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西安 作品

第464章 传法众徒与龙精之道

   湖心岛,极真宫。

  余书洋把门下弟子、道童都叫到身边,他准备推演化龙之道,此事关乎道统传承。

  弟子中以吴威、金不换为首,道童中以万家、土六为首,旁传像蜂妖金虎、火虫曹青也被叫来。

  多余的话,余书洋并没有讲,先是点评了众妖的修为,又重新给他们梳理了一遍修行功法。

  他的道脉传承,归根到底就是一气混元跟阴阳两仪,像吴威、蛇丘燕只修行玄武水法,并不涉及大道根本。

  余书洋考虑到眼下的形势,准备提前传授给徒弟,免得他渡劫不过,法脉传承断绝了。

  他取出洞渊玄天旗,催动星河弱水、北冥玄水、冥河黑水,演化三水混合炼实化虚之法。

  “吴威、蛇丘燕,你俩修行玄武水法,不能只局限于玄武一道。

  有一件事,你俩务必记在心里,日后也要传给徒弟,那就是太阴玄武一道,非天地反复不可修炼!”

  余书洋脸色颇为凝重的看着俩徒弟,自从他祭炼出太阴冬风符,从中窥见天渊虚影,方才知道为啥阳符子、蛇丘子都炼不成玄武功法。

  若非他乃是浮黎世界转世而来,说不定,即便懂得用子水、亥水混合虚宿、室宿炼玄武龟书,依旧还是炼不成的。

  就算阳符子拥有黑水功法,甚至有祭炼皂雕旗的法禁,依旧还是不能修炼,只因为玄武大道被封入天渊。

  吴威、蛇丘燕修炼玄武水法,须得先以余书洋的法力做种,方才能祭炼灵材为法符,即便如此,前段时间他俩都被龟蛇二性侵蚀。

  余书洋嘱咐完吴威、蛇丘燕,又跟他俩细细的讲述炼虚化实、炼实化虚的变化。

  在他讲述的时候,金不换、余丽水、余藏锋三个也听的如痴如醉,他仨修炼法剑一道,早早就接触到阴阳两仪变化。

  像万家、土六、云华三个,也跟随余书洋日久,各自都有独门传承,听起虚实变化,结合自身所学,也都有所收获。

  最惨的就是金虎、曹青两个,他俩都没有血脉传承,可以说自身没有一点底蕴,平时也不在余书洋身边,听余书洋讲道,仿佛石头脑袋一般。

  反倒是七风跟宋狱两个最轻松,七风在道院学习,对于大道根本早有了解,此时听道就是水到渠成,至于宋狱刚刚感炁,左右都是听不懂。

  余书洋由虚实变化,又讲动静、水火、阴阳,待到四种变化讲完,又用五色神光、黑水玄光化作雉鸡、玄蛇,演示一气混元的变化。

  这种涉及大道根本的变化,即便有乾坤圈道意加持,也是非常吃力的,就好似将后天逆反成先天。

  说实话,一气混元的传承,最好是先从微尘棋谱入手,再由此感悟微尘一气,从而领悟一气混元之道。

  奈何,就像玄武大道被封藏,一气混元更是如此。

 

  吴威、蛇丘燕修炼玄武水法,还能以余书洋的法力做种,想修行微尘一气,却是无“种”可用。

  待到讲完一气混元,时间已经过去七日,余书洋讲道的时候,并不觉得时间流逝,停歇下来方才体会到一丝疲倦。

  看着一众徒弟、道童都疲惫不堪的模样,余书洋这才止住讲道,让他们都歇息几日。

  他把金不换、余丽水、余藏锋三个叫到身边来。

  “你们三个都是喜鱼血脉,为师觉醒了龙鲤血脉,这次把你们都找来除了讲道,还有一件事跟你们商量。

  咱们喜鱼一族一直都有一个大敌,为师即将要渡劫突破五品,到时候,免不得要对抗那文思蛇。

  经过多番考量,我准备修行化龙之道,这就需要你们继承龙鲤血脉。”

  余书洋说完看向仨徒弟,东海喜鱼一脉,已经有两个五品妖仙,势力上远超喜鱼福地本家一脉。

  在他的劝说下,鱼父、鱼母已经在南湖中播撒鱼苗,准备用最笨的办法培养喜鱼精。

  如今,他要化龙进位大龙神,身上的龙鲤血脉与气运,需要留给东海喜鱼一脉,就想着从仨徒弟中选一个继承。

  仨徒弟脑袋都晕晕乎乎的,还没从讲道中清醒过来,反应了个半天,这才明白师父说了什么。

  “先生,我们仨都是您的徒弟,继承血脉这种事,还是您选吧,免得让我们仨为难。”

  金不换带头劝说道。

  他们跟随余书洋多年,已经不是喜鱼福地的时候了,对于道盟传承、法脉气运都有了解。

  余书洋想了想,也明白金不换的顾虑,他们这是把龙鲤血脉跟法脉传承混淆了。

  “你们仨不要多想,此事跟法脉传承无关,乃是咱们喜鱼一脉内部的私事。

  你们并不清楚,咱们喜鱼一脉出自文鲤传承,在文鲤传承中除去喜鱼,还有龙鲤、智慧鱼、阳鱼、阴鱼、雅鱼等。

  我要修行化龙之法,这龙鲤血脉跟文鲤传承气运,需要留在东海喜鱼一脉。

  你们仨不要有压力,咱们东海喜鱼一脉人丁稀薄,除了你们仨,就剩胖头鱼他们五个了。”

  余书洋说到最后,笑着打趣一句。

  奈何,金不换他们三个,始终紧绷着脸,都知道继承龙鲤血脉有大好处,又不想明着开口要。

  余书洋也看出仨徒弟的小动作,叹息一声,说道:“剑道唯精唯纯,你们如此优柔寡断,如何能担当剑道精神?”

  剑道修行无论法剑、仗剑、还是御剑,所修炼的都不过是一道剑锋,也就是无所不破、无所不斩的意志。

  金不换、余藏锋、余丽水被训斥一顿,他们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各自对视一眼,被余丽水抢先一步开口。

  “先生,我愿意继承龙鲤血脉。”

  余丽水修行资质最像余书洋,一直都被打压着学剑,刚开始他还没感觉到,等到后来慢慢明白了。

 

  也是因此,余丽水在余书洋面前,最是低调不敢张扬半分。

  余书洋点点头,他从身上拔下一片鱼鳞,交到余丽水手上,说道:“我给你七天时间,若是不能觉醒龙鲤血脉,就算你没有机缘。” 鱼鳞上残留着部份血肉,又因为余书洋修炼狰狞龙骨,鱼鳞上自带一股不屈意志。

  对于感悟龙鲤血脉,不屈意志就成了最大的干扰,这也是余书洋对徒弟的考验,免得金不换、余藏锋说他偏心。

  龙鲤血脉的事处理完了,余书洋也跟着静下心来,开始考虑化龙的抉择。

  到目前为止,他身上有三道化龙之法,分别是——太岁龙神、天风大龙神、震龙大龙神。

  其中,太岁龙神乃是天象之龙的补充,相当于是苍龙大龙神的下属,余书洋必然不可能选择此道。

  说起来,他用八卦之道解密大龙神之道,已经算出大龙神之位有三十二个,眼下中土只有八个位置被占。

  理论上来说,他可以从剩下二十四个大龙神中任意选择,不过,考虑到他的修行资,乃是金水一道,像离火、巽木一类,首先就排除掉了。

  而且,大龙神的位格,也并非他想的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大道法则与龙神道果。

  余书洋早先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还是前不久苍龙大龙神来提醒,方才让他明白其中奥秘。

  当年人、妖两方道天派门下弟子来争,双方不是打斗一番分胜负,而是比拼掌控中土世界的能力。

  现在留存下来的八位大龙神,都是炼化天地大道为龙神,以此,掌控中土世界的本源。

  比如,苍龙大龙神占据了乾天之象,也就是天象神龙,这是三十三位大龙神之首,地位极其特殊,也是因此,巫神想用青龙取代他。

  如今,余书洋要化龙进位成大龙神,就相当于为妖族占据一条本源大道,背后涉及到人、妖之争。

  说实话,余书洋对此十分反感,有种被苍龙硬逼着化龙的感觉,特别是李太平帮他分析之后,这种感觉更直观更强烈。

  若非是太平湖龙伯的威逼在前,文思蛇、巫魂的的威胁在后,余书洋根本不会考虑化龙进位大龙神的。

  现在的局势已经将他逼到死角,不化龙更易血脉,就受限制于喜鱼的神誓,渡劫突破时只能独自面对。

  到那个时候,太平湖龙伯感应到大龙神位,势必会出手杀他,这位乃是一品妖仙,即便是阳符子、阴陈子联手也未必打的过。

  即便没有太平湖龙伯,还有藏身东海龙宫的虫王,以及躲在太白峰上的文思蛇。

  他俩一个擅长牵命术、一个擅长寄命术,真要是全力布局杀他,必然不是他独自一个能面对的。

  可以说,当下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化龙摆脱神誓,苍龙如约压制太平湖龙伯跟虫王。

 

  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必须在引雷渡劫前化龙,也就是说,他只能在天风大龙神、震龙大龙神之间选。

  震龙大龙神,为风雷之象,由肾脏的云衣领悟而出,风雷变化为益,同时也是易变之道。

  天风大龙神,为乾天御风之象,是余书洋修炼八风时领悟,天风变化为垢,同时也是易顺之道。

  两道看似都跟巽风有关,实则都与风无关。

  先说震龙背后的风雷,这是巽震相对之时,也就是天风地震的景象,乃是天地激荡、阴阳生变的契机。

  也是因为,余书洋才会从肾脏云衣上,参悟出了震龙之道,这就相当于阳精、阴精的造化。

  在人体孕育之初,是由父精母血孕育,那精气中蕴含先天之气,与母血结合化作命魂,这正是风雷激荡、阴阳相生。

  可以说,震龙大龙神位格,占据的大道就是精气,通俗一点讲,就是所谓的龙精。

  余书洋用玄武龟书推演过,如果他占据此道,到时候龙族就会大兴,龙族能重现苍龙与百兽生子的场面。

  至于天风大龙神,则是天下有风、万物茂盛,这是天、地之间由风做循环,恰好与八风咒的四时八风一脉相承。

  天风一道牵扯到大地之生机,这让余书洋有些忌惮,他怕引来天道意志的注意力。

  要知道,天道意志只是暂时受困梦土,一旦受到刺激,依旧还是能发威的,像当初的白鸦仙,直接逼的五雷神施展天罚大劫。

  余书洋不觉得自己能扛得天罚大劫,最好的办法,还是暗中跟随东夷帝君他们,先从削弱人道开始,把潜藏的巫魂给找出来。

  只要斩杀了巫魂,再跟太岳鬼神、后土宫鬼神、地母宫鬼神联手,把轮回权柄从天道手中夺过来,那天道意志就再难翻身了。

  可以说,从头到尾,留给余书洋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第一次参悟出的震龙大龙神。

  那太平湖龙伯也是感应到风雷大道,从而搞出来血蛟跟锦龙,那血蛟对应了龙精的生育力,锦龙则是龙精的云衣之形。

  余书洋来回考虑了许久,一直都下不了决心,他把一众徒弟、道童找来,也是讨论此事。

  一连五六日过去,眼看着余丽水感受鱼鳞,一点点的转化喜鱼血脉为龙鲤血脉,余书洋也没再让他们歇着,开始再次讲道。

  这次他拿出阴阳真形扇,这件法器乃是用大风鸟的羽毛编织,当然了,两片扇面是用紫气炼成的,内中蕴含太极青牛、两仪青羊的真形。

  余书洋先从阴阳变化讲起,将一气分化为清浊阴阳,依此分别讲述阴动阳静、阴阳两仪、太极阴阳的变化。

  待到大道讲述完,又催动阴阳真形扇,显化出太极青牛、两仪青羊,青牛可镇压一切变化,太极弧可化作一道金桥。

  而青羊则是分化一切,两仪弧则是化作两柄剑,这剑正是两仪龙须剑,有分化阴阳、扬清降浊之能。

  余书洋用乾坤圈道意,分别加持在太极青牛、两仪青羊身上,以此来演示太极、两仪的大道变化。

  两次讲道结束后,余书洋才开始讨论化龙之事。

  “我准备修行化龙之法,此事跟道脉传承无关,我把你们叫过来,就是跟你们讲清楚,免得日后弟子混淆了传承。

  咱们这一脉传承涉及许多,从根本上说来说,可以分做两脉,一个是一气混元之道,一个是阴阳两仪之道。”

  余书洋这些日子讲道传法,只为了正本清源,免得后人混淆了化龙之事,特意提前讲清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