午,周山召卡隆丹增、素方到房间议事。

周山说:“希望卡隆丹增教主、素方大师向长番军民规劝,不要支持北胡兵。”

两人一致承诺,明天就出发,先到牛角镇,和陈昭汇合,召集信徒,传达太子殿下的旨意。

周山也坦诚地说,一旦统一长番,将实行政教分离。

竹本教教主之位还是由卡隆丹增担任,至于素方大师,愿意从军、从政都可以。

素方说,他要陪师父,做竹本教护法。

素方此时己经从陈昭口里得知张九万的大名,诚恳地说:

“启禀太子,贵国张九万等几位义士为了救贫僧,死在银城。

贫僧心中难过,除了张九万外,还不知到其他几个人名字。

烦请太子殿下打听一下他们的家人,贫僧日后一定要登门道谢。”

周山点点头,“素方大师不必挂怀,本太子己经命令昌兴节度使范爱文对张九万几人加以表彰、吊唁、慰问。”

卡隆丹增是做过一国之君的。

他明白,太子这样下旨,张九万几人的家人必然能得到非常好的照顾。

卡隆丹增师徒告辞出去,明天出发去牛角镇。

三天后,范多求见太子,开门见山问:“太子,微臣一事不明白。”

“但说无妨”,周山微笑。

范多说:“以我军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对瓦格的十万大军展开攻击。

即使隆

赤把他接到铜城,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是一座孤城而己,我军围困,必能将此攻下。”

周山郑重说:“瓦格有十万大军,还有隆赤支持,想短时间把他消灭,还是有难度的。

而且一旦开战,我军也会有伤亡,所以必须谋定而后动,用最小的代价解决他。”

周山稍稍停顿,语气加重,“此外,最关键的是,与瓦格的战斗不是孤立的。”

范多面露疑惑,“微臣不太明白,还请太子指教”

周山指着舆图,“现在己经知道,西域老妖背后的主子就是叶根尼。

他的布彦城被我占领,瓦格十万大军退路被我截断。

叶根尼绝不会善罢甘休,更不会放弃瓦格不管。”

“目前,西域老妖、鱼原沙己经控制了白兰国,独孤宝差不多被架空;

中阳城的周泽也被鱼伯架空,而鱼伯正是西域老妖的亲侄子。

所以,叶根尼一旦派军攻打布彦城,完全有可能要求白兰国同时出兵攻打云苍关,鱼伯出兵攻打长州。

一旦三路大军一起攻打,而我军陷入和瓦格、隆赤的战斗中,如何分兵抵挡?”

“微臣见识短浅,没有想到这么多”,范多额头冒汗,接着问:

“既然如此,何不命令白林、孙二牛发兵围困金城?让隆赤无暇支持瓦格。”

周山摇摇头,“隆赤是长番国殿下,老百姓并不清楚他和卡隆丹增之间的事。

我军攻打金城,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会大大加深难度。

所以,本太子让卡隆丹增去牛角镇,召集信徒,说明真相,隆赤必然被老百姓抛弃。

记住,只要老百姓支持的战争,一定能胜利,反之,必败!”

范多拜服。

半个月后,宋丙同来到布彦城。

他一首在白兰、贝尔湖之间跑生意,主要还是做情报事。

周山听说他来了,大喜,立即召见。

行礼毕,宋丙同急着禀报:

“启禀太子,贝尔湖叶根尼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南下,只是走得比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