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段氏鲜卑族长为首的领导人集团,得知有外来者协助慕容氏击败自己的军队,震惊之余,立刻派出人员前去打探消息。
轲比能部十万之众的规模自然在对方有心打探之下,隐瞒不住。
当段氏族长等人得知竟然是中部鲜卑轲比能部众,自弹汗山而来,他们立刻重视起来。
虽然段氏鲜卑自诩不惧于对方,但是轲比能如今的情况明显已经与慕容鲜卑组成联盟,双方联手之下,就不是他们段氏部落一方可以力敌的。
“不如我们联合东方的宇文鲜卑,让他们在慕容氏的东方进行骚扰,也能牵扯慕容鲜卑与轲比能部的部分精力。”一位族老建议道。
“不可,我们与慕容氏、以及南方诸部落皆是出于东胡部落的分支,算是一脉相承。
宇文鲜卑并非起于东胡鲜卑族群,而是中途加入我们的部落,他们的族人主要以匈奴人为主,他们习俗中的髡头足以说明来历。
而匈奴人与东胡有灭族之恨,我们作为东胡一脉的分支,又如何与仇人结盟呢?
宇文鲜卑这些年不受东部各族群的待见,就是因为其出身匈奴。”段氏族长立刻摇头拒绝道。
“如此一来,岂不是只能与南方的素利、弥加、阙机等小部落组成联盟了?但是他们实力实在不值一提,有那个必要吗?总不能与更南方的汉王朝在辽东半岛的势力结盟吧?他们未必看得上极北之地的土地。”一位依附段氏部落的首领无奈的说道。
“南方的大汉国吗?明庆,如今的大汉国在辽东的势力主要由何人掌控?”段氏族长向自己身边一名作中原书生打扮的族人问道。
段明庆是段氏鲜卑主要负责外交工作与情报工作的嫡系族人,因为需要长期往返于南方的汉王朝,他怕鲜卑的身份引人怀疑,故而刻苦学习汉人的语言、文字、文化。
对于南方汉王朝的了解程度,在整个东部鲜卑都是首屈一指。
“启禀族长,如今的大汉国在辽东半岛的势力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方势力,是幽州牧刘虞在数月前,派遣大军击败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收复了辽西郡。
第二方势力,是辽东太守公孙度,自他担任辽东太守这两年时间,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令行政通。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向南平定境内不服从他的势力,又将女儿嫁给东北的扶余王,与扶余国结成联盟。”段明庆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如实道来。
“明庆,你对于大汉国的势力比我们都了解,我们如果想要寻求与他们联盟,你认为是幽州牧刘虞更合适,还是辽东太守公孙度?”段氏族长轻抚胡须,目光闪动的问道。
“恕我直言,他们二者皆不合适。”段明庆露出一抹苦笑,无奈的说道。
“哦,明庆为何如此说?”段氏族长微微一怔,好奇的问道。
“族长大人与诸位首领有所不知,大汉国的幽州牧刘虞近两年来,一改与外族和平共处的政策,他们接连将上谷郡,右北平郡,辽西郡的乌桓与鲜卑击败,完全收复这三郡之地。
如今联合慕容氏击败我们军队的轲比能部就是当时在上谷郡败于幽州军后,被赶出了大汉国的领土。
虽然幽州军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但是碍于如今大汉国内部并不稳定,他们又志在收复整个幽州,所以在下才笃定对方不会与我们结盟,进攻慕容氏与轲比能部。
因为我们这里不但离大汉国的幽州有一段距离,也没有能吸引对方的东西,他们绝不会如此不明智的派遣军队来到乌候秦水流域作战,除非他们将来统一整个幽州,倒还有一丝可能。
至于辽东太守公孙度更加不可能。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公孙度这两年在辽东广招流民,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威行海外,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已经不在听从大汉朝廷的征召。
而且他们自以为远在辽东,又有辽泽天险,并不惧怕幽州的军队。
但是要想他们前来支援我们也不太可能,辽东到我们段氏部落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需要经过慕容氏所在的区域。
其二,需要经过幽州牧刘虞治下的辽西郡。
慕容氏必然不可能允许辽东军经过他们的领地,幽州牧刘虞也不太可能放对方的军队前来。
即使刘虞愿意放行,在下相信公孙度也不敢派兵前来。
否则,幽州军攻其腹背或是派兵攻打辽东,则公孙度无能为力也!毕竟他现在已经公然自立,正是亲汉朝廷的势力首先打击的对象。”段明庆这些年长久研习汉文化,能说出这样的见解,在如今的段氏鲜卑一脉中,属实不容易。
“除了与南方的素利、弥加、阙机等小部落联盟外,你们还有其他更好的建议吗?”段氏族长看向了其他族老与各部首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并没有更好的意见。
“哎,算了,派人尝试与素利他们取得联系,如今慕容氏得到轲比能相助,想必他们更加担心被吞并。”段氏族长摆摆手后,长叹一声。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一月初五。
幽州,广阳郡,蓟县。
此时已经进入到寒冬季节,大雪纷飞,路上几乎看不到任何行人。
但是在一处农田中,仍然有数十人在辛苦的忙碌着。
“枣先生,这批早熟稻怎么样了?”刘辩在寒冷的大雪天,仍然来到了农田中,急切的询问道。
“史侯,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先到寒舍中休息一下。”枣轼指了指附近的一排房子,郑重的说道。
这处房子本就是为了研究早熟稻的生长而为枣轼等人所建,除了枣轼外,还有他麾下的研究团队,以及招聘的一些负责打杂的百姓。房子的规模颇为不凡,负责打杂的百姓见到史侯等人到来,立刻奉上热茶,热情的招待起来。
“有半数早熟稻没有收获成功,其余半数确实收获了,收获的早熟稻比我想象中的要好!”枣轼端起农户递来热茶,暖了暖手的说道。
“怎么会如此,早熟稻不是具有抗寒、抗旱的特性,而且生命力极其强盛吗?”刘辩听闻有半数的早熟稻没有收获成功,有些焦急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