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野史 作品

第168章 追击东北悍匪(九十一)

那人胸部中弹,身体猛地一震,应声倒地,殷红的鲜血瞬间从伤口涌出,浸染了衣衫。可受伤的他仿若被激发了无尽的斗志,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这个混蛋跑了!

于是强忍着剧痛,手脚并用,迅速从地上爬起来,声嘶力竭地喊叫着,不顾一切地朝着开枪之人追赶而去,每一步都带着决绝与愤怒。

目睹此景,黄健心中的正义感如熊熊烈火瞬间被点燃,他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朝着混乱现场冲了上去,身姿矫健如猎豹出击。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抓住这个穷凶极恶的歹徒,守护人民的安全!

逃犯余光瞥见民警如疾风般追来,心中大惊,慌乱之下,他越过公路,如脱缰的野马般狂奔起来,试图在这茫茫夜色与人群中寻得一线生机,摆脱追捕。

他边跑边想:这下可完了,怎么偏偏碰上警察了,要是被抓住,这辈子就彻底毁了!黄健见状,眼神愈发坚定,脚下步伐不停,奔至横在路中央的铁栅栏前,他没有丝毫犹豫,凭借着良好的身体素质,纵身一跃,如展翅大鹏般试图跨越这障碍。

然而,就在他脚还未着地的千钧一发之际,一辆出租汽车仿若从黑暗中突然杀出,风驰电掣般朝着他疾驰过来,车头大灯如两道利剑,晃得人睁不开眼,尖锐的刹车声划破夜空,眼看就要撞上黄健。

生死瞬间,黄健急中生智,凭借着多年从警练就的敏捷反应,猛将身体往后一缩,只听“呼”的一声,汽车带着一股劲风,擦身而过,黄健甚至能清晰感受到车身擦过衣衫的触感,惊险万分。

此时,他的心跳急剧加速,暗自庆幸自己反应够快,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抓住逃犯的决心。

此时,那逃犯已如鬼魅般消失在茫茫黑暗之中,黄健深知再追已然无望,当机立断,转身跑回分局报告情况。分局内,气氛瞬间紧张如拉满的弓弦,刑警们听闻消息,立即如潮水般出动,迅速展开搜捕行动。

很快,一名目光敏锐的刑警在街边发现了一个形迹极为可疑的男子。

那男子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肌肤在路灯下泛着油光,左腋下紧紧夹着一个用衣服裹着的小包,仿佛里面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手臂上还随意搭着一件衬衣,随着他的走动,衬衣如旗帜般微微飘动。

他神色慌张,眼神游离不定,时不时地左顾右盼,脚步急促,正从东向西快步行走,好似一只受惊的兔子,急于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此时,他心中满是恐惧,暗自懊悔:早知道就不该贪心,这下可好,被警察盯上了,万一被抓住,可怎么收场啊!

这名警察心头一紧,多年的刑侦经验告诉他,此人定有问题,他毫不犹豫,立即如猛虎扑食般冲上去,同时迅速举枪,声音如洪钟般喝令:“站住,举起手来!”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

那男子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了一跳,身体猛地一怔,双脚本能地往后挪了几步,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慌乱,试图拉开与警察的距离。

另一名警察瞅准时机,趁着男子慌乱之际,朝着他夹包的左手猛击一拳,动作干脆利落。

这一拳下去,只听“咔啦”一声,一支“五四”式手枪仿若被唤醒的恶魔,从包裹的衣服里滑落出来,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路灯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见此情形,警察们迅速反应,立即给那家伙戴上了手铐,那冰冷坚硬的手铐“咔嚓”一声锁住男子的手腕,仿佛锁住了一只即将逃脱的野兽。警官们将他带回刑警队审查,审讯室里,灯光如利剑般刺下,气氛压抑而凝重。

男子坐在审讯椅上,耷拉着脑袋,沉默片刻后,开口说道,自己叫包井山,今年29岁,话语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张。

他声称11岁时从蒙古一路要饭漂泊到中国,之后便一直在中国四处流窜,居无所对,言语之中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身世可怜的流浪之人。

其实,他心中七上八下,暗自祈祷警察不要识破他的身份,要是被发现他就是张福君,那可就真的完了。

然而,此时警察们全然不知,这个自称“包井山”的男子,正是他们苦苦追捕的张福君!

原来,9月7日,张福君乘坐的列车缓缓驶入广州火车站,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下车后,他站在人头攒动的站台上,望着周围陌生又繁华的景象,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从这里去深圳,然后设法偷渡到香港,逃离这如天罗地网般的追捕。

此时,他环顾四周,看着行色匆匆的旅客,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悲凉:自己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像个丧家之犬一样四处逃窜。

在车站内的嘈杂角落里,他胡乱吃了点东西,勉强填饱肚子,便决定即刻启程前往深圳。

刚抬脚走了没几步,一个40多岁、面容沧桑的男子像是盯上了他,快步走上前来,操着一口外地口音向他打听南方大厦在什么地方,眼神中透着一丝急切。

紧接着,又看似漫不经心地问他有无朋友,随后话锋一转,神秘兮兮地问他要不要大洋,还特意强调15元一块,价格十分诱人。

张福君心中一惊,警觉顿生,他虽逃亡已久,但江湖险恶,这种突如其来的交易让他心生疑虑,当下便摇摇头,没有理会,接着继续往前走。可没走多远,又被一个人拦住去路,那人同样张嘴就问:“卖不卖大洋?”

张福君心中不耐烦,但还是敷衍地回了句:“多少钱?”那人眼睛一亮,连忙说道:“20元一块。”

这价格的差异让张福君心中一动,长期逃亡导致的经济窘迫让他瞬间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觉得这或许是个有利可图的机会,便紧跑几步,折返去找刚才遇到的那个卖大洋的人,告诉他有人愿意高价收购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