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405章 媚娘,你还想让朕醒着吗?

但是呢,现在当然还不是这样做的时候,这样一来,可就算是和武媚娘彻底撕破了脸皮。

虽然呢,和天后撕破脸皮也没什么紧要。

毕竟,咱天后也不是那种要脸要面的人,她要是在乎那些,怎么可能几次三番想要对亲儿子下手?

问题在于李治。

哦!

我们的大皇帝,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李贤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感叹,好一个大爹。

怎的就知道给儿子拖后腿呢?

李治虽然人阴恻恻的,小手段一套一套的,可到了现在,凭他自己也很难把武媚娘彻底掀翻。

既然不能掀翻,那怎么办?

只能依靠儿子。

然而,千万不要以为,李治无依无靠之后,就会全身心的支持李贤这个太子。

不不!

没那么简单。

不要忘记,现在的李治,还是大唐的正牌皇帝,他可不是太上皇,虽然他也感受到了危机,但那个程度到底是到了哪个层级,不是他本人,谁也说不清。

李贤作为儿子,又是储君,李治对他的忌惮是无法完全抹除的,那么,李贤太跳。

伤害的,就不仅仅是武媚娘,甚至还有可能把李治也给拉上。如果李贤真的把武媚娘给拉下来,甚至是给她个难堪的话。

你猜,李治会不会给个反应?

他又会怎么想?

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去琢磨好儿子是打算维护李唐江山了,很快他就会物伤其类,你连亲妈都不尊重,还能尊重我这个亲爹吗?

你要造反啊!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

你且看,李治故去以后,武媚娘当政,直线遥控两个好儿子,李显和李旦哪一个敢反抗她?

这其中,当然也有他们两个胆略不足的原因在,然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古代注重孝道。

父母可以随意的处置你,但作为儿子,你却不能反抗父母,此所谓,父为子纲。

虽然母的地位,在古代要稍差些,但是,因为孩子脱胎于母亲,古人对于儿子孝顺母亲这件事,是相当的认同,并且严格要求的。

那些历史记载当中,不孝顺母亲的官员,无一不是被拉出来,当做反面典型的。

大臣如此,皇帝就更是如此。

在这样氛围熏染之下,李家的这些好儿郎就更加不敢反抗自己的亲生母亲,不只是他们,那些急急可可的大唐忠臣们,也并不敢开这个头。

他们飞书如雪,不停的劝导,针对的对象也只能是武媚娘,心心念念的,只有武媚娘的良心。

期待她可以主动放弃权力,把江山还给儿子。

他们可不敢主动撺掇李显或是李旦,公开和武媚娘抗衡,甚至是把这位老太后架空,幽禁冷宫。

一方面呢,他们两个也并不是这样的人,做不来这样的事,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因为,这样做始作俑者,就是背负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

你竟然敢操纵皇帝陛下,不遵孝道!

你连父母都不尊重,都企图迫害,那么,我作为君主,哪里还能信任你,重用你?

时空换到李贤做太子的这个时代也是一样,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分别,一旦李贤表现出对武媚娘的强烈反抗,李治就不会无动于衷,他是一定会反戈一击的。

甚至还把李贤一拳击倒。

别怪天皇无情,也莫怪他翻脸不认人。

这都是父母天恩的心理在作怪,就算是李治期待李贤出手,尽快的把权力收归李唐之手。

他也绝对不是期待着用硬碰硬的方法来实现。

你敢碰武媚娘,你就不敢碰我吗?

这就是对我大唐皇帝威严的挑衅!

李治要是真的装聋作哑,他这个皇帝也就不要当了,这也根本就不是他的行事作风。

所以,虽然还没有开始布局,李贤对自己的定位就已经把握的很准确了。

那就是半推半就,扭扭妮妮,受害者无罪论。

简而言之就是,在和武媚娘的交锋之中,就算是要出招,也要稍加包装,一定要让外人看起来,这只是李贤出

自无奈的反抗。

是武媚娘先不做人的!

李贤是被逼无奈!

唯有如此,当最后的总账被揭开的时候,李贤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

获得主动,不让武媚娘有借口甩锅扮可怜的机会,同时也也牢牢的堵住李治的嘴巴。

这个站位,十分重要。

伴随着武三思终于表白完毕,李贤也终于可以深深的,松了口气。

多么惊心动魄的夜晚!

完全超出了想象,真可谓是峰回路转,好戏连台,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更加让李贤想不到的是,天后武媚娘的两个侄儿,竟然双手奉上,要主动投诚了!

这算是诏安成功了吗?

老实说,猛然间收服了这样的大将,初出茅庐,才刚刚二十出头的太子李贤,还真是有点接受不来。

这也太刺激了!

不会吧!

这一切,不会都是真的吧!

离开了武氏兄弟,李贤独自躺在床上,太多的思绪,在他的脑海中蛮横的闯入,乱飞。

他根本就控制不住。

却也不想控制。

这一切,来的太过梦幻,李贤躺在床上,独自的享受着,回味着……

这真的是意外之喜!

不管这两兄弟到底会不会变卦,反悔,至少,今天这一仗,他算是打赢了!

说到底,李贤也还是要感谢一个人。

没有她,哪有李贤的今天?

对。

没错。

就是那个女人!

那个处心积虑,想要置李贤于死地的女人!

李贤的亲妈,天后武媚娘。

如不是她如此心黑手狠,不留情面,武氏兄弟也不会担心自己的下场。

担心到,甚至来向自己的仇敌求援的地步!

所以说,朋友总是被敌人送到眼前的,就是这个道理,朋友的朋友是敌人。

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今夜,对于李贤和武氏兄弟双方来说,都是这样的一个形势。

谁愿意主动去躺到天后娘娘的刀下,主动求死呢?

谁也不愿意。

既然不想求死,那就只能报团取暖,一起求生。

但对于武氏兄弟来讲,但凡是他们兄弟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对武媚娘的反抗。

那么,恭喜他们了,天后娘娘是一定不会饶了他们的。

说不定,在李贤倒霉之前,还可以提前见证,武氏兄弟翻车。

与其举棋不定,还不如干脆果断,一波投了。

至少,可以把李贤这一边给稳住了。

至于姑母……

很遗憾,鉴于她如此狠辣的手段,哪一个有脑子的人,还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跟随她?

更不要说,这种追随,本来就是伴随着极大的风险的。

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把自己给交代了!

今日,真的是办成了一件大事!

如此一来,最近,太子殿下可以睡个好觉了!

…………

“三思,你当真下定决心了?”

“不会改变?”

反复确认,不是因为武承嗣不信任李贤,而是不信任武三思。

相比较而言,武承嗣很清楚,这位堂兄,对姑母更加的信任,忠诚。武承嗣可以想通的事情,不代表,武三思就一定能想通,更何况,武三思一贯是诡计多端。

就算是在李贤的面前信誓旦旦的答应了,可也不能保证,回过头来,他不会反悔。

甚至,极有可能撞色一切都不过是武三思虚以为蛇的把戏!

武承嗣可是诚心实意的要跟着李贤干的,可武三思呢?

他要是揣着别的心思,武承嗣可就尴尬了,毕竟,两兄弟之间,他根本究竟无力和武三思抗衡。

基本上都是这个堂兄说什么,他就要执行什么,即便他认为是错的,他也不得不执行。

没办法。

谁让武承嗣自己不敢冲锋陷阵呢?

在很多方面,

当然要受制于人了!

武承嗣急于求证的模样,让武三思忍不住发笑。

“啧啧……”

“承嗣啊承嗣,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你看我像是那种装蒜的人吗?”

“我若是不满意,自然会当场和那太子说明白,既然没有挑明,这就表明,我也认同你的看法。”

“你别误会,我只是认可你,并不是认可太子。”

武三思做人,就是这样嚣张,明明也被李贤折服,可这嘴上,怎能承认?

武承嗣明明是堂弟,最亲近的人,可在他的面前,武三思也要硬撑,不只是硬撑,还要教育一番。

“但是呢,我也认为,我们继续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未来如何,现在还说不准,但是,至少,留下花郎的一条命,是对的。”

“太子需要证人,我们同样也需要证人,这个人,万万不能死!”

武承嗣:这是投了?

还是没投?

武三思:如投……

…………

“媚娘,还想什么呢?”

“还不睡,明天还要早朝呢!”李治翻了个身,友情提醒,武媚娘靠在床边,斜了他一眼:“圣人就别再装了,你也一直都没睡着,不是吗?”

啊……

这……

被当场拆穿的感觉,实在是不那么美好,李治咂咂嘴,勉为其难的支起了身子。

“朕就算是装睡,又如何?”

“难道,媚娘想要让朕醒着吗?”

“醒着,你打算如何与朕交代?”

啊……

这……

尴尬的人就换成天后娘娘了。

李治一个灵魂反问,让武媚娘当场就尬在那里,她猛然想起,她和李治的关系已经不比以前了。

李治已经向她发出了最后通牒,而她呢,却并没有听从李治的劝说。

一切,都在心照不宣当中进行,暗地的,不可告人的。

这就是现实。

李治也清楚,武媚娘更清楚。

她只是习惯了这种用挑衅的口气在向李治撒娇的说话方式,可要说改变,也很不容易。

“圣人,斩草,必须要除根吗?”

武媚娘忽然的提问,让李治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很快的调整过来,并且,隐约之间,似乎是明白了她的所指。

“媚娘,是不是要除根,这也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你替我打理朝政,多年以来,经验丰富,不会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有的时候,当然是斩草除根最好。”

“既可以免除后患,又可以给敌人以震慑,让他们再也不敢造次,最关键的是,我们的秘密可以被保住。”

“有些时候呢,又要对敌人采取怀柔的态度,不要让他们被我们吓跑。”

“还要看看,这个草,长的有多高,有多旺盛。”

“要是草还不够旺,威胁还不够大,我们就完全可以先留着,看看将来的发展。”

虽然呢,李治现在对武媚娘是有些看法的,但是,一旦涉及到朝堂上事,大皇帝李治就开始进入状态了。

尽职尽责,也把武媚娘当做是最好的学生,倾情教学。

事实上也是如此。

对于李治来说,为什么他对武媚娘总是割舍不下,感情那样深厚呢?

还不是就因为,他是把一腔热血全都洒在了她的身上吗?

甚至可以这样说,今日之武媚娘就是李治一手培养起来的,是他的得意作品。

武媚娘的许多韬略,都来自李治的精心教导,是李治执政逻辑的延伸。

看着武媚娘越来越有王者之风,做事情越来越像样,李治也是非常高兴的。

谁会不喜欢自己的作品呢?

尤其是武媚娘这样,完美无缺的,各个方面都超出了李治想象的,无与伦比的作品。

抛开分歧,武媚娘对李治的种种意见,还是相当的重视的,而现在,她对李治的说法就很在意。

正积极思索当中。

而李治,当然不会闲着,

趁热打铁是必须。

“媚娘,你呀,平常的手段,还是太狠了些,若是觉得现在遇到了些麻烦,困难,不妨尝试着变换一下手段。”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达成目的,目的达到了就可以,手段,并不重要。”

“手段可以有很多种,你呀,年纪也不小了,日后,我们座下的群臣也好,我们的子女也好,都要比我们小得多了,面对他们,以往的一些手段可能就没有那么管用。”

“你要把自己当做是个长辈,姿态摆正,我们现在,就只要端着就可以了。”

“不要事事都亲力亲为,说不定,结果会更好。”

大皇帝说这番话绝对是发自肺腑,深有经验。

李治就从来也不是个狠毒的人,至少,他留给大臣们,留给儿女们的印象,是一向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