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洲之间,无论在政治体制、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令欧洲人从上到下的痴迷,没有一个欧洲的君主不羡慕大明,他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国家变成和大明一样的模样。
体制成熟稳固到了哪怕一个十岁的幼童都能平稳继承皇位,不会招惹来外戚、贵族、权臣代理国政之后野心膨胀进而篡位。地方上也没有贵族、军阀起兵造反、形成大规模的割据分裂。佛道等宗教势力,都只能匍匐在皇权的脚下,没有和皇帝国王叫板的资格,就算有上千万的佛教、道教信徒,他们的第一效忠对象只会是帝国皇帝,而不是某个口若悬河的大师,教派首领……
若是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如今的大明存在诸多缺点,让人看不下去,必须要改。可是在同时代的欧洲君主们的眼里,大明就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国家!
只是大明能够变成如今这个模样,全靠着踩着先人的肩膀,填上了历史上踩过的坑,并且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而欧洲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注定没有办法直接照抄。
历史上的法国开启启蒙运动,推动对于中国追捧的热潮,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向当时的中国学习,进而让法国变革。结果变来变去,引发了更多的混乱,直到路易十六终于压制不下去,被民众送上断头台。
虽然后来拿破仑如流星般崛起,令法国不可一世,却没能长久,反而在拿破仑失败之后,让法国真正沦为了欧洲第二,只能低英国一头,并且不断衰弱。
英国同样如此,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的日子,比路易十六要早一百多年。
所以对于欧洲各国而言,大明的相关情报,是药,同样是毒。
国王想要改革,贵族、大臣、主教们同样也会心生警惕。各方势力都比较均衡,不靠一场场内部的积累战争,难以改变这种实力对比,彻底进行变革。
相对而言,反倒是早就完成了中央集权,天子权威被树立了数千年的大明,更适合以皇帝之尊,推动变革。
只是这些人都没有办法看到未来,得到了大明的一些公开情报之后,如获至宝。
顺带着,对于大明的好感度,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不只是丝绸瓷器、茶叶白糖的物产的订单不断暴增,如今的欧洲更是流行起来了全新的时尚——中国风!
如今的欧洲,正是文艺复兴之后,各国王权不断集中,地方脱离教廷掌控的时代。伴随着商贸兴盛,王室贵族们都更加喜好奢华,享受生活,彰显地位。
过去教廷唯尊的中世纪,偏向严肃、古朴的风格被打破,转而出现了繁复、恢弘、豪华为特色的巴洛克风格。
然而就连这种风格,也只是出于尚未彻底成型的萌芽期。
如今有了大明的突然闯入,宛如给尘封已久的屋子打开了所有的门窗,外面的强烈大风,短瞬间吹散了屋子里的尘土和霉。
现在欧洲贵族们最为新潮的流行风,就是仿制大明的服装、发式,学习大明人的生活方式,学习书法、绘画的风格。除了购买大明的瓷器等装饰之外,最有钱的王公贵族还会花费重金,打造具有中华风格的建筑、园林。
后来英国的园林,就是受到了中国影响,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欧洲贵族们的这种举动,在大明使团看来,有点沐猴而冠的意味。
朱翊钧为了向全欧而不只是英国推广茶叶,改进了奶茶、甜红茶等多种饮品,不出意外的受到追捧,得到一直好评。
只是在大明使团看来,绿茶才是茶中上品,醇香清新,回味无穷。这种添加了多种材料的红茶汤,是歪门邪道。
眼下的欧洲人,就是在买椟还珠,和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样。
虽说古之唐宋饮茶,多是类似于这种添加了多种材料的茶汤,不止加糖、还会加入盐、胡椒等多种材料,不过此类饮法早已经被大多数人所遗忘。
更让大明使团们难以接受的,就是欧洲持续不断举办的舞会。
无论国王还是贵族,都会亲自参加,别说各个贵族的夫人,就连王后都会亲自下场与他人共舞。混乱银荡的就像是商纣王酒池肉林,开无遮大会一样。
男女授受不亲,简直是成何体统!
哪怕在来到欧洲之前,接受过相关的培训,早已经被打过一次“预防针”,可是在亲眼看到,亲自体验之后,大明的使团只能敬谢不敏,只肯远观而不愿亲自参加。
看倒是可以看,欣赏舞女、胡姬、教坊司的名妓们歌舞,乃是一件文人之间的雅事。
可是大庭广众之下,白日宣银,让他们无法接受。哪怕有些人内心有些想法,也担心在事后受到同僚们的检举,只能按捺下躁动的心。
在使团们回到大明之后,就有不少人针对相关的情况上疏给了皇帝,怒斥欧洲贵族们不懂礼数、不分尊卑,并且盛赞我大明的德行远胜于欧。
朱翊钧早就知道他们会遇到这种情况,也是他在故意为之。
如今的大明,虽然整体上依旧比欧洲各国强得多,却已经隐隐显现了衰落之势。
即便没有万历的胡乱折腾,让野猪皮做大,就算没有冰河期带来的诸多天灾,让农民起义层出不穷,王朝也已经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保守封闭。
他派遣众多年轻的官吏前往欧洲,也是希望这些未来的大明栋梁,能够多开阔眼界,更加了解这个世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无论是学习优点,还是看到缺点进行自省,都能够对大明的发展,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不只是欧洲的普通国家,大明使团就连罗马的教宗国都没有放过,最终面见了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
教宗在受到新教的不断冲击之下,已经放下了原本的傲慢心态,决定与大明进行妥协。
要不然,大明这一次来访欧洲回国之后,说不定就会直接引入路德宗、加尔文宗等新教势力。一旦这帮讲究因信称义,完全不受教廷掌控的信徒在大明成为主流,教廷想要进入大明,就更难了。
不过具体要妥协到什么程度,却没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就像是教廷禁止个人崇拜,除了上帝和耶稣之外,谁都不行。信徒们都得放弃祭拜祖宗,禁止上香跪拜。
单这一条,就已经触及到了大明使团所有人的底线。
哪怕不讲伦理纲常,祭祀祖先,进贡香火的习俗,也是深深刻在了人们的心里。相对比死后上天堂下地狱,他们更愿意相信人死之后会被地府收入,受阎王爷的管理,直到轮回转世。
上香烧纸,给祖宗准备点钱,用来贿赂鬼差,在阴间生活才是正道。
还有大明教区的主教们到底是该听从教宗的,还是大明皇帝的,也是一个争执了许久都没有解决的关键……
虽然双方的态度都很坚决,至少达成了一点共识,双方为了长远的目的,都不想谈判因此破裂。
最终决定,教廷派出传教士随使团来到大明。
为了适应大明,教会到底要改变成什么样子,由当地的传教士决定。
天主教的地位已经受到了新教的挑战,但是他们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而且通过什一税、赎罪券等手段积累了上千年的财富,足以支持教廷成为大明的一个重要客户。
现在的大明扮演的是一个开放、开明的形象,愿意秉持着包容开放的态度,允许教廷有限度的传教。相对应的,教廷也给出了一个巨额订单,足以让大明的财政更上一层楼。
而且这些订单,都是通过朱翊钧安排的大明使团进行的谈判,相关收益大部分都进入了内帑,支持朱翊钧去做更多的变革……
这一次的被派往欧洲的两路使团,虽然耗费了几年的时间,却带来了十分丰厚的收获。
不只是更多的金钱和未来的潜在盟友,毕竟大明和两牙之间现在还处于公开的蜜月合作期。
哪怕是出于国际形象的考虑,大明使团也没有在面见英法两国高层的时候,十分直白的表明,他们未来打算背刺两牙。只不过是同样对英法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邀请他们多多来华贸易,就像面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时候一样,释放善意。
两牙十分看重对大明的贸易,想要垄断其中的巨额利润。
只要英法多多派船过来,几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就会不可避免的累积。等到再过些年,大明的海上力量进一步加强,足以继承两牙殖民遗产的时候,才会再度派遣使者,沟通英法同盟作战,对两牙正式发难。
除此之外,朱翊钧更看重的是几百名外出历练了几年的官吏。
他们是真正走出大明势力范围之外,游历了这个世界的人。利益捆绑之下,他们也会是未来朝堂上支持出海的重要力量。
要不然,光靠皇帝一个人强行推动,大明的出海之路,注定缓慢而困难。
传统的惯性太过强大,哪怕是通过海贸经商赚了大钱的商人,船主,往往都会在积累了足够多的银钱后,在老家购买土地,转型成为地主,支持后辈子弟耕读传家,努力科举,突破阶层。
放在过去,这种考量确实算得上目光长远。
海上的风险太大,说不定就会被风浪一卷,船只覆灭,人命和财物都了无踪迹。
哪怕再高的利润,也会因为这种高风险,受到人们的天然厌恶。
土地就不一样了,买来租给别人耕种,就能得到十分稳定的收益,再也不用像过去出海时一样提心吊胆。就算偶遇天灾人祸,没有收成,作为大地主,凭借着往年的积蓄,都能挺过去,还可以趁机低价兼并别人的土地。
可是朱翊钧不想大家都只着眼在土地上。
每次国家最终衰落、动乱,都和国内的土地兼并脱不开关系。
只有让这些积累了家资之人,将目光放在海外,将压力输送到海外,才能避免大明在内外交困之下,无法撑过几十年后的考验。
正因此,他必须要塑造一个不依靠国内土地的利益集团。
之前开办对外贸易的公司,用金钱上的利益拉拢勋贵等势力,是一个路子。
不断将人派往海外,用官位作为诱惑,让他们知道这同样是一条晋升之阶,并且因此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全新的势力,同样也是一个路子。
过去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世界。
如果大明不主动进行改变,注定会慢慢落后,从受人追捧,中国热弥漫全欧,直到滤镜破碎,翻过来被欧洲鄙视。
好在,如今的大明,还是欧洲人眼里的灯塔。
来到了京城的欧洲各国使者们,哪怕还没有进入紫禁城,只是在各方官吏的的陪同下游览北京,种种景象,就足以让他们感到震撼。
与此同时,礼部还派出了官吏,和各国使者们分别会面,将之前大明使团旅欧时的谈判成果,进行最终的确认。
如今的大明和后世被炮火轰开大门的清朝可不一样,与各国的谈判,无不是双方平等,各取所需,甚至让大明占据了更多的便宜。不过对于欧洲各国来说,大明的商品是紧俏货。即便大明要价高一些,也比通过两牙中转更为合适。
又是过了一个多月,欧洲各国的使者们才终于决定好了座次等细节,共同觐见大明皇帝。
直到这时,朱翊钧才优哉游哉的开办宴会,招待了这些使者,展现中华文化,最后才按照名单的顺序,召见了罗明坚、利玛窦等传教士。
按照和教廷的约定,大明开放了一丝国门的缝隙,允许他们派人传教。但是人到大明之后,天高教宗远,想要成功传教,就必须得到皇帝的认可。
为此,利玛窦他们准备了许久,想要尽力说服大明皇帝,可是朱翊钧的态度,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