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小秦王 作品

第657章 苏谨言被任命为八府巡按,代朱元璋巡视山西(下)

还不等苏谨言开口,朱标便立刻代为解释道:“三弟误会了!

依我看苏大人应该是不清楚八府巡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这才一时间不知所措。

是吧,苏大人?

苏大人初入朝堂,对这等要职难免有些陌生,还望三弟莫要见怪。”

朱棡冷哼一声,双眼微眯,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心中暗道:“哼,这苏谨言莫不是在装糊涂?

即便不知官职,也不该如此失态。

不过朱标这话说得在理,我也不好再咄咄逼人。”

然而朱棡也不好再说什么,索性便选择静观其变。

此时在朱标那如霜寒刃般的目光逼视下,苏谨言原本煞白的脸上满是惊恐。

他双眼瞪得滚圆,这才如梦初醒。

宛若大梦方觉,惊出一身冷汗。

如今的苏谨言心中慌乱无比,暗自思忖:“完了,完了!

陛下会不会以为我是故意抗旨,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我得赶紧表忠心才行啊!”

只见他双腿一软,“噗通”一声重重跪地。

那膝盖磕在奉天殿坚硬的金砖之上,发出沉闷声响。

紧接着苏谨言忙不迭地叩头,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接连不断的“砰砰”声。

每一次叩首,他都似乎用尽了全身力气。

那慌乱的模样,仿佛要将自己满心的惊恐与惶然,都通过这叩首之举宣泄出来。

苏谨言的发髻随着动作微微晃动,几缕发丝散落额前,狼狈不堪。

殿内众人的目光,此刻皆如聚光灯般打在苏谨言身上。

在这庄严肃穆的奉天殿,苏谨言这一连串慌乱的动作显得如此突兀,却又如此真实地反映出他内心的极度恐惧。

午时的骄阳透过窗棂肆意倾洒,将苏谨言那伏地叩头的身影拉得斜长,更添几分仓惶。

只见苏谨言嘴唇颤抖,声音颤抖地说道:“臣、臣惶恐,谢陛下隆恩。

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望!”

端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微微皱了皱眉头,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

他将目光投向了站在朱标旁边的晋王朱棡,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朱元璋缓缓开口说道:“老三,‘八府巡按’这个官职具体负责哪些工作,还是由你来解释一下吧。”

朱棡心中暗自叫苦,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情。

紧接着朱棡的嘴角不自然抽搐了一下,他怎么也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将《三侠五义》里面的“八府巡按”,定为正式官职。

更令朱棡感觉难以接受的是,还让他来解释“八府巡按”的职责范围。

这不是故意让自己这个晋王难堪吗?

“这父皇莫不是故意拿我寻开心?

明知这官职是我在《三侠五义》里面杜撰出来的,现在却还要我解释,真是气煞我了!

君命难违,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朱棡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

随即他缓缓开口说道:“父皇,诸位大人。

众所周知,我大明早已设立督察院,作为全国最高的监察机构。

督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处理具体事务。

他们在京城时的任务包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等事项。

出京之后的监察御史,则负责巡按、清军、提督学校、巡盐、茶马、巡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等事务。而八府巡按,便是监察御史前往地方上审查、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

其职责重大,关系到地方吏治的清明与否啊。”

吏部官员李正卿忍不住开口问道:“晋王殿下,那这八府巡按在地方上的权力有多大呢?”

朱棡看了李正卿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心中想着:“哼,这老小子!

分明是想让我把这官职说得更清楚,好让他心里有底,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

可朱棡脸上仍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八府巡按虽只是正七品的监察御史,但代天子巡视地方,拥有先斩后奏之权。

地方官员若有不法行为,八府巡按可直接弹劾,甚至可当场拿下。”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倒吸一口凉气。

原本以为是个芝麻官,没想到权力如此之大。

苏谨言听完朱棡的解释,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心中也渐渐有了底。

他暗自琢磨:“看来这官职虽品级不高,权力却不小。

只要我好好干,定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想到这里苏谨言抬起头,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

他注视着朱元璋,语气坚定的说道:“陛下,臣明白了。

臣定当不负陛下厚望,做好八府巡按之职。

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

“好,苏卿家,咱相信你。

你下去准备准备,明日便启程前往晋王的藩属地吧。”

苏谨言连忙点头说道:“臣遵旨!”

在一旁的朱棡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嘴角微微抽搐。

他心中恼怒道:“这苏谨言接了这差使,怕是要在我属地折腾一番了,父皇这招可真够狠的。”

然而如今朱棡也只能强颜欢笑,挤出一丝略显僵硬的笑容。

“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全力配合苏大人的工作。”

朱元璋看着朱棡,目光深邃。

紧接着他意味深长的说道:“老三,你能这么想就好。

爹希望你能以身作则,可不要让爹失望啊。”

朱棡心中一凛,脸上露出紧张的神色。

他心中暗道:“父皇这话,分明是在敲打我,看来以后行事要更加小心了。”

想到这里,朱棡连忙信誓旦旦地保证道:“儿臣明白,儿臣定当谨言慎行,恪守本分。”

由“山西军马案”引发的朝堂风波,总算暂时告一段落。

然而在场的众人心里都明白,八府巡按的设立必将在大明官场中掀起一阵波澜。

午时已过,大朝会终了。

奉天殿内庄严肃穆的气氛,也开始稍有缓和。

文武百官身着华服朝冠,依品级高低,井然有序地依次离场。

官员们神色各异,有的面色凝重,似仍在思忖朝会上的诸事。

有的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之前的朝堂风云。

脚步声、衣袂摩挲声交织在一起,渐渐打破了殿内方才的寂静。

朱棡神色沉稳,正准备返回晋王府。

同时他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自己要即刻安排大同府的隐龙卫,抓紧时间去调查厉铭和孙勇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