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395章 要杀,便杀!

“花郎,喝酒吧!”

“刺杀太子,本就是重罪,我们两个死罪难逃,竟然还想着活命,本就不该。首发免费看书搜:吾看书 ”

“快吃了这些菜,喝了这坛酒,再上路,也不算是冤枉!”

“我们都是爷们,有何可怕?”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到那时,我们再相见!”

说到这尔朱氏,想当年,也算是驰骋中原的豪强了,虽然算不上是贵族,但尔朱氏妥妥的是强势军阀。

北魏末年,从六镇的大头兵之中一跃而起的底层鲜卑人尔朱荣,带领着族人和一直受到冷落轻视压制的六镇官兵,一路杀到洛阳,尽屠了北魏王室。

那个时候,北魏王室眷恋洛阳的繁盛,连旧京平城都已经忘到了脖子后面,边远苦寒之地的那些六镇将士,哪里还能存在于他们的脑海之中。

洛阳气候宜人,商贾繁盛热闹,从上古时期就因为有大片平原,粮食收成好,而人员辐辏,成为了自然形成的大都市。

魏人来到了洛阳,这就算是立住了。

而洛阳的繁盛,又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塞北渐渐起家,最后掌控中原核心地带的北魏王朝,到了后期,上层士族汉化是个明显的趋势。

而为什么这些鲜卑人的汉化来的如此的迅速而彻底呢?

其他的因素暂且不论,主要还是因为,北魏后期,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大,也逐渐向中原地区靠拢,而盘踞在这些地区的豪强贵族,还是汉人集团占绝大多数。

鲜卑贵族如果想要在此处维持长期的统治,和这些汉人世家合作,就是无可避免的。

因为他们人数众多,且擅长舆论宣传,比如,只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才是风雅的。

才是有文化的,有品位的云云,虽然他们说的也是对的,虽然鲜卑人确实是粗野的多。

但在当时明明还是鲜卑人占据着统治地位,而汉人就算是家大业大也照样还是要仰鲜卑人的鼻息活着。

所以,能够取得优势地位,甚至是把鲜卑上层的贵族全都带歪,舆论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从元氏鲜卑迁都洛阳之后,隐忧就已经渐渐显现,他们这些鲜卑人都是马上的贵族。

能够统领部落,那依靠的都是兵强马壮,四处征战,可后来,这些人到了洛阳。

那洛阳是什么地方?

从上古时代开始就因为是中原著名的大粮仓,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富贵荣华,应有尽有。

到了这样的销金蚀骨的富贵窝,谁还想回去,谁还想得起那些还在边关对抗柔然等部落的六镇官兵?

尔朱荣等人虽然残暴无道,毫无人性,但他们的屠戮行为也确实是北魏上层贵族脱离整个族群的一个总爆发。

最后,总有人要打破这种不平等的格局。

不是尔朱荣,总也有尔朱马,躲不开的。

尔朱家的人,一直以来都性情粗野,根本不会顾忌社会的规训,心狠手辣,也不在乎所谓的社会舆论。

从北魏,到大唐,尔朱家因为臭名昭著,以至于连自己的名姓都不敢保留。

如今,在这中原地界,还敢声称自己姓尔朱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甚至根本都快找不到了。

而这尔朱郎,都到了大唐还能坚持自己的姓氏,虽然没能显贵,但大约也可以看出,他们这一支的人,当年一定是横行一时的尔朱荣的近亲。

这种被人利用的透透的,之后再一脚踹开的事情,他们已经见的太多,经历的太多了。

现在,不过是把先祖们经历过的事情,再重新经历一遍而已,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还在抱怨的人,只能说,他的人生经历还是太少,上当受骗的时候,还是太少了些。

至于花郎,这就没办法了,谁让他一上来就被骗了这么一个大的。

这一下,天后娘娘这条贼船,恐怕是想下是不可能下得去的。

其实,这两兄弟早就没有了活路。

说到底,在大唐境内刺杀大唐的嫡系继承人,这本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别说是真的这么干了,付诸行动

了,就算只是起心动念,那都是罪无可赦。

还说什么呢?

如果让李治知道,有人想要弄死他的宝贝太子,而凶手,就是眼前的这两位,难道,天皇就会饶过他们两个了吗?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错了。

两兄弟自从被武三思找上,其实就已经是生死不由己了。

你想想看,两个纵横长安城的游侠儿,地位本来就是很尴尬的,若说他们是坏人。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可若说,他们是纯粹的好人,也太夸张,毕竟,行侠仗义的事做多了,也难免有些拳脚上的殴斗,若是真的议论起来,这就真的也算是违反唐律的行为。

这些人往往也不是什么亡命徒,钱也是有一些的,不至于穷困潦倒。但是,也绝对不是什么豪富之家出身。

在长安城里游荡,却又没有强势的后台为他们撑腰,猛然间被卷进这样的恶事当中,别说是真的参与了,就算是当初他们一口回绝,只是因为听到了武氏兄弟的计划,就已经是脑袋别在裤带上了。

没有退路。

如此重大的时间,充满了阴谋诡计,血腥残暴,若是这两兄弟还能活命,按只能说是武媚娘转性了。

不能说明,这两兄弟是差事办得好。

更何况,别说是武媚娘这样凶狠残暴的人了,事实上,就连咱大皇帝也是这么一款人设啊!

若不然,上官西台他为什么会死?

你李治想废后,我作为宰相,自然要支持,我帮你起草废后的文书,你不点头,我敢起笔吗?

说到底,上官仪做出这件事来,那都是为了支持李治,是李治先有了这样的念头,上官仪才傻兮兮的撵上去的。

只可惜,上官仪绝对没想到,只要是他参与到了这件事当中,就已经没有了活路。

其实,只要看看前人就全都明白了。

想当年,赞同李治废掉王皇后的那些人,又有几个是得了好的?

就算是有人善终,那也是因为,王皇后之后,天后武媚娘并没有失势,反而是权势越来越大了。

有了天后的庇佑,那些支持她当皇后的大臣,又怎会倒霉?

但也有些人,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天皇李治抛弃的。

比如,一心为他们夫妻,甘当鹰犬的李义府,最后又怎么样了呢?

都一样的。

只要是知道了那些有关李治,有关武媚娘的,肮脏的事情,他们就已经是处在了危险的边缘。

被干掉,只是时间问题。

上官仪为什么不能活?

难道,仅仅是因为,武媚娘要弄死他吗?

不!

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害死上官仪的,根本就不是武媚娘,而是一直向他诉苦,装可怜的天皇李治。

上官仪明明是被李治所害,这才成为了武媚娘的眼中钉,身为皇帝,对于这样的忠臣,更应该采取支持,保护的态度。

可李治呢?

却任由武媚娘炮制案件,陷害忠良,甚至是一害害一串,一个都别想逃。

不只是上官仪,还有那些和上官仪交好的重臣,也倒霉了一大片,那个时候的天皇李治他的身体可还好得很,完全能够掌控朝政,可他呢,却放任武媚娘掀起株连大案,无动于衷。

这就充分表明了,想要弄死这一伙人的,正是天皇李治,这个幕后的凶手!

李治为什么要这样做?

看起来似乎是毫无动机的,完全是难以理解的一件事。

但事实上呢,只要了解李治这个人,以及他一贯的行事作风,就根本不会还对上官仪他们的命运抱有任何的奢望。

到底是谁要废后?

难道,是上官仪吗?

武媚娘她又不是上官仪的老婆,他为什么要管这些事?

废后这个行为,还不是李治天天拉着上官仪等一干老臣抱怨,哭诉,那武媚娘真真是个母老虎啊,我心里苦啊,我不想要她啦!

废掉!

废掉!

你们一定要帮我啊!

啊啊啊!

你们只要想一想李治那个形态就知道了,一定是梨花带雨,以手掩面,可怜巴巴的。

李治就是这么一款奇葩男子。

历史上多得是刚愎自用的皇帝,一个人,唯我独尊,当然了,都当上皇帝了。

没有人压在自己的上面,自然是将自己看的很重,做任何事都只听自己的,绝对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这都是很正常的。

然而,李治却不是这样的人。

他的本性,绝不懦弱,也不是墙头草,像他的宝贝儿子一般,相反,李治是个极有心机的男人,做事也有计划。

他皇帝当的好,也有驭人之术,这样的一个人,却每每遇到困难,就喜欢把别人推到前面,自己扮做柔弱的小可怜。

他总是把自己的难处说给大臣们听,让他们帮助他想办法,这大臣们呢,也都是些实心眼。

又都是效忠李唐的,本来看李治被武媚娘辖制,就心里恨得痒痒,有了李治的哭诉。

更是瞬间就找到了感觉,拥有了力量。

立刻草拟诏书,帮助李治,废掉武后。

然而,废后不成,这些支持李治废后的人,也就是以上官西台为首的李唐忠臣,可就尴尬了。

李治武媚娘夫妻和好如初,小别胜新婚,感情迅速升温,而这时,又看老婆好的天皇李治,当然不能承认,想当初要废后的决定是自己下的。

当然不能承认,他曾经有过废后的念头。

而上官仪他们呢,自然就成为了这一事件的亲历者,知情人,他们对李治的种种作为,背后的筹谋,可是一清二楚的。

李治废后,并不只是因为他和武媚娘的感情不再,又或者是受不了她的悍妒。

说到底,还是在围绕着权力打转。

李治不能忍受权力被武媚娘无限制的剥夺,想要抢回主动权吧,可自己又不敢和武媚娘硬碰硬。

那怎么办?

当然只能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啦。

上官仪这就属于是主动送上来的,李治怎能不笑纳?

但这些人也是正经的人证,他们对于李治当时的表态,是一清二楚的,那些细节,那些对武媚娘的埋怨,全都清清楚楚。

这些可都是证据啊!

也是罪证。

李治怎能容忍这样的人存在呢?

这不就是他的小把柄吗?

被这些大臣们抓着,虽然这些大臣们,都对他忠心耿耿,就算是被他害,也依然会觉得他好。

但这并不能免除李治心中的罪恶感和不安感。

所以,最后李治还是走上了那条老路。

只有死人,才是嘴巴最严实的人,才不会将秘密公之于众,而秘密也只有在死人的嘴里,才是最安全的。

没有任何例外。

而今天的天后武媚娘,也是一样的。

天后要杀太子,而这个太子,竟然就是天后的亲生儿子!

这种悖逆人伦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知道呢?

这不是在搞笑吗?

已经说出去的话,那就是泼出去的水,也不可能收回来了,那么,就只有把知道这些话的人除掉。

这才能保证安全。

严守秘密。

这是基本。

虽然两位刺客也早就预知了自己的命运,但是,当这样的命运真的降临到他们的头上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那么平静。

怎能平静呢?

那可是自己的性命!

人的性命都只有一条,一旦失去,就再也不会回来,古代人虽然信奉转世轮回那一套。

但他们却也比现代人更加怕死。

可见,信奉是一码事,想死,又是另一回事了。

尔朱荣已经做好了准备,酒壮怂人胆,更何况是他这样的猛士,本来就是个视死如归的,现在又喝饱了黄汤。

更是刀架在脖子上,都不会眨一眨眼睛。

当然了,那刀现在还没飞过来,他就已经顺着桌子边,躺下去了。

躺平了。

要杀,便杀!

来,便来!

不知不觉之间,这蓬莱殿偏殿之中的烛光,却是越来愈弱,越来越暗了,武三思就在这里,而武承嗣呢,虽然是一脸的歉疚,可也还是坐在原地。

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

却是什么,让这烛光越来越微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