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鼓相当 作品

第505章 大汉各州郡势力(三)

地处淮河以北、泰山以南、黄海以西,作为华夏古九州之一的徐州,共有五郡国。

琅琊、东海、下邳、彭城、广陵如今皆处于徐州牧陶谦的治下,在吴起吸取幽州的改革经验,又结合徐州本土的人文经济与地理环境后,走出了另外一条改革之路。

原本历史中的徐州,在黄巾起义后,青、徐二州的黄巾军攻打徐州各郡县,朝廷任命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徐州的黄巾叛党。

陶谦到任后,任用臧霸等豪杰为将,大破黄巾军,残余的势力也被迫逃出徐州境内。自此之后,在陶谦治下,徐州太平了七、八年之久,成为了乱世之中难得的世外之地。

直到曹操的父亲被陶谦麾下的张闿所害,曹操兴兵徐州后,多个县遭遇屠城,徐州沦为炼狱之地。

如今历史中,陶谦来到徐州不久,就遇上吴起与蒙恬。

他任用吴起进行变法改革,徐州一片欣欣向荣之象,士族、寒门、普通百姓,凡是有才能之人,都能脱颖而出,得到重用,大有独领这个时代风骚的趋势。

不过,直到刘辩到达幽州后,同样开始改革变法,这两年多的时间,已经能与徐州齐头并进了。

徐州作为诸葛孔明的故乡,原本历史中,这位流芳百世的汉家丞相,自少年时期开始,父母早早去世,他们兄弟三人一直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

后来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尚在少年时期的诸葛亮跟随叔父一起前往豫章赴任。

然而诸葛玄并没有看清当时的形势,因为袁术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与大汉朝廷早已经形同陌路。

大汉朝廷很快派朱儁之子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他们诸葛氏好歹是琅琊望族,不可能“脑残”到像袁术一样公然反大汉朝廷。

无奈之下的诸葛玄只能弃官而去,前往荆州投奔刘表。

如今的时空中,诸葛玄不但没有离开徐州,反而因为陶谦重用本地世家大族,得到了出仕的机会。

诸葛亮因此并没有跋山涉水的前往荆州,而是默默留在了徐州。

不知未来,能否看到诸葛亮与吴起跨越时空的联手,作为同样是各项全能的“六边形战士”,若能有联手之日,想必一定是徐州之福。

…………

同样作为古九州之一的豫州,因为地处九州之中,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曾数次达到鼎盛。

自夏朝开始而至宋朝,这里长久是华夏大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汉末的豫州共有六郡国。

颍川郡、汝南郡、陈国、沛国、鲁国、梁国。

因为地处天下之中,所以各方争夺异常激烈,分布的诸侯势力也远比其他州郡更多。

颍川郡因为颍川太守盖勋的意外逝世,被近水楼台的袁术所占。

后来在董卓军队的强攻之下,白起绕道武关,以所有人没有想到的千里奔袭,经南阳郡后,对颍川西南发动奇袭。

袁术为保汝南,无奈之下只能让出颍川。

不过,对于董卓来说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朝中发生政变,董卓失去权势,只能向西返回关中。

颍川郡迅速被大汉朝廷接手,并派遣皇甫嵩带领军队镇守此地。

这也让在朝廷担任要职的本地官员们微微松了一口气,毕竟颍川乃世家大族的聚集之地,荀氏、陈氏、钟氏、韩氏等名门都在这里开枝散叶,其中的许多人,同样也是当今皇帝的左膀右臂。

陈、沛、鲁、梁四国皆是刘姓诸侯王的封国。

因为豫州刺史孔伷病逝,导致豫州出现非常混乱的局面,朝廷当时并没有能力解决豫州的问题,故而出现了多方势力争夺豫州的情况。

陈国因为陈王刘宠英勇善射,在天下大乱后,脱颖而出,封国内拥有十万之众的将士,其余三国则不值一提,不但政权完全被国相把持,他们也都是胸无大志,顺波逐流之辈。

汝南郡则在袁术与董卓争夺颍川之际,张角派遣韩信北上,迅速占领了颍河以东的地区,与袁术分庭抗礼。

豫州因为地处中原,是这个时代世家大族的聚集地,他们士人走出故乡,奔向各自看重的诸侯。

在原本历史中,豫州的士人们深深的影响着整个时代的历史走向,没有荀彧的战略规划与颍川士族集团的鼎力支持,曹操不可能崛起如此之快。

没有荀谌、逢纪等颍川、南阳士族的献策劝谏,袁绍也不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冀州。

如今的时空中,豫州的名士们更是兵分多路的加盟各方势力,近至本土,远到幽州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一世,他们还能如原本历史一样,决定整个天下大势的走向吗?

…………

司州地处雍州以东,并州以南,兖州以西,荆豫以北。

司州境内四面环山,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因为黄河从此流过,故而各地赋税可从水路运到。

这也是历朝历代建都长安、洛阳、开封的重要原因。

但是建都于司州,则非常依赖并州的防御。因为并州境内的雁门关、太原郡一直是唯一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屏障。

一旦雁门关和太原失守,司州便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这样历代以来都把防守雁门关和燕云地区作为重点。

而西北的防守同样不容忽视,一旦投入兵力太少,不足以防守西北地区,但是投入兵力太多,又会使朝廷空虚。

并且以长安为核心的雍凉地区距离洛阳、开封或是并州又太远,在雁门关和太原危急的情况下,调西北战区的兵力前来救援,需要很长的时间。

后世的靖康之耻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这与司州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司州原本有京兆尹、扶风、冯翎、河东、弘农、河南尹、河内七郡,但是朝廷为了安抚失去中央权力的董卓,怕他起兵作乱,故而成立了雍州,将董卓已经占据的京兆尹、扶风、冯翎三郡划入到了雍州境内。

此时大汉的司州只有河东、弘农、河南尹、河内四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