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沉香 作品

第352章 重复的情绪重复了熬过想你的夜

第352章 重复的情绪重复了熬过想你的夜

知道敌军的大致方位与兵力数量,是战还是袭扰便有了相当大的主动权。

当敌人还在困惑情报混乱之际,己方已经围绕着敌人制定歼灭计划。

“一百里路程对骑队来说也就一天左右的脚程。现在出发,明天傍晚就能跟明军主力亲密接触……要是六百骑兵打垮六万主力,那该是比熊岳驿大捷还要传奇的战绩吧”

一名玩家穿着点缀黑白色的皮甲,后腰系着一根不知什么材料做的长尾,说话间左右摇晃,活脱脱一只直立行走的豹。

另一人瞪大双眼,眼中流淌着对盲盒出奖的期盼,“嗯,那样史书上你我的名字,就是跟韩信、李靖坐一桌的军神……”

只听啪嗒一声拍掌,郭子义适时打断对话,“好了,幻想时间结束。传奇要是那么好缔造,就不是传奇了。眼下咱们打败了明军先锋,溃散的败兵迟早把消息带回主力部队,你们认为接下来局势会如何变化对了,你们谁记得山东府县的分布状况”

此言一出,几位兄弟面面相觑。

好些人连华夏数十个省份的具体位置都不清楚,就更不知道明朝末年的山东府县分布图了。

“哪位好兄弟带了地图!”『安陆山』起身冲着周遭喊一嗓子,立即便有六名兄弟笑着赶来。

郭子义搬来两箱火药迭放一起充当“讲桌”,其他人也各自搬来弹药箱、车轮、鸡公车围坐,好似节假期的亲朋好友,围着火炉散坐,摇晃不已的火光将所有人的身影映在墙上。

一幅颇为详细的地图被主人铺在弹药箱上,这是制图高手们根据明朝背景反复修订后的第五版北方地图,黄河以北尽在图中。

在征得地图主人同意后,郭子义用炭笔在俘虏所说的最远县城,与己方所在的田野各描一点,连成一线。

他用尺子比对两点的直线距离,经过比例尺换算,大约是一百二十里。

接着用己方所在的点为圆心画一个九十里的直径圆,以此表明己方一日之内的行程。

“嗯,打仗之前先用最坏的条件去推演结果。根据地图可知,咱们一天之内到不了目标点。”

其他人闻言连连点头,郭子义便是这般带领他们打赢了“以少胜多”之战,遭遇敌众的瞬间,郭子义并没有吃掉敌军的想法。

随着敌人结阵露怯。

郭子义意识到背嵬军百战百胜的威名逐渐显现,敌人畏惧与背嵬军作战。

他通过环绕袭扰,试探出敌人的火器覆盖范围,又确认偏厢车都是装载三五人的轻型偏厢车,而非十五人的重型车,这才胃口大开,打算大量杀伤敌军。

待敌人的骑队被消耗大半,郭子义才想“熬鹰”一晚,进一步削弱敌兵的士气与状态,冀图吃尽全军……

“嗯,咱们一天到不了,那能不能让敌人自己到跟前来呢”一人指了指地图,“敌人每天都在移动,说不定咱们向北前进,能在两三天之内遭遇。”

“就算是这样,想打败百倍的敌兵还是太困难。”

“我去你们几个——”这时某位戴着自制防毒面具的玩家插话,“谁都听得出六百打六万是玩笑话吧,怎么正儿八经开始讨论蚂蚁吃象了难道我是误入什么高端局了,这里人人都能打五十个”

“哈哈哈,说个笑话活跃一下气氛——我认为敌人收到先锋覆灭的消息,肯定会更加谨慎,原本三日的行程,他们怕是要走七日,乃至缩在城中不动。”

“他要打呆仗更好,咱们的南路军能毫无顾忌地横扫鲁南地区了。等那杨总督回头一望,发现咱们的偏师已经杀了一大圈,打到济南了。”

“东昌府、兖州府的城池太多了,还有漕帮势力盘踞当地,真要等偏师打穿六七百里,青州的主力怕是要憋坏的。”

“嗯,还是双管齐下最好,现在就告知偏师南下夺城。主力大军也能动起来,先到青州西面四十里的清河驿集结,那样距离预估的敌兵主力也只有二百里左右。”

郭子义又在驿站周围画了四个同心圈,以表四日左右可达。

“看样子需要敌人待在原地跟我们打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抓完这几万敌兵,整个华北平原就打开了。”

“我以为不妥,现在是夏日,太阳还是很毒辣的,让敌人主动进攻我们的阵地为好——敌人长途跋涉,我方以逸待劳,没打就先胜三分。”

“明军又不是人机,怎么叫他们老老实实钻进我们预设的阵地呢”

“调动敌人的法子有很多——”郭子义沉吟片刻,“比如后方粮草被断,他们不得不后退取粮……济南被围,他们不得不返身救援……兵部催促,他们不得不前进作战。”

“按照历史上李自成跟明军扳手腕的周期来看,每次双方大决战都是半年到一年打一次,这次杨总督筹备了不到半年,显然是被朱由检催了很多次,不得不动了。”安陆山说。

另一个玩家兴奋地一拍大腿,“数万大军携带的粮草最多不超过二十日,甚至只有十日,他们从济南出发已经过了几天,如果我们在中途截杀几支辎重队,敌人就要断粮!”

“所以你们想绕后断粮可是济南以北全是大平原,你从哪断起啊”

郭子义在图上画出一条从济南发端的虚线,“断粮切的是补给线。我要是官军,肯定通过运河与济水,把粮草运到济南中转,随后水陆协同运到大军营中。

想必他们沿着济水,绕开丘陵行军,也是有着补给便利的考量。

陆运时间相对固定但损耗巨大,水运量大,但难以算准时间——截断这条线上靠近济南的一点,就能打断敌兵的脊背。”

“嗯,顺便还能假装我们要打济南,迫使敌人主力回援,打一场准备充分的阻击战。”

“可咱们拢共六百点骑兵,办不成这么高难度的任务吧”

“谁说要咱们做了”郭子义一脸疑惑,“跟敌兵决战的任务自然交给主力来做,咱们只负责混淆敌人判断。”

“这怎么说”

“无论敌我,主力大军一旦动起来,想隐藏踪迹都难,所以要在敌人摸清我方主力动向前,尽可能模糊敌人的判断,让敌人误以为我军要正面决战——”郭子义按住高宛县附近的城池,恍若按住蚊子包一般揉捏三圈,“到处都是敌袭情报,尤其是近距离的县城急报最多,你觉得敌人会怎么想”

“我会觉得红巾贼主力来了,我要跟贼军决一死战,一举收复山东失地!”

其他玩家也跟着嚷嚷起来,好似代入到官兵视角,恶狠狠“辱骂”贼军怎么不“饿死”在家里。

郭子义打了响指,很感谢这兄弟的捧哏效果,“当然了,以咱们这六百人的战力肯定不够,还需要青州加派援兵,让我们扩充成名副其实的先锋部队,有个两三千战力,最好配齐骡马。只要我们拿下的县城足够多,敌人便愈发怀疑红巾军主力正在步步逼近。”

“可是有个问题。”某个玩家指着地图上的主力位置说道,“你既然说主力大军难以掩饰踪迹,那咱们的主力怎么不被敌人探知呢”

“这是个好问题——你看这图虽然没有地形标记,但明显山东中部的县城,比南北的要稀少许多。”

郭子义这么一说,大伙这才注意到县城的分布差异,华北平原上的县城几乎一个挨一个。

“县城少说明人口少,只要主力大军沿着淄川向西挺进,一路上遭遇的县城屈指可数,在控制敌人塘马的情况下,就算敌人侥幸得到情报,也难以分辨真正的主力在哪。

退一万步说,他们准确收到我军主力所在的位置,他们想要调度兵马也得三五日,那时候咱们的主力早在断粮路上挖好了陷阱等他们来钻。”

“你的计策听起来不错,但没考虑到敌人的视角,如果敌人听说先锋败的这么惨,直接率兵退回济南死守或是破罐子破摔,直扑青州跟你决战,也可能打开武库把士绅武装起来,允许他们结寨自保,把我们堵死在路上”

“战场是动态的,自然要根据前线的变化更换战略。官军敢退回济南,那就是自动放弃鲁北跟鲁南,朱由检打不过我们,但治得了带队文官。

要是直扑青州那最好了,咱们把部署反过来,先锋部队直扑济南,主力部队在清河驿以逸待劳,等他们撞死在工事上。

至于士绅结寨自保,同样是条拖延时间的死路,朱由检不会允许任何拖延收复失地、救援友军的行为出现。

他这臭脾气在大凌河之战,松锦大战,把友军连续催死,到了1643年还在死催孙传庭出潼关,改不了。

朱由检就是我们最好的‘友军’!”

“嗯,那我下线把你这套战略跟青州的兄弟说一遍,看他们怎么说。”安陆山说罢便仰躺在地,像是一具弯曲四肢的厚实布偶。

没有人比前线实战人员更懂敌我情报,青州方面围绕着“声北击南”的策略讨论数个小时,终于决定执行郭子义的提案——

主力屯兵清河驿,南路军直扑鲁南,俘虏的四千降卒押送到清河驿即可。

只不过有一点战略没同意。

青州方面没给两千余骑兵,而是给先锋骑队拉满到五千战力,一人补足三匹马,粮草弹药全部补足。

青州方面要求郭子义等人在敌兵面前大闹一场,闹得越热闹越好。

战后短短半日,红巾军完成了兵力加派、粮草调度。

战后两日,先锋骑队完成俘虏押运,后续援兵持续增援。

尽管这支“新组军队”的平均素质下降两个档次,混杂了不少不太会骑马的新老玩家,但加派的侍从与降卒战力尚可。

就在郭子义的先锋部队飞速补员之际,败逃的幸存官兵终于逃往附近的县城。

他们长话短说了自己的遭遇,将原本夸张的七百打六千削弱成,三千贼军在奸民的指引下击败一万官军。

毕竟六千步骑队伍被七百贼骑击败,说出去丢脸一辈子。

败卒们不想成为别人口中的谈资,又追加一连串半真半假的“故事”。

他们声称随军民夫偷奸耍滑,刻意拖慢了官军速度。

又有不少奸民被反贼买通,偷偷给战马的草料添加巴豆,促使战马丧失战力。

奸民甚至故意在战前几日,频繁运送“特殊工作者”到营中慰劳士卒,使得兵士们奋战多日,个个双腿打颤,难与贼军抗衡。

败卒们表示,要不是贼军太狡猾,总整“盘外招”打击官军战力,哪可能被贼军以少胜多

逃亡各县的败卒们各执一词,但他们编造谎言基本一致。

饶是有些实诚的败卒说漏了嘴,也会被其他老兵油子强迫改了口风。

甭管情报真假,当地官员还是将两个版本统统写入塘报。

战后的第三日,接力递送情报的驿卒总算骑马赶到主力军中。

尽管杨文岳、陆文锦等人不敢相信先锋战败的信息,更不相信“七百反贼击败六千官军”的夸张版本,但逃回来的败卒不到半成,起码说明败绩是真的。

前锋遭遇惨败,意味着原本的坦途变成一片漆黑的迷雾。

杨文岳无法判断前方汇聚了多少贼兵。

三千,还是七千还是在战胜官军又陆续加派了更多兵马

如果就在附近与贼兵决战,官军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打赢

贼军蛊惑百万奸民为他们而战,即使贼军一次两次战败还能卷土重来。

可要是官兵战败一次,便会万劫不复。

贼兵大胜的消息在一众文武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觉得贼兵正挟大胜之威掩杀而来,须得避其锋芒才行。附近的县城墙薄地少,绝非固守的良地。

不如退守济南,那里城高墙厚,北水南山,若有数万大军云集,势必坚守一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