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兰2020 作品

第6章 远程指导!远程师兄泪流满面……

“想去进修的话,特事局可以帮你安排。但是,我至少不建议你把普通人弄过来,不管是专家还是工人都不建议……”

顾玉林推着长得像防疫消杀喷雾器的灵能探测仪,举着像喷头的探测杆、探测头,环绕木船慢慢行走。

都不用看探测仪上的数字,光凭直觉,他就知道这是个了不得的玩意儿——靠近这木船一米,他就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胸口像被压住了一样;

转到木船的破口处,他更是心惊肉跳,感觉那破口里面黑洞洞的,像是一张血盆大口,随时能把他撕咬吞掉。

他好歹有修行在身,都能这样了,普通人根本禁不起这等压力!

会出事的,一定会出事的!

“我肯定不会弄他们过来……”

沈乐苦笑一声。要说修船,修古代木船,按照修文物的标准修古代木船,他不如去请教古船博物馆的那群老师——

上次博物馆那里出事,他还去帮忙来的,积下了极其深厚的人情。

但是,那群老师,他们带的博士,硕士,在灵气造成的异变面前,就没有一个能扛住的!

一个都没有!

他进去的时候,整个博物馆里黑雾漫卷,所有普通人都撤出来了,就连修行者都顶得很艰难!

那群老师,别说近距离指导他修复了,只要走进厂房,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扑街……

“所以,我现在架起摄像头,找人远程指导可以吗?”

“前提是摄像头要能拍清楚灵能装置,不能被奇怪的东西干扰。”顾玉林淡定打开手机,拉出一张清单,向沈乐竭诚推荐:

“特事局有相关装置,你要吗?”

“要!——多少钱?”

沈乐想也不想就掏手机、打开积分界面、准备转账。彩船从盒子里捧出、放到船台上的时候,老板娘捧着个手机在录视频,他的手机架在一边,也在录视频;

但是,老板娘的手机,录下来清清楚楚,一点细节也没有错过;

他的手机,录下来扭曲变形,特别是木船解放、膨胀的过程,几乎半点也没录到,全都成了一片马赛克!

这手机要换了,绝对要换了!或者,买个新手机,特事局定制款的?

顾玉林嘴角抽搐了一下:

“不要钱,你打个申请报告,借用就行。反正对于辖区内灵能物品的监控,也是我们的职责,装摄像头是我们该做的,这都不算假公济私——”

当然啦,普通人想要申请这个,都不是钱的问题了,那是能不能申请到、或者干脆有没有门路申请的问题。

然而,对于沈乐,特事局早就指示了:在权限范围内,尽可能地给予最大方便!

能开绿灯就开绿灯,能给好处就给好处。

沈乐如果要跟特事局一分一厘算清楚,锱铢必较,特事局当然也要和他算明白账;

但是,沈乐既然大方,不计较金钱,特事局就绝对不能小气了。

那些普通人搞不定、行政层面开绿灯很方便的事情,尽量帮他做好,不要让他觉得干活儿麻烦!

既然不用花钱买,沈乐也乐得轻松。

顾玉林不但提供了大批摄像头,还带专业人士来安装,还把连接摄像头的硬盘等等设备,全部放到了工厂内部。

顺便,教会沈乐怎么开监控权限,让人远程看到屏幕,能够远程指导他干活。一通设置完毕,笑问:

“怎样,要帮你找人指导吗?”

“最好还是请你们帮个忙——”

沈乐对自己的斤两,有充分的、正确的认知。没有人指导是肯定不行的,绝对要出问题;

有人指导的话,他自己去找人,古船修复的老师们肯定愿意帮他,但一些粗活儿,总不见得天天请教老师;

请教造船厂的专家,想要找到对异常现象见怪不怪、不乱问、不乱说,还能适当提供设备出借的专家,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反正,靠沈乐的人脉,那肯定是搞不定的……

“放心!交给我们!”

古船博物馆的指导人员很快就上线了。还是之前合作过的对象,那位在师弟师妹当中,起到领头作用,规划整个工程的博士师兄。

透过摄像头看了一眼,他就开始指导沈乐:

“你先别急着修复,更别急着拆船,你先搭架子。——搭架子会吧?在船体两侧,一层一层搭出肋状支架,把船体撑住,免得它受到应力影响,扭曲变形!”

“师兄,我好歹也是古建方向的……”

沈乐抱怨着开始干活儿。修船的需要搭架子,修古建筑的难道就不需要了?

搭脚手架什么的,那是他们的本行好吧,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工人来干啊!

不过,有了特殊能力以后,搭架子就不用扛毛竹、立竹竿、捆竹竿那么麻烦了。

地面甚至是夯实的,铺了煤渣土又铺了沙子,没有做水泥地面,更是给了沈乐极大的方便。

沈乐出去菜场转一圈,提了一根笋回来——感谢物流发达,秋冬季节的菜场还有鲜笋——比了比位置,直接刨了个小坑往地下一插。

一只手搭在笋尖上,微微调匀呼吸,那枚代表“治疗”、“生长”的符篆跃出丹田,在笋子上一转:

“长!给我长!”

竹笋抖擞精神,迎风就长。刷刷刷,长到船壳边上,被沈乐伸手按住:

“行了!停!”

竹子并没有停。它只是柔顺地弯曲了身体,沿着船舷的角度斜着长了上去,托住船壳;

脚下深深扎入沙子,扎入煤渣土,扎入最下方的泥地。竹根横向铺开,再铺开,吸收着灵气,在沈乐指定的位置破土而出。

由嫩笋变成竹子,由出土一尺变成出土一米,再变成出土一米半。然后,碰触到上面那根竹子,就地停住,向两侧探出竹枝;

一根根竹竿纵向生长,托住整个船身,一根根竹枝横向连接,织成网络,加固船体。

船舷最外缘,甚至有竹子斜向生长,枝叶铺垫成了结结实实的路径。

有供人走上去的台阶,有供小车推上去的斜坡,有上层的平台,方便修复者站在最上面俯瞰全船……

“喂?喂!”

博士师兄看得目瞪口呆。醒过来,第一反应,就是痛哭流涕:

“这样搭脚手架也太方便了!我们要是有这本事,当初就不用要死要活,搭个架子搭好几天了!”

还要被老师骂!

还要被老师吐槽“笨手笨脚,连工人都不如,雇几个打灰的都比雇你们靠谱!”

不是,老师,雇几个打灰的,搭架子是比我们靠谱了,问题是实验室里不该碰的不碰、不该走的地方不走,他们能有我们靠谱吗?

和我们一样靠谱的,那也是我们的同学,各个大学建筑系的学生(痛哭)……

沈乐囧囧有神地看着他,心有戚戚焉。也就是他现在长本事了,换成以前,建筑工地上,他也要一样扛竹子,立竹子,扎竹子的。

哦,现在修复古建其实也要手动搭脚手架,毕竟古建下面的土也是基础,总不能催生一大堆竹根,把地基戳得乱七八糟?

沈乐耐心地等着他哭完。博士师兄哭了几声,把脸一抹:

“对了,你这竹子,会不会乱长啊?别哪天把木船戳个洞!竹子长起来最快,一天就能长一两米的!”

“啊,不会。”

沈乐笑着拍了拍身边的竹竿,又轻轻跺了一脚地面。咔嚓一响,竹竿自然断裂,断口处整齐平滑,像是被锯子锯断,又特地打磨过;

跺脚处,一根竹笋刚刚冒出地面,咔嚓断掉。沈乐俯身捡起白生生的竹笋,笑着拍拍竹竿:

“不要乱长哦,就维持现在这个样子,没有我的命令,一根也不要长了。你好好的,我修完了木船,给你找个地方,让你自由生长;

你不听话,我现在就把你干掉,重新换一棵竹子过来!”

竹林摇曳,竹叶刷刷作响,如同瑟瑟发抖一般。

师兄死死盯着屏幕,眼睁睁看着距离他最近的竹竿上,一根竹枝刚冒了个头,又忙不迭地缩了回去;

地下一根竹笋悄然缩回土里,沙土在地面上打了个旋,又悄然流淌平整。

这也太智能了吧……如果沈乐不在的时候,竹子也能维持乖巧听话,那就太好了……

“对了,房子里的温度湿度,最好也控制住。这竹子……它会呼吸吗?”

“听到了吧,叶片都收起来!”沈乐又拍了一下竹竿:

“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就行了,这儿散逸的灵力够你吸的,不用靠阳光雨露干活!”

竹枝竹叶剧烈摇晃了一阵,像是在抗议,又是在哀求。

然而,被沈乐又拍了一巴掌之后,那些枝叶终于像是镜头倒退一样,刷刷往回收起,只剩下矗立的竹竿,和交叉成网、托住船身的竹枝。

沈乐开心地绕着脚手架,背着手转了一圈。嗯,很好,除了架子的部位,其他地方无遮无挡,能清晰看见木船:

“上扫描仪!全方位扫描!”

“等等,扫描仪怎么扫不清楚……特事局有灵力版扫描仪么?或者,让他们专门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