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鹿伴 作品

第265章 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

百万斤的货物运载看似可怕,实际上只相当于五百吨,哪怕算上船重、人员以及各类必备海上物资的总排水量,不过勉强接近千吨。

西班牙最强大的战舰,已经达到了这个级别,可以安装大量的火炮,堪称海上无敌。

与近邻都是海上强国,需要偏重大海的西班牙不同,大明还用不着如此夸张的海上巨兽。虽然同样制造了几艘大船作为试验型号,用来威慑。但是大部分巨大帆船,都是以货运为主。

为了提高运载效率,提升海贸利润,无论大明还是欧洲,各大船厂每年还在不断研究设计更新更大的船只。

在如此前景之下,海运的未来显而易见。

抱残守缺的为了维持这条大运河,持续不断投入高额维护费用,就不是一件特别明智的举动。

目前还做不到全面“废漕改海”,至少可以更进一步的降低大运河的重要性,不必惧怕因为黄河北移,将大运河截成两段之后,对京师带来太严重的后果。

黄河、淮河、大运河的命运紧密相连,要让黄河北迁,等于说三条河周边百姓的命运,都会因此发生或好或坏的改变。

朱翊钧努力多年,直到如今方才有了尝试动手的基础——

基础是国家多年安定,边患不存,可以让朝廷从九边抽出大量军费,用在别的地方。

不止是可以轻减边地经费。

如今的对蒙贸易年年都能做到稳定结余,让朝廷赏赐的那些财物,得到成倍的回报。辽东带来的皮毛、人参等特产,缅甸上供的宝石,也能从两京富贵人家的手中换来大把银子,省的这些钱财被人埋在地下,一直不能流通……

这些曾经给朝廷带来巨大麻烦的地方,都在逐步转变成有价值的土地。

一加一减,让国库更加丰盈。

建设了十几年的银行,更是能够调动起社会沉淀的大量资源。

再加上吏治还算清明,在前些年的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中积累了大量实践型基层人才,确保拥有足够的人手,不至于为大工程拨下来的钱粮,全都送进贪官污吏的口袋里……

综合之下,如今的大明与他即位之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哪怕今年春季以来,各地都出现了旱情,都没让朱翊钧太过忧虑。

一个是之前修缮的水渠等设施起到了效果,情况没有预料的那般严重,一个是手里有粮食,心里不慌。

天旱的年份,更方便修整河道。

在他的印象中,万历十五、十七、十八年都会反过来下起瓢泼大雨。万历三十五年最为严重时,大雨连下十三天,地势较低的地方积水足以行舟,东华门的宫墙被冲得垮塌,衙门账册都被泡烂。

就算古人记载有所夸张,就算是因为当时的京城排水有问题,也足以说明雨势之大。

不趁现在以工代赈,修整建筑,又待何时?

凭借南洋源源不断的粮食,哪怕今年全国性的绝收,他都能开启各地粮仓,赈济百姓,度过难关。

国家发展到了这个程度,才是朱翊钧启动如此大工程的底气。

当然,让黄河回家称得上是百年大计,朱翊钧根本没指望在几年之内快速做成。

第一个十年用来筹划,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修筑更多的围堰、水渠。在黄河北移之后,起到分流和引导的作用,降低突然来临的河水对下游的冲击,尽可能让黄河北移后,能够在原本的故道上流淌,减少意外的可能。

如果不进行人工引导,黄河在北方有数条故道,西汉、东汉、北宋……谁也不知道到底会走哪一条。

说不定会一路向北,沿着古老的禹河故道,从邯郸、邢台一路到达天津再入海。

如今的自然情况与清末黄河自然决口那一次有所不同,就连朱翊钧也不敢用流域内数百万百姓的生命做赌注。

几个关键的河道改变处,都要用心修缮。

如今的黄河在过了开封之后,从兰考一路南流,过曹县、徐州、淮阴入海。

兰考就是工程的关键,需要让黄河在这里徒然北转,继续留在山东境内,让这里成为大河入海之前的最后一个弯。

只需要一个疏忽,让黄河决堤,周边州县都会被淹没,损失不可计数。

不是砍几个官员脑袋泄愤,就能解决的。

所以,一定要经过仔细的勘察过后,选取最为适合的一条河道,让黄河按照大明的心意流淌。

一些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要被退田成湖,修堰挖沟,成为给黄河预备的蓄水池。并且趁着如今河道还处于干涸状态的大好时机,整修故旧河道周边堤坝,在地势特别高的地方挖掘河沙,避免出现新的地上悬河……

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本地招募肯定不够用。因大运河衰落生活受到影响的百姓,都可以前去工作。

而且朱翊钧不忘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不会让动辄十几万劳工聚集在一处,很容易引发大乱。

哪怕大明和大元的情况完全不同,也要避免有心人趁机搞事。

在修河的时候,要分片分段分时间,将人们错开。

正因此,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十分漫长。

与此同时,朝廷对于南洋的开发也会更加深入。

仅凭小小的爪哇岛,后世就能养活一亿多的人口,如今真正得到有效开发了的土地不足百分之一。

千万年火山灰使得当地土地很是肥沃,随手洒一把种子,不用照料,自己都能快速生长。

南洋几次超大型火山爆发,掀起的漫天火山灰,在大气高层影响了太阳光的照射,同样是冰河期的一个推手。

让当地的火山灰“赎罪”,理所应当。

土著们不懂精耕细作,不代表大明的百姓不懂。

对于大明百姓来说,能够一年三熟的土地,绝对是一片新的乐土。

至于蛇虫鼠蚁、潮湿烟瘴,总比饿死或淹死强的多。

在朱翊钧十多年不断宣传影响下,大明只要读过报纸的百姓,对南洋已经不再陌生。

过去是沿海子民主动前去,如今也该轮到华北地区的百姓了。

至于和当地土著的冲突问题,同样被朱翊钧考虑在内。

在南洋方面上,朱翊钧一直保持实用主义,完全不在乎大明是否需要维持宗主国的超然地位,或者是天朝大国的体面。

一开始朝廷的力量尚不能深入,连周边的海盗都没有清剿干净。多是选择和当地势力合作,让渡一部分利益,无论两牙还是本地的部落首领、小国国王。

谁都可以谈,谁都可以爱大明。

南洋的大明百姓,很多人辛苦终日都只能混一口饱饭。他们创造的利益,很大部分留给了本地高层,换取留在当地的许可。

虽说对于过去连饭都吃不饱的底层人民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日子,但是朱翊钧可不想再维持下去。

在征缅之后,大明在南洋各地都趁机建设了驻兵和转运基地,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用朝贡贸易来影响南洋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武力达成更深度的控制。

相对来说,两牙由于本土距离这里太过遥远,船队力所不及。只是在这里建设了几个殖民点和贸易站,与大多数当地小国,仍保持和平贸易的局面。

而朱翊钧已经决定,要在未来的十年,尝试对部分地区“改土归流”。将过去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的统治,变成实质。

本地的势力要么被收编,吐出过去侵占的利益,要么干脆消失。

因此空出来的大量土地,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规划出来,供百姓开垦。

倒是暹罗、安南等中南半岛的几个国家的组织度比较高,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独属于本国的一套文化传统,不方便用强硬手段。

对于这些国家,朱翊钧决定继续维持现状。

只收购当地出产的物资,不干涉具体内政。

换句话说,只要继续充当原材料供给地,和商品的倾销地,朱翊钧已经没有兴趣再做多余的事。

当然,华人在这些国家的大量涌入,承包土地种植的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

几个小国都是囊中之物,慢慢通过文化影响,人员融入就能同化,反倒没有必要主动挑起战争,引发对立。

而且不只是南洋,等待大明的大手伸向更远的地方,要迁移的百姓也能拥有更多的选择。

用十年时间打定基础,减缓矛盾。

再用十年时间大批量的迁移当地居民,完成一些后续工程,让黄河改道。

最后在黄河改向之后,再花费十年左右的时间,重新修筑河道堤坝、拓展周边水渠,安置当地子民,让周边土地稀缺,人口过多的百姓,尤其是因为大运河衰落的周边百姓迁徙过来,给他们一口饭吃。

大约以三十年为期,也就是直到万历四十三年以后,才能彻底完成黄河改道这一项超大工程。

让淮河周边安宁,大运河逐步卸下历史重担,让黄河水缓解未来可能的华北大旱。

一旦在这中间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变化,说不定工期还会延长。

朱翊钧记得万历帝的在位时间就是四十八年,哪怕他健身养生,能够多活很多年,这项工程仍将会贯穿他的整个执政生涯。

看上去很可怕,但是相对连蒸汽机都没有实用化的大明来说,已经是很短的时间了。

无论金、元,还是过去二百年的大明,都是连启动这种超大工程的基础都没有。

当然,理论上可以将工期压缩的更短,但是朱翊钧担心急切之下,易生民变,反而让国家被这个工程拖垮。

万一灭亡大明的不是辽东,而是黄河,可就成历史笑话了。

但是如果连他都不敢做的话,接下来的灾害愈发严重,后世子孙恐怕更加没有机会。直到黄河在自然威力之下,重新北返,牵连百万以计的生民。

他倒是可以留下一个好名声,但是朱翊钧不愿这样做。

不必等待后人的智慧与勇气,功成终将在我!

至于黄河故道周边百姓的财产,主要以南洋即将到手的土地进行交换。交换的面积肯定更大,甚至能够做到一亩本土良田,交换两三亩南洋土地的交换比。

唯一的缺陷是,这些土地,都需要他们努力开荒,才能变成熟地。

按照土地买卖的价格来算,百姓们免不了要大大吃亏。

不过这是如今的最优解,朝廷再有钱也禁不住随意挥霍,让百万计数的百姓,都能够在搬迁中成为富豪。

拆迁后亏一大笔,才是过去的常态。

倒是钉子户不钉子户的,完全不在朱翊钧的考虑范围。

如今的百姓,没有后世那么多的人道权力。

百姓不如猪狗,有时候并非骂人,而是直白的描述。

宁愿冒着被黄河淹死,也要成为钉子户的百姓,朱翊钧只能在心里默念尊重祝福。

……

潘季驯凭借多年功劳,早就被被朱翊钧委以重任。

如旧例,以都御史加工部衔,提督河南、山东、直隶河道,兼管军务,准许便宜行事。

与漕运总督一样,河道总督专职河道,尤以黄河为重。

哪怕黄河没有决堤,潘季驯也没有闲着。平时连济宁的总督府都不住,而是常年在各地奔波。勘察黄、淮、运河的总体情况,争取达成黄河的上下游整体治理。

还将心得见闻写成一本《两河经略》,作为朱翊钧了解相关情况的一个重要资料。

万恭则是潘季驯的老前辈,两人的治河理念大体相近,也曾写过《治水筌蹄》,因为年老体衰,年近七十,在几年前致仕归乡,没有落得历史上被人弹劾,黯然罢官的下场。

这一次朱翊钧召见他,不打算让他重新下工地,干土木。

潘季驯的年纪也不小了,再怎么养生,都不可能坚持到彻底完工的一天。

老人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需要更加有序的传承下去,培养出更多如万、潘一样的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