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林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担忧,他深吸一口气,轻声问道:“你们找到那只母狼了吗?”他的声音虽然很轻,但却仿佛蕴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人无法忽视。
他的目光在兄弟俩的脸上来回扫视着,仔细观察着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表情。他注意到弟弟的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那原本明亮的眼睛此刻也充满了恐惧,似乎被什么可怕的事情吓得魂不附体。而哥哥相对来说要镇定一些,但从他微微颤抖的双手和不时游移的目光中,马玉林还是能感觉到他内心的不安。
马玉林的心中对那只护崽的母狼越发地关切起来,他急切地想知道兄弟俩到底遭遇了什么。就在这时,哥哥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那口唾沫在他的喉咙里发出“咕噜”一声,仿佛一块沉重的石头,缓慢而艰难地滑过。
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回忆起刚才的场景,依旧心有余悸地说:“怎么没找到?它就守在沟口,那架势,根本不怕人。浑身的毛都竖了起来,跟刺猬似的,龇牙咧嘴,一叫唤……哎呀,那场面,太吓人了!那叫声震得耳朵都嗡嗡响,感觉整个世界都被它的凶狠给笼罩了。”
哥哥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母狼当时的样子,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恐惧,仿佛那只可怕的母狼此刻就站在他面前。 马玉林听后,缓缓点了点头,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
他语重心长地说:“哪个母亲不护自己的孩子?它正喂崽子呢!咱们也都为人子女,将心比心,它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反正那只羊已经进了它嘴里,再追也追不回来了。咱们回去吧,别再招惹麻烦。要打狼,也不差这一天,等以后做好充分准备,再找它算账也不迟。”
马玉林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哥哥的肩膀,试图安抚他紧张的情绪。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沉稳与豁达,让众人听了,心中都涌起一股别样的感受。
于是,兄弟俩默默跟在众人身后,拖着疲惫且惊魂未定的身躯往回走。一路上,寒风依旧凛冽,可他们的心中却因为马玉林的出现和这番话,多了一丝温暖与安心。
自那以后,兄弟俩对马玉林打心眼里敬服。每次想起这件事,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涌起对马玉林的感激和敬佩。马玉林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判断,不仅让他们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还让他们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他们心中,马玉林已然成为了一个值得信赖和敬仰的人。
赵爱华比马玉林小几岁,两人自幼相识,一同在这片草原上长大,是无话不谈的挚友。平日里,马玉林要是有事需要离开羊群,总会熟稔地喊来赵爱华。
他大步走到赵爱华面前,脸上带着信任的笑容,将手中的鞭杆往赵爱华手里一塞,那动作洒脱又自然,仿佛在说 “交给你,我放心”,随后便放心地离去。
赵爱华对马玉林那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眼中,马玉林就像个无所不能的智者,脑子灵活得很,不管遇到啥棘手的难题,到了马玉林那儿,都能迎刃而解。
尤其是马玉林那靠自己琢磨、历经无数个日夜苦练出来的码踪本领,更是让赵爱华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每次看到马玉林仅凭地上的痕迹,就能准确判断出羊的去向、甚至识别出不同动物的踪迹,赵爱华心中就涌起一股强烈的钦佩之情。他不禁感叹道:“这简直就是神技啊!”
赵爱华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这门神奇的本领。他开始仔细观察马玉林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然而,年轻人嘛,偶尔也会调皮一下,赵爱华也不例外。他时常会和马玉林开开玩笑,给平淡的放羊生活增添几分乐趣。
有一次,马玉林正在聚精会神地追踪羊的踪迹,赵爱华突然从后面跳出来,扮了个鬼脸,把马玉林吓了一大跳。马玉林故作生气地说:“你这小子,吓我一跳!”赵爱华则笑着说:“哈哈,马大哥,你太专注啦,我就是想逗逗你嘛。”
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玩笑,但却让两人的关系更加融洽,也让放羊的日子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这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草原上的青草随风摇曳,仿佛在欢快地舞蹈。赵爱华和马玉林像往常一样,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放羊。
赵爱华懒洋洋地坐在草地上,眼睛虽然盯着羊儿们,但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他感到有些无聊,于是开始四处张望,希望能找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来打发时间。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马玉林身上,只见马玉林正专注地看着羊群,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赵爱华的存在。赵爱华的眼珠子滴溜一转,一个鬼点子像火花般在他脑海中闪现。
他心中暗喜,觉得这个主意肯定能给马玉林一个小小的“惊喜”。于是,他脸上的笑容渐渐展开,那笑容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就像一个即将恶作剧得逞的孩子。
赵爱华迅速站起身来,迈着轻快的步伐,快步走到马玉林跟前。他的声音略微有些兴奋,带着一丝期待地说道:“玉林哥,咱们在这儿干坐着多没意思呀,要不我考考你怎么样?”
马玉林原本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羊群,生怕它们走丢或者遇到什么危险。突然,赵爱华的声音传入了他的耳朵,让他不由得心生疑惑。他缓缓转过头,目光如炬地落在赵爱华的脸上,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些端倪。
就在这时,马玉林注意到赵爱华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这让他心里“咯噔”一下。他暗自思忖:“这小子,向来古灵精怪的,今天突然跟我说要考我,肯定没安好心。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