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良原本打算过两天再回秣陵,却不想次日一早接到西南塘研究基地的一个电话,临时坐车返回秣陵。
“昨天上扫描电镜,这是晶体结构图像,应该就是单原子层石墨烯,与衬底区别明显,但成功剥离下来的面积太微小了,仅有一根头发丝截面的千分之一二,想要进一步做物理特性验证非常困难。”
王驰骛与蜗巢科技合作有四年多,直接从秣陵大学出来,加入蜗巢科技也有两年时间了。
王驰骛最初负责领导蜗巢科技旗下最为庞大的电极材料及装备实验室的工作。
人造石墨负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技术以及相应的制备工艺、生产装备,主要都是王驰骛率领电极材料及装备实验室,协助萧良完成。
年前王驰骛正式出任相当于首席工程师的科技副总裁职务,协助萧良主持蜗巢科技整个研发体系的建设工作。
周怀钧年龄与王驰骛相当,也是四十岁不到的青年科学家,在碳原子簇分子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
周怀钧最初受邀加入蜗巢科技,意在加强人造石墨以及碳微球负极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这两年多来确实做出很大的贡献,年前则正式接替王驰鹜领导电极材料及装备实验室。
萧良赶回秣陵,王驰鹜、周怀钧就拉上C66课题组负责人一起来到他的办公室,汇报C66课题组通过机械剥离法,成功剥离出全球第一片单原子层的石墨烯。
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成功剥离出来的单原子层石墨烯太微小了,仅有几平方微米大小,相当于一根头发丝截面的千分之一二,没有办法做更复杂的实验进行物理特性验证。
石墨烯想在工业生产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没有十数年投入海量资源,持之以恒的进行研究、开发是不现实的,但蜗巢科技的实验室里能初步做出来,还是很振奋人心的。
萧良舒服的靠着软柔的沙发垫,伸腿跷在茶台上,翻阅这段时间来详细的实验记录,见王驰鹜、周怀钧满是热切的看过来,笑道:
“老周两个月前还信誓旦旦的说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单原子层的物质,现在怎么说,是不是觉得物理学不存在了?这次实验得到的石墨烯太过微小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路子是摸对了,还怕后面不能做出来吗?”
“唯有能够复现的实验成果,才有意义,才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周怀钧难抑内心的激动,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一结果,颠覆了学术界以往的认知,可以说是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发现,没想到能在我们的实验室里第一个做出来,真是太激动了!”
前世科学家发现石墨烯的过程听上去非常具有戏剧性,好像真就是随随便便拿胶布对石墨进行沾剥,就随手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
事实上,蜗巢科技过去四年时间,在对人造石墨负材的深度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同时在萧良相对明确的方向指导下,年前专门在电极材料及装备实验室下面组建C66课题组,前后还历时七八个月,设计多种实验路线,才取得今天关键性的突破。
研究材料也绝非采用某种天然石墨或已经实际投入使用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而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极其复杂的预处理,得到各种新型石墨材料进行实验。
这绝对是整个课题组智慧的结晶。
虽然周怀钧一开始强烈质疑萧良能否在现实世界做出单原子层物质,但凭借其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以及丰富的实验设计工作经验,为实验材料预处理工作,以及制备特制胶布对新型石墨材料进行剥离,转移至基底等一系列方法的确认,做出极大贡献。
石墨烯的发现者名录里自然也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
说到底萧良仅仅知道大体的方向,却不能在实验室里将单原子层石墨烯成功制备出来并且能够观测得到,一切都是白搭,更不要说后续的开发跟深入研究了。
“实验复现应该不难,虽然物理特性暂时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学术界早就有不少理论推测,石墨烯哪一天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制备,应用前景之广难以想象。我与怀钧昨天兴奋了一夜没睡,都觉得哪怕是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以石墨烯的晶体结构特性,应用前景就很让人期待啊,”
王驰鹜感慨问道,
“现在是不是跟课题组的研究人员,签署更高级别的保密协议,确保这一成果不会外泄。”
萧良想了想,问道:“不要说蜗巢科技不可能放下那么多的研究,倾尽全力只做石墨烯的商业化研究了,就算蜗巢倾尽全力,你们觉得十年内有可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实验室花这么大功夫才做出几平方微米的石墨烯,而国外在这一领域六七十年代就有科学家在摸索研究,却迟迟没有出成果,”周怀钧说道,“可见想要进行规模化生产,会是何等的困难。”
“所以喽,这一成果没有雪藏的必要,”萧良说道,“化学气相沉积与拓扑化学两条技术路线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完成前期筹备了,如果这两条技术路线能够初步在实验室走通,就可以将第一阶段的成果对外公布了!这件事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才行。”
想仅仅靠蜗巢科技的研究力量,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实在太难了,萧良也不可能倾尽全力,只做一件事。
唯有公开后,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及机构参与进来,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商用——而蜗巢科技只要能掌握最初的几项基本技术,并持续不断投入一定资源进行追踪研究,也不用担心会被他人从这一领域甩开。
再说了,他也不过是仗着对前世的认知,抄袭了别人的研究途径,抢先拿到成果罢了,等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出来后不对外发表,难道要让别人先发表研究成果吗?
萧良赶到秣陵都过十点钟了,与王驰骛、周怀钧随便聊上两句,不知不觉都十二点了,一起前往食堂用餐,三个人刚打了饭坐在落地玻璃窗前的座位上,许建强又打来电话:
“钟书记今天上午在省里开会,我与志远中午来东洲宾馆陪钟书记还有君鹏一起吃饭。刚好有件事要找顾培军问一下,才知道你上午也来秣陵了——有什么事情发生吗?你要不要也到东洲宾馆来,跟我们一起吃饭?”
想也不用想,肯定是钟云峰知道他今天上午也回秣陵了,让许建强打这通电话喊他过去。
萧良也不知道钟云峰今天在省里参与什么会议,猜测他很可能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格说上什么话了,当即答应道:
“好的,我马上就过去,大概十分钟后到!”
大中午烈日之下,街道上没有什么车辆,萧良直接开车从西南塘研究中心赶到东洲宾馆,实际是东洲市委驻秣陵办事处,都用不到十分钟。
小宴会厅里就钟云峰、沈君鹏、许建强、熊志远四个人;市委其他随行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安排进这个宴会厅里来。
美味的菜肴都已经端上餐桌,但都还没有动筷子,就等萧良过来。
“今天省里什么会议,让钟书记一早赶过来?”萧良坐下来很随意的问道。
“下午省委常委召开扩大会议,各地市书记、省有关党工委书记都要列席作基层党建工作的述职报告,”
钟云峰说道,
“我一早赶到秣陵,正好也是抽这个机会,向刘格省长汇报东洲第三季度前两个月的工作状况。原本今天中午是要拉上君鹏、志远、建强他们一起陪刘格省长吃饭的,没想到刘格省长家里的长辈身体突然不舒服,情况可能比较危重,紧急坐飞机赶回京城了。”
他们跟刘格都没有私交,刘格的长辈出什么变故,他们也不便硬凑过去。
不过,钟云峰上午就提前赶到秣陵,又专程去见了刘格,想必就是谈液晶显示业务收购的事情,萧良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问道:
“刘格省长知道郑仲湘与崔永埈今天见面的事情了?”
“崔永埈昨天突然改变行程赶到秣陵,跟秣陵有关方面见面交流的事情,以及今天跟郑仲湘见面,苏安建都已经给刘格省长作了汇报,”钟云峰说道,“我也是刚刚听建强说崔永埈很可能并不能决定现代电子液晶显示业务的出售,实际是有别的想法?”
除了奈田英男的事是真不能说,现代集团以及崔家内部的矛盾、分裂可能,这些肯定也要知会大家的。
而萧良事情又多,又不爱抛头露面,一直以来都是许建强充当沟通桥梁作用。
萧良略作解释道:“也是苏安建突然说要收购现代电子的液显业务,我才安排人搜集现代集团以及崔家的一些情报。目前搜集到的情报也很有限,初步确认崔家内部,特别是创始人崔郑永的第三子崔梦枕、第五子崔梦韩矛盾最为激烈。而在创始人崔郑永病危住进医院之后,现代集团内部,崔梦枕对现代汽车控制力更强,而崔梦韩对现代电子的控制力更强。崔永埈这么积极介入液显出售一事,肯定是别有用心的。我本来还想昨天的行程过后,找个机会跟钟书记、唐市长汇报,没想到这孙子直接放了我们一个大鸽子,跑到秣陵来忽悠韩文松、张运岳他们来了。”
“我上午见到刘格省长,对崔永埈昨天的失礼,刘格省长还开导我来着,说地方招商引资应该要有更包容的胸怀。”钟云峰皱着眉头说道。
“哦,这事有些麻烦了!”
萧良轻轻拍了拍额头,突然明白钟云峰为什么这么迫切要见他了,刘格被崔永埈虚构的轿车合资项目诱惑到了,想要变卦!
现代汽车集团作为全球第三大车企,倘若能与秣陵汽车达成合作意向,决定在秣陵投资成立合资车厂,投资规模绝对是可观的,也绝对要比冒险支持朱鹮电子收购现代电子的液晶显示业务,更令省里怦然心动。
崔永埈就是拿这个当钩子,令秣陵市委市政府趋之若鹜,拿东洲市完全不当一回事,萧良没想到刘格也将这当回事了。
偏偏崔梦枕、崔永埈父子对现代汽车的控制力更强,他就算跑到刘格面前戳穿崔永埈的算计,刘格说不定还要反过来劝他们配合崔永埈行事,争取将两个项目都留在江省呢。
说实话,萧良可以不去掺和这事,但钟云峰甘心他与刘格秘密形成的交易,或者说默契,就此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