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白马银枪

石头十九年,周山在昌久城救下罗章,并对他的枪法给予指点,那一年,罗章才十岁。

七年过去了,罗章长大了。

罗秉和有点激动,“感谢大帅关心犬子,他现在末将军中任参将,还没有带兵,不过挺勇敢。”

周山哈哈大笑,“那小子不错,小时候就能看出来,适当时候可以让他带兵。”

罗秉和感到加激动,声音哽咽,“是,末将遵令。”

周山站起来,“走,出城去看看将士们。”

罗秉和答应一声,命令卫兵先去军营通知,说太子马上来检阅部队,要求大家做好迎接准备。

两人出城后,周山扫视罗秉和军营。

只见军营中,旌旗猎猎作响,迎风招展,好像在诉说着这支军队的威武与雄壮。

再看将士们,手持各种寒光闪闪的兵器,一个个精神抖擞;

他们的队列整齐划一,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显示出极高的纪律性和训练水平。

周山心中暗赞,罗秉和是一名良将,他的军队实是一支劲旅。

这样的军队,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和威慑力。

“叫罗章过来”,周山笑嘻嘻说道。

传令兵们立即高喊,传达太子的命令。

在队列的后方,一员战将纵马疾驰而出,正是罗章!

周山远远看去,罗章身穿一套银色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全身都被一层银色的光辉所笼罩;

手中握着一杆亮银枪,枪尖闪烁着光芒。

他胯下一匹雪白的骏马,四蹄翻飞,如踏云而行,速度极快。

等他稍近一点,看得更清楚了,英武不凡,像是从古代神话中走出来的战神一般,令人眼前一亮。

罗章剑眉星目,鼻梁高挺,面如冠玉、唇红齿白;

嘴唇微微上扬,透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带着几分潇洒和不羁;

他的体格健壮,肌肉线条分明,每一块肌肉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这样的身材不仅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同时也展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罗章到了近前,滚鞍下马,行跪拜之礼。

周山大喜,下马将其扶起,连声称赞,

“好,真是虎父无犬子,罗章是我大安朝白马银枪小将军!可以带兵了!”

周山是太子,如此说,相当于下旨,此后,白马银枪成了罗章的代名词。

罗秉和父子一起谢恩。

因军情紧急,罗秉和没有再停留,直奔长州去了。

十天后,各处传来消息。

叶根尼大军距离布彦城只有五十里,鱼伯派大将新壮图领兵八万距离长州十五里下寨。

新壮图是鱼伯手下排名第三的大将,所使兵器是一杆铁槊,有万夫不当之勇。

白兰国派出三万大军向三岔口扑来,意图攻打云苍关。

周山心中冷笑,该来的都来了,只是白兰国派出的兵比较少,算是试探性进攻。

既然这样,那就让白兰国再增兵,该自己出场了。

次日上午,周山带着一支卫队赶往布彦城,同时也给神机营带去了充足的弹药。

几天后,周山到了布彦城,现场任命陈昭、秦中毅、范多组成长番战区指挥部,协调、指挥金城战场、铜城战场、布彦城战场。

命令牛着、孙二牛、白宁、徐定山、龚顺各路大军展开进攻,以示长番就是主战场。

长番铜城的城墙上旗帜飘扬,密密麻麻的将士站在城墙上严密防守。

孙二牛、白宁、徐定山、龚顺四位将领,分别率领着自己的军队,从四个方向对铜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孙二牛的军队在城东:

将士们如同一群凶猛的猛虎,咆哮着冲向城门;

白宁的部队在城西:

战士们抬着云梯,蜂拥向前冲,城墙上的弓箭手不断地向下射箭,箭矢如雨点般落下;

徐定山的军队则在城南:

战士们推着攻城车,发出巨大的声响,准备撞击城门,城墙守军向下面抛掷滚木礌石阻挡;

龚顺的部队在城北:

战士们用投石机将巨大的石块投向城内,给城内的守军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一天下来,铜城的隆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铜城城内驻军其实并不少,但面对孙二牛、白宁、徐定山和龚顺这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将,隆赤还是有些心虚,不敢轻易出城与他们正面交战。

然而,孙二牛、白宁等人想要攻下铜城,也并非易事。

铜城的城墙高大坚固,城内的守军训练有素,而且还有充足的粮草和箭矢储备。

要想攻破这座城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

在金城这一边,牛着早已向前推进到距离瓦格大军仅仅三十里的地方,王自强的骑兵军在后面缓缓跟随。

牛着接到太子下达的攻击指令,向瓦格大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瓦格带十万兵攻打金城,去掉这段时间战损,能战斗的还有近九万兵,但他不敢将全部兵力都用来对付牛着,因为还要围困金城。

他担心一旦撤去对金城的包围,金城的主将素压会趁机出城,从背后攻打他。

那样一来,他受到牛着和素压的前后夹攻,所以瓦格只敢分出一半的兵力去应对牛着。

即使一半兵力,也有四万多人,牛着部队是三万人。

牛着兵力比瓦格少,但牛着军队是生力军,瓦格部队在这一片已经耗了不短时间,两相抵消,相差不大,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就此展开。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响彻云霄,双方士兵都杀红了眼,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难分胜负,就像两头凶猛的野兽在殊死搏斗,谁也不肯轻易让步。

一个时辰后,牛着按照计划,率先收兵,他的目的不是要歼灭瓦格,只要打出气势就好。

实际上,瓦格对局势判断错了。

他认为,卡隆丹增已经前往长安,说明他已经投靠大安朝了,

而素压对卡隆丹增忠心耿耿,他肯定和牛着大军商量好了要对自己前后夹攻。

事实上,素压和牛着一方并没有进行过任何沟通,只是瓦格自己的猜想,当然他这样的猜想确实符合逻辑。

这正是周山命令把卡隆丹增送去长安的目的,瓦格果然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