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文啼 作品

第640章 自己掏钱,那是不可能的

苏兴全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而这些内容,你以为是苏兴全自己想出来的?

错了。

他就是在照本宣科,毕竟在未来,总结港岛发展的文章和帖子不计其数。

苏兴全抽到那么一两篇的,一点也不稀奇。

而且,还都是某某智库出品的,质量一点都不用担心。

听完了苏兴全的讲述后,娄小娥沉思了一会后,便眼前一亮。

他觉得苏兴全说的对。

现在的港岛,虽然算不上寸土寸金,毕竟人口数量在那里放着。

但是,以港岛地理位置以及发展来看,肯定是会呈现大爆发式的发展。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港岛以后的人口也将呈爆炸似的增长。

到时候,手里的地皮那可就值老钱了。

而港岛那个地方,地就那么多,拿一块就少一块。

“可是,要搞房地产,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回本时间慢。”

“我们苏氏虽然现在资金流充沛,但是,也不能保证我们的情况会一直这么乐观。”

“而一旦要是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从拿地再到开发,再到售出,这么漫长的资金回流期,我们扛不住的……”

“毕竟按你说法,我们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大量拿地的。”

闻言,苏兴全笑了笑说道“你说的这个,确实是个问题。”

“目前来看,搞房地产,势必会有占据大量的资金,以及回本慢的情况。”

“但是,这个也不是没有办法。”

“你知道什么是楼花吗?”

“楼花?”

“那是什么?”娄小娥不解的问道。

“楼花呢,说直白点,就是预售。”

说着,苏兴全找来一张白纸,在茶几上摊开,而后一边在上面写写画画,一边说道:

“除了买地的必要花费外,后面的开发建设,都可以通过楼花来收回先期的投资。”

“我们可以先把房子的设计规划以及模型搞出来,而后去找银行谈合作,让他们贷款给想要买房的客户……”

“也就是说,只要有意向来我们这里买房的客户,可以不用付全部购房款,而是只要付一部分就可以了。”

“这个,我称之为首付款,或者头款。”

“而后,客户再把房产抵押给银行,由银行来结清尾款……”

娄小娥听完了苏兴全的讲述,眼睛越来越亮。

“按你的这个构想,那我们岂不是空手套白狼?”

苏兴全笑着摇了摇头,而后继续说道:“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地皮咱们还是花真金白银给买回来的。”

“不过,你要是想要利益最大化,不当人一些。”

“你用第一笔钱把地买下来后,而后可以转手把地抵押给银行,再从银行把钱贷出来。”

“这样的话,无论是你想要继续开发建房,还是继续买地都可以……”

苏兴全说的这些,都是后世各房地产商,无论大小,都玩的滚瓜烂熟的套路。

稍微有点良心的,至少还能用抵押出来的钱去搞后续的开发。

那些根本不当人的,有钱了,主体自己干。

手头紧的话,就直接转包出去。

而他们选择承包商的标准就是,谁垫钱就包给谁。

如果后续的资金不够了,房子又卖不出去,那就干脆烂尾倒闭。

而下面的承包商,分包商,包括包工头们,也是拿着包工合同去贷款,各自玩着各自的空手套白狼。

总之就是一个原则,自己掏钱,那是不可能的!!!

啊~!

娄小娥听得简直是惊为天人。

好家伙,原来房地产还能这么操作呢!

如果按照苏兴全的办法,那她就可以花很少的资金,就能撬动非常大的资金盘。

再配合上楼花这么一个大杀器,搞不好,未来她真能混成港岛首富!

“除了房地产外,你可以关注一下运输业。”

“要知道,港岛优越的地理位置,那可是链接了两岸三地的最佳中转站。”

“如果顺利的话,搞不好你还能成为港岛的女船王……”苏兴全笑着说道。

苏兴全说的这些,还真不是单纯的画大饼。

毕竟现在的这个时期,很多后世的风云人物,也才是刚刚起步。

至于走了别人的路,别人无路可走了,那和苏兴全有什么关系。

要知道,别人都是刚刚起步,对于未来的发展,那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摸着石头过河呢

可娄小娥呢,这都等于开了全图,而且还是直接把正确答案都给你了。

而在这个时候,娄小娥凭借与港督府和大陆之间的良好关系,做这些事,可是有着天然的优势。

尽管这个时期的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种花家在国际上的处境并不十分乐观。

但你想不到吧,属于欧美那边的约翰牛牛,却在1950年1月,率先承认了新种花家。

而约翰牛牛的决定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和自身利益的权衡……

要知道,在1949年10月,我们的队伍成功的解放了当时宝安(即深城)。

而深城与港岛仅一河之隔,当时我们的队伍士气高昂,本可以一鼓作气收复港岛。

然而,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形势和长远发展,老人家果断做出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决定。

通过“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策略,我们不仅避免了与西方国家的直接冲突,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决策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对国家利益的深刻理解,可以大大减轻未来可能出现的贸易禁运和经济制裁所带来的影响。

也是给新种花家留下一个对外输出,和对内输入的这么一个渠道。

而在这个时期,即使成功的收复了港岛,在西方的全面封锁之下,港岛也会沦为一座死港!

倒不如以退为进,先让约翰牛代管。

再者说了,欧美阵营那边也不是铁板一块,都是各自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把港岛暂时留给约翰牛,约翰牛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才出现约翰牛这么一个,第一个承认新种花家的西方大国。

并且,在当年的联大会议上,约翰牛还呼吁恢复新种花家在联大的权利。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约翰牛为了维护其在港岛的特殊利益。

而后,在那场保家卫国的护国之战的时候,当时大漂亮的禁运清单中,除了武器装备和相关技术在内的军事用品。

也包含橡胶石油之类等,一些影响国际民生的物资。

虽然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和毛熊以及东欧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贸易联系。

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禁运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是,例如橡胶这类的,主要产于东南亚的特殊物资,难以从毛熊那边获得满足。

而此时的约翰牛,却和种花家建立起了买办关系。

对港岛和大陆的贸易,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51年的2月,种花家这边,成立了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很好的解决了当时半岛那边的物资供应问题。

而港岛的爱国人士,就通过外汇入股等形式,与大陆展开了密切的经贸往来。

尽管约翰牛对港岛与大陆的贸易往来有所察觉,但由于港岛的特殊地位以及各方利益的权衡,他们选择了默许这种合作。

这种合作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这种默契,不光为两地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大陆渡过难关提供了重要支持。

到了六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大陆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尤其是与毛熊的关系恶化后,外部援助中断,经济压力骤增。

在这一背景下,港岛与大陆之间的持续贸易成为了缓解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地的经济发展,还为大陆提供了许多急需的物资,包括禁运物品和稀缺的药品等。

据统计,在保家卫国的关键时期,港岛对大陆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相当大比例,为大陆的经济建设和物资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持。

“兴全,你跟我去港岛吧。”

“以你的头脑,我们在港岛肯定会有一席之地的~”

“另外,正好你也可以去那边调养身体。”

“那边的医疗条件,说不定能治好你的病……”娄小娥拉住苏兴全,满眼渴望的说道。

“我有个屁的头脑?”苏兴全在心里叹了口气。

毕竟他对这些东西,大都是照本宣科,一知半解的。

楼花,以及后来让大家恨得牙根直痒痒的公摊呢,反正在他看到的资料中记载,好像是某个姓李的发明的。

而搞船运,也是某个包姓家族的发家史。

两家都是靠着这些东西,在港岛混的是风生水起,苏兴全这里,只不过是借鉴了一下而已。

这说容易,大方向啥的都知道,但更为细节,以及实操方面,他还真不行。

另外,现在他这种情况,虽然可以以出去治病的理由走出去,但是,上面会不会批准,那还真不一定。

而哪怕是让他出去了,身边还不知道要跟着多少人?

而且,他难道就一去不回了?

毕竟他也不能把秦京茹等人一块都带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