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折腰 作品
第782章 爹,暖和真好
“场长,正打算明天就给您汇报呢,我选定了三个位置,基本都满足咱的要求。”
“你来看,第一个则是我们后面的湖边空地,那里的优势是取水极为方便,地势平坦,方便运输。”
“第二个和第三个区域,则是盐碱地区域附近的山里,前后有两个小山谷,都适合建造,这两个的优点是很隐蔽,能方便我们保守秘密,缺点就是比较偏远,不利于运输以及取水。”
肖卫国这时仔细看着王亮画的草图,结合他对农场的认识,倒是能回想起各个区域的具体情况。
思索后,指着一个山谷说道:“初步就在这里建吧,刚开始,要的主要是保密,至于运输和取水问题,暂时先克服客服吧。”
王亮点头道:“我也觉得这个地方最好,明天我就开始建造暖房的地基。”
等商议完正事以后,三人全都放开了吃喝。
肖卫国还加了一盘香肠、一瓶腐乳,给三人下酒。
到得最后,两瓶二锅头喝的干干净净。
没想到的是,三个人全都没有喝醉。
肖卫国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是再来十瓶自己也醉不了。
不过没想到李爱国和王亮二人的酒量也这么好。
生错时代了呀,这要是晚个二十年,保证是酒桌上的强者。
“行了,都赶紧回去睡吧,明天还很多事要忙呢。”肖卫国见两人还要帮忙收拾东西,连忙劝阻道。
无奈,李爱国和王亮只能告辞离去。
两人的口袋里,还装满了没吃完的花生米和瓜子。
等两人走后,肖卫国一个挥手,眼前杯盘狼藉的现场当即利用意念给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随后躺在床上就睡了起来,马上进入了梦乡。
肖卫国今儿也是舟车劳顿,困得厉害。
而李爱国和王亮二人下楼来到外面空地上。
李爱国不解的问道:“亮哥儿,你刚刚为啥不让我再继续问下去呀,我就一个小兵,互助会怎么能用我的名字来取,反正我不想接受!”
王亮摇摇头道:“爱国,你傻呀。”
“这么十天下来,你还摸不清咱场长的身份吗?”
“明显是城里的二代,过来积累基层经验的,和他一起玩的,自然也是其他的二代。”
“这等人物,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的泄露自己的身份和名字。”
“所以,必然要加一层屏障才好,这个就是谨慎。”
李爱国倒是不懂这些,不过王亮说的,自家场长的身份不简单,他还是知道的。
哪有人第一次来是吉普车送,第二次来,索性直接自己开一辆市面上没有的新轿车跑来。
还有,就去了城里一趟,棘手的玻璃问题就这么简单的解决掉了。
就更别说随随便便的就能每月拿出来二百斤粮食以及五十块钱,散给他的那些困难战友们。
而且还不求回报。
还有那一双很好看的假肢,压根从来都没见人用过那么好的假肢。
还有,仅仅二十岁的年龄,就能达到正科级,这是什么神仙晋升速度。
一桩桩一件件的,都证明了王亮说的是对的。
这必然是一名来基层镀金的大人物,想来后续必然会一飞冲天的。
此时不抱着大腿,何时抱!
他们后续一定要百分百的投入到肖卫国分配的所有工作中。
等回到自己的住处,李爱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一想到自己后续能每月多支配二百斤粮食和五十块钱的东西,来支援战友,整个头皮都是发麻的状态。
索性直接坐了起来,点着煤油灯,拿出纸笔开始梳理自己那些战友们的情况。
这十个名单,到底要分配给谁呢?
今天晚上,不仅仅是李爱国激动的睡不着。
职工居住的夯土房区域内。
各家各户纷纷围着新发下来的那一身棉衣,眼神热切又激动。
碎嘴子吴旭家里,因为他家就两个人,一个他一个他媳妇。
发的新衣服,自然就是他媳妇的。
这时,媳妇穿上给一户人家换过来的小号棉衣,站在吴旭的身前转着圈。
“旭哥,你看我美吗?”
吴旭以往多能说的人,这时只是笑着说道:“美,关键是以后再也不会冻着我媳妇了。”
说着说着,吴旭的眼睛冒出一丝泪花,眼眶也跟着红了起来:“媳妇,以前委屈你了!”
“哼,说的什么话,我们是夫妻呢。”
“旭哥,来吧,现在在新场长的领导下,不缺吃的,不缺穿的,我想要小孩了。”
“好。”
“生出来的小孩可不能像你一样碎嘴!”
吴旭顿时不乐意了:“那可不成,我爷爷是碎嘴子,我爹是碎嘴子,我也是碎嘴子,等到我儿子,那也必须得是碎嘴子才行。”
“哼,德行!”
小陈佳的家里,喝了自己妈妈带回来的咸疙瘩汤,又喝了从刘主任家里求来的药。
小陈佳的发烧终于是退了。
这时正抱着一件棉衣睡得很香。
妈妈可是答应了自己,明天要把这个新得来的棉上衣给拆了,给小陈佳量身制作一身的小衣服呢。
等再忍两天,她就会有自己这一辈子第一身棉衣。
以后就不用再怕冬天啦。
徐厚家里,徐妮儿这时正穿着一件超大的棉衣,下摆直接拖到了床上。
好似穿着戏服在唱戏一般。
“爷爷、爹,暖和真好!”
徐厚也笑着说道:“是呀,暖和真好!”
“厚呀,场长对咱这么好,咱以后可一定要好好的干活,报答人家才是!”徐厚的爹吸了一口旱烟后说道。
“爹,您就放心吧,我徐厚别的没有,力气一大把,保证以后好好的跟着场长干!”
第二天,今日天气晴朗无风。
早饭后,广播里一声高亢的上工号声音响起。
农场职工们积极的前来农场打谷场空地集合,准备上工。
这也是久违的上工,之前因为一场大雪,再加上冬季确实没什么活计,大家都在家里养身体。
这期间农场的食堂还管一顿三餐,导致现在农场职工们,全都红光满面的。
恨不得立马把自己的力气给使出来,好让场长看看,他的饭没有白吃进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