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朱翊钧的书信,李春芳不再惊惧忧虑,心中大定,朱翊钧同样为自己能够解开一个历史谜团而兴奋。他一直没有复刻通行版的《西游记》,就是为了等待正主的出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等到了。
至于南游北游乃至讲述八仙过海的《东游记》,朱翊钧不打算去管。
在他的印象中,通行本《西游记》出版之后,就有福建书商余象斗跟风蹭热度,招募底层文人充当写手,将剩下几个方向的游记全部出版,完全没有自己出手的必要。
倒是《封神演义》,无论真实作者是不是许仲琳,朱翊钧都不打算继续等待,而是打算自己动手。
相对比配得上四大名著地位,文化瑰宝的《西游记》,以及同时代的《金瓶》,《封神演义》的价值就没有那么的高了。
无论剧情、人物、结构还是寓意,都不算出色。
唯独各类设定,对后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但是就连这部分最为出彩的设定,朱翊钧也要将其改写!
《封神》表面涉及到的是武王伐纣,只是一个历史神话故事,但是在朱翊钧看来,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大神神机就是以《封神》作为基底,开创了洪荒流,再经过诸多小说写手的添砖加瓦,几乎整合了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诸多神话传说。
朱翊钧就是要在如今这个时代,借鉴后世的手法,重新梳理中华神话。
此事看似普通寻常,但是在朱翊钧看来,却是一份很重要的事情。
他伸张世俗皇权,打压佛道的势力,在报纸上讲述诸多科学小知识破除封建迷信,但不代表他要将中华传统全盘抛弃,不代表他就会忽略类似宗教的手段。
恰好如今正是全球地理隔阂被大航海打破,民族族群交流愈发频繁的时代。涉及到了“我们是谁”,“我们不是谁”,距离近代化民族主义的诞生,已然不远。
这些故事,都是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从小听到大的。能够潜移默化的塑造民族意识,增强族群内认同感。
虽然不是有组织的正式宗教,但是一样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同样是面对大洪水,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两者走向的不同,带来的启示就截然不同。
十字教已经来到大明,其情况其实与东汉时佛教来到中原传教的时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为了避免无知的愚夫愚妇们将来被忽悠,他决定先占领这一块宣传阵地。
先把自家神话吹上天,在设定等方面吸纳打压其他教派,建立一道文化上的防火墙。
让中华神话彻底成型。
古今中外,都有以人敕神,或是人为创造神话。
朱翊钧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
当年佛教在印度兴盛的时候,就将梵天等印度传统大神吸纳在内,有的成为了佛陀,有的是菩萨,有的只是普通护法神。当佛教衰落之后,释迦摩尼佛降格成了毗湿奴的第九个化身。
佛道之争激烈的时候,道教宣称老子化胡,点化西方教,佛教一开始的创始团队,都是源自道教,原版《封神演义》就是采用了这种说法。
佛教则说老子只是佛祖的一个弟子,反过来要压上一头。
单纯在道教内部,也有道士甘当设定党,创造《真灵位业图》,排列神仙谱系和地位高低,完善道教的神仙体系。将元始天尊设定至高无上的第一主神,衍化万物的道的象征。当时的太上老君被排到了第四等,远不如后世更为认可的三清地位尊崇。
甚至就连开天辟地的创世大神盘古,也是东汉三国时期才逐渐为人所知,出现在文字记载中。
目前还没有成书的《封神演义》就更是如此,以一书之力,讲述商周故事,描绘封神之战,串联佛道两脉,被人们接受,与《西游记》一样,纳入神话体系。
时代发展,神话也在衍变。
大明正在迈出走向海外的步伐,传统的神话故事,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环境。就算是通行版的《封神》也是如此。
反倒是洪荒流的一些设定,更受朱翊钧的青睐,能够较好的用宗教语言,对世界进行解释。
中华数千年,幅员辽阔。
衍生出来的不同的神话故事,之间总有互相矛盾之处。
通过洪荒流的设定,能够将这些全部整合到一个大框架中。
无论是战国时的《山海经》、还是东汉的盘古,乃至佛道两家的设定,古楚的东皇太一……千百年来的诸多传说,都能够融合成为一个体系。
力量合为一处,对抗外来文化。
当然,当下和后世的环境完全不同,哪怕洪荒流的设定,也要有所调整。
在朱翊钧的设定下,盘古与混沌中大战神魔开天辟地,衍化洪荒大陆。大陆上百族压迫人族。经过了龙凤、巫妖等几大量劫之后,人族方才崛起。但是对于人族来说,仍然存在诸多威胁。
无论是没有被完全消灭的异族,还是不同的神魔,都有可能将人族覆灭。
这就是在喻示当下的世界。
古人就曾说过,“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欧洲诸国争先航海,已经占领了大量海外的土地,占据先机。
而大明如今除了沿海地区的子民意外,内陆的大部分民众,其实仍旧不够主动,哪怕朱翊钧动用了种种手段,依然只想着自己的几亩地,不肯冒一点风险。
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也不愿意主动扩张。
就算朱翊钧之前力排众议,打了蒙古和缅甸,但是都属于边境战争,是为了消除近在咫尺的威胁,镇压叛乱,而不是像两牙等国家那样,主动扩张,成为全世界的霸主。
一部分原因是,大明乃是如今全球最为富庶的国家,哪怕缺少金银等贵金属,但是生产力足够发达,领先全球。
附近的优良土地,早就让千百年的祖宗们占好了,所以四周的蛮夷,只能生活在这个农业时代相对贫瘠的地方,过着困苦的生活。
因此,花太大的代价,打那些低价值的烂地,没有意义。
除了经济上的考量,受到宋代理学的影响,文化习俗上趋向于保守,也在阻碍大明进一步扩张。
哪怕实学开始兴盛,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不是几年就能扭转的。
所以,他采用洪荒流的设定,进行文化宣传,塑造一种“如今我大明代表真正的人族,如果不居安思危,将来有可能被覆灭”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给大明的主动扩张,增加了一层“都是为了人族”的大义。
在这个地理大发现,大航海的时代,开疆拓土,并非单纯皇帝在夸耀武功,而是一种大明本应该肩负的使命。
这种描述,其实和后来米国宣称的“天命昭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看似虚无缥缈,然而在这个时代,却是用来扩张的利器。
欧洲殖民时代,就有很多信徒、传教士,就是出于使命感,哪怕忍受海上的颠簸,恶劣的环境,也要深入非洲美洲的深处,散播上帝的荣光。
朱翊钧就希望重塑了中华神话之后,能够激发出大明亿万民众的这种使命感。
他十分确信,这一套说辞,绝对能够起到作用。
因为21世纪的台岛,就有某斜教实际验证过。
至于其他的部分,洪荒流同样能够进行解释。
朱翊钧在穿越以来,就通过种种手段复刻科学小测验,对官员和民众进行科普。
这么多年下来,朱翊钧发现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有了一定的成果,让实学开枝散叶。可惜仍然存在大量民众固执己见,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平的,不能理解他的实验。
至于天人感应,神仙鬼怪的信奉者,就更多了。
这种深入人心的观念,不是他短短十几年,几次辩论,几次实验、几篇文章,就能够解决的。
但是朱翊钧可等不了上百年的时间,或者直到中华遭受历史上那样难堪的屈辱,才能激发得万民觉醒。
所以他才想到可以换一个思路,不再这样直接进行观念上的冲撞。
他一开始本想走捷径,直到亲身经历了之后才发现似乎是在绕远路。
就像古人会创造神话故事,来解释世界一样。
他可以通过篡改这些内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在他的修改下,龙凤、巫妖、乃至封神等几次超级大战,将原本广袤无边的洪荒大陆打成了无数碎块。不同的碎块就是天上的不同星星,其中一个碎块,衍化成了地球。
大明,如今就在名为地球的这个碎块上。
将来还有可能横渡虚空,前往其他碎块衍化的世界。
单纯在地球这个洪荒碎块,也有分化。
美洲等地的印度安土著,就是封神之战后,败退的商朝残余。
所以,大明有足够多理由前往美洲“教化”土著,顺带驱赶殖民者。
地球不同的人种有解释,科学知识同样如此。
普通人感觉好像生活在平平的大地,而不是一个球,都是神仙伟力的效果。
这种伟力,就叫做万有引力。
……
通过故事,先将这些科学概念,印在脑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规模实际验证之后,再让百姓们慢慢接受。
看似在绕远路,其实是目前最容易施行的办法。
过去神仙满天飞,如今仙神不显的原因,也能够通过洪荒流给出解答。
关键的封神大劫之后,成立天庭,约束天下仙神,所以极少现身。
如今更是末法大劫,就算是神仙,出现在现实世界也要天人五衰,发挥不出本领。
佛教就有末法时代的说法,有这层基础,相关的设定就很容易被传播开。
虽然和洪荒流中的设定存在出入,但是佛教不同教派之间都互相矛盾,这点设定上的冲突,其实大部分民众都分不清楚。
末法时代,小灾难不断,正对应了未来几十年不断出现各类天灾的冰河期。
气候异变,虫灾水旱,等诸多劫难和皇帝的德行没有关系,也不是求神拜佛就能起到作用的。
西方的上帝也没有用,位格被设定在圣人之下。
朱翊钧如此设定,算是一种回敬。教廷在扩张的时候,就将其他民族信奉的传统神灵视为邪灵,能消灭的就当成撒旦等魔鬼消灭掉,只有少数残留在各自的文化中,变成守护天使。
只能依靠人族自己。
这是天定命数,好在还不是圣人重定地风水火,毁灭世界再造世界的大劫。
对于当世人族来说,和当年大禹面临的大洪水差不多,大明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挺过劫难。
这就是朱翊钧从不科学的角度,给出的答案。
没办法,开门见山直接说出冰河期,谁都不可能相信。
因为就连后世科学家,对于冰河期的成因,都没有完美的解释,只是给出了太阳光照变化,银河物质分布不均,地球运行轨道变化等假说。
朱翊钧总不能说因为自己源自后世,知道未来几十年的大致历史。
就算自己身为皇帝,已经执政多年,地位稳固。
朱翊钧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出这一切后,会经历什么。
只能出此下策。
当然,洪荒流的整体框架很是宏大。
就像“澳宋宇宙”一样,朱翊钧同样打算分成几本小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描述。
不过与照搬了许多原著的澳宋不同,朱翊钧并不打算只靠自己来塑造完整的洪荒故事。
他只是做出了洪荒流的框架和设定,搭建好了骨架。
至于填充内容和具体润色的工作,则被他交给了报社招募的文人。
皇帝涉及神佛志怪,在世人看来一点都不奇怪。
朱翊钧之前对于相关元素的强烈抵触,才是皇帝中的少数派。更何况他又不打算以官方的身份,直接下场,改动诸多上古大神的封号。
从明面来看,皇帝只是闲着无事,让几个文人写点小说娱乐,并不会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