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愈发清冷,那昏黄的灯笼光晕在寒风里晃得厉害,将众人的影子扭曲得不成样子。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金铃儿的话一落地,众人瞬间就炸了锅,脸上写满了不满与急切,嘈杂的反对声此起彼伏,就像一群被惊扰的麻雀。
金铃儿瞧着这乱哄哄的场面,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紧不慢地抛出一句:“那总得让大郎有个名分吧,否则为家族付出许多,连个名分都没有,成何体统呢……”
这话一出口,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捅了马蜂窝。族中那个最擅长见风使舵的长老,脸上堆满了让人作呕的坏笑,跟条滑溜溜的泥鳅似的迅速站起身来。
他的脸在灯笼映照下显得格外油腻,眼睛眯成了两条弯弯的缝,里面闪烁着算计的光:
“哎呀,您有所不知呐,我们原本就要把家主之位给大郎的。谁知道他不同意呀?!他做了族长,也好心安理得地照应我们,以后我们发展起来了,也好心安理得地听他的号令,您是大户人家的女子,这点事情肯定明白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假惺惺地摇头叹气,那浮夸的表演,就差没写在脸上“我在说谎”。
这位长老心里此时简直乐开了花,他瞧了瞧金铃儿年轻的面容,暗自想着,这小女娃子就算气场再足,又怎么斗得过他们这些在市井里摸爬滚打、精于算计的老油条呢?
在他看来,金铃儿不过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随便耍点手段就能把她糊弄过去,到时候李家的好处,他们这些族老可就有大把机会捞了。
想到这儿,他偷偷抬眼瞄了瞄金铃儿,脸上的笑容愈发得意,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李家作威作福的美好“前景”。
夜色愈发深沉,浓稠如墨,将整个小院紧紧包裹。昏黄的灯笼在寒风中摇曳,微弱的光线忽明忽暗,映照着众人那一张张或贪婪或算计的脸,让这原本普通的农家小院,此刻弥漫着一股诡异又紧张的气息。
金铃儿站在院子中央,身姿笔挺,清冷的月光洒落在她身上,更衬得她气质卓然,与周围这群粗俗的亲戚格格不入。
她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里却藏着让人难以捉摸的深意,声音清脆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如此甚好,既然各位心意已决,那便即刻将家族印信,还有承认大郎为家主的文书写就吧。唯有这般,我家大郎才能心无旁骛地为家族效力。”
众人听闻,像是被注射了一剂兴奋剂,瞬间炸开了锅。
那个尖脸长老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第一个跳了出来,他脸上的肌肉因为兴奋而扭曲,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那两颗大门牙在昏黄的灯光下格外刺眼。
他一边搓着双手,一边急不可耐地说道:“早就准备好了,就等大郎接任家主,往后我们可就有好日子过喽!”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文书,双手递向李丰,那动作就像是在献上稀世珍宝,眼睛却紧紧盯着李丰,生怕他拒绝。
胖长老也不甘示弱,他挺着圆滚滚的肚子,费力地挤到前面,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那笑容让他脸上的横肉都跟着抖动起来:
“是啊是啊,大郎当了家主,咱们李家肯定能兴旺发达。以后有什么事儿,大郎您一句话,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口水,那副丑态让人作呕。
在这群人心中,家主之位就是他们肆意索取的通行证。他们暗自想着,李丰一旦成了家主,就成了他们砧板上的鱼肉。
要是和李丰起了争执,就去他家里一哭二闹三上吊,吃他的、喝他的、用他的,他还得忍着。
要是李丰稍有不满,他们只要搬出“你是家主,理应让着点我”这句话,就能把李丰噎得说不出话来。
在这穷乡僻壤,以往的家主面对这些撒泼耍赖的人,确实常常束手无策,毕竟家族总共就这么些人,总不能真把族人都扫地出门,也不能真的对自己家人刀枪相向吧?毕竟自己家如果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外人就该趁虚而入!
可千万别以为穷乡僻壤,出的都是良善人家,抢地抢种子,抢水源河流,那个都是需要实打
实的拼命的,否则的话,怎么可能有家族呢?说白了还不是一个通过血缘关系让一群人抱团在一起方便生存的组织吗?!
然而,他们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大世家与这乡野之地的规矩有云泥之别。在大世家,长辈的命令就是铁律,虽不至于像“让你三更死,你不敢留到五更”那般绝对,但违抗命令的后果也不堪设想。
金铃儿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表面上神色平静,内心却在暗自冷笑。她看着家主印信和文书稳稳落入夫君手中,微微低垂的眼眸下,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狠辣。
她心里清楚,这些人愚蠢又贪婪,很快就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接下来,便是她和李丰好好“回敬”这些人的时候了 。
月光洒落在小院,昏黄的灯笼在微风中晃荡,光影在地上交错。金铃儿看着手中确认李丰家主身份的文书,神色愈发笃定。她微微抬起手,优雅地挥了挥,声音清脆而平和:“那些想读书或是做小吏的青年先出来,我瞧瞧你们。”
此言一出,李家的年轻一辈像是听到冲锋号角,一窝蜂地涌了出来。金铃儿定睛一看,心中不禁一沉,眼前的景象实在令人咋舌。
这些青年站没站相,歪七扭八,有的勾肩搭背,有的还在交头接耳,甚至有几个眼神肆无忌惮地在金铃儿身上乱扫,那轻浮的目光让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恼怒,但很快便被她优雅的笑容掩盖。
金铃儿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和蔼的语气问道:“你们当中有多少会读书写字啊?”
刹那间,原本喧闹的人群像被施了静音咒,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满是闪躲。片刻后,只有寥寥十几个青年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显得底气不足。
金铃儿目光扫过他们,接着说道:“你们这十几个人既说识字明礼,那就以《诗经》为例,每个人挑选一篇,谈谈对里边名段的理解。只要能说出个大概,我便能保你们谋得个做官的机会。”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秒、两秒……这些青年全都僵在原地,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寂静得连地上掉根针都能听见。金铃儿看着他们,心中失望不已,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平静。
旁边的家长们可坐不住了,尤其是那些家族长老。那个胖长老急得满脸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像一头发怒的公牛,冲上去对着自己儿子的屁股就是一脚,嘴里骂骂咧咧:
“你个兔崽子,赶紧说啊!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别给老子丢人!”
另一个尖脸长老也不甘示弱,双手用力推搡着自家孩子,气急败坏地喊道:“快开口啊,平时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然而,读书这事儿,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任凭家长们如何打骂催促,这些青年依旧紧闭嘴巴,无言以对。
场面尴尬到了极点,空气仿佛都变得黏稠起来,让人喘不过气。
金铃儿看着眼前这混乱又难堪的场景,心中暗自叹息,脸上却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只是这笑容里,多了几分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