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西安 作品

第441章 传授剑道

荒海,湖心岛。

在尺家、地狐两伙工匠的联手下,妖仙城很快把内、外城的轮廓造好了。

建造妖仙城的地气灵材,都是从木家直接拿来的,许多灵材都炮制好了,也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妖仙城是按着阵图营造的,余书洋早就把埋藏火脉、水脉的地方留了出来,只等师弟李太平帮忙搬来了。

为了购置火脉,朱纲标、龟有光两个没少费心,在东海想找火脉实在太难了,即便有的海岛上有地火脉,也是都肯售卖出去。

余书洋原本预设了三十六口火脉,正好营造三十六口铸剑炉,奈何,只搜罗到了十七条火脉。

倒是水脉没怎么找,就被买来了三四十条,全都被师弟李太平担回来,几个海岛上分别安放一些,剩余的一股脑全丢桃柳福地了。

朱家六岛按着余书洋的要求,开始大规模栽种灵松、灵柏,正好也缺少水脉的滋养。

最关键的是桃柳福地,因为阴风鬼气的侵袭,鬼面桃、阴柳也不断往外滋生。

可以说,只要桃柳福地相连的海岛,哪怕是充斥着海煞的浮岛,都开始生长桃、柳树苗。

此时余书洋也不心思关心桃柳福地的事,他正带着曹青、金不换、万家他们搬运火炉呢。

因为他要在妖仙城内铸剑,事先就安排万家他们打造铸剑炉,说起来,还闹了不小的笑话呢。

南火池是引地火为火池,无论是打造雷文火尖枪,还是锻造炼器,都直接从火池中引火锻造。

余书洋告诉万家打造铸剑炉,他就按着炼丹炉的模样,带着曹青、金不换他们一块铸造火炉。

也是赶巧了,金不换他们三个,学的都是法剑一脉的传承,讲究的是“万物皆可为剑”,也不觉得用炼丹炉铸剑有啥不对的。

曹青跟曹氏三兄弟,他们早先只懂得烧火炼墨,更不清楚铸剑炉的事。

如此一来,也就稀里糊涂的,用灵铁铸造了三十六口丹炉,等到余书洋见到以后,也是哭笑不得。

好在,这事也不是无解,无非就是用炼丹的方式炼剑,余书洋恰好掌握祭炼剑丸的法子。

剑丸依旧属于仗剑一脉,不过是把剑器搓成丹丸,平时收入体内玄窍中温养,对敌时再把丹丸伸展成剑器。

余书洋看着徒弟们把火炉一一安放入位,这才把曹青叫到身边来,说道:“你去南火池中采些灵火,放到没有火脉的剑炉中。

再从灰鼠、麻鸭二族选些妖怪,让他们负责剑炉中的灵火,就按着养灵火的法子,咱们慢慢养吧。”

三十六条火脉,眼下只购入了十七条,剩下的只能慢慢培育了,就像曾经的火穴那边,不断的烧灵木喂养灵火,再接入地气养火脉。

曹青点头称“是”,这些时日他跟着烛火精万家、金不换他们学了不少,在余书洋面上越发的谦卑起来。

“少东家,剑炉这边怎么安排,还请您示下。”曹青一脸郑重的问道。

余书洋手持灵芝如意,不断的轻敲手心,铸剑的事要归入剑道一脉,想到这里,他把金不换、余丽水、余藏锋叫到身前来。

“妖仙城以后的核心就是铸剑,我想了想,这事不能绕开你仨,铸剑之法,你们想要怎么处置啊”

余书洋有心考验仨徒弟,他们仨都出身喜鱼福地,从血脉上来说,也算是他的族人。

故而,余书洋一直冷淡的对待他们,就是怕他们自以为是,性格变得骄纵轻狂了。

说起来,他没少费心思,无论是派他仨去面馆帮厨,还是在九间道院炼剑,都是为了磨砺他们的心性。

“先生,铸剑之法由您传下,自然是您说了算,我们都听您的。”金不换一脸诚恳的说道。

随着这些年的磨练,特别是跟吴威的不断较劲,金不换也变得越发稳重,不似早先那般鲁莽了。

余书洋又看向余丽水、余藏锋,这些年随着剑道修炼,他俩身上也都带着剑气了。

“先生,你是想收曹青入门吗”余丽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一边看看余书洋,另外一边看向曹青。

“剑道门户交给你仨了,我并不考虑再收徒了,这是定数,不能乱了气运。”余书洋解释道。

自打东夷帝君着重提醒立道传法,余书洋就用玄武龟书卜算,最终让他测算到了“天机”。

这一劫是地道兴复,随着天、地二道补齐,人道也要归位,到时候妖族就要被赶出九州,铸剑城、剑道法脉都会因此受益。

一直以来,余书洋都不“卜算”,就是担心被其蛊惑,毕竟,“卜算”也不过是求神问卜,给出结果的无非是天地本源。

虽说,他尽量不去卜算,不过,既然看到了天机,知道东海剑道有大兴的机遇,必然要给徒弟们谋画一二。

首先一点,就是法脉传承有序,不能出现内部的混乱,免得大运降临以后,门下弟子四分五裂。

其次就是,一众弟子的团结合作,剑道传承不止法剑一脉,还有金蜂一族学去的刺剑,以及即将传授给曹青的铸剑术。

“先生,弟子愚钝,还是请您做主吧!我们都听您的。”余藏锋不似早先争强好胜了,一脸的憨厚模样,就像是藏锋入鞘的宝剑。

余书洋听了三徒弟的话语,不是特别的满意,也没有特别的失望,他仨全都中规中矩的。

“剑道法脉传承,不可能只局限于你们仨,以后你们也得收徒,就像东海道院那般。

你们仨个切记,不可有门户之见,无论是收徒还是传法,须得记住,咱们这一脉是从道盟而来。

祖师殿的神像,你们仨都看过的,正所谓:树有根、水有源,你们知道道脉传承的来源,就当明白以后立身处世的规矩。

铸剑之法,关乎剑器祭炼,算是剑道的根基,不容许有半点的差错,今天,我把铸剑法门传授给你仨。

你们仨个中第一个学成的,就得承担起南火池与铸剑炉的杂事,到时候,由他做最后的选择,是收徒传法,还是代师收徒。”余书洋盯着仨徒弟跟曹青看,此时,他也在考察曹青的心性,看看他会不会心里有怨气。

好在,曹青心性不错,他是吃过苦的,当年在鸦头山上,先后经历火鸦仙陨劫、火鸭仙买山驱赶他们,以及在巢居城工坊学艺。

若非是被鱼父招揽回来,此时的曹青依旧在工坊里烧烟炼墨呢,哪有现在这么多机会。

可以说,曹青对余书洋一直心存感激,对于不传授铸剑之法的事,他心里并不觉得怨恨。

余书洋这才把剑丸之法,传授给金不换他仨,说起来,他仨早先都学了炼剑之法,不过是性命交修的本命剑器。

“剑道细分可以分做两脉,一个是仗剑一脉,这一脉把剑视作关键,所谓仗剑就是依仗剑器。

你们的祖师燕道人,传下的两仪龙须剑,就是典型的仗剑一脉,要炼剑先炼两柄剑器。

我传你们的则是法剑一脉,相比之下,法剑一脉并不依仗剑器,更多的是剑道与剑法。”

说到这里,余书洋停顿下来,抛出手中的灵芝如意,催动冬时剑道,随之冬风、冬时、冬冥、冬月、冬藏五道剑意合一,化作一道玄光剑气。

“法剑,从法意入手,由此汇聚法韵,继而牵动大道之力,这才是剑道的根本所在。

剑器再锋利,也不如用大道作刃,你们仨看好了,我只演示一回。”余书洋提醒仨徒弟道。

冬时剑道汇聚一股极寒的毁灭,被余书洋用咫尺之间,引动太阴大道。

就见灵芝如意散发着玄光,如同一支利箭般飞舞,不消片刻时间,一轮明月从灵芝如意中跳出。

在明月的照耀下,金不换、余丽水、余藏锋仨个,都仿佛掉进了冰窟窿里,浑身上下都觉得冷。

与此同时,他仨身上都浮现一股剑气,这是剑心下意识的抵抗,不过,他仨刚炼成剑气,面对余书洋的冬时剑道,就如同蚂蚁看到大象。

余书洋浅尝而止,并不是要摧残徒弟们,学剑不能闭门造车,时不时的就得较量一回,目的就是淬炼剑意。

早先,他一直让仨徒弟专注于炼剑,他们仨的剑器都是依照命数祭炼,全都是根据他们的脾性来的,可以说,炼剑就相当于炼己。

“剑气、剑意、剑道,是法剑一脉的核心所在,修炼到最后,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叫一剑生万法,另外一个叫一剑破万法,两者之间没有高下之分,只看修为高低。”

余书洋话音刚落,就听余丽水问道:“先生,那你是修行的哪一种呢”

“我自然是一剑生万法,以自身剑道为引,驱动天地间的大道法则,这需要对大道别有感悟。

天地之间有大道三千,你须得了解它们,才能驱使他们,不然,就是瞎子望月,怎么都是白费。

要想学我这一招,你们就得学习数算与灵文,只有懂的数术之道,才能把大道法则为尺度,同样的,只有懂的灵文,才能解析大道法则。

如果,你们觉得麻烦的话,也可以学一剑破万法,只要对自身大道领悟足够深,以一道镇压三千大道,也不是没可能的。”

余书洋笑着对仨徒弟吹嘘,说实话,即便他两世都修行剑道,一直局限在术法的层面,还不配提及剑道什么的。

“先生,我想学数术跟灵文。”余丽水满眼放光的说道。

仨徒弟之中,余丽水的资质最贴近余书洋,一直以来,他都把师父当做榜样。

余书洋笑着摇摇头,说道:“我现在哪有闲功夫教你这些,想学就去找阳符子去,他那里正研究灵文呢。

仗剑、法剑都是对剑的认知,除此之外,还有剑技可以炼,之前担心你们分心,不能炼出剑气,就没教授剑技给你们。

剑技有四种,分别是:剑气雷音、剑气化虹、炼剑成丝,以及剑光分化。

为师到目前为止,也只炼成了前面的两种剑技,今天给你们演示一下。”

余书洋催动灵芝如意,就见着鸡油黄的如意,散发着森森玄光,一声雷鸣之间,就如同隐身一般,猛然间消失,又紧接着从前往跳了出来。

随即灵芝如意在半空演练,一时之间,雷鸣声阵阵,玄光如同丝线一般,在空中来回飞舞。

他几次三番施展,想要把另外两道剑术模拟出来,不过,都不能成功。

余书洋也不再尝试,剑技与剑道一般,也需要慢慢参悟,不是说想炼成就能成的。

仨徒弟今天被传授了许多,一时之间全都觉得心满意足,特别是金不换,以前他可羡慕吴威了,只觉得师父偏心,很少指点他们修行。

“剑道修炼全靠个人修炼,就凭手中的剑器,修为高深者,能一剑引动大道法则,也能挥剑如雷鸣。

这些都不是靠嘴巴说的,最终全都归属于炼剑,有三分苦功,就有三分实力。”余书洋将灵芝如意拿回来手中。

他并非没有察觉金不换的情绪,或者说仨徒弟一直都有情绪,不过是被压制住。

余书洋看到也装作没看到,炼剑就是这样,要能耐得住寂寞,并且还得忍受各种是是非非,不然,何以洗炼凡心为剑心。

仨徒弟很快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开始围着余书洋问问题,特别是最后没演示出来的两门剑技

炼剑成丝是剑意合一,能够把剑器、剑气、剑意合在一起,挥动的时候就像蚕丝一般。

剑光分化则是剑阵,把剑气、剑光分化成剑阵,就像曾经的余书洋,他就是用一气长蛇阵汇聚剑气,这才让他在九品时,拥有五品的全力一击。

不过,余书洋不是真的炼成剑光分化,归根到底,还是用剑气布阵罢了!

余书洋耐着性子给几个徒弟一一讲述,待到他讲解完剑道的事,就安排他们仨抓紧修炼铸剑术。

安排完徒弟,正在余书洋准备去九间道院,就见一道飞符当空落下,余书洋拿起一看,就知道是表弟李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