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兰2020 作品

第10章 头盔你非要打扮好了,你才肯找同伴是吧?!

一个新兵,第一次上战场,只要保证自己不死就可以了——能够成功杀敌,就超过了原主的战绩。本文搜:齐盛小说网 免费阅读

但是,等他升到小队长呢?

升到校尉呢?

独领一军呢?

沈乐已经开始头疼了。现在,唯一能安慰到他的就是,这个幻境,不用一次通关,可以从头再来——

从头刷,反复刷,哪怕没有大神帮忙做攻略,应该,也总能够刷通关的?

除非顶级手残,别说打大头要靠风灵月影,就算前面的轱护院,都要靠风灵月影“叮”过去的那种。

沈乐觉得,自己还没到这种地步,被铜片反复加强过的身体素质,应该还是能超过那些战士的,吧?

算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沈乐抱着头盔,左看右看,努力输入热流。

幻境当中,这位头盔的原主人,是穿了一身甲胄的,还有弓箭,刀枪,战马。战马什么的不指望了,铠甲的其他部件……

至少给个方向?

他闭目端坐,丹田内金色圆珠快速旋转,努力把热流注入头盔。头盔倒也来者不拒,给多少,吸多少,奈何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反应。

沈乐耐心等了好一会儿,依然无果,只能抱着头盔,运转热流,勾连铜片。

让铜片轻轻震动,和头盔勾连在一起,再展开地图,寻觅能够和头盔发生共鸣的存在……一百里,两百里,三百里,五百里,咦,怎么没有?

铜片展开的地图上,老大一片空白,根本看不见和头盔呼应的对象。

别说没有光点,连很远很远、很模糊的方向,都没有一个!

这不对啊!

沈乐脱离定境,睁开眼睛,皱着眉头绕了几圈。

很久很久之前,他修复妆奁盒,哦,修复兰妆的时候,在珠溪镇入定,都能感受到妆奁盒的其他部件远在北方;

之后他修复佛龛的时候,寻找佛头,甚至能感觉到佛头应该在欧洲方向;

时过境迁,这都一两年过去了,他的功力也大大提升了,没道理他找不到盔甲的其他部分!

是铠甲出国了?还是铠甲被毁了?

又或者……这个头盔,根本没有要集齐它兄弟的意思?

沈乐沉思了一会儿,安静下来,努力感受头盔的灵性。

手里捧着的头盔安安静静,冰冰凉凉,哪怕吸收了他给出的大量热流,头盔还是一副死样怪气的感觉,丝毫不打算给反馈;

和之前一言不合就自主解开绳索,自主散成一地,完全相反。

给沈乐的感觉像是,之前把记忆传导给他,让他在记忆当中反复试炼,已经榨干了所有的力量,一滴都没有了……

“所以你到底要我怎么样?再重新刷一次,刷出完美结局,所有同袍一个都不死吗?”

沈乐把头盔戴到头上,放下,再戴上,再放下。半天都没有折腾出反馈,只能叹口气:

“唉,搞不定。算了算了,从基础部分开始吧——这个头盔,还有一部分没完全修好,还有待继续加工……”

他手指翻飞,一根根解开皮绳,把甲片拆开。选取那些做过标记、上面应该有鎏银花纹,但是现在已经全部褪落的,一片片挑出来:

“所以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之前偷懒没有学会这门手艺,全都交给合金大佬去做,现在,还是要从头开始学啊……”

不过,现在搞鎏银工艺,比他之前在珠溪镇老宅,要方便得多了。

老宅那里,除了一个院子,啥都没有,炉子要自己生,药剂要自己买。

防止吸入汞蒸气什么的,要么靠大功率抽风机全部抽走,要么靠自己肉身去扛,至于汞蒸汽怎么无害化处置,这就更是个大工程了……

而在敦煌研究所这里,沈乐只要说一声,就有人把所有的仪器设备弄好,整整齐齐放到沈乐面前:

“水银?有有有!”

“硝酸?要化学纯的?没问题!”

“坩埚……钉字砧……开锤……铁砧……这个要去库房里看看有没有现成的……打铜锤……鎏金棍……铜丝刷……这个很快的!”

“还需要一套通风设备,把银汞齐加热出来的汞蒸汽抽走,净化完毕?这个……我们这里没有现成的……”

沈乐默默地掏出手机,打开支付界面。和他对接的研究所行政人员眼睛一亮: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好的好的,没问题没问题,只是弄个通风橱,再搭一套净化装置,简单得很!

放心,研究所里,缺什么也不会缺地皮,三天绝对给你搭起来!”

但是缺钱。沈乐默默地想。好在他不缺这个钱,而且也不介意给研究所留一套设备,顺手就刷了卡:

“别的不谈,通风橱可一定要好的!鎏金操作很精细的,操作稍微麻烦一点,没准就失败了!”

“没问题,没问题。”那位胖墩墩的行政飞快点头,转过身,立刻就开始拨打电话。

沈乐走出去几步,就听他提高声音吼人:

“给我用最好的,拿大牌子来,别用本地产的东西糊弄我!之前你们装的通风橱,几个老师都说不好用,操作麻烦,特别容易失误知道吗!”

沈乐耸了耸肩,缓步走远。通风橱、手套箱这种东西,看似非常简单,只是一个柜子上面镶块玻璃,让人能够透过玻璃看清里面情况;

然后在下面开两个孔,装两个手套,让人可以把手伸进去,戴着手套进行操作,不用沾染到通风橱里一点一滴毒素。

论原理,论工艺,仿佛阿猫阿狗都能做,不用专业人士,揪个木匠来也能做到。

其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高度有问题,开孔位置不对,手套质量不好的通风橱,操作起来的难度,那真是谁用谁知道……

有沈乐肯刷钱,一套通风橱,连同里面的鎏银设备,飞快备好。

所有的杀金炉,抹金台,烤黄罩,一样一样,全都放在通风橱里,隔着玻璃就能操作;

通风橱顶端,气泵轰轰抽气,把含汞废气抽进喷淋塔。耐酸泵将酸性饱和高锰酸钾溶液抽到喷淋塔,呈雾状在塔里喷淋,与含汞气体反应……

这一套现成的设备,有方案,有图纸,拿去给设计师看一眼,立刻就能动手装起来。

沈乐只需要等待设备装配完毕,在等待的过程中,开始鼓捣鎏银的预备工作。

他定制了一百片铁甲片,上面做出凹凸不平的花纹,等待往上鎏银。然后,开始对买来的甲片,进行预处理:

先用细钢锉打磨掉待鎏银的甲片表面,那些残留的小疙瘩或者残凸部分;

再用粗砂纸、细砂纸一轮一轮打磨,直至待鎏金面上,不再留有砂纸打磨的痕迹。

按照古法鎏银,本来还要用磨铜炭蘸水,做最后一轮打磨,直到鎏银面光滑明亮,呈现镜面效果。但是现在,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粗砂纸,细砂纸,极细砂纸,极细极细砂纸——2000目,3000目,5000目,10000目,只要你敢买,肯定买得到。

也不用手磨,各种大大小小的打磨头,找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沈乐耐着形状,一轮一轮打磨,直到一百片铁甲片全部光滑如镜。

再用清水——娃哈哈纯净水冲洗三遍,确定待鎏金面上全部挂上水渍,说明上面没有半点油迹:

有油迹,就会影响之后的鎏金鎏银,必须再度打磨,连油剂一起打磨掉为止……

这是个细活儿,不算太重,但是烦人。

沈乐一头扎进工作当中,连续几个小时头也不抬,更不用说摸出手机刷个微博、聊个天、打个游戏收个菜;

反而是研究所里的老教授们指指点点,拿他教育自己的弟子:

“你看他这个样子,这么专注,难怪能够成功。你要是能有他的一半专注,论文早就写出来了,也用不着我卖老脸帮你找期刊!”

“……老板,咱们且不说论文的事情,专注不专注,和成功不成功有关系吗?他成功是因为有超能力啊!”

“胡说八道!没这份劲儿,给你超能力你也用不了!你去入个定试试?屁股上粘了钢丝球,坐下去不到一分钟,就能跳起来抓耳挠腮!”

学生们抱头鼠窜。沈乐根本连听都没听到,耐着性子,一枚枚打磨铁片,把它们全都准备好。

然后,等通风橱、净化装置全都准备好了,将鎏银设备和材料移进通风橱,摩拳擦掌,开干!

做鎏银比做鎏金简单,嗯,主要是银子便宜。

做鎏金,要么沈乐花钱去金陵那边,买一批金箔来用,要么就是拿金块出来,自己打成金箔,若不是放在研究所里,都要担心被偷走;

而做鎏银,哪怕是高纯度材料科研用薄板银箔,0.01毫米厚度的,也花不了几个钱,闭着眼睛,随便下单……

做鎏银的第一步是“杀银”,也就是熔炼银汞合剂(银汞齐)。沈乐用剪子把银箔剪成银丝,放到高精度电子秤上,仔细称量:

“再放一点……再放一点……‘杀金’的时候,金和汞的比例是1:7,但是‘杀银’的时候,银和汞的比例,是1:15……”

也就是说,“杀银”比“杀金”要多用一倍的汞。沈乐称好银丝,再称好水银,一边一个放好,端来坩埚,开始灼烧:

最早的时候,是用白木炭(杉木炭)加热的。现在就不必了,有专门的电坩埚,也有喷枪,任君挑选——

好处在于,不管是电坩埚还是乙炔喷枪,都不会烧出碳灰,污染鎏银表面,也方便控制热量,快速加热。

坏处,嗯,大概是“不能坚持古法”吧?

沈乐自然直接选择了电坩埚:不用拿喷枪,可以省一只手。他把称量好的银丝倒进坩埚,打开加热开关,一眨不眨地盯着看:

银丝变亮了……变红了……开始变软了!有点要液化的趋势,表面也有点氧化,开始发黑……

他赶紧端过旁边的水银,哗啦倒了下去。水银倾泻,没过银丝表面,而银丝很快就漂浮到水银上面。

这个现象,沈乐心里早有准备:他看过的材料上已经提醒了,因为汞的比重比银大,所以,银不会像黄金一样沉入汞中,也不会熔于汞。

这时候,就要倒入硝酸,然后用烧红的炭棍搅拌……

沈乐镇定自若地端起称量好的硝酸。按照前人的经验公式,一两银,半两硝酸,哗啦一下,倒进坩埚:

一股黄烟顷刻冒起,遮蔽视线。等抽风机努力工作,把黄烟全部抽走,银丝早就沉了下去,消失不见。

沈乐紧紧盯着眼前的坩埚。坩埚里,银丝倒是没有了,但是,也没有像书里说的那样,形成银白色的、变稠的,有点像泥质的物体;

相反,水银还是水银,银丝好像还是有点银丝。等等,需要搅拌!

要用木炭棍烧红的那一头搅拌!

木炭棍呢?!

沈乐“哎呀”一声。古法鎏金,是用白木炭加热坩埚,到需要搅拌的时候,钳子从炉膛里夹出一根木炭,直接就能用来搅拌;

他现在图方便,把木炭坩埚改成了电坩埚,木炭没有了,烧红的木炭棍,当然也没有了……

所以我应该在旁边备个加热炉,单独加热一根木炭棍?

沈乐一个念头还没转完,通风橱里蒸汽蒙蒙,快速上升。他再回过头来,手忙脚乱关掉加热装置,就看见坩埚里面,呈现异常纠结的形态:

一部分团在一起的稠厚的非牛顿流体,当中插着几根细细的、发黑的银丝。至于水银,不好意思,坩埚里液面下去一小半……

“在金丝熔在汞中后,要立刻将坩埚从熔炉中夹出,不能耽误一点时间。”沈乐恍然想起他看的材料上,对“杀金”工艺的描述:

“因为汞在高温下蒸发很快,不及时夹出坩埚,汞继续蒸发,‘杀金’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唉,这个制作金汞齐,啊不,银汞齐的过程,还真难啊。确实如材料上所说的,要求稳中求快、忙而不乱。

手上稍微慢一慢,稍微把握不住时机,立刻就出问题了……

沈乐叹口气,清理掉这一坩埚的材料,从头开始。

这一次,他不敢再用电坩埚,以免切断电源后,电热丝仍然持续供应热量,让汞蒸汽大量蒸腾。

他找了两块木炭,放到电坩埚里加热,又换了一个全新的坩埚,一只手放进银丝,一只手拿着乙炔喷枪,往里面持续喷火:

把银丝烧红!

倒入水银!

倒入硝酸!

用长铁钳夹起烧红的木炭棍,快速搅拌!

嗯,随着木炭棍的搅拌,手下的触感越来越致密,越来越粘稠,感觉确实在向银汞齐,或者手工艺者说的“银泥”发展。

沈乐估摸着应该差不多了,换个钳子,夹起坩埚,把银泥倒进盛着凉水的瓷盆:

一股热气剧烈地蒸腾而起。沈乐耐着性子等银泥凉下来,伸手探进水盆,把水底摊平的银泥捏成堆块。

一边捏,一边感受银泥的触感,一边竖着耳朵听:

嗯,能听到轻微的“吱吱”声,触感也很奇妙,比橡皮泥要重,要坚硬,但还是有种细腻的感觉,随手变形。

他把捏成堆块的银泥从水盆里捞出来,放在干净瓷盘里备用,然后,就正式准备鎏银:

打磨好的甲片……

银泥……

硝酸……

鎏金棍,棕栓,脱脂棉……

一样一样准备齐全,在工作台上铺好洁净的高丽纸,把甲片放到台案上。

在鎏金棍的秃头小铲上沾点儿硝酸,再用鎏金棍抠一块银泥,再蘸点硝酸在待鎏的甲片上涂抹:

要一片紧挨着一片地涂抹,片与片之间,不要留有缝隙……

等等!

这一块抠多了!抹得太厚了!

这一块又抠少了!抹过去的时候,当中少了一块!

这边多了一块银泥疙瘩!

这一块……坏了,银丝没有在水银里化开,还是一坨银丝,硬的!

沈乐欲哭无泪。还没到后面的步骤,他就有预感,这次鎏银肯定要失败,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怪物……

算了,反正准备了一百枚甲片,不够还能继续做,再接再厉,努力练习!

好在涂抹得不匀还能补救。涂完银泥,用棕栓蘸着硝酸,在涂抹了银泥的甲片上刷,把厚薄不匀的银泥刷匀,把银泥疙瘩刷下来。

随即用开水冲洗,把银泥层上的硝酸冲洗干净,再上火烤……

鎏过银的甲片在电炉上方来回翻转,一边转,一边用鬃刷轻轻地摁。

沈乐屏住呼吸,看着那鎏银层被烘烤到一定程度,慢慢开始发亮,像汪着一汪水银:

嗯,水银烤开了,可以擦了。用脱脂棉在水银层上面擦一遍,边边角角全部擦到,把可能的残存疙瘩擦下来,然后继续烤,继续烤……

“话说鎏金烤好的结果,是金层从白色变成暗黄色,鎏银烤好是什么表象啊?银也是银白色的啊!难道要烤至发黑氧化?”

沈乐一边纠结,一边猜测。事先看过多少材料、多少视频,也比不上自己动手试验一次:

背下来太多资料,真正上手了,还是慌的!

“没事!一般器物,可以鎏银两三遍,有些特殊器物,五遍六遍七遍都有!我反正有钱,有闲,反复尝试就完了,不怕!”

靠着钞能力带来的无限试验次数,沈乐一遍一遍,来回折腾。

渐渐地,他终于掌握了加热、倒硫酸、关火的时机,靠着肉眼和精神力观察双管齐下,做出了反应充分的细腻银汞齐;

他涂布银泥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小铲子抹过,可以一次到位,不至于坑坑洼洼,多一块少一块,也不至于多一堆疙瘩;

书上说的“银泥比金泥发糠,在鎏银纹饰当中,往凹沟涂抹银泥,要比金泥多推抹几次”,找到了合适的量与厚度;

至于“烤黄”,也就是加热鎏银后的器具,把银汞齐上面的水银烤掉,那也掌握到了完美的时机:

一次鎏银完成,甲片上面的银色厚薄均匀,不见凹凸不平,也不见疙瘩毛刺。

再用专门的玛瑙轧子横竖交错,一道一道来回轧过去,整枚甲片亮闪闪,光灿灿,鲜明耀眼。

“这才是公子少爷——啊不,有钱人,有钱军官的打扮啊!”沈乐拿着最新完成的甲片,上上下下,来回翻转着看,终于满意点头。

他拍拍安安静静,墩在一边的头盔:

“乖,稍微等一等。我养足精神,明天就给你上鎏银——鎏银上完了,再穿上红缨,灵性应该就恢复了吧!”

头盔安安静静,不声不响。实验室隔壁,白教授一巴掌拍到弟子头上:

“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人家!这才几天啊,鎏银这种手艺,已经练熟了,可以稳定上手了!

——你但凡有这本事,练出一技之长,就算进不了研究所,外面也有饭吃!”

弟子捂着头不敢回嘴。老板,你只看到他没日没夜地练,一口气练出来了,你也不看看这样练的前提是什么?

不限量的银箔,不限量的水银,不限量的硫酸!

哦,还有一个专属的实验室,一个专属的通风橱+净化装置,24小时供他使用,想练多久,就能练多久!

我们一天能抢到几小时仪器,您老人家心里没数吗?

我们一天在上课,写论文,写报告,帮导师写国自然申请表,跟着导师出去应酬之外,有多少时间能上机练手艺,您老心里没数吗?

但凡我有他的条件——算了,有他的条件,估计也不见得能这样没日没夜,连轴转乐此不疲……

鎏金这工艺,耗金量又大,耗时又长,环境污染又大,现在已经淘汰了,现代做首饰都用镀金了,谁还折腾鎏金啊!

沈乐还折腾鎏金。文物修复,要的就是古法,它原本是鎏金的,你就不能图方便上镀金。

一道道工序完成,一片片甲叶变得银光灿灿,还用染色丝线编成盔缨,仔细穿进缨管当中。

一块块编缀起来,眼前光华灿烂,赫然是头盔主人出发时,雄赳赳、气昂昂,戴在头上的那顶铁盔。

嗡嗡一声轻鸣,铜片在冥想视野中悄然展开,一个个光点,在地图上幽幽亮起……

沈乐瞬间无语。

好吧,一定要鎏银完毕,穿上盔缨,给你打扮得漂漂亮亮了,你才肯找同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