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野史 作品

第175章 追击东北悍匪(九十八)

周年山副局长看着面前这些黑龙江警界的精英们,神情诚恳地说道:“大家一定要坚持住,案犯已经在现场留下了指纹,对他的形貌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肯定能将他绳之以法。我相信,下次再来哈尔滨,就能和诸位一起畅饮庆功酒!”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目光中充满了对大家的信任与期望,仿佛在给众人注入一剂强心针。白景富等人听后,纷纷连声称是,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们绝不放弃。

周年山转身,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进了登机口。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转身,竟成了永远的诀别。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案件破获的那一天,两年后的1990年,他就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临去世之前,他的心中仍然念念不忘那桩“呼兰—巴彦系列残杀公安政法干警案”,这份执着与牵挂,令人动容。公安部专家离开之后,并不意味着来自公安部的压力就此减轻。

公安部副部长俞雷仍然会时不时地打电话过来询问破案情况。每次电话铃声响起,白景富都能感受到那如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压力。而这种沉重的压力,又会立刻如接力棒一般,转移到一线的刘也、张福田和董超身上。

他们的心中,仿佛压着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却又不得不咬牙坚持。

自从周年山认为凶手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狱警后,呼兰县公安局便在狱警家附近展开了长时间的蹲守工作。蹲守是一件极其艰苦的工作,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蹲守,更是难上加难。

寒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待在一个地方,干警们的手脚渐渐失去了知觉,仿佛被冻成了冰块。想要起身活动一下筋骨,又生怕一个不小心惊动了罪犯,只能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继续坚守。

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干警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不能放过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哪怕是一片树叶的飘落,一声虫鸣,都能让他们的心提到嗓子眼。

一般情况下的蹲守,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就能结束。然而像这次,持续足足将近两个月的长时间蹲守,则是极为罕见的。

在如此漫长的蹲守过程中,干警们逐渐变得疲惫不堪,身体的劳累加上精神的高度紧绷,让大家渐渐心生怨言,甚至开始对当初专案组做出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他们在心里不禁问自己:这样的蹲守真的有意义吗?

凶手真的会出现在这里吗?张福田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顽强地顶住了各方压力。他深知,此刻一旦放弃,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他不断地鼓励着大家,用坚定的话语和温暖的笑容,给大家加油打气。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六月底。然而,凶手却始终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没有再次作案。长时间的等待与一无所获,终于让张福田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下,他只能将蹲守的人员全部撤了回来。

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仿佛自己是一个打了败仗的将军。

此时,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了1988年的七月份,距离该系列案件的首案发生,已经足足过去了一年的时间。但警方在侦破案件方面,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专案组内部弥漫着明显的厌战情绪,大家的士气一度低落,仿佛陷入了一片黑暗的沼泽,看不到一丝希望。为此,张福田和董超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们不断地与干警们沟通交流,安抚大家的情绪,稳定了军心。

他们深知,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眼前的困难。在他们的努力下,大家又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排查工作。而这一次,排查的重点被放在了贺瑞忱身上!

将重点放在贺瑞忱身上,这一决策是刘也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因为在这一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杀警大案中,贺瑞忱的情况显得极为特别。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巴彦县的人。凶手在第一次和后三次作案时,都选择了呼兰县境内作为犯罪地点,唯独枪杀贺瑞忱这一案件,是发生在巴彦县。

巴彦县虽然离呼兰县不算太远,但贺瑞忱为人极为警惕,从作案难度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因此,刘也推断,凶手如果不是和贺瑞忱有着深仇大恨,绝对不会冒着风险选择他作为作案对象。

刘也在做出这个决策时,内心也是充满了纠结与挣扎,他深知这一步棋的重要性,一旦走错,可能会让案件侦破再次陷入僵局。但他坚信,只要方向正确,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

这样一来,抛开其他四起案件是否能够串并案不谈,如果能从贺瑞忱的人际关系中捋出关键人物,就极有可能一举带破整个系列案件。

为此,呼兰县公安局和巴彦县公安局紧密配合,携手对贺瑞忱在巴彦县城、万发镇和呼兰县的所有社会关系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梳理工作。他们重点对贺瑞忱曾经承办过的案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在这一过程中,共发现线索近百条。

然而,经过警方的层层调查核实,最终这些线索都一一被否定了,案件再次陷入了僵局。每一次线索的否定,都如同在众人的心上狠狠地扎了一刀,大家的心情愈发沉重,但他们没有放弃,心中依然怀揣着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但专案组的成员们依旧没有选择放弃。首先,他们进行了精兵简政,不再盲目地投入过多兵力,而是集中优势的精干力量,将人员分成五组,每组专门负责一起杀警案件,试图从受害民警及其家属身上寻找案件的突破口。

他们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虽然前方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们坚信,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