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西安 作品

第313章 周天星辰符与九间院

第313章周天星辰符与九间院

湖心岛上云雾缭绕,一辆天风云车在天上环绕,引动着四周的水气,化作一朵朵浮云。

浮云仿佛团一般,在湖心岛上悬浮不动,任凭海上风吹,就像是扎了根一样。

在这层浮云之下,星光点点犹如繁星,准确来说,与星空中的星辰一般,就是一张星图一样。

这些星光在一头独角牛身边浮现,就像是被星光罩扣住一样,在球形罩子上有一副星图。

“师弟,你这身上是咋回事啊”余书洋看着眼前的李太平,不由惊奇的询问。

相比上次见面,李太平体形变小许多,跟普通老黄牛差不多了,身上的毛发也变短了,摆脱了大象般模样。

“师兄,这是我炼的周天星辰符,须得沟通星天中的群星,现在还不能收入到玄窍中。

今天再见师兄,你一身玄气菁纯,又有一股虚实不定的道意,相必修行上大有收获吧。”李太平极为恭敬的问道。

师兄弟两个分别了四年时间,再见面都有几分陌生感,不过随着攀谈,又觉得师兄弟两个性情都没变。

“我把微尘棋谱参悟透了,领悟到一门炼化虚实的道术,你是突破九品了”余书洋欢欢喜喜的跟师弟问道。

李太平是兕兽血脉,又坚持兽身修行,比其他妖怪修炼都要慢上十倍、百倍。

李太平点点牛头,笑道:“也是去年的时候,在阳师的帮助下,将所有星符都炼成了,这才突破了九品。

师兄,你炼丹学的怎样了可能炼制金丹跟不死药了”

当初余书洋离开虎山岛,带着七风、万家两个,就是专门跑来学炼丹的。

这事是当初余书洋跟阴陈子做的交易,他选阴陈子为经师,阴陈子倾囊传授他炼丹法,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在青丘狐族中收两个徒弟。

余书洋嘿嘿一笑,说道:“为兄我来了狐之国,除了学了两本炼丹书,剩下的时间都闭关修炼了。

三天前才出关,说到炼丹,或许万家能成了,他在阴师跟前学了两年,应当是能开炉炼丹了。”

当年烛火精万家火性混杂,被李太平点评为,不能炼丹,只能烧火做饭。

不成想,这些年慢慢调和火性,将木中火、星鹑火、军火、烛火炼成四灵焰火,法相更是四灵鹑凤。

李太平不由的点点头,赞赏道:“万家着实不愧明曦二字,当初却是我小看他了。

师兄,怎得你一个过来了,也没见万家、七风他们,不是说还有一二百个狐子吗”

余书洋也不隐瞒,把接到李太平飞符传书后,如何擒拿乌枪将军,怎么应对推云雀的事都说了。

李太平听了这些,倒也不觉的如何,反倒是对扫霞童子好奇的紧,说道:“师兄,那扫霞仙衣就是你身上穿的吧

我记得是当初阳师送你的,没想到这么快就祭炼成法宝了。”

李太平听了余书洋的建议,准备用法宝承载法脉气运,这才专门祭炼了周天星辰符。

早先兕兽一族没有祭炼法器的习惯,李太平祭炼起来,才知道其中艰难。

要想将一件法器祭炼成法宝,须得将法禁祭炼到圆满,为此,祭炼的法禁要么符合罡禁、要么就得符合煞禁。

这就要求,祭炼法禁的灵文必须通顺,法禁是由灵文汇聚而成,若是灵文臃肿、残缺,最后炼出的法禁,也跟着不灵活。

为了祭炼周天星辰符,李太平不得不一一解读星辰法禁,将其拆解成一篇篇灵文。

若非有阳符子的帮忙,估计李太平还得等百八十年,才能像现在这样,把一千多道星符都祭炼出来。

把法器祭炼成法宝,罡禁需要三十六重圆满,煞禁需要七十二重圆满。

现在看来,李太平想把周天星辰符炼成法宝,比他修行到一品脱劫飞升还要困难,一千多道星辰符实在太多了。

余书洋见师弟一脸好奇,直接把身上穿的道袍脱下来,他在道袍里头还穿了一件捕风网法衣,不会露出幻化人形的裸体。

“师弟,你拿去看就是了,可是祭炼法器遇到困难了”余书洋一边把仙衣递过去,一边问道。

李太平半蹲坐着,两个前牛蹄子捧着扫霞仙衣看,说道:“还不是我身上这件星符,我想着祭炼成法宝,用来承载法脉传承的气运。”

余书洋听了哈哈大笑,说道:“师弟,你当局者迷啊,你修行的是北斗科仪。

祭炼法宝也当以北斗为主,若是照着你这种祭炼,把周天星辰都炼成神符,再提升成一件法宝。

这不是炼了一件星空群星了吗与开辟一重星天有啥区别”

炼器成神符,与一般炼器不同,反倒是跟天风云车类似,都是器法并存的炼器术。

周天星辰符后续祭炼与提升,就得慢慢将每道星符都祭炼到圆满,最后合一炼成符图法宝。

“师兄,我这一脉传承是安天科仪,不仅仅局限在北斗九星,而是周天一千二百多道大星。

其中承载的不仅仅是法脉传承,还有当年道盟与天道、古神的盟誓,要转移法脉气运,连同盟誓也得一块转移。”李太平解释道。

道盟十道法脉传承,其中科仪一脉最重,原因就在这道天道盟誓,也是科仪施法能召请神灵的根源,通俗一点讲,就是代天施法。

余书洋还是第一回听闻这事,不由的眉头紧锁,说道:“师弟,若是这样的话,你就只能广收门徒了。

把这星辰交给门人弟子祭炼,最后合炼成一方周天星辰符图,这声势浩大的吓人。

若是你能办成了,能称的上一句星道祖师了,就是不知道你敢不敢干了。”

余书洋说完也吓了自己一跳,按着这个思路,祭炼的周天星辰符图,完全就是一件星天至宝。

到时候,星天之中的星辰本源都要被摄取,乃至星神都要被管制,根本就是群星神主之宝。

一旁的李太平听了这话,完全就是愣住了,他根本就没想到这一点,现下经余书洋提醒,却是瞬间豁然开朗。

“时运如此啊,我道当兴!我道当兴啊!”

李太平一下子蹦了起来,嘴上嘟囔个不停,好一回才算平静下来,这才带着一股激动劲,冲余书洋解释。

“师兄,你看是不是这回事,你这边要建东海道院,我这边炼星符就得传法收徒。

你说这事巧不巧,是不是时运当兴,说不得这就是我这一道弘扬光大的契机了。”

李太平很少激动成这个样子,实在是今天这事,是他前所未见的,兕兽一族都是一脉单传,修行法门也是独自修行。再早之前,都没有祭炼过法器,也不曾收徒传法,他们就像是借着青牛老祖宗的名头,帮着守护与见证天道盟誓。

“师弟,此事还得慎重考虑,现下东海道院招收的学生,都是青丘狐族。

你若是是想广收门徒,也得再往后等一等,免得法脉传承又跟青丘狐族纠缠不清了。”余书洋忙着劝说道。

随即,余书洋就把这些日子知道的情况,像是青丘狐族的六支狐妖、狐之国与青丘祖地等等,细细的讲述一回。

李太平慢慢听完,心中也别有一番考量,思索片刻说道:“师兄,既是你跟阴师要办这东海道院。

也不能只教授三十六部尊经,也当跟喜鱼学院那样,传授修仙百艺,如此一来也不枉费求学一场。

我这祭炼星符的事,也能捡些边角的偏星、杂星出来,让他们帮着祭炼法禁。

如此一来,也算是前期撒网,有合适的就收入门下,没合适的就等后续的学生。”

余书洋听了也觉得可以,随即点点头,说道:“师弟这个法子好啊,我还寻思着,只教道经有些单调了。

顺带着传授仙门百艺,如此一来,就跟道盟早年传法一样,他们回去无论是修行、生产,都会慢慢像道盟靠拢。”

说到这里,余书洋、李太平都来了精神,顺着这个思路,一点点补充细节,商量了好半天时间,才有了一个轮廓来。

不等他俩再商量,就觉得身下海岛一阵动荡,一股勃勃生机从土壤中散发出来。

“地脉重新联通了,想必阴师、阳师也该从海底出来了,咱们去迎一迎吧。

对了师兄,西岸那边海船上,还有一个给你送海船的老猴子,他听闻咱们要搞东海道院,一路上都在绘制图纸。

我觉得这老猴子所求不小,师兄你还是小心一点,别被他坑了。”李太平免不了又提醒一回。

李太平、阳符子他们都是坐尺家的海船来的,那老猴子打着送法船的名头,从鸦头山一路找到虎山岛。

当他听闻李太平他们要去青丘岛,更是主动叫来海船送他们,特别是知道来湖心岛创建东海道院后,更是找阳符子沟通,帮着绘制图纸。

余书洋嘿嘿一笑,说道:“那尺家老猴子,阳寿只剩百年了,想求一枚突破四品的仙丹。

他是被人道元炁侵染了道基,也不知道靠着什么办法,竟然突破了五品修为。

按着阴师的意思,就不搭理他了,让他去九州内陆去寻人族,转修人道成圣法。

既然他又贴过来了,我们也可以打听一下,看看他是怎么突破成妖仙的,咱们道盟有不少被侵染了道基的,全都不能突破五品修为呢。”

余书洋对尺家老祖别有一番打算,除了让他帮忙营造道院,也可以给入微剥离人道元炁打掩护。

按着水月梧桐的打算,是等黄粱道宫修复以后,把入微剥离人道元炁的事,替余书洋抗下来。

反正黄梁道宫远在梦乡之中,人族九大圣地想找麻烦,也进不到梦乡之中,到时候道盟私下里,再跟人道九家慢慢商量。

李太平不知道其中牵连,只以为是来求取仙丹的,随即说道:“师兄,要不你先去西边见一见那老猴子。

土六、云华,还有黄巴山、白七郎、十一郎都在海船上呢,这回过来从虎山岛带来不少东西,也不知道他们卸完了没有。”

“也好,等下你见了阴师,让他去接应一下狐子们的海船,别让找上门来的龙女劫持了。”

余书洋回身嘱咐一句,把半空中的云车招来,拉着他飞向海岛西岸,一路上天风云车不断汇聚云气。

湖心岛半空中,云团越来越大,这云是余书洋专门汇聚的,他要祭炼震龙法相,须得采炼云霞做灵材。

待到西岸海船边,就见着土六、云华他们在往下卸货,都是一个个酒坛子,看着余书洋好生疑惑。

“土六,这些都是啥啊”

“法主。”

“舅舅。”

土六、黄巴山一见余书洋就围了上来,随后是白家两兄弟,以及云华。

“法主,这些都是酒跟蜂蜜,都是这些年虎山岛上存下来的,专门带过来给您尝尝的。”土六笑着介绍道。

说完这话,他从怀里掏出一根鸡油黄的如意,说道:“法主,这件法器祭炼到三十三重煞禁了。

再往后祭炼,无论灌入多少五芝药煞炁,都没有半点效果了。”

余书洋把玉如意拿在手中,如意上的灵芝草,都鲜活如真实芝草,内中煞禁三十三重,戊己土生生不息。

“祭炼的不错,看来取巧的法子到头了,剩下的只能慢慢苦熬了,不过也把真土炼成了。”余书洋满口称赞道。

五芝瑶草剑、百鳞斩元剑都是余书洋推演出来的,其中,最麻烦的就是五芝瑶草剑,是参考杏黄旗炼制的。

为了炼制戊己土,他也是煞费苦心,找出六色灵芝、瑶草,祭炼戊己土煞禁。

当初余书洋祭炼这柄剑,是因着上一世的时候,乙木生剑断裂,被三世怨侣打破防护,活活被爆肉身。

为此,他这一世再祭炼杀生二剑,就不再研习甲乙木,改用戊己土为生剑。

“你们快些搬吧,那尺家老祖在船上吗”余书洋朝土六问道。

“法主,自从海船进了青丘水域,那位猴仙就在船舱里不出来了,好像是在绘制图纸。

我听阳师的意思,说是要炼九间道院,似乎颇为麻烦,一路上改稿三五回。”土六解释道。

余书洋听了不觉哑然,没想到阳符子竟然要建九间院,看来他的想法也不少。

所谓九间院,与民宅的三进院、五进院类似,间、进都是建房的制式名词,像黄粱道宫就是两殿三室的五进院格局。

这九间院,是指一条中轴线上,连着九间正房的格局,也叫九星连珠,是一个极复杂的宫城建筑。

落枕一样的感觉,脖子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