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358章 帝后摊牌

房芙蓉一边组织词语,一边小心翼翼的透露。

有些事情,她也不好说的太过了,但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也并不需要说的太露骨清楚。

那可是平康坊!

是大唐长安的娱乐中心!

也就是说,米罗她也算是做过一段时间的女妓的。

其实,吐蕃人的身份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米罗身上,最大的雷,便是她曾经平康女的身份!

大唐帝国的太子,未来的继承人,日后的四妃之一,就是平康坊的小娇娘出身。

这传出去也不好听吧,朝野舆论上,也说不过去。

虽然米罗入宫,也是多种多样的因素叠加到一起的,但是,终究会对李贤不利。

身为太子妃,混好了,日后就是皇后,房芙蓉不得不考虑到这一层。

妻子忧心忡忡,作为丈夫,李贤倒是很想得开。

“芙蓉,你想的太远了。”

“这算什么?”

“米罗,她是圣人安排给我的,只要圣人在,就没有人敢说我什么,至于以后……”

“只要圣人不搞事,日后,不会有人追究的。”

我们需要担心的,是米罗的身份吗?

是日后的清算吗?

东宫的敌人,从来都是天皇李治!

还有他的那副与生俱来的腹黑小心眼!

太子妃房芙蓉:这还真是……

那么,米罗这一颗钉子,就算是扎在东宫,弄不出去了?

“芙蓉啊!”

李贤一声柔情蜜意的呼唤,房芙蓉的心,登时就揪紧了!

这么温柔?

必然是没有好事啊!

没好事!

“虽然呢,米罗对东宫没有什么威胁,她也不会有什么野心,可她日后毕竟也是东宫的一员了嘛。”

“之前,东宫的女眷对她就多有非议,但那个时候,姐妹们认为她总会很快就离去,也就忍了。”

“现在,米罗是走不了了,她们呢,必定不会高兴,是一定会闹的。”

“所以啊,殿下想让我做什么呢?”房芙蓉笑的,阴恻恻的,一瞬之间,竟然比天后娘娘还要更加可怕几分呢!

“芙蓉,你懂的。”

“我是不希望东宫后院起火的,可是,女人之间的事情,我也插不上手,我说了,她们也不一定会听,还不如你来代劳。”

“我来代劳?”

“我能做什么啊?”

“还请殿下赐教。”

“阴阳怪气的,是不是不想帮忙?”

“没有啊,东宫是殿下的地盘,我们这些女眷,全都要听殿下的差遣,我还要感激殿下能给我机会,能为殿下效劳,那是我的荣幸。”

嗯。

听听芙蓉的语气,八成也是知道李贤要吩咐什么了。

哎!

这能怎么办呢?

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既是如此,那我也就不客气了,东宫的女眷,这几日还要劳烦你多多的安抚。”

“莫要因为米罗之事,闹腾起来。”

“这,自然是没问题的。”

“我早说了,殿下好,我就好,我们两个好,东宫就好。”

“为了让我们都好,东宫和乐安宁,妾会去安抚姐妹们的。”

“只是……”

房芙蓉微垂了头,做了个转折。李贤早有准备,立刻接上:“你有什么要求?”

“尽管说来。”

房芙蓉才不会轻轻松松的就答应这件事呢,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也不需要殿下做什么,只要先让米罗那里冷清几天就可以了。”

“东宫女眷众多,姐妹们本来就是僧多粥少,若是米罗一来,就得了盛宠,姐妹们自然心中不平,到那时候,我就是劝她们,她们也不见得听得进去啊!”

李贤猛点头:“没问题!”

“都听你的!”

就这么点事?

这也太好办了!

太子殿下深深的松了口气,而太子妃呢?

心中却只剩无奈。

东宫的女人,皇帝的女人,她这个做妻子的,到底也还是挡不住的。

这,就是命运。

即便是满心的不甘,但是,想到李贤说的那些话,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

即便是寻常的富贵人家,宠妾灭妻的事情也绝不少见,作为太子,作为李唐皇族,李贤可以这样处理,确实已经算是相当的公平了。

想要彻底一碗水端平,并没有那么容易。

若是东宫这个碗里,只有房芙蓉这一滴水,倒是很容易,可问题是,东宫的这个碗里,现在可是满满当当的,到处都是水啊!

房芙蓉也不能寄希望于这东宫真的可以不再进一滴水,但至少,米罗也还不算是个祸水吧。

绝望之中,房芙蓉只能略尽绵力。

虽然,最后,这米罗肯定是要变成太子的女人,但能够阻拦一阵子,也算是她在李贤的心中博取了那么一点点的地位吧!

现在东宫的形势,对房芙蓉还是十分有利的,作为东宫的女主人,房芙蓉有必要将这样的局势,继续的维持下去。

不要忘记,虽然身为太子妃,可房芙蓉却是没有孩子的。

儿子没有。

女儿也没有。

她已经和李贤成婚多年,看着李贤一个又一个的子女降生,说房芙蓉一点紧张感都没有,那当然是夸大。

但自己的肚子不争气,这又能怪得了谁?

房芙蓉也担心,自己会步王皇后的后尘,李贤当上了皇帝,她就可以下线了。

唯一可能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还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后宫的姐妹保持一个好关系。

现在看来,这份坚持,还是很有回报的。

东宫的女人里面,并没有那种争风吃醋不停谄媚的,也没有搬弄是非就知道挑事的。

姐妹们整体的气氛,还是很和谐的。

或许正是生存的压力,和前辈的经验,才让女人们抱成一团,不再互相拆台。

谁是前辈?

当然是王皇后和萧淑妃了,这两个菜鸡互啄,最后被大老虎掀翻的经验教训,就在眼前。

殷鉴不远呐!

谁还想在皇宫里搞争风吃醋的那一套之前,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这个米罗,看起来也不是那种会惹祸的女人。

真希望,东宫可以一直这样和睦下去啊!

虽然,太子妃的忧虑,并没有减少太多,太子妃她,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儿子啊!

难道,还是要走上认养的老路?

咯!

咯咯!

“太子妃,你这是……”

“应该没有什么大事,只是近来总觉得,胃口不好,总是打嗝。”

“可能是天气变化的缘故吧!”

小宫女松风,眉头紧皱,并没有因为太子妃的不在意,就彻底放心。

只是胃口不好?

全是因为天气变化?

作为太子妃身边的随行宫女,松风可不是个昏头昏脑的,她一直都在注意太子妃的情况。

太子妃这样,好像已经好几天了。

还是该找个御医来给瞧瞧才是!

…………

“圣人,怎么样?”

“这一次,媚娘没有给圣人拖后腿吧,配合的好吧!”

赶走了儿子儿媳妇,夫妻两个关起门来,便开始密谋合计了,这样的行为,似乎和普通的父母也没有什么两样。

只是,普通人家的父母,通常也不会这样折磨儿子,都是疼啊,爱啊的,都顾不过来。

帝后夫妻这样对待儿子,还不都是被权力给闹的?

武媚娘难得的有了个好脸,李治当然也不会拂了她的脸面。

“好!”

“太好了!”

“媚娘,你早该如此了!”

“朕早就说了,你就应该听朕的,朕怎么说,你就跟着一起配合就好了,朕和你是一条心,你就应该放心的跟着朕!”

“怎么样?”

“朕没有让你失望吧!”

“贤儿那样子,你看的过瘾吗?”

天下岂有如此父母?

儿子当众出丑,还被硬塞了麻烦的女人在身边,他们却还得意洋洋,认为自己办了件大好事。

但,这就是天皇。

这,就是天后。

这就是我大唐的神雕侠侣。

“还算是可以。”

“不过,媚娘还是觉得,把米罗留在东宫,算不得是一招好棋,这个女人心思狠辣,放在宫里,让她好吃好喝的,也算是便宜她了。”

“毕竟,她也是犯下了重罪的!”

做人就是这样,一面镜子,光照别人,不照自己。

还说别人是犯了重罪的罪犯,天后自己呢?

她就是心慈手软的一个纯良妇人了?

不过呢,这也只是夫妻之间闲聊磨牙的一种消遣,如果武媚娘真的不同意,她当场就会翻脸。

绝不会容忍到现在。

李治也看穿了这一点,于是解释道:“媚娘,朕当然知道,米罗也并非良善之辈,不过,贤儿的身边,确实是该有一个她这样的女人,至少,可以给他找不少的麻烦。”

“至于将来,媚娘,你却不知,米罗这个女人,既不能放在宫外,也决不能放任她返回吐蕃!”

本来只是闲聊,却不成想,李治的神色忽然严肃起来,武媚娘不解:“这又是为何?”

“她是吐蕃人,虽然生的妩媚漂亮,可终究还是个异族人,放在宫里,总是有些扎眼的。”

“宫外又没人知道她的作为,她出宫,能有什么问题?”

“难道,还有谁要害她吗?”

“难道,不会有吗?”

“真有啊!”

此时此刻,天后武媚娘倒是难得的露出了诙谐的神色,她确实是想象不出,米罗出了皇宫会有什么危险。

唐人又和她没仇,为什么要对付她?

李治摇摇手,故作神秘:“媚娘,米罗这娘子,现在确实不能送出宫去,她对我们,还有用处!”

“真的?”

“朕还能骗你?”

“你想想看,论钦陵才刚死,具体情况我们也还都不明了,怎能贸贸然就把杀手给除掉?”

“媚娘,别看论钦陵死的轻巧,可这件事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可是涉及到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大事。”

“若是让米罗就这么死了,到时候,真相,我们说的明白吗?”

“看现在的形势,吐蕃且要内乱一阵,暂时是不会向大唐生事,可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想到,论钦陵是刚刚从大唐离开,便出了事,丢了性命的。”

“我们也难保他们不会以这样的名义挑衅大唐!”

“所以啊,媚娘,就算是你不高兴,贤儿也并不满意,这个女人现在必须留下,还必须要把她放在一个安全的地点。”

“这样,以后闹起来,我们才有话说,这是你们吐蕃人之间的事情,与我大唐无关!”

“到时候,只要把米罗推出去,就没有我们到底责任了!”

“岂不美哉?”

“妙啊!”

“确实是妙!”

“这样的妙计,媚娘怎的就没想到呢?”

李治心道:你当然想不到了,你满脑子都是争风吃醋罢了。

“所以说,米罗这个女人,现在必须留下。”

“至于给她一个名分,那也是因为事情闹大了嘛,若是没有闹大,当然可以让她暂且在东宫继续做宫女,可现在,闹大了,她又一心给贤儿遮挡,我们总不能太吝啬了吧!”

“再说了,这米罗确实是艳丽出众,她做贤儿的孺人,贤儿也不吃亏嘛。”

来自天后的蔑视:男人!

呵呵!

果然,搞女人才是终极目标!

还说那么多嘞!

虽说是没能达到既定目标,但今日的天后,却并不沮丧。不得不说,今天李治的作为,还确实是帮了天后的大忙。

米罗……

一个吐蕃女子……

又是平康坊走出来的,这放在李贤的东宫里,那里的日子,可还能风平浪静吗?

这太子的身边也该搞出点事情来了!

岂能让他如此的幸福?

武媚娘,这个人居然也算是个当娘的!

居然还有期望亲儿子不幸的母亲,这真不知道,是李贤的不幸,还是武媚娘的不幸。

因为权力,武媚娘硬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家寡人,然而,武媚娘的一生,也算是极其精彩,且极有价值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不只是创造了自己的传奇。

同时也为历史留下了一个传奇。

即便是身后骂名累累,却也改变不了她两千年正朔帝制历史之中唯一一个女皇帝的身份。

这地位,无可撼动!

切莫说因为武媚娘一个人,便绝了后人称帝的可能,这一切都是她的罪过。

然而,莫说后来人,只是大唐之前,又有哪一个女人,想到要去做皇帝了呢?

吕雉又如何?

她确实是掌握了权力,也结结实实的掌控了朝政十几年,但她,终究只是吕太后。

看起来不过是个名头的差异,作为女性当权者,吕雉已经得到了她想得到的一切。

然而,当皇帝,可不只是有好的方面,也有很多不堪入目的环节,比如,吕太后她,敢找十几个男宠日夜陪伴吗?

她敢给自己开男后宫,名为控鹤府吗?

她不敢。

因为,她只是太后。

她想要掌控大汉,还要打着刘邦未亡人的旗号,如果明目张胆的找男宠,岂不是给老刘送上绿云一片片?

然而,武媚娘就完全可以这样做。而她的儿子们,以至于那些小嘴巴八点大臣们。

谁也不敢说什么。

只能上书劝诫,却并不能让女皇改变心意。

这,就是太后,和女皇的区别。

实际上,大唐的时候,帝制几乎是已经进入到了中段,在唐以前,已经有许多成熟的朝代,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却并没有哪一个掌权的女人,想到自己也可以做皇帝。

就是这样的一个想法,就让武媚娘和其他的老太后门严格的区分了开来。

那么多掌权的太后,她们有十足的权力去提出代替儿子,去做这个皇帝。

但事实上呢?

她们却从来都没有这样做,甚至,连这样的想法都没有!

一方面,她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在她们的概念当中,就根本没有当皇帝这一个选项。

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就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力量突破伦理传统的限制,干脆就主动投降了。

不等那些老大臣们碎碎念,便提都不敢提。

其实,很多人在看到武媚娘的酷毒的同时,往往会回想起那些前朝老太后的好。

殊不知,这些老太后,也只是符合他们的观念,所以才会被称之为好。

人嘛,都是现实的生物。

都有权力的欲望。

所谓的太后理政的传统,也就是因应着人的私欲贪念而来的。

一般来讲,这些老太后都出现在后续继承人年纪过小的时候,七八岁的小娃娃,甚至更小的。

让他当了皇帝,他能顶什么事?

然而,帝国的事情,总是千头万绪,一件更比一件重要,总要有一个拿定主意的人。

所以,成年的太后,往往就是小皇帝的生母,便自然而然的承担了这个决策人的角色。

因为大臣们需要有一个主事的,给他们拿主意的,做请示的人,女人就要站出来,听着,看着。

承担责任。

当他们不需要了,小娃娃长大了,为他们鞍前马后十余年的老太后,便可以向后转,去养老了。

这还不说是大臣们在利用老太后吗?

而老太后们呢?

也照样还是禁不住权力的诱惑,总是想要把实权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且时间越长越好。

你不让她当这个太后,她还不乐意呢!

实际上,面对这种情况,要么,就让我做皇帝啊,我就可以给你们出谋划策,拿定主意了。

要么,我就什么也不管。

我凭什么帮你们拿主意?

凭什么帮你们担责任?

你们不是说我是深宫妇人吗?

不是什么都不懂吗?

我既然什么都不懂,那我也不该拿主意,我是太后怎么了?

我只需要呆在后宫里,美滋滋的吃香喝辣,至于帝国如何,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们男人不是很有本事吗?

这世上的事情不是都你们处理的吗?

那么,还是你们处理好了,我一个深宫妇人,就不参与了,我参与的多了,你们就说我干政。

我要是干不好,你们还会说我果然就是个女人,不成事。

这岂不是两边方便?

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武媚娘之后没有女人再做了皇帝,其实也并不是纯粹是她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造成的。

为什么女人只要是掌了权力,就被教育一定要安分守己,只能做一个好太后了呢?

为什么男人只要是夺得了权力,就全都不约而同的去做皇帝了呢?

如果太后真的这么好,如果,只要掌握权力就好,那为什么男人不去做太后呢?

他们甚至连太上皇都不愿意当呢!

武媚娘之前,如果有一个太后对大臣们说,我要革命了,以后这个朝廷就改姓吕!

改姓邓!

改姓窦!

你再来看看,有没有人会同意,他们这些大臣,会不会同样跳出来反对?

要知道,大汉时候,窦太后和邓太后可都算是不错的太后,老老实实的管事。

充其量也就是任用一部分外戚,还是一些有能力的自家子弟,而她们这些女人,可都是被后世大臣搬出来做榜样,总是津津乐道的好太后。

她们做的这么好,也没有枉杀无辜,她们,应该是够格做皇帝了吧。

可事实就是,如果她们这样说了,不管她们干的好不好,是不是有能力,对朝廷是不是尽心尽力,她们,都可以滚下去了!

当皇帝?

你一个女人,哪里有这样的权力?

所以,不要为武媚娘之前的那些实权太后惋惜,也不要因为武媚娘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正朔的女皇帝而埋怨武媚娘。

实际上,这些都是托词而已。

历史上,比武媚娘还要残酷的男皇帝,那可不只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摞。

可有哪一个男皇帝会因为以前的男皇帝太狠毒了,就自我放弃做皇帝呢?

大臣们也是一样,他们会竭力阻拦武媚娘登基为帝,可却并不会阻拦哪一个男人去做新皇帝。

因为,他们早就默认了,做皇帝,那是男人的特权。

在武媚娘的时代,她确实是因为李治的退让和纵容获得了许多的权力,有了成为皇帝的可能。

但是,阻力也很大啊!

而且,只要是她愿意只做太后,不要登基,等到过足了瘾头,就把权柄交还给儿子,她应该是可以得到更高一点的评价的。

这也是大臣对这位掌权日久的太后的期待。

然而,很多人似乎遗忘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武媚娘她和一般的太后一样吗?

她的手上,可是血债累累的!

这么多年,她也帮着李治做了很多的脏活,那些李治想要除掉的,自己有不好意思动手的,就全都推给了武媚娘。

而大臣们呢?

既然是给李家打工的,自然是不会说李治一个不字,可是,那么多的忠臣枉死,他们又怨气满怀,这怨气,总是要找个人给发泄出去的吧。

这可不就找上了武媚娘?

李治当政的这三十年,又造成了多少起无畏的血案?

这些血案,可全部都被大臣们记在属于武媚娘的小本本上了。

如果放弃了经营多年的权力,放任儿子做大,事实上,武媚娘也要认真的想一想,她真的可以善终吗?

那些对她恨之入骨的大臣们,真的会像他们自己承诺的那般,让武媚娘安安稳稳的退居二线吗?

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容易。

身为血债累累的一个老太后,武媚娘一直严密防范的,就是这些李唐的忠臣对自己的算计。

而想要真的把这些敌对势力都清除干净,最好的办法,便是自己把这个皇帝来当!

绝不假手他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武媚娘当了十几年皇帝之后,这些曾经也对她颇为反感,与她叫板的大臣,渐渐都凋零了。

延续到李显和李旦。

这两个武媚娘的亲儿子,他们就算是心中也有不忿,甚至是委屈,却也不能把生母如何。

在李唐忠臣眼中作恶多端的女皇帝武媚娘,就这样奇迹般的平稳落地,而她武氏一族的势力,也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不得不说,如果武媚娘不当这十几年的皇帝,还真的不一定比历史上的结局更好。

而现在,武媚娘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奋力的搏杀。

她已经看准了李显和李旦,这两个儿子,没有什么大志向,说句实在话,也没有什么阳刚之气。

日后,只要是他们两个当了太子,她继续掌权的计划就可以贯彻下去。

而李贤……

虽然他现在表现的十分孝顺,也尽力和武媚娘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天后始终不信任他。

只从今晚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个小子,心思太多了,太活泛了,在大臣们之中,也很有威信。

这些李唐的忠臣,他们可都是把李贤看成是个希望的,未来,恢复李唐,可都指望他了!

不管李贤现在做的多么好,姿态保持的多么出色,武媚娘也坚信,这个小子做了皇帝,是绝对不可能让老娘在他的身后垂帘听政的。

更何况,天后娘娘的最终目标,可不只是垂帘听政,她可是要走到前台来的一个人!

李贤,他绝不可能允许武媚娘走到前台来!

如果,李贤没有登上河州战场,或许,武媚娘还会有残存的一丝仁慈,或许会赌一把。

但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可能了!

一个在战场上,面对刀光剑影都仍然无所畏惧的男人,让他掌握了大权,他又怎么可能躲在母亲的身后,做缩头乌龟?

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要怪,就怪李贤自己的命运不好。

虽然,这份命运,明明是武媚娘赐予的。

谁让他偏偏排行第二呢?

谁让李弘他竟然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