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见薛宝钗来了,迎上去,高兴的道:“宝姐姐,你来了,太好了,我们俩正无聊呢,宝姐姐来了,咱们一起说会话,晚饭就一起在这里用了,赵太太给我们送了一些嫩的笋,和火腿一起做。搜索:小说魂 本文免费阅读”
宝钗问道:“云妹妹,嫩笋是不错,这时候吃着爽口,这嫩笋可是让后厨帮忙去做了?”
史湘云冲宝钗挤眉弄眼,悄悄指了一下黛玉,嘲道:“宝姐姐,咱们林丫头,哪用得上贾府的大后厨,人家环哥儿院里的丫头,一天恨不得来林丫头这里三趟,知道咱们有了嫩笋,马上说帮忙拿回去做了,火腿都不用咱们出,彩云献宝似的,说环哥儿库房里还有上好的金华火腿呢。”
史湘云说得夸张了,贾环是留下话给三个丫头,多照顾体弱的黛玉,要煲汤或煲药,尽可能予以帮忙,彩云她们也是一两日过来一次。
史湘云要调侃黛玉,故意说成一日来三趟。
宝钗听了,脸色不变,心里却有些异样的感觉,黛玉与贾环真的好上了吗?
门外有声音道:“宝姐姐,别听云丫头瞎说,环哥儿有小厨房,知道林姐姐经常需要煲汤药,才留下一句话,让厨娘帮着做。”
探春和惜春走了进来。
宝钗笑着道:“三妹妹这话,我信,府里兄弟姐妹,大家伙关系都不错,环哥儿也是乐于助人的。”
环哥儿是乐于助人的?
史湘云暗道:这话探春这亲姐姐都说不出口吧?
探春帮黛玉说话,史湘云也不生气,问道:“三丫头,今日不用管家吗?怎么有空过来这里躲闲了。”
惜春抢着先说了,道:“现在有二嫂子带着二姐姐在管家,大嫂子和三姐姐都趁机躲清净了。”
这半年来,贾母说迎春准备出嫁了,要给她多点锻炼,王熙凤逮住迎春使,很多差事都交给迎春来决断,手把手的教。
一件事情,但凡迎春有些心软的,王熙凤就不同意,逼着迎春手腕要强硬一些,迎春这段时间都有些处罚得麻木了。
贾母知道了,对王熙凤大加赞赏,迎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每日都要黑着脸管家。
大伙都有些同情迎春了,史湘云道:“还有两个月,二姐姐就要出嫁了,到时候想要再见面,就不容易了。”
探春道:“云丫头,别太伤春悲秋了,二姐姐幸好还是嫁在了京城,以后每年几次大节气,还有老太太的寿诞,大老爷、大太太的生辰宴,二姐姐都是可以回门一起过的,姐妹们还是能见面的。”
探春话锋一转,笑道:“我们姐妹三个是贾府出生的,也姓贾,将来都要离开这里,倒是云丫头,她倒是成了这里的主人了,都不用挪地方,让我们哪里去说理去?”
史湘云道:“我的少侯爵夫人,您还不满足呀?整个侯爵府将来都是你说了算,还想怎么样?”
“宝二爷,您来了?”
院门口,小丫头叫了一声。
见宝玉来了,姐妹们马上停止了斗嘴,有些私密的话题不好在宝玉面前说,姐妹们恢复恬静、温柔、端庄的大家闺秀模样。
宝玉兴冲冲的走进来,口渴了,随手拿起一杯茶就喝了。
姐妹们不由都皱了皱眉,这杯茶是黛玉给宝钗倒的,庆幸的是,宝钗还没喝过。
姐妹们知道宝玉的性格,他不是故意的,没规矩惯了,太随性了。
“林妹妹,宝姐姐,宮里给老祖宗送来了好些冰鲜的鱼和海干货,老祖宗说今晚摆大宴,一起高乐高乐。”
大雍朝从太上皇起,天津府每年要进供几万斤鱼和各种海产品,山东沿海、江浙、福建、广东,各个沿海省份,每年都要上供各种海鱼与干制海鲜。
大雍朝从太上皇开始,宮里的膳食丰富起来,不只限陆地上的羊、猪、鹿、獐,鸡鸭等食材。
元春作为皇妃,份例本来也不少,怀孕之后,宮里的待遇更是提高了,每个月分给元春的份例,实在吃不了,打赏给身边几个近侍,也还有余。
今日,元春就给贾府送了五十斤各种鱼获。
史湘云叉着腰,嗔道:“二哥哥,有好吃的,你怎么只告诉林姐姐和宝姐姐?我就不配吃吗?”
宝玉笑了,道:“都是鱼多,干鲍海鲜,云妹妹,你不是不爱吃吗?”
史湘云性格豪爽,饮食也豪迈,活脱脱一副女侠模样。
偏好鹿肉、酒、味重大荤之食,烤肉等刺激的烹调之法,而非清淡细腻的鱼肉。
在那个时代,鱼属于“雅食”,黛玉与宝钗在南方住过,比较喜欢。
黛玉饮食以清淡、滋补为主,更倾向清雅食物,清蒸或汤羹,鱼肉、喝的“火肉白菜汤”配鱼丸。
宝钗也天生“热毒”,饮食也讲究平和、少油腻,她就曾经劝过宝玉不要喝冷酒,养生的意识很好。
史湘云不服气的道:“二哥哥,老祖宗摆宴,也不会只吃鱼吧?”
宝玉对女子也有足够的耐心,笑道:“那是我的不是,老祖宗请宴,自然不会小气,有很多其他菜肴的,只是今晚以宮里赏的鱼为主菜。”
宝钗忽然问道:“宝玉,今日你怎么没去国子监?”
宝玉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早上起来,有些不舒坦,喝了一碗姜汤,袭人她们多事,报给了老祖宗,老祖宗就让我在家里休息一日,没去上学。”
这哪是袭人她们多事,分明是太善解人意了,知道宝玉今日犯懒筋了,不想去国子监,给他打掩护呢。
黛玉与宝钗相视一笑,黛玉戏谑的道:“不去就不去,宝玉也不指这个,什么出人头地,蟾宫折桂?宝玉不在乎这些的。”
宝玉笑道:“还是林妹妹知道我,去读八股文章的人,只为了追求功名利禄,都是庸俗之人。”
宝钗见黛玉脸上有些变了,忙转移话题,问道:“方才,听到云丫头和林丫头有嫩笋,给彩云她们帮做,待会可要记得请她们送去老太太院里。”
………
陈砚之有些沮丧,没想到没等来皇上对贾环的训斥,反而是嘉奖与晋升,这次真的弄巧成拙了,贾环的品级压过自己了。
燕王系的人是几位皇子中,追随者最多的,但是也有局限性,大多是文官,而且重臣不多。
楚王的派系,武勋为主,好几人手中有军权,品级也高。
楚王得知陈砚之等文官上折子告贾环,暗自窃喜。
燕王与韩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楚王系一首担心韩王的人,会成为燕王的助力,这次燕王的人一起攻击贾环,以小胖子韩王的小脾气,肯定恼怒的。