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临天使 作品

第373章 一次次的尝试与失败

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彻底昏暗了。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笼罩着整个世界。

街道上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寂。

偶尔有几只夜鸟飞过,发出几声短促的鸣叫,打破这夜晚的宁静。

他们用了几个小时,才将蓖麻油榨出来,现在正式进入了科研环节。

车间里,灯光通明,与外面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

那榨出的蓖麻油,在玻璃瓶中闪烁着微光,仿佛在等待着一场华丽的蜕变。

实验台上,摆放着各种仪器和工具,它们将见证这场科研之旅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小李,小孙......你们要不先回去吧,这里有我和老刘就行了。”

陈宇凡看了看手表。

表盘上的指针清晰地指向了晚上十点钟。

在这个年代,这个时间已经非常晚了,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入睡。

城市的喧嚣早已褪去,只剩下一片寂静。

家家户户的灯火都已熄灭,人们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

陈宇凡在下班的时候,就托刘海中带了话。

让他回到院子里,和娄晓娥说一声,自己今天要加班研究东西,晚上就不回去了。

所以自己这边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他知道娄晓娥会理解他的工作,会默默支持他为了事业拼搏。

刘胜东则是个加班狂,经常成宿成宿的不回家,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一画就是一晚上,家里人也早就习惯了。

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图纸和资料,灯光常常会亮到天明。

家人虽然担心,但也明白他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倒是李志明和小孙......

他们两个这么晚了都还没回去,家里人肯定也不放心。

小孙的父母或许正坐在床边,焦急地等待着儿子归来。

李志明的妻子可能也在担心丈夫的安危,时不时地望向窗外。

“没事的,陈工!我家里人不担心我,我想在这继续学习,如果能帮上一点忙就好了!”

李志明连忙说道,提出要留下帮忙。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渴望能在这次科研中学习到更多知识。

这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一旁的小孙也是一样,想要留下一起研究润滑脂。

毕竟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能够和陈宇凡、刘胜东这两位技术大佬待在一起科研,而且做的还是这么伟大的项目。

这机会千年等一回啊!

这种好机会,他们二人又怎么可能错过呢?

“那也行。”陈宇凡点了点头。

多两个人,也就是多两个帮手。

也确实是一件好事。

人多力量大,在科研的道路上,每一份力量都可能成为突破的关键。

“用蓖麻油作为润滑脂的基础油,算得上是一个新思路,起码在此之前,我还没有听说国内有过这样的尝试。”

陈宇凡看着面前的瓶子,平静的说道:“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一定的成果,制造出一款润滑脂.....哪怕这个润滑脂的效果普通,但至少也是一次突破。”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他深知,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但也孕育着无限可能。

“应该也足够向工程研究院那边,展现出我们的能力了。我相信他们会同意,让咱们红星轧钢厂和他们一起联合科研的。”

刘胜东听后,点了点头道:“我也相信!”

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信心,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那就是让红星轧钢厂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

他们现在的首要目标。

并不是研究出来一款,足以和苏俄原版抗衡的润滑脂。

那也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苏俄这么多年的技术底蕴,如果让他们几个人,在这么简陋的环境下,一晚上就追平了,那才是天底下最荒唐的事情。

他们清楚自己的起点和差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了进步而努力。

陈宇凡要做的,是在今天晚上的时间里。

研究出一块敲门砖!

这块敲门砖,就是以蓖麻油作为基础油研制的润滑脂。

哪怕只是半成品,哪怕效果一般。

也没关系!

因为这只是一天的研究成果,如果真的在新方向上取得突破,相信工程研究院那边,也一定会对他们刮目相看的。

现在是第一次的尝试。

陈宇凡选择了和苏俄原版润滑脂相似的办法,那就是将石墨加入基础油中。

厂里没有石墨。

他们就选择,将铅笔芯削出来,然后碾压成粉末,过筛之后加入到基础油之中。

李志明和小孙小心翼翼地削着铅笔芯,每削一下,都仿佛在为科研注入一份希望。

随后,他们用工具将铅笔芯粉末仔细碾压,再通过筛子筛选,确保粉末的细腻度。

然后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充分的震荡混合,以及接下来的一系列研究步骤。

实验室里,温度逐渐升高,仪器发出嗡嗡的声音。

陈宇凡和刘胜东专注地操作着仪器,眼睛紧紧盯着各种数据。

李志明和小孙则在一旁随时准备提供帮助,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然而。

最终的成品,却让陈宇凡皱起了眉头。

在反应釜之中,油液表面浮现着一层灰白色絮状物。

看到这层絮状物的时候,陈宇凡就已经感觉到不对劲了。

那灰白色的絮状物,就像一片乌云,笼罩在他们的心头。

“拿齿轮箱过来,测试一下润滑程度。”

听到陈宇凡的指挥,李志明和小孙立刻把齿轮箱搬运过来。

他们费力地抬起齿轮箱,脚步有些匆忙,生怕耽误了时间。

陈宇凡向着其中齿轮交汇的地方,倒入了一些刚刚研究出来的润滑液。

紧接着,将齿轮箱接通电源。

随着齿轮的转速逐渐增加,齿轮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强。

吱吱吱——

一种类似于指甲刮黑板的异响,非常刺耳的从齿轮箱中传来。

那声音仿佛是失败的警钟,在实验室里回荡。

“这次失败了!”

陈宇凡低沉着声音说道。

不过他并没有气馁,失败很正常。

这毕竟是第一次尝试,如果直接就能成功,那反而是奇了怪了。

他深知,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失败了并不恐怖,只需要弄清楚失败的原因。

大约花费了二十分钟。

陈宇凡终于总结了出来。

“铅笔芯含15%粘土遇油膨胀,未脱水石墨粉吸水率达8%,引发了油水乳化。”

陈宇凡说着,立刻开始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实验的全部过程和最终数据,并且根据计算给出了改进方案。

他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地移动着,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们的努力和思考。

“这次,我们改用皂化反应生成稳定结构,并且利用锅炉蒸汽管打造干燥环境!”

几乎没有经过多少思考,陈宇凡就已经有了第二次实验的思路。

速度之快,让一旁的刘胜东、李志明等人瞠目结舌。

他们看着陈宇凡,眼中充满了敬佩。

“这头脑也太灵活了!”

刘胜东感觉有些震惊。

这研究润滑脂,本来就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他们作为轧钢厂的工程师,平时研究的主要是机械维修和改造。

这润滑脂......虽说和他们的工作关系很大,但隔行如隔山,不是同一个领域的,研究起来便是天差地别。

起码,如果让刘胜东自己研究润滑脂的话,他是完全无法推进下去的。

在他的设想中,就算是陈宇凡,肯定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后才能有一定的想法。

可眼下的情况是,陈宇凡就像是一个研究润滑脂的老专家,所有的步骤和过程全部都轻车熟路。

就连第一次实验失败之后,也是转瞬间具有了新的想法和设计思路。

“天才!绝对的天才!华夏能有这样的工程师,是我们的幸运啊。”

刘胜东不仅在心中感叹。

哪怕他已经对陈宇凡非常重视了,而对方还是能一次次的给他新的惊喜。

“现在我们开始第二次尝试!”

陈宇凡合上笔记本,语气坚定的说道。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仿佛在向失败宣战。

实验室里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大家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实验中。

陈宇凡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实验台,开启了第二次尝试。

他们依照新方案,先着手准备皂化反应。

陈宇凡小心地将蓖麻油与特定比例的碱液混合,放入反应容器中。

李志明和小孙在一旁协助,眼睛紧盯着容器内液体的变化。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反应开始,容器内的液体泛起微小的泡沫,散发出一股特殊的气味。

陈宇凡一边操控着温度控制器,确保温度稳定在适宜区间,一边密切观察反应进度。

利用锅炉蒸汽管打造干燥环境的过程并不轻松。

他们将蒸汽管引入特制的干燥箱,调整蒸汽流量,让干燥箱内维持理想的干燥程度。

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将经过皂化反应的产物放入干燥箱处理后,最终得到的润滑脂成品却依旧不尽人意。

在齿轮箱测试环节,润滑脂虽然没有出现第一次那样的油水乳化现象,但齿轮运转时的阻力依旧较大,发出的声音也不够顺畅。

陈宇凡皱着眉头,仔细观察齿轮表面附着的润滑脂状态,陷入沉思。

经过一番分析,他发现是皂化反应的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产物的分子结构不够稳定,在实际润滑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效的润滑膜。

陈宇凡迅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失败原因和改进方向:“下次实验,皂化反应时间要精确到秒,同时在反应过程中增加搅拌频率,使反应物充分混合,促进更稳定的分子结构形成。干燥环节也要进一步优化蒸汽流量和干燥时间,确保去除多余水分的同时不影响润滑脂性能。”

短暂休息后,陈宇凡带领大家马不停蹄地开始第三次尝试。

这一次,他们严格按照新调整的参数进行皂化反应。

陈宇凡紧盯着计时器,每一秒的流逝都仿佛敲在他的心间。

在反应过程中,李志明负责匀速搅拌,小孙时刻关注温度变化,刘胜东则协助陈宇凡把控整体流程。

经过精确时长的皂化反应后,他们将产物迅速转移至干燥箱。

这一次,陈宇凡反复调试蒸汽管的流量阀门,眼睛紧紧盯着干燥箱内的湿度计和温度计,力求打造出最完美的干燥环境。

然而,命运似乎又和他们开了个玩笑。

当再次对润滑脂进行齿轮箱测试时,齿轮运转初期还算正常,但随着时间推移,润滑脂逐渐变得黏稠,齿轮转动愈发吃力,最终甚至出现卡顿现象。

陈宇凡没有慌乱,他仔细检查润滑脂样本,又对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数据进行复盘。

经过深入分析,他得出结论:干燥过程虽然去除了水分,但过度干燥使得润滑脂中的某些成分发生了氧化,导致其性能劣化。而且,在原料选择上,蓖麻油的纯度可能也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最终产品的稳定性。

陈宇凡再次提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次实验,要对蓖麻油进行更精细的提纯处理,确保原料纯度。干燥环节需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避免过度干燥引发氧化。同时,考虑添加适量抗氧化剂,增强润滑脂的稳定性。”

陈宇凡抖擞精神,目光炯炯地开启第四次尝试。

他先安排李志明和小孙对蓖麻油进行精细提纯,两人专注地操作着蒸馏装置,控制温度与流速。

陈宇凡则着手调配抗氧化剂,按照精确比例将其与提纯后的蓖麻油混合。

刘胜东在一旁协助,帮忙记录各项数据,每一个数字都写得工工整整。

接着,陈宇凡将混合液缓缓倒入反应容器,开始进行皂化反应。

他紧盯着计时器,精准控制反应时间,同时指挥李志明以稳定频率搅拌。

反应结束后,产物被迅速送入干燥箱。

陈宇凡小心翼翼地调节蒸汽管流量,时刻关注湿度计与温度计。

这次,干燥过程在陈宇凡的严格把控下,顺利完成。

润滑脂成品被取出,色泽看上去比之前更为均匀。

陈宇凡深吸一口气,将其倒入齿轮箱。

随着齿轮箱接通电源,齿轮开始缓缓转动。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