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勘灾制度,就是地方上一旦遇到了大的灾害,要求当地的官员勘合灾情,上报户部,之后朝廷总结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讨论,比如召开廷议,商议相应的救灾方案。
面对这等可怕的天灾,无论地方还是朝廷,不可谓没有付出努力来救治,然而还是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
时代所限,地方上不敢耽搁,朝廷的反应已经够快,嘉靖帝更没有置之不理。但是朝廷从得到消息到北京派出钦差前往陕西主持工作,一共也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两个多月里,附近受灾较轻的州县,虽然愿意帮忙,但是在部分主官都受灾死亡的前提下,缺少上官的组织安排,难以发挥足够的功用。
有的地方官大胆勇跃出手,不但救人性命,还不忘稽查盗贼,安抚人心,稳定地方。
有的却担心缺少了上峰的命令而行会担责受罚,所以动作缓慢。
还有的则是自私自利,只求自保,态度敷衍。
尤其是存在大量人力的军队,却是地方最不敢轻易调动的。
哪怕是出手救助的,也因为缺少协调,存在着互相冲突,在某地过度集中救灾力量,而在另外一地同时被忽略,无人救助的现象。
人心不齐,难以集中调动起周边的力量,迅速救灾。
以至于地震爆发之后最开始的一段黄金时间被耽搁,扩大了损失。
事后虽然有减免赋税等种种补救措施,终究晚了一步。
就连户部左侍郎邹守愚,作为嘉靖外派过去的钦差大臣,都在灾后爆发的瘟疫中受到感染,因病去世。
朱翊钧很清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虽然烈度比不上这一次,但是持续不断的各类中大型灾害,还将注定持续不断的爆发。
这将是将来大明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自然天灾之力,就是恐怖如斯。
还好,在华州大地震这一场救灾过程中,朝廷积累了大量经验。
存活的人,与积累的大量文档都在。
于是朱翊钧派人将其中的经验进行总结,着急臣子复盘当时的情况,并且掺杂了大量他从后世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再加上大明过去本来就有的一些防治灾害制度,最终编纂出来了一本《地震防治手册》。
从震前可能会出现的征兆,地震爆发之后该如何躲避、如何才能得到最大的生还可能,当地官府应该如何组织施救,附近州县应该如何互相联络了解具体情况……
林林总总,全部整理出来,榨干了朱翊钧在这方面所了解到的一切知识。
老百姓和官府无需了解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具体理论,只需要知道什么情况时会发生地震,发生后自己又该怎么做,就足够了。
如果嘉靖三十四年,当时的人们也能够详细了解相应的知识,死亡人数肯定不会有八十多万这么夸张。
大明过去也有相关的管治制度,中央有户部、地方有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有对处理灾害的职能。巡抚、巡按一旦遇到相应的灾情,大事奏裁,小事立决。
对于灾害也有着次灾、极灾,灾民有极贫、次贫、稍贫等级别上的划分。
对于地方官员隐匿灾情不报者,也会严加惩治。
然而还是不够。
朱翊钧决定结合过去的经验做出几套防治预案,外派到了各地的地方主官,都要现在京师接受培训,了解相应的预案才能走马上任。
一旦遇到不同的情况,就能够按照预案,及时的做出反应,不至于非要等朝廷派人,耽搁最开始的宝贵时间。
这是朝廷将一部分救灾的主动权下放到了地方的手里,之后当然朝廷还会派人前来核查具体情况,以免有人瞒报或者故意夸大。
在过去,勘灾核查都是应有之义,经过两百年的不断修订,相对比较完善,朱翊钧反而没有什么好改动的地方。
不过这种预案制度,同样波及不小。
相当于对将来的地方主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虑到在北京地震之后,涌现了众多热心上疏之臣,不断对皇帝提出要求,请他祭天、颁布罪己诏,收回诸多改革成命等等。
朱翊钧也反过来对他们提出了这些新的要求。
战术上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凡京师七品以上大小官员,都要学习相应的预案、学习《地震防治手册》上面的内容。
而且不是单纯读一读背一背就算了,还要组织考试,考核他们在这方面的学习成果,有没有认真学习,是不是敷衍应付?
考虑到了各级各部官员平日事务繁忙,要为了维持朝廷的运转,不能轻易缺席,所以朱翊钧也不打算全面考核,而是有选择性的抽查考试。
当初热心上疏的臣子,都在被抽查的范围内。
要是考试不合格,朱翊钧可就有话要讲了,对他们做出处罚,就更加合情合理。
绝对没有打击报复的心思。
毕竟考试真能合格的,至少说明他们在治理地震灾害上用了心,朱翊钧不会太小心眼。
当然,如果为了准备考试,影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样有可能受到处罚……
不只是地震这种大灾害。
暴雨洪水、高温旱情、蝗虫过境、低温暴雪、瘟疫蔓延等几种常见的自然天灾,朱翊钧全部都组织人手总结经验,编纂相应的防治手册,制作预案。
在他的印象中,明末的时候,此类的灾害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轮流,或者组团来祸祸,把国家折腾的够呛。
就算没有满清,就算没有李自成,就算大明不会灭亡。
因为这些灾害的影响,恐怕中原大地也会混乱多年,人口大减。
这不是朱翊钧想要看到的。
而且灾害不是从天启、崇祯的时候方才大量出现,在万历中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频发的趋势。
哪怕万历帝后来惫懒怠政,但是在他尚属青年,中原长期大旱的时候,万历也曾斋戒数日,亲自步行前往天坛,祈福求雨。
后来老天爷倒是真有下过雨,不过结果是北京天降暴雨,一连下了好几天,发生了一场小水灾。
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按照记忆,朱翊钧估摸着河南周边的大旱就是未来几年就会发生的事情,不可不提前做出安排。
而且等到万历晚期的时候,还有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暴雨,将紫禁城的城墙都冲垮塌了……
北京都这样,地方上遇到类似灾害,更难处理。
所以这些防灾系列手册可不是在编纂出来之后,就束之高阁,仅仅作为一项功绩。
朱翊钧将之大量刊印,分发各地已经逐步建设的图书馆中。
家里不富裕的可以抄写阅读,有钱的可以直接出银子购买整本带回家,让皇帝收回一部分成本,方便腾挪资金,来做更多的事情。
这十年来,朱翊钧做了不少事情,大明的百姓对他的信任度极高。
大众都相信皇帝整理出来的这些知识,真实无误,确切有效。
一旦出现类似的情况,极有可能救人一命。
因此别看这类手册不是四书五经相关的科举类教辅书籍,却十分的抢手。
刚送到图书馆不久,就被借阅一空,少数用来售卖的,更是被人迅速抢购。没买到的只好登记订单,等待下一批货。
与此同时,朱翊钧也在利用报纸,持续不断的进行宣传,宣扬自己的种种观点。
对朝中的大臣们,着重讲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儒家总说尧舜圣君,当时乃是治世,仍有漫天洪水,几乎倾覆九州。这难道也是上天的警示,觉得被后人敬仰的圣君,也犯了大错?
而且当时的舜,并没有天天不干别的,就上香祈福,陈述己罪,求助老天爷收手,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治理。
大禹的父亲鲧治不好就换人,大禹能治好,就有功劳。
这说明什么?
古人都知道,一切还得靠我们自己,而不是所谓的天地。
如今我辈后人,岂能忘了先贤圣人传授的道理?
……
此时的防治是一方面,朱翊钧还做好了许多的大型规划。
人力有时穷,这些防治手段,只能减少损失。
还有一个讨巧的办法,那就是打不过就跑路,转进美洲、南洋等新世界。
朱翊钧的目标就是在将来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新一代海上霸主,重新制定全球殖民规则,在这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占据更有利的优势地位。
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的百姓就能够更加顺畅的离开本土,源源不断的对外输出。
以大明庞大的人口基数,想要在未来几十年解决、哪怕只是缓解国内的问题,要前往海外,分布世界各地的华人,至少要以千万计。
哪怕朱翊钧都不敢想象,以如今的交通条件,这个宏伟目标能否实现。
当然,不管百万还是千万,都得做。
尽人事,听天命。
无论是在外拼搏,想着积累够了本钱就回到老家,还是干脆在海外安家久住,都无所谓。
哪怕距离太过偏远,大明朝廷管不过来,有海外华人独自建国,在朱翊钧看来,这也算是肉烂在锅里了。
提前将大量迁徙北方受灾最严重地区的人口,全都“润出去”,在本土之外闯荡。这样一来,本土人数少,资源相对充足,就算再遭遇同等程度的灾害,也不会损失那么多的人。
逃跑虽然可耻,却有用。
当然,在灾害真正发生之前,老百姓们安土重迁,是不愿意轻易离开的。
朝廷没有那么丰足的资源,赎买百姓们的家产,给他们一个满意的价钱,并且安稳将他们全部送出去。
所以,很残酷的事实就是,哪怕朱翊钧明知道未来会有惨重的损失,如今也不可能将他们大量迁出去,腾出空间。
这样做得不到感激,只有埋怨不满怨恨。
只能等到灾害发生之后,朝廷出手,低价收购当地资产。在灾民的生存欲求已经大幅降低之后,仅仅是给一片土地,一个新家园也能够满足的情况下。
才能大批量的去迁徙民众。
就像必须要等病发,严重到了不得不看大夫的时候,往往才是大夫出手,不至于被人医闹的好时机。
这样一来,朝廷在同样资源下,不但能够转移更多的人,而且还能够收获大量的感激,维持最基本的安定。
还好,晚明的灾害不会骤然爆发,而是逐步加重。
几十年的蛮长时间,完全足够朱翊钧做出更妥善的安排。
当北京地震引起的政治余波也终于消停下来了之后,朱翊钧收到了西北方面传来的许多消息,值得重视。
在俺答这个鞑靼重量级大人物死后,一直被压制着的蒙古诸部落,又开始野心膨胀,开始袭扰大明的边境。
而且由于在朱翊钧即位之后,对于京师周边的防御十分重视,驱逐了临近的部落,重建了大宁府,形成了足够的战略威慑。距离京师、山西左近较近的部落,也受益于双方的贸易,拥有足够的经济牵绊。
导致这一问题主要爆发在了关联相对薄弱的西北地区。
青海西宁卫,多次遭到周边蒙古部落的袭扰劫掠。
甚至就连西宁更东边的乐都瞿昙寺这种亲善大明朝廷的活佛寺庙,都受到了攻打。或许就是因为瞿昙寺的建造形制,都是汉传佛教的汉人风格,与藏传有很大区别的关系。
因此被那些蒙古部落视为仇寇。
正好,朱翊钧早在得知了俺答死亡的消息之后,就预想到了此类情况的展开,派人邀请了藏地诸多教王、活佛,前来京师。
这些活佛不一定就是当地的统治者,但是一定在当地都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有机会能够前往京师朝见大明天子,有些活佛喜不自胜,收拾好了东西就赶快前来。有些人虽然本人不到,但派出了使者,准备好当地的特产礼物。
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拒绝,站在了大明的对立面。
这些来到京师前来朝见天子的人,都源自同一片区域,准备的特产贡品大同小异。
就连原本比较罕见的雪区雪莲,都送了不少,装满了几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