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鹿伴 作品

第199章 搂草打兔子

被皇帝点名的几名重臣面圣之后,朱翊钧倒是没有率先提及关于藩王宗室的变动,而是拿起了一份关于西南云贵方向的简报,让众人转阅。

缅甸东吁的莽应龙又不安分,于今年年初再度攻打孟养。

历史上本该由于爱好传播心学,被张居正厌恶打压的罗汝芳,没有罢官回乡,反而从右参政晋升为了云南布政使。

他在几年前署理金腾的时候,就遭遇过莽应龙犯边,曾建言发兵,被上级按下。如今再度碰上这种情况,不敢怠慢,快马上疏朝廷,请皇帝尽快做出决断。

此事刚刚传到京师,除了兵部之人,其他各司的不一定了解其中的内情,于是朱翊钧才让众人看看简报,先了解一番情况。

这种经过了系统分析,整理出来的简版情报,就像是文字版的ppt一样,同样也是朱翊钧在公文上的创新发明。

天下诸多事情繁杂,每天都能积累出如小山一般的题本奏疏,以他一人之力,实在是看不过来。

朱翊钧亲政之后,曾经尝试过学习太祖洪武,由皇帝一人亲自批阅所有的公文。结果试了一次熬到半夜头昏眼花,都没有弄完。看到后面的时候,整个脑袋都感觉到木了。

毕竟批阅奏章,不是随便画圈画叉,对着标准答案给学生批卷。

身为皇帝的他一举一动,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连锁反应,必须要要在了解相关情形之后仔细思考,如何处理,才能达到国家的利益最大化,最稳定。

即便很多题本上都会贴附阁部大臣的建议,他也得认真思考,是否应该完全采纳。每一个本子,都是一道需要认真思考应用题,对于脑力的消耗可想而知。

那日之后,他就知道这种方法不适合自己。

虽然不知道洪武当年是怎么做到常年亲自批阅奏章的,至少他不再选择这样蛮冲硬干,不再想着亲自查看每一份呈上来的公文,而是抓大发小,有选择性的处理具体庶务,把控好大方向。

并且在内阁成立了一个全新的秘书处,调拨了几名翰林,专职将每日的政务简要进行整理誊写,方便自己更为直观的了解国家情形。

哪怕如今成为他全新重点的西南云贵,也不会去想着贪多求全,把所有人呈上来的情报全都看上一遍,而是多个机构各自呈交简报,互相印证,除非有差异过大的地方,自己才会要求重新调查。

群臣读着西南的简报,眉头纷纷皱起。

果不其然,又是莽应龙!

他们大部分人其实早就知道了东吁莽应龙在前些年已经逐渐做大,并且不服王化,屡屡犯边。可是因为征伐麓川的代价太大,令朝廷在对西南用兵的时候,不得不小心慎重。

哪怕如今只有残留在档案上的内容,也足以令人铭记在心。

当年明英宗为了征伐麓川,从正统四年打到十三年,国家调动了大量军力,消耗巨大,都没能彻底消灭反叛的思氏。结果因为同时还要镇压江南的矿工起义,导致京师守备力量不足。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的时候,大量的军事精英当时都在南方来不及回来。

相对而言中原和江南而言,云贵以及更加偏远的西南地区,又不富庶,人口也不稠密,反倒是山高林密,天气炎热,瘴气丛生。

就算是好好的一个人,从京师来到云贵,说不定都得因为水土不服,害病卧床,休息好久才能适应。

大军前去征战,十人中会有三五个人由于非战斗因素减员。

就是这种环境下,打起来收益不大,放任不管暂时也没什么大碍。

当年南诏、大理国强盛的时候,都没能造成什么威胁,如今莽应龙还没有达到他们当年对于中原的威胁程度,又何必兴师动众?

只不过朱翊钧即位多年,他的性情早已经被群臣所熟知,既然皇帝主动提起了此事,就不会轻易放下。

刚即位不久,朱翊钧就决定筹备对屡屡犯边的蒙古诸部施行反击,面对倭寇的侵扰,也不再只是被动的沿岸放手,而是大批量的造船,出海巡航,主动去探索大明海疆的每一个岛屿……

就是这样的皇帝,哪里能容忍莽应龙继续这般放肆?

土蛮汗在之前的捣巢奇袭后,重病多年,已经魂归长生天,他的部落也在大明有意的挑拨,多年的打压之下,分裂成了两块,一少部分仍旧留在了西拉木伦河流域,与周边的诸多蒙古部落一样,和大明转为交好的态度。

另一部分比较硬气的顽固派系则北遁逃窜,再也无法给京师造成威胁。只可惜北亡的这一批携带着象征着北元残存政权的传国玉玺“制诰之宝”,没有拿到这种这地消灭了北元的象征,对于朱翊钧来说,仍旧是一个遗憾。

不过对于朱翊钧来说,正好大明的军队还没有再度封狼居胥,饮马北海,这种小遗憾将来总有一天可以补全。

现在没有必要花费太大力气去攻略难啃的漠北,西南才是牵扯到后续诸多战略的重头戏。

大明在西南设置了三宣六慰,如缅中,老挝等几个宣慰司,名义上都属于云南的管辖范围,控制了他们,大明就能够更加深入的影响孟加拉湾附近地区。

毕竟朱翊钧不打算只在马六甲止步,把泉州的通商口岸简单外移到那里,仍旧维持着坐地出口商的身份。而是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全球局势,才能让华人在这个大航海的时代,遍布全球。

缅甸,也就是缅中宣慰司对于大明一直都不够恭顺,哪怕在诸多宣慰司中,也是朝贡次数最少的一个。

无论是过去的阿瓦王朝,还是现在莽应龙的东吁王朝,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不臣之辈。后来南明永历帝流亡到了缅甸的时候虽然曾经得到到了短暂的收留,又被交给了吴三桂,用弓弦勒死。

这种地方,就得狠狠敲打一番,才能让他们长长记性!

正好,西南还有杨应龙等同样野心勃勃之辈,这些潜在的隐患,能够尽早处理,就没有必要拖到后面,等到病入膏肓时才想要医治。

朱翊钧记得万历三大征,对属征讨播州杨应龙的花费最多。对比起来,后世名声更大的万历援朝,其实只是调遣了蓟辽、山东附近的军队,对国家的影响并不大。

不过哪怕皇帝亲自点题,依然有臣子觉得不该此时动兵,劝诫朱翊钧先派人招抚,试图采用和平手段,而不是深陷战争泥潭。

对此,朱翊钧并不感到意外。

算得上是老成持重的想法,朱翊钧甚至都没有拒绝。

只是在采纳了这个建议之后,又抛出了一个新的疑惑:“如果莽应龙拒绝了朕的招抚,又当如何?”

皇帝出的这个问题,逼得众人只能想到一个答案:

理论上的缅中宣慰司,现在正处于叛离了大明的状态。大明容忍他们多年犯边挑事,还选择招抚,已经很给面子了,如果拒绝,等同于是向大明正式宣战!

只是,太快了,大明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一旦怒而兴兵,着急将缅甸毕其功于一役,说不定反而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大败。对于如今发展势头良好的国家来说,不是好事。

不待群臣劝谏,朱翊钧倒是提前说了出来:“朕已经想过了,莽应龙此獠桀骜多年,已成当地一霸,哪里是能够派出使者就能简单招抚的?

即便此次能成,也有可能是暂时蛰伏,虚与委蛇,尔等不能因此就掉以轻心。可以先不派兵作战,但是要先做好几年后出征的准备。湖广、四川、云贵的道路都要检查修补,以免日后影响了军士的出行,相应重要地段建设大仓,几地的钱粮暂时无需解送入京,就地存放……”

听到皇帝的安排,众人心里松了口气。

看情况,至少最近一两年是不会出兵了。

也好,近几年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众人在中枢理政,都觉得轻快了许多。就算是在皇帝和首辅等人的共同施压之下,不断变革,也没有那么难受。

若是一旦发起大战,钱粮从哪里来?该调动何处的兵马?朝廷的精力受到牵扯,革新大业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

有着麓川之战的先例在,谁都不会觉得,此事能够轻而易举的被解决。

而修路、建仓之类的工作,就简单多了。

哪怕不打仗,日常维护、为了预防救灾等情况,做这些准备也是应该的。虽然花费不菲,可是目前国库积蓄已经丰足,只要不打仗,普通的工程对于户部已经构不成压力。

“还有,在开战之前,为了筹集足够的钱粮,清查田亩的重点,要转到西南!”

说到最后,朱翊钧终于表露了自己这次召见群臣的真正目的。

他早就打定了主意,要等几年,等莽应龙死后,东吁内乱这个最佳时期出兵。现在对群臣施压,只不过是打一个预防针,先做好出兵的准备。

毕竟要远征西南,哪怕他打算借着泰国这个中转站,分派一部分兵马走海路。可是主力大军,注定还得从内陆一点点走过去。

国内的相应设施要准备齐全,让士兵们更好的适应,才能尽量减少战前无谓的损耗。

如果只是这种长远的方略,他完全用不着多费心思,就算清查田亩,也是全国都要去做的工作,无非是某地早一点,晚一点。

只不过除此之外,还牵扯到了西南的诸多藩王。

蜀王、靖江王、淮王等多个太祖、成祖系的藩王,都被分封到了湖广、四川这一代地区。之前就是由于比较偏远,朝廷暂时没有顾得上处理他们,才容得他们逍遥至今。

出兵西南这一次,除了不服王化的东吁王朝,播州杨应龙等隐患之外,对于藩王的深度变革,同样也在他的日程表上。

清查一番西南田亩,蜀王这种曾经被弹劾占了当地七成土地的大鳄,就难逃追责。

藩王平日侵占平民土地,皇帝懒得管,可朱翊钧并不一样,即便几年前蜀王碍于大势,清退了部分,可是他没有听从皇命,彻底退还干净,就等于是彻底不忠诚!

就这个理由,足以降罪惩戒,从而牵连全国,彻底解决宗室问题!

朱翊钧决定,不但要大幅缩减宗室的岁禄,将军、中尉这两个级别的爵位也要被废除,从而制定全新的大明宗室爵位体系。

明初洪武分封藩王,本意是在国家刚刚建立,还比较虚弱的时候,镇守各地,避免北元反扑。所以藩王、郡王以下,都不是传统的公侯伯,而是将军、中尉这种军事色彩极其浓厚的称谓。

永乐靖难之后,不敢再让藩王掌握兵权,结果宗室才真正成为了被圈养的猪。

朱翊钧哪怕开放了百业,允许宗室自谋生路,也没想过自找麻烦,让宗室掌兵,滋生不必要的野心。既然不掌兵,所谓的将军、中尉,名不正言不顺,就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了。

而藩王、郡王们除此之外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延续皇家血脉,在主干绝嗣的情况下,继承皇位。

在朱翊钧看来,自己都有了儿子,不用担心继承人的问题。哪怕自己、儿子和弟弟都出了事情,也有成化系的诸多支脉。

怎么排都轮不到太祖和成祖分出去的后人。

与其继续保留这么多藩王浪费财政,不如应裁尽裁。

哪怕暂时没有犯下大的过错,情愿一直苟着,单纯混吃等死,他也想好了办法。

将来的藩王,都要降等袭爵!

毕竟自己之前的策略,都是治标不治本,哪怕把所有的宗室都干掉,可是这种制度不彻底解决,等到百八十年之后,自己的子孙又会繁衍出众多宗室。

后续子孙要面对的,都是血缘更近的亲戚,恐怕没有自己这种魄力。

与其留待后人的智慧,不如自己一口气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