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兰2020 作品

第12章 我一个专业人才,靠淘宝客服指导干活?!(求订阅)

沈乐微微闭上眼睛,回忆着记忆当中,在灯下为妹妹制作玩具的年轻人,念头始终不能通达。不行,遇事不决问电脑!

他索性放下玩偶们,扑到电脑面前,一通检索。这一检索,还真大开眼界:

原来,bjd娃娃虽然是在20世纪末量产,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更早的欧洲。

20世纪30年代,德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汉斯·贝尔默,,开端制作真人比例的人形偶。

1934年,贝尔默出版了一本书《die puppe》,其中包含了10幅人偶的黑白照片。

人偶身上皆组装“球状关节”,能随心所欲地,扭曲成各种姿势。

当然,因为超现实主义,和控诉某些东西的关系,这位艺术家存世的人偶,多少有点不符合日常的审美……

不管怎样,这位大佬的作品至少证明了,球形关节人偶在20世纪30年代,技术上已经没有难度,而且技术上也有传播开来的可能。

玩偶屋的制作者,如果看到这本书,或者听人提过的话,要做出球形关节,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球形连接,或者半球形连接,在机械装置上面,也是存在的嘛!

唉,不管怎样,能够在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就做出这种关节,技术也是非常不错了。

非但技术强,而且,阅读面要相当广,估计,英文也要相当不错。

而且,他就读的学校,教育水平也要很强,眼界开阔,才会有这样的书被他读到……

那位哥哥,那位宠爱妹妹的兄长,后来怎样了?能有这样的手艺,他后来至少是个八级工,没准会成为高级工程师呢?

通达了念头,沈乐平复一下心情,拿起玩偶继续研究。嗯,肢体掉落的原因,主要是里面的皮筋,经过漫长的时间,已经老化、松弛、断裂。

之前玩偶有异能力撑着,可以想站起来就站起来,想跳舞就跳舞,想表演大卸八块,随时给你表演一个大卸八块。

这会儿被他拿在手上研究,玩偶不开心,不想伺候了。力量一撤,本来就撑不住的肢体,瞬间回到原始状态。

“……行吧……”

沈乐长长地叹一口气。bjd娃娃就bjd娃娃,至少,这是现在的主流玩偶了。参考资料多,好查!

打开各种网站,关于bjd娃娃怎么拆、怎么装,怎么捆皮筋,各种视频教程,满坑满谷。

他耐下性子,把玩偶的衣服彻底解掉,肢体零件挨个儿拆开。一轮拆完,桌面上,零零散散,横陈着二十几个关节:

头、颈、手脚、躯干,各个重要关节,每一个都具体而微。沈乐一样一样拿起来检查,发现情况大致还好:

这个玩偶用的木材应该是榉木,木纹浅淡均匀,色调柔和流畅。上面只刷了薄薄一层桐油,很好地保留了木材本来的质感。

淡黄色的木头零件,在灯下反射着莹润的光华。七八十年时光流过,桐油已经慢慢氧化,颜色变得黯淡而醇厚,像是一段岁月凝结在了上面。

这个玩偶大约一直被主人珍惜保存,偶尔把玩,零件上包浆完整,几乎看不到磕碰、摔砸的痕迹。

比较大块的零件上,能看到细细的裂痕,不注意几乎观察不到。明显需要修复的地方,屈指可数:

一是玩偶内部,老化、断裂的皮筋,需要全部去除,重新替换;

二是作为支撑的细铁丝,也锈蚀严重。需要先行取出,判断其锈蚀情况,能否继续承担支撑作用,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三是玩偶内部,与皮筋、铁丝接触的部分,能看到明显的污染痕迹。所有这些痕迹,都要清理干净,然后再涂上保护。

“工作量不算大……”

沈乐嘘一口气,把玩偶胸腔倒过来,拍一拍,再拍一拍。胸腔里面,簌簌地掉下了一些发黄发黑的碎末,碾一碾,有点发粘。

他再把那个胸腔零件翻过来看,更多发黄发黑的东西,黏附在腔体当中,看着分外熟悉:

“这不就是普通橡皮筋吗?”

是他童年的回忆,是他现在仍然在使用的东西,是小学女生拉出长长一条、用来跳橡皮筋的东西。

橡皮筋这玩意儿,新的时候很好用,时间长了,就会发黄、发黑、发软,粘成一团。放在哪里,粘到哪里,扯都扯不开。

而且,哪怕把大团的碎屑弄出来,还会有很多黏黏的碎屑,粘在各个角落里,根本抠不掉……大佬你为什么要用这种皮筋?

就没有更好用的东西

了吗?

算了,四十年代物资匮乏,也许对那位大佬来说,确实没有更好用的东西了……

至少,那种外面裹着布的橡皮筋,用来当裤腰松紧带用的,或者更粗一点、更漂亮一点用来扎头发的,实在太粗,通不过木偶肢体的孔洞?

“得了,慢慢清理吧!也不知道这么特殊的一只小木偶,修复完成了,能给我带来什么信息?”

小玩偶不言,不动,四分五裂地瘫在桌子上,像是一个正常普通的玩偶,一点也看不出会从桌子上跳下来,自行跑掉的样子。

即便如此,沈乐还是谨慎地拿了个盒子,把小木偶身上的零件都装了进去。

皮筋断裂了,细铁丝锈蚀严重了,这样也能跑,说明它是靠妖气(?)作为支撑动力的。靠妖气,那就有可能,拆散了也会跳起来走路!

不把你装起来,改天我要到门槛下面、砖缝里,没准下水道里,到处去捡你的零件啊!

把零件装好,沈乐终于可以排一张工作计划表,悠悠然开始干活。

修理玩偶身上的衣服,他是搞不定的,织物修复这块儿他是真的不行。

修复木偶零件本体,他还比较有心得。不过,沈乐先不急着开修,而是打开电脑,开始疯狂搜索:

这橡皮筋该用什么东西替代?

网上有现成货吗?

怎么把橡皮筋从零件当中穿进去,连缀好整个玩偶?

有现成工具吗?

那个铁丝又是干什么的?要怎么穿进去?

幸好bjd娃娃,算是现在的流行玩具,网上各种视频满坑满谷。

沈乐随便拜了一下b站,就拜到了满满一屏幕的视频,教导你怎么给bjd娃娃穿皮筋:

再拜了一下淘宝,很好,bjd娃娃皮筋,铝丝,拉筋工具套装,刷刷地就出来了一屏幕。

随便点进去一个,三分娃(60厘米高),四分娃(45厘米),六分娃(30厘米),十二分娃(15厘米左右),应有尽有,全套配齐!

淘宝上还有教学视频,还有解说,实在学不会,还可以拍视频请教客服。

沈乐点开好几家店,都看到了“店家热情”、“店家指导仔细”、“店家指导非常耐心”的评价……

唉,我一个文物修复方向的研究生,什么时候,沦落到要靠淘宝客服的指点来干活了?

算了算了,学无止境,向导师学,向老师傅学,和向淘宝客服学,都是学习。沈乐安慰了自己一下,淡定地下了一单,开始清理玩偶娃娃:

先用软毛刷刷干净外部浮尘,一定要用软毛刷,防止伤到玩偶表面;

接下来,零件内部的脏污,伸进去小镊子仔细地夹出来。

镊子夹不出来的,再用真空吸尘器死命怼着吸,能吸出来一点是一点。

实在吸不出来的,上挖耳勺,挖耳勺都搞不定的,棉签蘸上少许乙酸乙酯,捅进去慢慢抹……

动作要细腻,要轻巧,要尽最大可能,避免哪怕一丁点儿的损害。

这种木器,如果是木匠来修,粗手大脚地刷洗,洗完清洁干净,然后加胶水、打磨、抛光,超过一天时间完成,都算是在磨洋工。

但是,沈乐光是清洁工作,就折腾了足足一天半,才把玩偶的每个零件都清理干净。

“呼……还好财务自由了,要不然,私人真的搞不定这份工作,绝对要饿死的……”

沈乐从工作台前直起腰杆,打了一套五禽戏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由衷感叹。

修复一个基本完好、只是有点开裂污损的玩偶,完成清洁,只是第一步。一天半,这才哪儿到哪儿?

看看那些修复出土漆器的,第一步,是要给漆器脱水。方法是,将饱含水分的漆器,浸泡在40%的乙二醛水溶液中,时间长达——两年!

除了吃公家饭的研究所撑得起这样干活,私人企业看到这样漫长的时间,再算一算漫长的投资回报率,可能还有漫长的付利息周期……

有一个算一个,估计都要崩溃了……

“所以小玩偶,你要报答我啊。”沈乐把小玩偶托在手里,一边检查工作成果,一边念叨:

“就算不能像小伶和郑墨一样帮我干活,不能像小油灯一样帮我抽打入侵者,至少,给我唱个歌、跳个舞什么的?”

“就是不要天天没事儿装死了,每天表演花式装死,也很惊悚的……”

“唉,到底是什么经历,养出了你们这种花式装死的风格哟……

不是说你哥哥很喜欢你的吗?照着你的样子做的这个小玩偶?修好了,能不能给我点记忆看看?”

小玩偶,或者是小玩偶的零件们,不言,不动,装作自己是一摊死物,反正就是不给沈乐反馈。

沈乐叹一口气,站起身,再转悠一圈,看看最近的成果。玩偶柜本体上夹着木工夹,看夹子上的时间,还没到72小时,不能松开;

玩偶柜那个漆皮,安安静静地泡在溶液里,仿佛舒展开了一点,又仿佛没有舒展开;

再看看溶液槽外面贴的标签,这要等待九天才能看出效果,还有一大半时间!

度日如年!

真的度日如年!

幸好他已经不缺钱了,幸好他不等着这两个小件做完了换报酬,幸好他手里还有别的活计……

要不然,根本等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